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李承宗領兵

“殿下,吐蕃雖然可惡,可是我們鬆州附近並沒有軍隊,也沒有將領領軍出征,只能是派出一支兵馬駐守鬆州。”岑文本低聲說道:“臣更加擔心的是,鬆州城的情況,能做出這樣的計策的,臣認爲恐怕是尚囊親自出手,此人陰險狠毒,若是佔據了鬆州,肯定是盡遷其民,然後一把火焚燒了鬆州。”

衆人聽了之後,面色一愣,最後面色不好看,默然不語,岑文本最擅長的就是觀察人心,既然他這樣說,那就說明事情還真有可能發生,一想到鬆州一把火燒的乾乾淨淨,衆人紛紛望着李承宗。

“京中兵馬還有多少?”李承宗低聲說道。

“陛下雖然東征,但是帶走的兵馬並沒有多少,關中藍田、霸上兩個大營之中,還有十五萬大軍,用來坐鎮關中的。”杜如晦趕緊說道。

“杜先生以爲吐蕃這個時候進攻鬆州,所謂何事?難道他就不怕我大唐派遣大軍進攻吐蕃嗎?”李承宗有些好奇的說道:“這吐蕃雖然佔據了地利,可是我大唐真的要拼命奮戰的話,十個吐蕃也不是我們的對手,難道他能承受這種滅族之禍?”

“殿下,一方面地利是一個緣故,二來,松贊干布未免沒有接應高句麗的原因,其三,有可能用此來威脅大唐,企圖繼續和大唐和親。”杜如晦說道:“他需要大唐的先進文明,幫助他壯大自己的國力,若是皇上真的同意公主下嫁,就算是名義上的公主,陪嫁的人員、書籍也不在少數,吐蕃的松贊干布絕對是一個厲害的人物,他知道自己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那些知識,這樣的人十分厲害。”

“真是打的好主意,我大唐的公主可是從來不會外嫁的,陛下的性格諸位是知道的,我們還是做好陛下東征之後,繼續征討吐蕃的準備吧!”房玄齡冷哼哼的說道:“吐蕃是什麼地方,茹毛飲血的地方,吐蕃人還妄想娶我中原的公主,真是天大的笑話。”

“那他就會繼續肆虐我大唐的邊境。”馬周說道:“殿下,應該下旨,讓我大唐邊境即刻起關閉城門,任何人不得前往吐蕃,也不能讓任何一個吐蕃人進城,免得再次被吐蕃人所趁。”

“那就請武德殿下令吧!請武威郡公伺機給吐蕃人一個教訓,他的十萬兵馬在大非川訓練了數年之久,也應該拉出來看看。”李承宗目光中露出一絲奇光,說道:“吐蕃人雖然很厲害,但是他們的兵馬很少,不能抵擋我們數路大軍的進攻。先給他們一個厲害看看,免得他們囂張。”

“是。”杜如晦點頭應道。

“父皇最後一封戰報上說已經對遼東城周圍的城池,現在這個時候,遼東城或許已經攻打下來,只是遼東這個時候正是大雪覆蓋,就算是攻下了遼東,短時間內,恐怕不會回朝,所以這段時間朝廷發生什麼事情,就需要我們來解決。”李承宗眉頭皺了皺,這個時候,他才知道,這個皇帝不好當,尤其是在建國之初,更是如此。吐蕃人的挑釁,若是不做出任何決策,朝野上下必定會失望,對他這個漢王失望。

“陛下最起碼要在遼東等上半年的時間,一方面是要消滅遼東殘餘勢力,更重要的是穩定遼東局勢。甚至陛下還會前往高句麗、百濟和新羅,視察大唐新的領土。”杜如晦有些擔心的說道:“等到陛下接到消息的時候,邊境一代恐怕都已經出現問題了。吐蕃人是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鬆州,鬆州不能出現問題,必須派人去坐鎮。張鎮周將軍如何?或者其他的將軍也可以。”杜如晦望着李承宗。

“張將軍一個人去,恐怕還不行,鬆州之所以失守,歸根結底,是朝廷沒有重視鬆州所導致的。張鎮周不能代表朝廷,本王準備親自前去鬆州。”李承宗想了想說道。

“不可,殿下身負天下安危,豈能前往鬆州這樣的地方,就算是派出重要人物前往,陳王、趙王、魏王都可以了,甚至西域王都可以前往,唯獨殿下不能前往。”房玄齡趕緊阻止說道。

“由武德殿處理國事就是了,當年父皇出征的時候,都是武德殿的幾位處理國事的,所以本王走了,也沒有什麼了不得的。”李承宗搖頭說道:“這件事情若是不做個了斷,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那些文臣們會認爲本王無所作爲了。”

杜如晦等人聽了之後,面色不動,李信爭奪天下,領軍在外,朝中的事情多是由武德殿處置,不管是有李承宗監國也好,或者是武德殿多是一些德高望重的大臣也好,有些臣子們仍然加入到諸子奪嫡之中,明面上或者是暗地裡,這些皇子麾下都有一批人。這次鬆州失陷,弄不好就有人會藉機生事。既然別人會藉機生事,還不如主動出擊,搶先出手,最起碼也能佔據主動。

“殿下,此事關係重大,殿下不僅僅是一個漢王,而且還有可能是大唐的儲君,鬆州城不過是一個比較小的城池,地處邊境,這次被吐蕃攻破也是一個意外,殿下可以派一個郡王或者一個親王前去就可以,何必親自前往,更何況,吐蕃人有可能再次進攻鬆州,殿下若是有個萬一,臣等就算是死也難贖其罪。”岑文本反對道。

“去練武場。”李承宗笑呵呵的說道:“父皇當年乃是天下第一猛將,作爲兒子的也本能差到哪裡去,父皇經常告誡我們弟兄,做皇帝雖然不一樣衝鋒陷陣,但是一定不能成爲戰場上的累贅,本王相信本王的武藝,就算上了戰場,和那些猛將們相提並論,但最起碼也不是累贅。”李承宗笑呵呵的站起身來,領着衆人去了練武場。

練武場上,李承宗手執三石硬弓,張弓搭箭,一聲呼嘯,百步之外的箭靶之上就出現一支利箭,正中靶心。就是杜如晦也忍不住叫好。

“殿下,雖然有自保之力,但是鬆州乃是前線,臣以爲還是不要前往的好。”岑文本想了想勸說道:“鬆州已經攻破,現在派誰去都是於事無補,還是想辦法徹底的解決吐蕃爲好。”

“岑先生就不要說了,鬆州城一定要去的,杜先生、褚先生、馬先生留守武德殿,岑先生和房先生乃是我朝有名的智者,有兩位跟隨,本王想就算是有再多的敵人也不能拿本王怎麼樣,本王已經長大了,也該承擔朝廷的重任了,諸位以爲呢?”

“只要皇后娘娘同意,臣等自然沒有意見。”衆人都望着杜如晦,杜如晦想了想說道:“只要皇后娘娘同意,臣立刻請大將軍出兵符,調動兵馬五萬人跟隨殿下前往鬆州。”

“本宮同意了。”這個時候,遠處傳來一個親切溫和的聲音,卻見長孫無垢在幾個宮女內侍的護衛下,緩緩而來,她身着黃色宮裝,還是那樣的年輕貌美,歲月並沒有在這個溫柔善良的女人身上留下了任何痕跡。

“謝母后。”李承宗稚嫩的面容上露出歡喜之色,放下手中的弓箭,趕緊迎了上去。

“你的父皇在你這麼大的時候,已經出了壽陽縣,開始爭奪天下了,所以,在我李家,你這麼大,就等於長大成人了,可以爲國效力了。”長孫無垢望着自己的兒子,目光中有擔心,有期盼,還有一絲鼓勵。不管願意不願意,在皇帝遠離朝廷,朝廷發生大事的時候,就需要李承宗出來坐鎮。

“兒臣明白。”李承宗挺着胸膛說道:“兒臣絕對不會讓母后失望的。”

“何人護衛漢王前往?”長孫無垢又詢問道。

“張鎮周可以前往。”杜如晦趕緊說道:“張鎮周雖然年紀比較大了一點,但是老成穩重,可以護衛殿下的安全。”

“那好,就調張鎮周前往吧!”長孫無垢雖然同意讓自己的兒子巡視鬆州,但是也注意自己兒子的安全,有張鎮周隨軍前往,就算敵人調動十萬大軍,也能護住自己兒子性命安全。

“大捷,大捷!”這個時候,宮外忽然有幾個內侍飛奔而來,還有兩個年輕人緊隨其後,岑文本看見是秦懷玉和程鐵牛兩人。

“娘娘、殿下,是秦懷玉將軍和程鐵牛兩位將軍來了。”岑文本趕緊說道。

“恐怕是遼東的消息來了。娘娘,遼東肯定被攻下來了。”杜如晦臉上頓時露出歡喜之色,若是如此,將這個消息放出去,朝廷也就安穩下來了,鬆州失陷的消息也必定會被這個消息給壓下去,遼東一直是中原的噩夢,當年楊廣率領百萬大軍進攻遼東,關中子弟佔據了重要部分,現在總算是戰勝了高句麗,戰勝了遼東,關中子民也可以祭祀自己的祖先親人了。

“末將秦叔寶(程鐵牛)拜見娘娘,拜見漢王殿下。”遠處的秦懷玉和程鐵牛大踏步而來,兩人滿身盡是風霜之色,臉上掩藏不住的是疲憊,盔甲上盡是泥漿。

“兩位將軍平身,一路辛苦了。”長孫無垢望着秦懷玉,臉上露出滿意之色。

“陛下已經佔據遼東,平定高句麗,派末將兩人前來報捷,這是報捷文書。”秦懷玉從背後取出露布,大聲說道:“遼東已經落入我大唐之手。”

“好,好。”李承宗上前將露布取在手中,朝太廟方向拜倒在地,大聲說道:“遼東已經落入我大唐手中。萬歲,萬歲萬萬歲。”

杜如晦等人紛紛拜倒在地,山呼萬歲,不得不說,遼東之事牽扯到中原多少人家,當年的戰爭,也不知道多少人家妻失了夫,子失夫,母失子,多少家庭就毀滅在這場戰爭之中,如今的仇總算是報了。難怪李信會讓秦懷玉在這個時候,迴歸朝廷報捷。

“派人傳之關中,然後告訴關中子民,鬆州失守,本王要領軍五萬巡視鬆州之地,張鎮周老將軍爲副帥,秦懷玉爲先鋒,程鐵牛爲中軍大將,岑文本、房玄齡兩位先生爲參軍,跟隨本王前往鬆州。”一時間李承宗也大聲說道。秦懷玉和程鐵牛兩人回來的正是時候。

“末將遵命。”秦叔寶和程鐵牛相互望了一眼,沒想到剛剛回到中原,會有這樣事情。

“既然漢王已經下定了決心,武德殿、武英殿就去準備吧!”長孫無垢望着自己的兒子,到底是年紀已經大了,有些事情已經可以做出決定了。

“母后。”李承宗等衆人離開之後,心情冷靜下來,纔有些擔心和害怕。

“現在知道擔心和害怕了?”長孫無垢臉上露出一絲微笑,轉身就走,李承宗趕緊跟後面,只聽長孫無垢輕聲說道:“你父皇當年面對的環境比現在還要惡劣,他仍然能創立大唐天下,你知道爲什麼嗎?是因爲他從來不會後悔。”

“兒臣明白了。”李承宗深深的吸了口氣。

“你這個時候前往鬆州也好,最起碼在軍中你也能有點威望了。”長孫無垢叮囑道:“有些事情,你的父王明明做的有些過分,可是卻無人敢反對,就是因爲你的父王在軍中威望很高,有軍隊在手,天下之大,誰敢反對你的父王。你若是登基稱帝,一定要記住了,掌握了軍隊就掌握一切,這是你父皇爲什麼能縱橫天下,不怕那些世家的緣故,這次去鬆州,大戰肯定是沒有,但是也能說明你的氣節,你的武勇,在這個時候,還能去巡視鬆州,必定能得到軍中將士之心。”

“兒臣明白了。”李承宗沒想到自己一時衝動做出的決定,居然還有這樣的效果,臉上頓時有些得意了。

“張鎮周乃是軍中宿將,秦懷玉和程鐵牛兩人都是武勇之人,你坐鎮軍中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就可以了。記住了,不能貿然行事,不能將將士們的性命當做兒戲。”長孫無垢又叮囑道。李承宗連連點頭。

五天之後,李承宗終於率領五萬大軍,以秦懷玉爲先鋒,徑自朝鬆州殺去。

(。)

第712章 李淵暈了第677章 立太子第381章 李家父子第752章 徐世績的報復第1015章 不甘第759章 進攻第984章 宮內第258章 高昌風雲(三)第935章 推倒第475章 奪取弘農第108章 再遇長孫無垢第941章 三女出征第461章 上鉤了第5章 棍杖第251章 宇文士及的勸說第518章 滅朱粲(二)第389章 行軍榻上的太子妃第782章 只要堅持 夢想總是可以實現的第224章 偉大的母親第610章 陷滎陽第998章 血腥的開始第133章 兩隻老虎第993章 世家出路第525章 江淮杜伏威(一)第426章 關隴世家內訌第55章 你是來送錢的嗎第232章 西域新的統治者第978章 突厥內亂(二)第314章 蘇威第776章 戰後封賞第4章 家法第910章 反攻第16章 只欠東風第978章 突厥內亂(二)第695章 暗處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936章 修羅出動第438章 自毀長城第927章 初見鄭麗婉第983章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686章 羣雄聯手第15章 萬事俱備第409章 屈突通歸趙第1090章 班師回朝第779章 讒言第817章 淵蓋蘇文和淵秀貞第989章 火山令袁守誠第290章 李信翻臉比翻書快第984章 宮內第872章 訓斥第1069章 築城第955章 襲擊之前第146章 詐取黎陽倉第1037章 封賞誘餌第1076章 誅滅第395章 決戰大興城(三)第176章 給我滾出去第548章 內亂第745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335章 猛將入帳第922章 北伐之議第455章 有子初長成第920章 朝議第700章 克滎陽第723章 野心勃勃第1100章 遷都之念第722章 倭國留學僧第537章 江淮亂(二)第736章 戰山東第320章 力挽狂瀾第298章 鐵騎席捲三千里(二)第852章 翁婿會面第1085章 李承宗領兵第24章 對陣宇文成都第140章 杜如晦的忠心第501章 就是不走尋常路的李信第228章 薛舉欲哭無淚第559章 長孫兄妹第437章 三郡入手第114章 推到李秀寧第156章 弘農宮第880章 街頭偶遇第227章 伏擊戰?這是什麼鬼第405章 衛玄之死第602章 悍將蘇定方第1022章 怒其不爭第342章 又是一個太子妃第495章 李淵中計第966章 新羅劇變第664章 蕭瑀罷相第139章 長孫無垢的消息第173章 長孫爲質第663章 夜宴風波第11章 定計第660章 修羅 修羅第617章 世家心思第574章 倒黴的長孫無忌第696章 民心第323章 少林曇宗第56章 終南詩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