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蝗災

“隋末之大夏龍雀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蝗災自古就有,伴隨着蝗災之後,弄不好就是大亂,朝野動盪,現在雖然是在隴右一帶,但未必不會殺到關中,想到赤地千里的模樣,謝映登就是不寒而慄。

飛蝗在古代號稱神蟲,殺不得,冒犯不得,而且也沒有更好的應付方式,只能看着滿天的蝗蟲將莊稼吃的一乾二淨,謝映登幾乎可以預見關中殘破的模樣。若是有人在裡面挑撥一番,暴亂是肯定的事情。

“朕已經讓人在民間大肆購買雞鴨前往關中,但天災不可怕,可怕的是民心。”李煜長嘆道。神蟲之說,他也聽說過,在這個封建時代,碰見這種事情,老百姓無法應付當前局面的時候,就會將希望寄託於神佛之上,加上有些人的煽動,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陛下,這雞鴨能滅蝗蟲?”謝映登忍不住詢問道,他忍不住說道:“臣聽說,這是天災,是上天給予百姓的懲罰。”謝映登勇猛,可是面對這種情況,還是心中無底。

“怕什麼,人定勝天,蝗蟲是害蟲,等解決了眼前的敵人,朕親自前往關中坐鎮,區區蝗蟲,怕什麼。”李煜不在意的說道:“朕已經調動糧草前往關中支援,只要人心不亂,再多的蝗蟲也沒什麼可怕的。”

“陛下聖明。”謝映登頓時放鬆了許多,李煜說的不錯,只要自己不亂,就算蝗蟲再多,也沒什麼可怕的。李煜的自信給謝映登平添了幾分底氣。

“出兵吧!既然敵人都邀請我們了,我們儘管出兵就是了。先出兵一萬,帶着鳳衛,將沿途的哨探盡數斬殺,然後朕親自率領大軍前往,一舉擊潰雙方。”李煜望着遠方,說道:“等解決了敵人,朕就回關中了。”

“臣這就去準備。”謝映登不敢怠慢,趕緊退了下去。他知道李煜心中很擔心關中的事情,期盼着這場戰爭趕緊結束。索性的是天佑大夏,敵人不給力,居然幫助大夏解決了眼前的問題,他都不敢想象,一旦大夏在和敵人廝殺,國內出現了蝗災,甚至還有內亂,纔是天大的事情。

而燕京城,信使朝崇文殿而來,這是隴右傳來的消息,漫山遍野的都是飛蝗,鋪天蓋地,讓隴右上下爲之恐慌。

“蝗災?”岑文本等人看着手中的奏報,另外一邊的是大夏皇帝傳來的命令,大夏皇帝的聖旨到燕京實際上並沒有多長時間,朝野上下議論紛紛,畢竟飛蝗仍然是神蟲,朝中的大臣、民間的學子大儒之類的,都反對屠殺飛蝗,冒犯了飛蝗就是冒犯了上天。就算是岑文本等人也很遲疑,到底該如何處置,

讓岑文本等大臣們不知道如何是好。

“陛下安排的東西,諸位都準備好了嗎?”岑文本忽然幽幽的說道:“雞鴨成羣,從江南、中原轉入關中,這是陛下下的聖旨,不管結果如何,這種事情是不能改變的,我們總不能逆陛下聖旨而行吧!”一開始岑文本還認爲李煜有些小題大做了,但看到隴右傳來的消息,這下就讓他不淡定了。

“陛下只是在行軍途中看到的一點跡象,就能知道飛蝗到來,只是到底是晚了一點,我們要買雞鴨,可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高士廉苦笑道。

“那其他的呢?焚燒幼蟲、十步之內,準備篝火,準備焚燒飛蝗,紮上漁網,攔截飛蝗,這些東西總得做好準備吧!”範瑾冷笑道:“只要能保住糧食,就算得罪了上天又能如何?不要理會那些腐儒的,這些人能知道什麼?只知道空談誤國而已。老百姓都沒有吃的了,還在乎上天嗎?”

“話可不能這麼說,董仲舒當年曾有神蟲之說,畢竟還是有些道理的,這是上天對君王的提醒,只要君王敬重上天,君王修德,自然得到上天善待,飛蝗也會消失的無影無蹤。”虞世南忍不住說道。

“哼,按照你這麼說,是陛下的德行不夠,你這麼說陛下是昏君了。”範瑾勃然大怒,對虞世南怒目而視,大聲說道:“這個時候,還說什麼天人合一,什麼上天的警示,這都是笑話,陛下已經下了聖旨,你們還推推拖拖,也不怕陛下找你們算賬?”

“蝗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內亂。”新入崇文殿的凌敬忍不住說道:“諸位大人,我們不要忘記了,在關中,還有一批人在那裡,等待我們犯錯誤呢!一旦關中出了民變,這些人就會興風作浪,那個時候,關中大亂,將如何是好?”

大殿內衆人聽了頓時不說話了,出現了蝗災,賑災就是了,但就怕在賑災途中會出現問題,有心人會來鬧事,整個關中都會出問題。

“賑災的糧草都已經準備好了,從黎陽倉、洛口倉運往關中的常平倉,關中一旦出現蝗災,立刻進行賑災。”談到了正事,範瑾趕緊將準備的工作說了出來,然後又說道:“這種事情關係重大,下官認爲,我們崇文殿應該派出一人坐鎮關中,監督此事。”

衆人聽了默然不語,像這種大災之後,就是大亂,官場上肯定是一片哀嚎,大量的官員因爲救災不力或者是貪污等問題,被斬殺的官員也不知道有多少。這些官員中難免有與當地的世家大族相互勾結的,處置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下官剛剛入崇文殿,不如讓下官去吧!”凌敬想了想說道:“想來只要各地的糧食到位,想來是沒有問題的,諸位認爲呢?”

衆人心中暗自罵了一句滑頭,這個傢伙是想將衆人都拉到戰車上的節奏,只要任何貪污的人,不管對方是什麼關係,都會按照大夏的律例處置,更重要的是針對飛蝗的態度,按照李煜的要求,處置這些飛蝗好像很容易,可是處置的手段,讓某些人難以接受。

“凌先生所言,也是本官心中所想。”岑文本忽然說道:“本官認爲,這一切都應該以天下子民爲主,主要能救災,一切都好說,諸位認爲呢?”岑文本手執李煜聖旨,笑眯眯的看着衆人,這人數多了,隊伍不好帶,不像以前,範瑾勤勞,袁紫煙專注軍中,常年在外,劉仁貴等人都是聽從岑文本的,哪裡像現在這樣,各人的主意和所代表的勢力各有不同,所以訴求也就不同。

“大人所言甚是,一切都以朝廷爲主。”範瑾等人也只能應了下來。既然是天子的意志,崇文殿任何人都不能阻止,只能是老老實實的遵從。

“不過下官擔心的是朝野上下的反應。”虞世南有些遲疑。像賑災這種事情一向都是貪官污吏,世家大族最喜歡的事情,上下其手,奪取錢財、土地甚至糧食,飛蝗對老百姓肯定不是好事,但對那些世家豪族來說就不一樣了。

“反應?能有什麼反應?看看,裴仁基的屠刀難道不夠鋒利,殺了關中豪族不夠,還要對其他的世家大族動手嗎?”範瑾雙目中殺機閃爍,衆人這個時候纔想起,前不久,裴仁基在出徵前,將關中的豪族殺的血流成河,不敢妄動,現在讓凌敬這個表面上溫文爾雅,實際上,殺心很重的人去了關中,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麼樣的事情來呢!

“關中豪族已經不足爲慮,下官擔心的是朝中。”高士廉想了想,臉上露出一絲遲疑之色,說道:“相信諸位也曾聽說過,市井之中有流言,稱陛下在朝,羣臣如同豬狗一樣,小心謹慎,這紫微朝的官員不好做啊!”

“明君下面的臣子都不好做,但紫微皇帝的臣子真的不好做嗎?”岑文本冷笑道:“看看我等五人,大權在握,陛下對我等信任有加,朝中的大臣,俸祿很高,只要忠心,一切都好說,不是嗎?這些人貪心不足,遲早會遭了報應的。凌先生,你儘管去,大膽的去,整個崇文殿爲你做後盾,本官倒要看看,到底誰敢挑釁我大夏的底線。”

“下官明白。”凌敬連連點頭。

“這次調一個人過去吧!太僕寺五傑中,馬周、許敬宗、劉仁軌、劉洎都已經開始動彈了,現在只有崔敦禮尚未有動靜,是不是應該讓他動一動了。”高士廉忽然說道。

“高先生的意思是說,讓崔敦禮入關中,參與賑災之事?”岑文本摸着鬍鬚,看了高士廉一眼,好像要看清楚高士廉心中到底是在想一些什麼。

“畢竟是陛下看中的人才,諸位認爲呢?崔敦禮這段時間在建康也算是小有成效,不能說夜不閉戶,但建康的賦稅、人口都有所增加。”高士廉顯然是有所準備,最起碼對崔敦禮所做的事情瞭解的很清楚。

“既然如此,就臨時抽調崔敦禮吧!”凌敬不在意,誰來輔佐自己,都是可以的,功勞給誰不是給,既然大家都推薦崔敦禮,那就用崔敦禮了。

官場上有人,一切都好辦,崔敦禮這個世家出身的人,人還沒有出現在燕京,自己的前途就定下來了,跟隨凌敬前往關中賑災。

凌敬走的很快,第二天就帶着欽差衛隊朝關中而去,一道命令快馬飛奔建康,召崔敦禮前往關中,而在隴右,蝗災徹底的爆發,遮天蔽日,只要是綠色的東西,都被飛蝗所吞噬,百姓們看着田地裡的一切,再過兩三個月,莊稼就能收穫,可是如此,這一切都化爲烏有。

讓人驚駭的是,蝗災已經從隴右,朝關中而來,尚在關中的許敬宗得到消息之後,好不猶豫的停止前往武威的腳步,駐守關中,指揮抵擋蝗災的要務。

這個時候的關中,那些豪族們還沒有從裴仁基的殺戮中驚醒過來,對於許敬宗,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配合,不敢有任何的違抗,畢竟,那些勢力比較大的豪門望族都已經被裴仁基殺的差不多了。

但這種配合也是有限度的配合,各自府上有限度的提供一些糧食,有些心情好的,重名聲的,開始施粥,讓隴右逃難過來的人能吃上一口稀飯,勉強不能餓死。

長安府衙中,許敬宗一身緋袍,冷冷的看着大堂上的衆人,冷笑道:“怎麼,陛下派人送來的滅蝗六策,你們是不準備執行了?”

許敬宗揮舞着手中的書信,冷冷的看着堂下的衆人,這些人中有官員,有士紳,還有一些讀書人,這個時候,衆人臉上都露出遲疑之色。

“大人,這蝗蟲乃是神蟲,傳自上古時期,從來就沒有人敢滅神蟲,這,這是和上天作對啊!”一個面色蒼老的官員站起身來,顫巍巍的說道:“我們應該焚香禱告,祈求上蒼的原諒,怎麼可以說滅蝗呢?”

“你是長安教喻湯正吧!你也是讀書人,應該明白若是不滅蝗蟲,那這些百姓吃什麼?現在哪裡顧得上這麼多,首先要保證的關中絕對不能受到蝗災。”許敬宗冷笑道:“至於上天懲罰之類的,哼哼,我等現在奉的是聖旨,陛下乃是天子,乃是上天之子,他的聖旨,就是天命。違抗陛下的聖旨, 就是違抗天命。諸位認爲呢?”

大堂內的衆人聽了頓時不說話了,無人敢反駁,無人敢說話,只是他們臉上的不滿和遲疑,卻是看的很清楚。天子的旨意自然是不錯的,可是天子貴重,上天不會懲罰到天子身上,但會懲罰自己這些人。

許敬宗見狀,又羞又怒,大聲說道:“不管怎麼樣,各地要準備漁網,橫跨空中,阻攔飛蝗,驅趕雞鴨進入田間,以飛蝗爲食,在田間地頭設立火堆,晚上的時候,吸引飛蝗,火燒飛蝗,還有發動百姓,捉拿飛蝗,以換取糧食和金錢。掘開田埂,尋找飛蝗蟲卵,將其滅殺;還有陛下說飛蝗吃的是草,豢養一兩日之後,用油烹之,滋味不俗。諸位,陛下的話,就是聖旨,陛下的話,就是天命,你們敢違抗天命嗎?”

“下官等不敢。”衆人哪裡敢反駁,趕緊大聲應道。

“那就下去辦差去吧!”許敬宗面色變冷。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1357章 蝗災)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隋末之大夏龍雀》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九百五十四章 彪悍玄甲鐵騎第六百二十九章 巴山風雨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個希望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火燒邏些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留待後來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拋棄第九百六十三章 索要鄭氏第九百九十一章 江都陰雲籠罩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夜襲第四百九十五章 背叛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不好,敵人攻打我的老巢了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衝突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新羅遺風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兵部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人選第三百四十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玄霸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詐取潼關第四十一章 岑文本三分天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黃金通道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大夏的便宜那麼好佔?第七百三十五章 交易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王玄策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誰是獵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現在後悔還得及嗎?第一百九十九章 攻破山寨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竇氏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褚氏父子第四百二十章 報仇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李唐覆滅 (二)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消息很勁爆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陽之亂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大夏鐵騎 一往無前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奉佛祖之命淨化眼前的大地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偷襲之前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失意者的癡心妄想第八百八十五章 苦不堪言第八百五十一章 絕望之夜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陰毒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居然死了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大仇得報第八百七十一章 進退維谷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段綸賠了夫人滅了全族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父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魏公李密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背後第三百五十九章 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強大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這怎搞?第七百六十章 渤海高氏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猾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狠第三百四十三章 分家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燕京令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有來無回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浩然之勢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秦王鎮西北第九百八十章 嚇得要 遷都第四百九十五章 背叛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長孫無忌入大理寺第二百九十五章 龍舟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援軍到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李淵死不瞑目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蕭氏第八百六十八章 燕趙男兒第五百章 夜宿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元時跌倒,秦王吃飽第五百零九章 獻第四百八十四章 背後一槍第一百零七章 妥協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原因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江都鹽商第九百二十五章 這樣的碩鼠,給我來一打第六百一十九章 三甲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田間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貿易第八百六十七章 有毒的誘餌第九百零五章 一羣愚蠢的人類第二百八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柴紹歸吐蕃第三百一十一章 聞張色變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薛禮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吐蕃第二十七章 宜陽第三百九十章 搬空第二百六十一章 廬江軍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奪軍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騎虎難下第九百八十章 嚇得要 遷都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決定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你這樣的人也能爲官?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吏部尚書第九百二十二章 糧戰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父子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坑爹第二百六十二章 李淵的失落和兇猛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一切皆爲名利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皇權的冷漠第三百零八章 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