第170章 壽陽侯(二)

這些人最怕的是什麼,就是株連,若是一般的人起兵造反也就算了,關鍵是楊玄感,在朝廷之上,誰沒有和楊玄感接觸過,誰沒有幾個親戚朋友的,若是惹的楊廣一個大怒,順着楊玄感的事情追究下去,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都會跟着後面倒黴。

“愚蠢。”虞世基望着毛忠坤等人,面色陰沉,現在朝廷之上誰都想將楊玄感的事情快速的翻過去,這些傢伙居然趁着這個時候爲難李信,這已經不僅僅和這次東征的將士們作對,更是和楊廣作對。

作爲天子近臣,誰也不會有虞世基這樣瞭解楊廣,楊廣這是在大怒之餘,要粉飾太平,粉飾自己的功勞,自己有什麼功勞,那就是剿滅了楊玄感這樣的叛逆,只要是剿滅了楊玄感的叛逆,莫說是衛玄的子侄死了,就算是衛玄自己死了,楊廣也不會追究李信的罪名的,可笑的是這些傢伙的背後之人,卻是如此的無知?李淵?或許不是。李淵應該不會如此無知纔對。

虞世基在腦海裡瞬間轉過了無數個念頭,想着是什麼人想對付李信。是衛玄?他看了人羣之中的衛玄一眼,只見衛玄虎目圓睜,一副怒氣沖天的模樣,頓時將衛玄這個人排除在外了。

“陛下,老臣有話要說。”衛玄大踏步的走了出來,狠狠的瞪了毛忠坤等人一眼,說道:“陛下,老臣的子侄是死在楊玄感的大戰之中,可是臣卻沒有任何的怨恨之心,只要是爲了陛下,莫說是老臣的子侄,就算是老臣自己,死在楊玄感手中,老臣也不會說什麼?更何況,在那種情況下,老臣若是李將軍,老臣也是會那麼幹的,若非如此,老臣和李將軍必定會戰敗,或許這個時候,在這個大殿之上的人恐怕就還是楊玄感這樣的逆賊了。”

“毛忠坤,你還有什麼話說?”楊廣的聲音很平靜,但是實際上卻是陰沉無比,整個大殿之上都蘊藏着楊廣的殺機。

“臣,臣冤枉啊!臣爲御史,就應該風聞奏事,臣可以彈劾任何人,李信將軍既然無罪,臣自然是無話可說。”毛忠坤眼珠轉動,趕緊大聲的說了起來,在他身後的幾個人也都連連點頭。

“御史自然是可以風聞奏事的,但是你們卻是陷害忠良。”楊廣嘴角露出一絲不屑,冷笑道:“將士們浴血疆場,出生入死,爲的就是封妻廕子,他們是拿着性命在升官發財,你們這些人卻是在踩着他們的肩膀上升官發財。”

衆人面色一變,宇文述等人更是露出憂色,楊廣的話本身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可是在這個時候說出來,那就顯得有些不信任大臣了。

“拉出去,作爲楊玄感同黨,斬首。”楊廣毫不猶豫的下令道。他環顧左右,將衆人的表情都看在眼中。

“朝廷的人太多了。”楊廣心中自言自語的說道。從這件事情上他看的出來,羣臣爲自己幹事情的少,整天想着就是升官發財,或是青史留名,就像是眼前的這幾個人,背後或許有人,但是促使他們這麼幹的原因,無外乎錢財或者功名兩樣,楊廣最不喜歡的就是這兩種人,尤其是後者,本身沒什麼本事,卻想着留名青史。

“李信,上前聽封。”楊廣望着遠處的愛將,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說道:“當初在懷遠鎮的時候,朕曾經說過,只要你能守住糧草,朕就封你爲侯,今日你做到,朕也要實現朕的諾言,朕封你爲壽陽侯。”

衆人雖然心中有了消息,但是等到楊廣真的冊封李信爲侯的時候,心中還是微微嘆了口氣,用複雜的目光望着這個新進的勳貴。要知道隋朝的爵位本身就很難得到,除掉在文皇帝時期冊封了許多的爵位,柱國、國公者許多,可是在楊廣這個時代,這個吝嗇的君主不但很少冊封爵位,甚至還削減了許多的爵位。

文皇帝時期,設爵國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侯、伯、子、男九等。郡王第一品,秩萬石。嗣王、藩王、開國郡縣公,第二品;開國郡、縣侯,第三品;開國縣伯,第四品;並視中二千石。開國子,第五品;開國男,第六品。並視二千石。湯沐食侯,第七品;鄉、亭侯,第八品。並視千石。關中、關外侯,第九品。視六百石。另有記載與其稍有出入:王正一品,郡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從一品,開國侯正二品,開國子正四品下階,開國男正五品上階。

可是到了楊廣的時候,只有王、公、侯三等爵位,其他的全部沒有。這就是楊廣和文皇帝最大的區別。李信封侯,可以說是十分的難得了,難怪讓人家嫉妒。這雖然只是一個縣侯,可也不是一般的人能夠得到的。

“臣謝主隆恩。”李信心中極爲暢快,來到這個世界一年有餘,就被封做了侯,這樣的成就也足夠李信高興的了。

“宇文述,坐鎮帷幄之中,剿滅楊玄感,賞綢緞千匹。”

“來護兒征戰遼東,剿滅楊玄感,封開府儀同三司。命禮部追贈其父來敏官爵。”

“屈突通護衛京師,剿滅楊玄感,冊封屈突通爲左驍騎衛大將軍。”

“衛玄輔佐代王,坐鎮京師,剿滅楊玄感,勤於王事,冊封爲右光祿大夫,賞良田萬頃,大興城賜美宅一所,綢緞千匹。”

......

整個大殿之內,都是冊封和謝恩之音,只要是這次剿滅楊玄感的人都獲得了封賞,當然這首功自然是斬殺了楊玄感的李信,被封做了壽陽侯。一個年輕的權貴,就這樣輕鬆誕生了,他走過來其他人一輩子都難以達到的道路。

不過沒有人說什麼,因爲在自己立功的同時,還能將功勞分一部分給別人,不吃獨食,得罪了他,就等於同一批立功的人。這些立功的人當中還有宇文述、衛玄、來護兒這樣的老牌文臣武將,所以大家也只能用羨慕的眼神望着大殿中間的李信。

第698章 出賣第255章 高昌風雲(一)第80章 求親第101章 李秀寧到來第353章 隴山小道第658章 狡猾的裴世炬第269章 策略(一)第750章 秦瓊出現了第329章 坑娘進行時第843章 人心思唐第702章 滅敵第220章 宇文父子第406章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第820章 旗開得勝第922章 北伐之議弟兩百一十二章反心第582章 世家子弟第741章 詭異第451章 品嚐蕭後第245章 東風何在?第408章 營救蕭後(二)第437章 三郡入手第893章 未雨綢繆第235章 李信治西域(一)第1048章 叛軍第739章 山東綠林道第1083章 驕兵悍將第368章 突厥退兵第517章 滅朱粲(一)第337章 滎陽亂(二)第1052章 有子長成第66章 長孫遭劫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946章 反攻第765章 徐世績瞞天過海第678章 目標所指第465章 兄弟之爭第490章 雪夜陷河東(一)第588章 突襲第768章 天意第56章 終南詩集(一)第504章 刺殺風波(二)第1044章 準備渡河第551章 軍心混亂第289章 高昌王之死第528章 克襄陽(二)第807章 玄武門之變第864章 分鄭第253章 李信有後第642章 姐弟之爭第387章 攻陷常平倉第164章 楊玄感之死(二)第975章 千里覓封侯第668章 西突厥風雲變動第261章 奸詐褚遂良(三)第917章 餘波第634章 大勝第184章 柴紹的報復第932章 大戰之前第701章 所向披靡第778章 唐律第828章 夜襲第131章 殺人殺的熱血沸騰第631章 爲難第961章 血戰落幕(三)第910章 反攻第401章 楊廣之死(三)第165章 楊玄感之死(二)第1067章 遼東城下第55章 你是來送錢的嗎第63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964章 潰逃第985章 推演第447章 借刀第283章 事後第596章 關中震動第61章 來自柴紹的暗箭第959章 血戰落幕(一)第508章 反擊(三)第60章 楊廣的算計第1091章 相互算計第236章 李信治西域(二)第481章 君子報仇不隔夜第306章 身份泄露(二)第770章 比武第786章 凱旋第416章 賺得盆滿鉢滿第642章 姐弟之爭第1092章 初啼第572章 諸女第674章 裴氏恩寵第179章 安排第464章 李世民氣的吐血(二)第109章 李世民牆角被撬第143章 聲東擊西第984章 宮內第109章 李世民牆角被撬第265章 高昌之亂(五)第348章 對策第290章 李信翻臉比翻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