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外臣李秋拜見陛下。”很快就見一個老者走了進來,模樣倒是比較恭敬。

“隴西李氏?”李煜一聽,頓時知道對方的來歷,雙目中寒光閃閃,姓李,又加入了吐蕃,也唯有隴西李氏了。

“天下李氏都是一家,哪裡分什麼隴西李氏或者是趙郡李氏呢?”老者摸着花白的鬍鬚,嘆息道:“陛下,這一點,您是不能否認的吧!”

“哼,你們已經歸順吐蕃異族,那就是背棄自己的祖宗,死後又有何面目姓李呢?”向伯玉冷笑道。

“這位大人,這難道是我們想要的嗎?作爲一個失敗者,只想活命而已,當年若是陛下失敗了,或許和我們差不多。”李秋言語之間多有蕭瑟。

李煜搖頭說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勝敗自有定論,這些事情已經過去這麼長時間了,你也不必說了,你說的不錯,若朕失敗了,或許連你們現在都不如,說吧!柴紹讓你來幹什麼?”柴紹派一個老者過來,其用意是什麼,楊廣是知道的。

眼前的這個李秋也是抱着必死的態度,所以對待李煜也是不卑不亢,連生死都置之度外,更不要說其他的事情了,見到李煜,也不會有任何擔心的模樣。

“陛下是聰明人,鳳衛無孔不入,怎麼可能不知道柴將軍心中所想呢?”李秋嘆息道:“陛下,我等只是想求一個活命的機會而已,陛下放心,只要我們過去了,那些被我們生擒的百姓,我們一定會釋放的。這一點,陛下儘管放心就是了。”

“朕可以放你們走,只要你們這些人當中不包括李𪟝,若李𪟝也在裡面,朕寧願犧牲這數千人,也要了李𪟝的性命。”李煜也沒有拒絕,而是大聲說道:“李𪟝一人,可以抵擋十萬雄兵,朕不得不考慮這點。”

李秋在來的時候,也早有預料,大夏是不可能就這麼輕易的放走李𪟝,他們寧願冒着整個西北動亂的危險,也要殺了李𪟝這個頭號敵人。誰讓李𪟝的威脅太大了呢?

這場大戰,若是李煜及時返回,加上一番操作,恐怕這個時候西北都已經落入李𪟝之手了,這也能看的出來李𪟝的厲害之處,任何人碰到這種情況,都是不會放過李𪟝這個罪魁禍首的。

“陛下,此戰之後,吐蕃最起碼五年之內,不會有東望的念頭,李𪟝將軍的身子骨恐怕支撐不到五年了,陛下,得饒人處且饒人,還請陛下高擡貴手。”李秋目光深處多了一些憤怒,但還是老老實實的求情說道。

“放了李𪟝,就等於放虎歸山,朕沒那麼蠢,柴紹和他的數萬大軍可以走,但李𪟝不能走,這是底線,若斯不願意,朕寧願拼着數千百姓不要,拼着死後的罵名,也要將柴紹和他的數萬大軍留在臨羌城下。”李煜好不客氣的說道。

李秋聽了一聲長嘆。他也只是隨便說說,在來之前,他就知道,想要讓李煜同意此事幾乎是不可能的。

“柴紹數萬大軍,每次通過三千,每一刻鐘通過一次,我大夏子民分五次通過。”李煜雙目中冷芒閃爍,這一次看上去壞了李𪟝的算計,但同樣的,實際上,李煜也自認爲自己損失慘重。

“這?”李秋還想準備再行反抗,但看着李煜的雙目中的寒光,臉色頓時變了,他不敢反對,因爲他知道李煜是不可能更改的,畢竟每次通過的人數多了,李煜甚至會擔心,這些人會不會裡應外合,

再次佔領臨羌城。

“你也不用擔心朕會反悔,對於朕來說,朕忌憚的是李𪟝,而不是柴紹,柴紹手中的兵馬再多,朕也不會放在心上。”李煜冷着臉,說道:“這一次算了,若是下一次,朕就算拼了那些百姓的性命,也要將你們一網打盡。”

李秋感受到大夏皇帝身上的殺氣,老臉上露出一次蒼白之色。他知道眼前的這位皇帝說到做到,絕對不會是在嘴巴上佔便宜。

“退下吧!若是柴紹不同意,那我們就戰場見。”李煜冷森森的望着李秋,能做到這一步,若對方還想着佔便宜,不同意,傳之天下,李煜也不用擔心什麼,直接上開幹就是了。

“是,是。”李秋哪裡還敢反對,連連點頭,緩緩退了下去。

“真是憋屈。”李大長嘆了一聲,臉上難掩憤怒之色,想他跟隨李煜到現在,也不知道殺了多少敵人,是何等意氣風發,哪裡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實在是太憋屈了。其餘衆將也紛紛點頭。

“這次憋屈,以後不要憋屈就行了,放走了柴紹,不要放走李𪟝就是了,柴紹和李𪟝兩人中間還有三到五天的路程,讓去告訴那個李秋,明日就讓柴紹離開,過時不候。”李

煜看着一邊的地圖,他何嘗不感到憋屈,但沒有辦法,對方這一招讓李煜也沒有辦法,只能放這些傢伙離開。

“末將這就去準備一番,絕對不能讓這些傢伙趁機偷了臨羌城。”李大幾個兄弟們紛紛應了下來。

城外吐蕃大營,柴紹等到了李秋,聽了李秋的回話之後,頓時鬆了一口氣,對一邊祿東贊說道:“還是大將軍的計策厲害,隨便一招,就逼得李賊低頭。我們近十萬大軍總算是有了活路。”

“是啊!但大將軍那邊。”祿東贊也很佩服李𪟝的計策,但想到李𪟝接下來的困難,祿東贊就有些的擔心了。對面的大夏皇帝也是一個狠角色,寧願數千百姓被殺,也不願意放走李𪟝,足見他對李𪟝的忌憚程度。

“放心,既然懋功已經讓我們離開,說明他已經有了其他的計策了。我們先走就是了,我們若是不走,恐怕懋功那邊就不好辦了。”柴紹對李𪟝還是充滿信心的,尤其是眼前這個計策,輕鬆的逼着李煜讓出了一條道路。

“既然如此,我們就安排撤軍的事情,大夏皇帝還是的膽小的很,讓我們每次離開三千人。他這是擔心我們趁機奪取臨羌城啊!”祿東贊心裡面是十分惋惜的,他還是想奪取臨羌城,這一次偷襲,原本已經佔據絕對優勢了,可惜的是,碰見一個無能的傢伙,將這樣的優勢丟掉了。

柴紹聽了臨羌城,眉宇之間戾氣叢生,大好的局面變成眼前的模樣,若不是李煜很在乎自己的名聲,恐怕自己等人要返回吐蕃,將會損失慘重,近十萬大軍,返回多彌,能留下多少人馬來。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呢?就是吐蕃的那些豬一樣的隊友。

他甚至還知道,在現在的吐蕃,也不知道有多少權貴都在嫉妒自己等人獲得大量的權力,恨不得取而代之,只是若讓這些人獲得軍權,恐怕早就引得大夏攻入吐蕃了,哪裡還會有今日。

谷他想到這裡,頓時深深的嘆了口氣,這些事情,當着祿東讚的面,不好說出來,畢竟祿東贊和其他人不一樣,對漢人還是很不錯的。

臨羌城,以後恐怕是沒有機會了。

柴紹將這些話隱藏在心裡面,他現在在想着接下來的行動,李𪟝雖然沒有說什麼,但他也能隱隱約約的能猜到一些。

“祿東贊,你第一批出城,出城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週轉糧草,恢復糧道的暢通。我們的糧草應該是停放在多彌,讓那邊立刻將糧草送到臨羌城來。”柴紹吩咐道。

“我們還要在臨羌城?”祿東贊很驚訝,現在難道不是應該回去的時候嗎?留在這裡,只能是有危險的。他望着柴紹,等待着柴紹的解釋。

“我們若是離開了臨羌城,你說大夏在臨羌城的兵馬會做出什麼樣的安排,他的兵馬直接殺入長寧谷,懋功想要撤退,可不是一般的困難了。”柴紹解釋道:“所以,我們只能是繼續保持對臨羌城的壓力,逼得李煜不敢派出兵馬圍獵懋功。”

柴紹沒有想過,憑藉自己手中的兵馬,將臨羌城奪回來,有李煜坐鎮的臨羌城,就算自己有十萬大軍,也不一定能夠奪過來。

所以他的任務很簡單,就是接應李𪟝出來,吐蕃可以沒有他柴紹,但絕對不能沒有李𪟝。有李𪟝,或許他還有機會報仇,沒有李𪟝,他連一點希望都沒有。

祿東贊點點頭,他深深的看了柴紹一眼,這個身殘的漢人也不簡單,想到的東西比自己多,也是值得自己學習的。

他和松贊干布一樣,心裡面雖然不信任這些人,但並不妨礙自己從這些人身上學東西,無論是蘇勖也好,還是李𪟝也好,都是自己學習的目標。等到有朝一日,自己成長起來,才能取而代之。這是他和普通的吐蕃人截然不同的地方。

“那我就去安排,儘快離開這裡,近十萬大軍,差點這樣被大夏圍獵了。想象都很害怕。”祿東贊現在想起來還是心有餘悸。

“將軍,臨羌城內衝出了不少的哨探,我們要不要去攔截?”外面有親衛大聲稟報道。

“不要節外生枝,讓他們去吧!”柴紹聽了面色一變,毫不猶豫的下達着命令,然後對祿東贊說道:“看見了吧!大夏現在開始佈局了,他這是在監視懋功的行動,之所以讓我們立刻離開也是這個道理,他的敵人是懋功啊!”

柴紹說到這裡,輕輕的嘆了口氣,眉宇之間甚至還多了些蕭瑟,被敵人無視也是一件很鬱悶的事情,一時間柴紹心裡面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是慶幸還是失望等等,他只能是望着遠處的臨羌城,微微嘆了口氣,私下裡握緊拳

頭,發誓一定要報仇雪恨。

“大夏皇帝不愧是用兵大家,將什麼事情都算計的很明白,我們不是他的對手。”祿東贊感嘆道。大戰還沒有爆發,大夏皇帝就開始佈局了,也不知道李𪟝接下來會有什麼樣的舉措。

“實際上,我是想讓懋功捨棄身邊的兵馬,偷偷的過來,想來數萬之中,大夏也不會知道懋功的相貌。可惜的是,懋功並不想捨棄身邊的數萬大軍。”柴紹忽然說道。

“我吐蕃兵馬比較少,明年還要應付大夏的進攻,大將軍手中有三萬精銳,這對於吐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大將軍捨不得放棄也是可以理解的。”祿東贊想了想說道。

柴紹聽了心中一陣冰冷,原本鬆懈下來的拳頭,再次握緊。

他原本是想讓祿東贊勸說李𪟝放棄長寧谷的三萬精銳,跟隨自己身邊的兵馬,出了臨羌城,返回多彌,他相信祿東贊肯定是聽懂了自己的言語,但祿東贊並沒有同意,給出的理由就是三萬精銳對吐蕃的重要性。

三萬人馬很重要嗎?的確是很重要。但絕對沒有李𪟝重要,連李煜這個仇人都知道李𪟝堪比十萬大軍,可笑的是,在吐蕃人眼中,三萬精銳纔是最重要的。

短視自然是一方面,但更多的還是沒有將李𪟝當做自己人。不僅僅是李𪟝,甚至還有蘇勖、李守素,也還有自己,在吐蕃人眼中,自己這些人都是外人,不值得信任。

再看看大夏,大夏對異族多有剝削,西征的大軍之中,多是異族士兵,就是爲了削弱異族的青壯力量,但不得不承認,這些異族勇士只要立下了功勞,就能獲得晉升,甚至可以封爵,進入大夏的核心。可是,在吐蕃就不存在。

“準備吧!”柴紹嘆息道:“我們要儘快出了臨羌城,接應大將軍返回吐蕃。”一切都回不去了,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改變眼前的局面,暫時依靠吐蕃,借雞生蛋也不是不可以的。至於以後的事情,誰知道呢?

祿東贊見狀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是退下去安排撤軍的事情不提。

因爲擔心李𪟝,柴紹不敢在撤軍的時候鼓搗什麼花樣,而是老老實實的按照李煜的要求撤軍,以三千人爲一隊,飛快的撤出臨羌城。

而李煜也沒有客氣,在荒野上,派出了大量的人手,準備圍獵李𪟝。

上次是柴紹漫山遍野的追殺李煜,現在反過來了。

第九百一十四章 火燒龍城第一百一十章 盟友就是來賣的第九百零八章 血流成河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坑洞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都在忽悠第八百九十六章 光明正大的聯手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兒子不簡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鐵索橫漳水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這樣的人應該封賞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盜李元吉第五百四十章 太僕寺五傑(續)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殘酷的戰爭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暗涌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太天真第二百九十八章 洞庭水戰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朕做事還要向你們交代?第六百三十八章 爭論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紫微大典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殺第四百七十四章 飛仙謝玉楠第五百八十九章 梟雄落幕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敦煌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順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老將出馬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我太難了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心生大逆不道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下馬威第七章 衝突第五十四章 謝映登來援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你還是趕緊逃跑第六十九章 紫面長矛伍雲召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火燒洛陽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聯合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兄弟相殘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周王施政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動作搞起來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老子就是耍你的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反擊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一言定生死第七百二十七章 好大的火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結第九百六十三章 索要鄭氏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鬧劇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新任閣老第七百三十七章 入滎陽第六百三十章 一騎當第三百四十三章 分家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天子入長安第六百五十五章 褚氏父子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笑到了最後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朕做事還要向你們交代?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揚長避短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撤軍第六百七十四章 脅迫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傾國傾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出兵吧!大夏王朝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擊殺夷男第一百九十三章 五姓女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遼西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計謀第四百七十九章 吃進去的都給吐出來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此地不能洗澡第二百六十二章 李淵的失落和兇猛第九百一十五章 龍城陷落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新羅王驚呆了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程咬金的志向第一百五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二千零七章 破綻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此乃小計也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穿過沙漠,殺入大營第三百一十四章 翟讓脫盔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跑不掉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頡利可汗第九百五十章 都是套路第一百五十二章 今非昔比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流言第八百六十七章 有毒的誘餌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終入長城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兄友弟恭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草原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偷襲烏海大營第二百四十九章 什麼三連擊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新任刑部尚書第三百七十七章 矛盾加深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全線收縮第七百三十三章 宋正本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臣服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真相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三方聯合行動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藉口有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向前,向前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褚遂良歸國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不講武德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我要掀桌子第九百三十四章 進朔方第三百四十五章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秀寧起兵第四百九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先滅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