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叮囑

要賠償!

竇誕和諸葛明朗兩人聽了之後面色一變,李景隆的話他算是聽出來了,分明是準備向遮婁其王朝索要賠償,說實在的,這樣的事情大夏還真的幹過。

當年大夏皇帝還沒有登基的時候,就曾經向李淵索要過糧草,只是那個時候,衆人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大家爲了爭奪江山,向李淵索要糧草,就是爲了削弱敵人的力量,但那個時候也是爲了針對李淵,而且那個時候,李煜手下,除掉岑文本勉強算是文人之外,其他的人,或是商人,或是盜匪,甚至是女人,根本無人察覺到其中的影響。

現在不一樣,大夏是一個國家,甚至可以說,威震天下,遠到波斯,誰不知道大夏的威名,現在大夏取得了勝利,就開始找別人索要錢財,似乎是一個丟面子的事情。

“殿下,此舉是不是有些不妥當,我大夏煌煌天朝,擊敗了對方,讓對方臣服於大夏就可以了,現在卻要向敵人索要錢財,傳揚出去,似乎有些不妥當。”竇誕苦笑道。

“是啊!殿下,此舉傳出去,恐怕朝廷的那些的大臣們也會感覺殿下毫無仁德之心。”諸葛明朗也出言說道:“臣若是沒有猜錯的話,不久之後,遮婁其王朝肯定會派人前來求和,甚至想我大夏的藩屬,這個時候,向遮婁其王朝索取錢財,是不是有些不妥當。”

“不如此,兩位難道有辦法,爲孤獲得錢財嗎?你可知道那是多少錢?非千萬銀幣,甚至更多,這需要將我朱雀王府所有的錢財都搬空不可。”李景隆搖搖頭,面有苦澀。

大夏遠征天竺,所耗甚多,想要填補這一切,是何等的困難,一切都是落在朱雀王府頭上,李景隆的財政就會崩潰。雖然他也察覺到找遮婁其王朝索要,似乎有些不妥當,但刀子砍在別人身上,總比砍在自己身上的好。

竇誕和諸葛明朗兩人聽了之後,頓時不再說話了,維持了自己的寬仁之道,那大家接下來就是要勒緊褲腰帶,什麼事情都不幹,這種日子日子可不好受,畢竟接下來的日子還有很多事情還沒有完成,大家的日子還長着呢!

“殿下所言甚是,恐怕也只能如此了,雖然名聲不好聽,但好歹我們可以將朱雀國治理的很不錯,這對殿下有好處。”諸葛明朗想了想說道。

“既然殿下已經做出了決定,臣就安排人去遮婁其王朝,找他們索要錢財。”竇誕也只能點點頭,他猛然之間響起,若是朱雀王朝沒錢,要麼找老百姓要,要麼就是找自己這樣的世家大族要,到時候,竇氏不支持,誰還會支持呢?爲了保護竇氏的利益,還是讓別人出這些錢財吧!

“那就這麼辦,讓那個誰,慕,慕無恙去,這個人是一個人物,讓他去遮婁其王朝,索要白銀三千萬兩,黃金一百萬兩。”李景隆揮舞着手臂,大聲說道。

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李景隆就決定馬上執行。

竇誕和諸葛明朗兩人相互望了一眼,臉上露出一絲擔憂之色,他們擔心並不是李景隆想到了辦法,而是這個辦法是不是符合李煜的要求。他們甚至還有些後悔,早知道如此,當初就應該讓李煜將這些錢財都帶回中原,自己這邊雖然有些困難,但不會如此冒險。

李景隆卻不在乎兩人的想法,他收拾了一番,徑自去見李煜,不管結果是怎麼樣,只要是自己想出了辦法,

就要去做,哪怕是做錯了,只要做了,才說明自己已經努力了。

中軍大帳前,李景隆看見了向伯玉,正在靜靜的站在大帳前,他正在驚訝的時候,向伯玉迎了上來,說道:“殿下,陛下說了,只要殿下來了,就不必通報,直接進去就是了。”

“父皇知道我要來?”李景隆很驚訝,但很快就明白還過來,自己不管是什麼時候來,李煜都會在大帳內等下去,想到這裡,他心中一陣激動。在他心中,自己的身份地位是很尷尬,生母是李秀寧,但李秀寧的身份和李煜之間的關係一直怪異的很,甚至有人猜測自己並非李煜的兒子,這讓他很尷尬。但現在才知道,李煜對他的關心並不比其他皇子少多少。

向伯玉並沒有說話,只是讓李景隆進去,自己仍然站在一邊。

李景隆進入大帳,只見大帳內燈火通明,大帳中間一團篝火上,還有一隻山羊架在上面,羊油滴下,正散發着香氣。而李煜卻是披着一件大氅,坐在几案後面,正在閱讀着奏章,神情專注。

“兒臣拜見父皇。”李景隆不敢怠慢。

“不錯,來的比我想象的要快點。”李煜將手中的奏摺丟在一邊,指着一邊的馬紮,說道:

“坐吧,你我父子兩人好久沒有在一起說過話了。”

“都是兒臣不孝,讓父皇擔心了。”李景隆看見李煜準備站起來,趕緊上前攙扶,李煜也沒有拒絕,只是順勢站了起來。

父子兩人在篝火旁邊坐了下來,李煜從一邊遞過一把匕首,自己也取了一把,招呼李景隆在烤全羊身上割下一塊羊肉,吃了起來。

“朕在外面太久了,也該回去了,周王監國的時間也到了,朕已經下旨,讓齊王監國了,但國中大事,還是要處置。常年不在國中,難免有些事情要處置,專門靠着奏摺,還是不行的,所以這天竺還是要交給你。”李煜解釋道。

“有父皇在,大夏穩如泰山。”李景隆趕緊說道:“倒是天竺這邊,兒臣擔心自己能力不足,恐怕會壞了父皇的大事。”

“能有什麼事情,事情再多,兵馬在手,平了就是了,等朕滅了吐蕃,你這邊和中原的聯繫就加深了。”李煜不在意的說道:“你既然來找朕,相信想到辦法了,說說吧!怎麼平復朝中那些大臣的言論。”

李景隆知道考驗來了,當下正容說道:“兒臣打算等進入曲女城之後取其府庫錢財,先分與將士,然後派人前往遮婁其王朝,向其索要賠償,索要白銀三千萬兩,黃金一百萬兩。這錢錢財,一部分填補府庫錢財,一部分送到燕京。”

李煜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後說道:“這個計策是你想出來的?還是竇誕、諸葛明朗教你的。”

“是兒臣想出來的,兩位先生認爲此舉有失大國風範。”李景隆老老實實的說道:“但兒臣認爲這是最佳的辦法,這樣一來不僅僅削弱了敵人的實力,也壯大了自己。”

李煜聽了點點頭,臉上頓時露出欣慰之色,說道:“你能這麼想,朕很高興,說明你已經成熟了,朕也可以放心將天竺交給你。古往今來,世人都說窮兵黷武,這樣的王朝不會有好下場,實際上,若僅僅是窮兵黷武,自然是沒有好下場的,但若是能取敵人的一切,來反哺自己,壯大自己,這樣還叫窮兵黷武嗎?當然,戰爭一旦失敗,那就不妙了,兵者,國之大事,一定要慎重,沒有把握絕對不能發起戰爭,除非,像現在這樣,遮婁其王朝失敗了。”

谷“兒臣謹記。”李景隆聽了趕緊應道,臉上露出喜色,因爲他知道自己通過了李煜的考驗。

“你說的不錯,我相信,竇誕兩人肯定不是這麼想的,因爲,他們都是讀書人,都是世家大族,心中殘忍,但面子上卻很不會做,這些人很虛僞。”李煜吃下一塊羊肉,輕笑道:“這些讀書人都是這樣,但身爲一國之主,卻不行,沒錢許多事情都做不了,沒有錢,就得看那些文臣的臉色,你看父皇,行軍打仗在乎這些人嗎?因爲朕手中有錢。朕的將士每次出征,都能獲得勝利。”

“兒臣明白了。”李景隆連連點頭,事情還真的是這樣,李煜每次打仗,那些文臣們都只是奉命行事,不敢在這件事情多有勸說,歸根及底,就是皇帝手中有錢。

“當然,這不是讓你不聽那些臣子們的,只是讓你不能偏聽,我大夏的皇帝,哎,日後你我相見一面就困難了,這天竺的一切就看你的。”李煜拍着李景隆的肩膀,說道:“朕相信你母妃的眼光,諸葛明朗只有一個女兒,他會爲你考慮的。”

“諸葛先生的確不錯,有能耐。”李景隆臉上露出笑容,對於李秀寧爲自己選的王妃,他還是很喜歡的。最起碼諸葛明朗能力還可以。

“他是很不錯,但有的時候,也不能輕易的相信對方。作爲上位,應該聽從雙方的意見,你出身軍旅,我不擔心你的性格,但擔心你的眼光。”李煜有些擔心,說道:“若像歷朝歷代那樣,你只是一個普通的王爺,吃喝玩樂,地方上的事情都交給下面的臣子,朕不用擔心,但你日後是一個開國皇帝,朕就有些擔心了。”

李煜對李景隆還是給予了殷切的希望。生怕對方在萬里之外出了問題,只是自己鞭長莫及,無法照顧這邊的一切。

“兒臣也是如履薄冰,不敢有一日懈怠。”李景隆苦笑道。他也知道自己責任重大,心裡面不敢懈怠。

“算了,任何時候都有第一次,朕也是第一次當皇帝,你是朕的兒子,朕相信你一定是一個好皇帝。”李煜看出了自己兒子的緊張,頓時拍着對方的肩膀,說道:“都說成家立業,先成家,後立業。等諸葛氏來了,就成家吧!你母妃在萬里之外,恐怕參加不了,朕就替她主持了,等你成親了,朕纔回中原。”

“兒臣謝父皇。”李景隆臉

上頓時露出喜色。

“回去休息吧!明日還有一場廝殺呢!”李煜揮了揮手,讓李景隆退了下去。

李景隆大帳之中,竇誕和諸葛明朗早就等候多時,兩人臉上還有一絲擔心之色,兩人知道,這是大夏皇帝在考驗李景隆,但李景隆能不能通過,兩人還不知道,兩人的富貴都綁在李景隆身上,李景隆一旦出了事情,兩人也不好受。

“殿下。”等到李景隆一進大帳,兩人趕緊迎了上去。

李景隆看着兩個心腹一眼,臉上露出喜色,朝兩人點點頭。

兩人臉上的喜色更濃了。

“好了,兩位,回去準備一番吧!明日恐怕還有一場大戰。”李景隆安慰道:“對了,諸葛先生,父皇準備等我成親之後再返回中原。”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竇誕聽了之後,臉上頓時露出複雜之色,他知道李煜留在這裡實際上是爲李景隆站臺的。

“雖然如此,但我總感覺到,自己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李景隆長嘆道。在這個時候,他的心是空蕩蕩的,正是如同李煜所想的那樣,李景隆還沒有做好準備。

“殿下英明神武,一個小小的天竺,只是限制了殿下的才智。”竇誕輕笑道。

“也許吧!”李景隆握緊拳頭說道:“不過,我相信,肯定不會讓父皇失望的。”

竇誕和諸葛明朗兩人見狀,臉上頓時露出欣慰之色。

而這個時候,大夏軍營中,將士們也開始擦拭自己的兵器,準備明日大戰的事情。

城內的阿裘等人也是一晚上都沒有睡覺,明日之事牽扯到衆人的身家性命,雖然到現在爲止,大夏兵馬還沒有任何變化,好像沒有發現一樣,但作爲心裡有鬼的阿裘和阿羅那順兩人卻是很緊張。

王宮的戒日王也沒有像眼前一樣飲酒作樂,而是仔細看着阿裘派人送來的投降程序,企圖在裡面尋找一絲不一樣的蹤跡來,好讓自己的心能安定下來。

“陛下,有什麼問題嗎?”王后看着戒日王,有些好奇。

“總感覺大夏皇帝不會這麼輕易上當。”戒日王很老實的說道:“他要這麼輕易的上當,恐怕早就被人射殺了,也不會等到我們了。”

“那這個計劃?”王后遲疑道。

“我也不知道,總感覺有些不妙。”戒日王望着美豔的王后說道。

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江都鹽商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反叛第一千零六章 又生一計第九百九十一章 江都陰雲籠罩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岑文本進京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降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北遷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世民兵敗高墌城第八百三十八章 刷一波存在感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皇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到齊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馬訾水第八十五章 拖刀計第八百三十二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皇權的冷漠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膽大妄爲第六百七十七章 一個女人一座城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平叛第七百三十七章 入滎陽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藍田長史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兵臨高昌第七百六十七章 萬世法第七十一章 團結可以團結的第二千零一章 入營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道高一尺第四百三十章 義子楊杲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都去種田吧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事發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也是一個狠人 (新春快樂)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韋尼子失蹤第二百四十二章 二個同命相憐的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都不是好鳥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羣臣反對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穩如老狗裴仁基第一百六十九章 環環相扣第一百二十六章 杜伏威之死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朝堂鬥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圍攻第七百五十三章 羅藝稱王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亂起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平叛第二百九十三章 威逼脅迫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黑手第一千零五十章 剛烈第三百七十一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死不瞑目的戒日王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太僕寺五傑第四百八十九章 還是退兵吧!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生死仇敵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經濟崩潰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做戲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背後一擊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出賣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事漏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松贊干布的羨慕嫉妒恨第四百八十八章 對陣疆場第六百零八章 送戰馬的來了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大將軍不服老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突然殺出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船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孤成全你第一百三十七章 關東世家第三百七十五章 劫掠關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趙德言之死第一千零五十章 敏銳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又要遷都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陰毒第一百一十四章 離心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厥人是殷商後裔?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回頭是岸第二百三十三章 快走,他要殺我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勝利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國之君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在運動中殲敵第八十八章 魚俱羅之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陰謀遍出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李𪟝氣的吐血第一百二十六章 杜伏威之死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利益爲先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國之君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回京 (祖國萬歲)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逼戰第九百一十四章 火燒龍城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第一百三十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七百五十二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放手一搏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我得不到,你們也不要想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草原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江山爲棋盤衆生爲子第三百二十章 巴陵風雲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我得不到,你們也不要想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褚遂良歸國第二百七十四章 世家中的叛逆者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這是皇帝的意志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雁門關第五百二十七章 自毀長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初見蕭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