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分封

楊若曦聽了一愣,忍不住好奇的詢問道:“陛下,臣妾記得以前也有官員犯錯,陛下對他的責罰比較嚴重,爲何到了褚亮這裡,卻變得如此,如此的輕。”

降兩級使用,代掌戶部,罰了半年薪俸?這些算是處罰嗎?對朝中的大臣來說,這幾項根本不算什麼,只要大權在握,錢財又能算什麼呢?至於降兩級使用,也僅僅是官位下降了,權力並沒有下降,只要還在位置上,仍然是可以繼續留在朝廷的。

“因爲他沒有結黨。”李煜輕笑道:“褚亮父子在朝中謹言慎行,只辦實事,很少結黨,講究的是事出公心,有此一點就可以放心大膽的用他們。這次之所以發生這樣的事情,實際上也是因爲他們沒有結黨的緣故,若是身邊有人幫助其辦事,哪裡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陛下聖明。”楊若曦點點頭。

皇帝最不喜歡得就是下面的臣子們抱團結黨,不僅僅有會影響皇帝的權威,還會影響朝廷內部的團結。褚亮父子在這方面顯然是經得住考驗的。

“陛下,臣妾總認爲這件事情的背後另有陰謀,堂堂的戶部尚書交代的事情,卻被人硬生生的辦成了這樣,這背後若不是有人故意如此,簡直是太可笑了。臣妾聽說辦理此事的官員失蹤,這不是很好笑嗎?”楊若曦有些不解。

“那個人是找不到了,被人收買了,或者是被人殺了,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眼下這一切,都已經解決了不是嗎?從朝廷到地方,大量的人員更替,豪門大族爲了自己的利益,互相攻伐,失去了昔日的團結,這樣不是很好嗎?”李煜不在意的說道。

“陛下,這,這話說的有道理。”楊若曦一時不知道如何反駁自己的丈夫,總感覺李煜這句話中總是有其他的含義,只是短時間她並沒有分辨出來。

“不用擔心,這次前往關中,主要是遊玩的,其他的事情放在一邊。”李煜安慰道。

“話雖然如此,但臣妾最近看陛下都是很晚才休息,莫非朝中又有大事發生?”楊若曦有些擔心,說道:“這國事雖然很重要,但陛下身系天下安危,若是在外面征戰也就算了,現在是在國內,陛下應該多休息纔是。”

“這個自然。”李煜想了想,說道:“朕準備明年去西域,解決李𪟝,這李𪟝就好像是一柄利劍,總是懸浮在朕的頭頂之上,裴仁基雖然是沙場老將了,但比起李𪟝還是差了一些,到現在爲止,他連李𪟝在什麼地方都沒有找到。雖然他已經將整個沙漠都已經圍困起來了,可是地方太大,裴仁基每天消耗的糧食讓戶部的人都感到頭疼,若是再不加以改變,大部分糧食都被西域大軍被吃了。”

李煜也不得不承認,李𪟝打仗是有一手的,自己派出了那麼多的將軍,但只是擊敗對方,想要徹底的摧毀對方,十分困難。

“臣妾在後面都聽說了,關中許多世家都將糧食販賣給了李唐餘孽,景桓爲此還殺了不少人。”楊若曦有些擔心。

“殺幾個人又算什麼呢?殺了就殺了,朕的兒子殺幾個人不是很正常事情嗎?”李煜不在意的說道:“而且那些傢伙都是該死的,爲了錢財,居然將我大夏的糧食販賣給敵人,現在李𪟝能夠在大漠之中支撐着這麼久,就是因爲有大量的糧草儲備。”

楊若曦聽了也有些不高興,

忍不住說道:“難怪景桓那麼寬厚的人,這次也成了怒目金剛,這些傢伙的確該死。”

李煜只是笑笑,李景桓這麼殺人,除掉這個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爲了長孫無忌,據他的瞭解,這次長孫無忌的日子長孫衝親自衝鋒上陣殺敵,倒是讓他感到驚訝。

“陛下,現在吏部、戶部都出了問題,兩位尚書大人一個在監牢裡,一個在病牀上,六部有兩個尚書都有問題,若是加上以前的刑部,三個尚書都被人攻訐了。”楊若曦憂心忡忡。

“只要是人,肯定都是有問題的。就算是岑文本也是如此,更不要說其他人了,不要高看了人的忠誠,只要有足夠多的利益,這些人都會出賣你的。我讓兒子們都出來歷練一番,就是讓現實告訴他們,這個世上有多少陰險之人,他們表面上和你交好,實際上,他們從來都是想從你身上得到東西。”李煜目光幽幽,作爲一個皇帝,他從來就沒有相信任何人。

楊若曦聽了,心中一愣,卻還沒有來得及說話,這句話是在外面的大臣,是不是也在說明宮中的嬪妃呢?她心中一苦,頓時不知道在說什麼。

外面有戰馬聲飛過,很快,外面就響起了岑文本的聲音。

“陛下,從燕京方面傳來的緊急消息。”馬車停了下來,車窗外,岑文本手中多了一張紙條,眉宇之間卻是露出喜色。

李煜看在眼中,接過手中的紙條,輕笑道:“從先生的眉宇之間,朕就知道肯定是好事。”只是等到他看了手中的紙條一眼,臉上並沒有露出喜色,而是從馬車內走了出來。

岑文本老老實實的站在一邊,李煜卻是看着外面的青山綠水,沉默了半響,說道:“岑先生,你說這些波斯人想幹什麼?”

“無非是自己的實力不足以和阿拉伯人廝殺,故而想請我們出兵,幫助他們對抗阿拉伯人。”岑文本毫不猶豫的說道:“只是,陛下,臣認爲裴仁基將軍的建議,在軍事方面看,是行得通的,但從朝廷具體情況來,臣認爲有些地方尚且需要認真討論的。”

李煜聽了對方的意思,就是反對裴仁基的建議,裴仁基的建議很不錯,趁着對方和阿拉伯人相互廝殺,直到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出手,可以徹底的解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讓大夏能夠佔據更多的地盤

“先生爲何會這麼說?朕倒是認爲裴仁基的想法是有些道理的。”李煜並沒有訓斥對方,而是詢問道。雖然他能夠乾綱獨斷,可是也想聽了下面人的心思。

“陛下,且不說,此事傳出去會影響陛下的聖明,而且,波斯帝國遠在西域,還在西域之西,勞師遠征,我大夏能得到什麼?陛下也應該清楚,這疆域越大,我大夏就越難以治理,因爲在萬里之外發生的事情,需要半年甚至更久才能得到消息,才能做出反應。”岑文本解釋道:“就像眼前這件事情,裴仁基大將軍的書信,還是通過鷂鷹才傳到陛下手中,饒是如此,也過去半個多月了,而且,一張紙條又能傳來多少消息呢?”

李煜點點頭,岑文本說的有道理,大夏的疆域實在是太寬廣了,疆域太廣了,就差了許多,主要是消息傳遞的速度太慢,這纔是最主要的,難怪岑文本對此事不怎麼贊成,沒有好處的事情,誰也不願意幹。

大夏出征吐火羅,或許還可以說是解決李𪟝這個逆賊,但支援波斯,或者是吞併波斯又算什麼呢?而且,這個波斯還不是一個簡單的波斯,還有一個波斯大敵阿拉伯人。大夏現在可以說,是從阿拉伯人虎口奪食,若是大夏吞併了波斯,阿拉伯人豈會甘心,這將是一個漫長的戰爭,大夏遠距離作戰,局勢對大夏不利。

“先生,你的擔心是有道理,但眼前果實就在眼前,若是不摘下來,朕心裡有些難受,不知道先生可以有什麼其他的辦法?”李煜面帶笑容,無人知道他心裡面是怎麼想的,好像真的爲這件事情而感到苦惱一樣。

“陛下,佔領一個地方跟很容易,但讓人擔心的是,佔領之後,當如何是好,我大夏在那邊根基不穩,短時間不能形成有效的治理,就好像是沙灘上的城牆一樣,一碰就倒了。既然如此,那就只有移民了。”

“只是移民耗費時間比較長,可對?”李煜輕笑道:“想要深耕當地,就需要讓當地的漢人居多,所以需要我等遷移百姓,對嗎?只是想要在當地紮根下去,最起碼數十年的時間。真是到了那個時候,朕都知道死到哪裡去了。”

“陛下聖明。”岑文本連連點頭,臉上露出一絲苦笑,這也是岑文本所擔心的事情,想要佔據一地,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是耐心。

大夏曆代君王有這樣的耐心嗎?

“朕的兒子很多,想冊封他們,先生以爲如何?”李煜忽然幽幽的說道:“將他們都分封出去,然後讓他們治理那些佔領區,先生以爲如何?”

岑文本面色一愣,沒想到李煜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分封皇子爲王,這本來就是皇家的規矩,但若是裂土封疆,事情就不大一樣了。

“陛下,這個臣還真的沒有想過,還要認真思索一番,畢竟歷朝歷代起來,這種裂土封疆的事情,多出現了問題。”岑文本並沒有明着反對,給諸王裂土封疆的事情在以前也曾出現過,最典型的就是皇漢朝,在漢朝的時候,劉邦分封諸王,然後諸王造反。

這件事情震驚了後世,故而裂土封疆的事情,後來就很少有帝王這麼做了,現在李煜這個時候給自己的兒子分封,這讓岑文本感到一絲好奇。

“和所有的功臣一樣,朕是不會將中原之地冊封給皇子的,你不是說那些佔領區不好統治,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耐心治理一地嗎?先生認爲這些皇子分封出去,如何?”李煜解釋道。

這已經不是裂土封疆的事情,而是將佔領地賞給皇子,讓對方在那裡立國,並且擁有全權,就好像是皇帝一樣,只是沒有皇帝名分而已。

“這個,此事是陛下的家事,請陛下乾綱獨斷。”岑文本想了想,沒有繼續說下去,他已經看出來了,皇帝這是鐵着心的要將自己地兒子分封出去。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大夏皇帝的繼承人在不久之後,將會有所體現,被第一個封賞出去的皇子,將會失去皇位的繼承權,當然,對於那些不怎麼樣重要的皇子來做,這未必不是一個好出路。

李煜皇子衆多,若是真的分封出去,建立一個數百年的王朝,以後漢人在當地肯定能深耕當地。從理論上來看,李煜的謀劃是正確的。

但讓人擔心的是,有些時候,先是並不是和想象的一樣,就比如當年,劉邦想讓他的子孫後代,拱衛王朝,可是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這些王爺們紛紛造反。差點將整個漢王朝都給推翻了。這就是典型的例子。

作爲一個臣子,岑文本也不知道如何應對眼前的局面, 因爲李煜的分封和以前的不一樣,將中原之外的土地分封出去。結果是怎麼樣的,誰也不知道,或許連李煜自己都不知道。

可是作爲給出建議的岑文本卻不想在這件事情發表自己的意見,萬一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岑文本擔心自己的身後名了。

李煜笑呵呵的看着岑文本一眼,岑文本的心思他是明白。不過,他並沒有做出決定,而是笑呵呵的說道:“這樣吧!現在西域已經平定,大夏的地圖也重新繪製了,先生去盯着這件事情,如何?”

“臣遵旨。”岑文本知道,李煜這是爲了接下來的分封做準備了。他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這對於李景睿來說,算是一個不好不壞的消息,好消息日後國內的對手將會少了許多,但不好的消息,就是領土將會削弱了許多。

“日後諸位皇子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就不是朕能控制的了,朕已經給了他們基礎,最後誰的疆土最多,就看他們自己的本事了。”李煜擺了擺手。

實際上,這個主意不是他現在想出來的,在很久以前他就考慮過這個問題,皇子們留在中原,最後只能是骨肉相殘。

“陛下,陛下在的時候,可以確定這些,但百年之後,歷代帝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岑文本忍不住詢問道。

“那是以後的事情,也不是朕能考慮的事情了,先生認爲呢?”李煜沉默了片刻,才搖搖頭說道。

第三百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八十七章 越來越難對付的李世民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烏雲壓頂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俘虜楊氏第八百七十六章 大家都不是傻子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見利忘義第八百一十三章 東歸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二敗俱傷第一百一十五章 老實人李煜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後悔已經遲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章 借道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四十七章 連自己人都騙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趙王監國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獵人和獵物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財都要第六百五十一章 武關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黃河夜行軍第八百三十四章 迷惑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柴紹入燕京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臣服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圍毆第八百八十八章 瘋子羅藝第五百二十一章 吳郡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杜氏落幕第九百零一章 兄弟?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一場喜來一場悲第一百六十七章 貪婪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甥舅第四百七十九章 吃進去的都給吐出來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竇氏入局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埋伏第九百二十章 追兵將至第一百一十九章 亂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秦瓊之殤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老巢被端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這樣的人應該封賞第二百三十九章 李世民的反擊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親迎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出逃第七百八十二章 勾結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高昌王忍辱負重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我兒子是首富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用我們的錢買我們的糧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天降橫禍歐陽公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京師亂 (二)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收買人心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揣摩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考題第一百九十六章 吃人魔頭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拔劍四顧 全不是對手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不爽就殺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齊王入局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孝道第九百七十七章 風雨將至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未來強敵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個花魁引起的大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光明正大的欺負你第三百零一章 水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草原決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州破第七百零八章 詐勝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拋棄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跑不掉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起反作用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你要戰 我便戰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糧道第四十三章 伏火硫磺法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推演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黃河大堤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幾個蟊賊而已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誤會,就是這樣產生的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路遇劉仁軌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太狠了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戶部第一百四十九章 削兵權第一百六十九章 環環相扣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衣冠禽獸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妥協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謝氏之危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迎戰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挖牆腳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大夏長公主第四百章 迷之自信第四十章 伊水說天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鑾駕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審訊第二百四十三章 震懾敵膽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洛水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利益的聯合第九百五十七章 出賣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河陽之戰第九百九十九章 襲擊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平王第七百一十八章 解氏亡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進士、明經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武則天的娘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