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長安

就在李煜在江都抵擋宇文化及進攻,岑文本乘坐大船橫行於大江的時候,在遙遠的關中,激戰了大半年之久的李淵,終於在關中世家的接應下,進入大興城,並且在城門口,將大興城改爲長安城,期盼着長治久安。

李淵進入皇宮,就住在武德殿中,唐王,召集城中的文武大臣、世家大族於武德殿中,李淵一身錦袍,面色紅潤,絲毫不見任何老態,反而宛若是中年人一樣,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還有李秀寧、李孝恭等等宗室子弟紛紛出現,然後裴寂、劉文靜、長孫無忌、殷開山等文臣武將,最後纔是竇招賢、竇照、獨孤峰、韋園成等等世家大族也紛紛雲集在此。

整個大殿之中人頭攢動,李淵雖然剛剛進入關中,剛剛佔領長安,但麾下的文臣武將也不知道有多少,關中世家的底蘊猛然之間爆發出來了。

李煜和其相比,雖然起兵的時間比較長,麾下的兵馬比他多,勢力範圍比李淵廣,但麾下的文臣武將卻遠少於李淵,看看這大殿之上,基本上都是有才能的之人。

李世民嘴角含笑,他即將迎娶韋氏女,更重要的是,不久之後,李淵將會登基稱帝,那個時候自己就是親王,李煜現在在做什麼?局勢瞬間扭轉。

“三姐,你說李煜現在在做什麼?”李世民忽然看見一邊的李秀寧忍不住笑呵呵的詢問道。李煜和李秀寧的事情他可是知道的很清楚。

“無論他是在做什麼,最起碼武關還在他的手上,甚至關中不少人口也落入他的手中了。”李秀寧臉上並沒有半點喜色,若不是竇招賢等人的安排,李淵能不能進入關中都不知道呢!現在已經如今長安了,李煜這個強敵就在一邊,哪裡值得如此慶賀的。

李世民聽了面色一僵,他也想起了武關還在李煜手中,武關的重要性李世民是知道的,但現在想要奪取武關十分困難,就算是李世民也沒有這個把握。

“一個武關而已,等明日奏請父皇,某出兵,奪取武關。”一個冰冷的聲音響起,李世民和李秀寧兩人聽了面色一僵,能在這個時候,說出這種話的只有李玄霸。

“三弟,袁紫煙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而且現在我們剛剛進入關中,長安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這個時候進攻武關,還是急了一些,再等等吧!”李建成聽了三人的議論,頓時嘆息道。

“哼,不過是一個女人而已,你們就這麼害怕?”李玄霸不在意的說道:“就算李煜的兵馬再多,也都是酒囊飯袋,殺之就好像是殺雞一樣。”

李建成等人相互望了一眼,

頓時不說話了,李玄霸乾瘦的身軀之中,蘊藏着巨大的力量,一路殺來,多是李玄霸的功勞。

“屈突通已經歸順了,潼關也就掌握在手中,若是能得到武關,關中也就太平無事了。”李世民嘆息道。關中大地,分四關,北蕭關南散關,然後就是潼關和武關,隨便丟失了哪一個重要關隘,關中的安全就會出現問題,尤其面對的是李煜大軍。

“袁紫煙這個女人不簡單,她只要死守不出,我們就沒有任何辦法。”李建成搖搖頭,他當然知道這裡面的重要性。李世民眼珠轉動,忽然想到了什麼,最後還是沒有說出來。

隨着內侍的高呼聲,新的關中之主李淵終於走了出來,只見他面色憨厚,面帶笑容,行走之間,龍行虎步,氣勢不俗。

“臣等恭迎唐王殿下。”裴寂等人見狀,紛紛行禮。

“衆卿免禮。”李淵哈哈大笑,徑自坐在寶座上。他絲毫沒有感覺到不對的地方,眼前的這些人就是自己的臣子,至於在關中的表哥,他已經忘記的差不多了。

“唐王殿下,如今天下倒懸,百姓民不聊生,各地反叛者不計其數,諸如李煜、李密、竇建德等等之流更是數不勝數,皇上偏居江南,不易指揮朝廷大軍作戰。”裴寂站了出來,嘴角上揚,露出一絲不屑之色,說道:“臣以爲,這個時候,皇帝陛下應該退位讓賢,我等當另立賢明之君,指揮大軍,蕩平各地叛亂,還請殿下明察。”

“臣附議!”劉文靜也站起身來說道。

“臣附議!”竇招賢也是如此。

.....

很快,整個大殿內的衆人紛紛贊同。當然,這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只不過是在這個時候說出來而已,大家也只是走個形勢而已。

李淵佯做思索的模樣,才嘆息道:“既然衆卿都有這樣的建議,那孤就依衆卿的,只是衆卿認爲,宗室之中,何人可以爲賢明之君。”

“代王楊侑天資聰穎,仁德愛民,可以爲天下主。”裴寂出言道。他說的理直氣壯,好像楊侑真的有這麼好一樣,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娃而已。雖然也曾經做過留守,實際上,也只是祥瑞,哪裡能來的什麼仁德愛民?

“可。”李淵點點頭,掃了衆人一眼,說道:“既然如此,那就立代王爲天子,尊大業皇帝爲太上皇。禮部、欽天監擇吉期爲天子舉行登基大典。”

李淵話音剛落, 衆人紛紛山呼。

“殿下,臣認爲,代王登基的時候,可以下令冊封羣雄。”裴寂眼珠轉動,忽然笑道:“諸如李煜可以冊封爲夏王,李密可以冊封爲魏王,竇建德可以冊封爲晉王等等,這樣昭示我關中的正統。”

衆人一聽,雙眼一亮,可以想的出來,李淵在這邊若是真的扶持楊侑登基,很快,天下將會有更多的例子出現,比如東都,甚至還有的人乾脆自己登基。關鍵還能噁心一下敵人。

李淵聽了摸着鬍鬚哈哈大笑,指着裴寂說道:“玄真所言甚是,左右現在想讓他們臣服是不可能的,不如試探一下這些諸侯。”

“唐王英明。”衆人又是一陣山呼。

李淵得意的點點頭,看了衆人一眼,說道:“既然如此,那就這麼辦吧!越快越好,還有抄送一份奏章,送到江都去,送給我們的太上皇看看。”李淵眉宇之中多了一絲殺機,他忘不了自己這些年是怎麼過來的,戰戰兢兢,每日惶恐不安,生怕楊廣殺了自己,每次楊廣生氣的時候,李淵都只能讓竇氏進宮求情,求楊廣饒自己一命,現在總算是報復過來了。

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衝突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沒錢啥事都幹不成第五百三十一章 封地動人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老巢被端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兄弟爭論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狼狽爲奸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眼饞朕的錢?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西進第四百九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宇文天虎第八百三十八章 刷一波存在感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杜如晦之死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震懾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杖責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天子之怒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人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逼戰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武英殿大學士第五百三十九章 太僕寺五傑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驚天之秘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殺雞駭猴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江南道第一百零八章 憋屈的杜伏威第三百八十六章 撤退第九百四十五章 猛虎出山第一百五十二章 今非昔比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冀州光復第二百四十七章 畏懼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火燒第一百四十九章 削兵權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孤家寡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眼饞朕的錢?第四百五十四章 潑髒水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可以賞你,但不能找我要第八百五十七章 我奮勇殺敵,不封賞好意思嗎?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贊普夜奔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撤退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計謀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蛇吞象第二百八十六章 面白心黑第八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五百一十二章 認命第四百四十章 分贓不均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兵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戰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小心眼長孫無忌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田間第六百三十七章 想要生活過的去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草草第二百三十三章 快走,他要殺我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秦王夜帶刀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妥協第一千零九章 計中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歷陽郡望第一百八十八章 五勾槍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你丫這個叛徒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內訌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秋狩開始第二百八十一章 提上褲子不認賬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世民的首秀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決戰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李𪟝的算計得逞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縱橫疆場 誰主沉浮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傾國傾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逼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離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爭論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給吐蕃修橋鋪路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幾個蟊賊而已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戰機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資源掠奪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宮門風雲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不講武德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還京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選秀第八百二十一章 伏擊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豆盧寬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早知如此 何必當初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年前決戰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小人壞事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貪婪纔是原罪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海上尋仙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狼狽爲奸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挖坑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李靖的處世之道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羅可汗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頑抗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手第六百一十五章 林氏女第八百八十九章 琴聲第一百零七章 妥協第六百七十九章 潰敗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圍獵第六百一十八章 殿試第一百一十一章 都不是好鳥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轉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