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玄感結親

ps:感謝網友0t0t的月票支持。

楊素繼續說道:“第二,太子那裡,現在最有權勢的人,也是他最信任的人,乃是左衛率宇文述。此人靠了與太子多年的交情,尤其是這次奪位中出的大力,現在掌管了東宮的禁衛,以後若是太子登位,也一定會是首功之臣,現在太子基本上不直接找爲父,你在丁憂這三年,和楊昭(楊廣的長子,楊玄感的好友)的聯繫渠道也斷了,偶爾幾次太子有密事與我相商,都是通過宇文述來我們府上。”

楊玄感有些歉意,低頭道:“孩兒不孝,丁憂雖然盡了對母親的責任,卻影響了阿大的大事。”

楊素擺了擺手:“這不關你的事情,太子從頭到尾也並沒有把爲父看成是他可靠的同盟,只是利用我罷了,楊勇既被廢,楊秀也步其後塵,他現在的位置很穩固,我自然是已經沒用有利用價值了,只怕他早就不想繼續和我合作了。”

楊玄感點了點頭,他的內心深處也實在不想和楊廣扯上什麼關係,只要能這樣永保家族的平安就心滿意足了。

“現在第三個有權勢的人,是八大柱國家族的後人,原西魏上柱國,名將於謹的孫子,於仲文。”

於仲文,字次武,現年六十,與楊素的年齡相仿,幼年時便非常聰明,五六歲的時候就開始讀書,並以此爲樂。

西魏大權臣宇文泰有一次看到他努力讀書,曾問他書裡有些什麼,結果於仲文回答說:“幫助父親。服侍君王。書裡不過都是忠孝的故事罷了。”這番話讓見多識廣的一代權相宇文泰也驚歎不已。

於仲文長大以後。儀表不凡,玉樹臨風,胸有大志,時人皆以爲貴公子,歷任過不少州郡的長官,不僅斷案如神,而且執法不避權貴,百姓爲此稱讚他:“明斷無雙有於公。不避強御有次武。”

在尉遲迥叛亂的時候,於仲文正好任東郡(今河南滑臺)的太守,正處在尉遲迥起兵時的最前沿,在拒絕了尉遲迥的勸降後,頑強地抵抗了尉遲迥近一個月的時間,由於寡不敵衆,最後棄城而逃,一路上拼死血戰,幾乎送了半條命才逃回了長安,而他留在城中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被尉遲迥所殺。

於仲文逃回長安後。楊堅親自帶他進臥室爲他設宴壓驚,席間於仲文家的噩耗傳來。連楊堅也與於仲文抱頭痛哭,宴後於仲文表示要上前線報仇,於是楊堅派他去洛陽,調集留守東都的部隊去進攻尉遲迥掃蕩河南與山東一帶的部隊。

結果於仲文憑藉其出色的將略,帶着開始只有萬餘人的部隊連戰連勝,越打越強,最後完全消滅了尉遲迥在河南山東的二十多萬大軍。朝廷爲之刻石記功,立碑於泗水之濱。

戰後於仲文因戰功升爲柱國,駐守白狼塞(今山西應縣)以防突厥,在開皇三年的對突厥防守反擊戰中,是隋朝衆將之中難得的在戰場上沒有失敗,反而有所斬獲的一部。

此後在滅陳之戰時,於仲文調歸了秦王楊俊的麾下,從襄陽出兵,攻佔了漢口,最後與從四川一路打過來的楊素軍會師。

平陳之後,於仲文作爲大將鎮守建康,可是他卻貪污軍款,倒賣軍糧,牟取暴利。結果事情暴露,被免官。

當時還是晉王的楊廣知道於仲文有將才,又看他賦閒在家鬱郁不得志,便把他召入了晉王府中都督軍事,靠了楊廣的幫助,於仲文終於鹹魚翻身了,由是對楊廣感恩戴德,這十年來一直都是楊廣的死忠。

上次大戰突厥的時候,楊廣爲了給於仲文立功的機會,好讓他能入朝爲官,特意讓他當前軍的先鋒,可惜最後因爲王世充用上了生化武器這個大招,仗沒打成,於仲文還是沒撈到立功的機會。

不過楊廣當上了太子後,就請楊堅封於仲文當了東宮右衛率,成爲與宇文述齊名的東宮兩員大將。

楊玄感在丁憂前就瞭解了於仲文的這些情況,這些年來又是對此人格外地留意,聽到楊素提起,正好順便問道:“這於仲文現在還是東宮右衛率嗎?”

楊素點了點頭:“不錯,他跟了太子也有十年以上了,關係不是我們家可比,不過我聽說上次的作戰他因爲王世充的關係沒有撈到戰功,因此對王世充懷恨在心,這幾年一直在打壓王世充。而王世充好象對此也有覺察,這幾年非常低調,幾乎是閉門不出。”

楊玄感不屑地“哼”了一聲:“我道這傢伙怎麼一下子轉了性,變這麼老實了,居然這三年都能不去折騰着升官。原來是上次的大戰時得罪了於仲文,被人打壓的原因。”

楊素搖了搖頭,撫了撫自己雪白的長鬚,道:“恐怕不是這樣,我收到的情報好象是王世充刻意地有些躲着太子,就是幾次召見也是拖着沒去。可能他也知道自己知道太子的黑暗之事太多,不想牽涉得太近,以免禍及自身。正好被於仲文打壓,也樂得有個藉口。

上次楊秀的事發,牽連到了元胄,他一直和楊秀的關係非同一般,一直有書信往來,而攻擊楊勇一派的元旻也是出於楊秀的指使。結果兩人的關係被趙仲卿查了出來,元胄也被徹底地免官除名。

元旻被斬,元胄免官之後,皇上沒有再設新的左右領軍將軍。現在皇上的宿衛,也交給了東宮的左右衛率,由宇文述和於仲文輪班值守,一人負責仁壽宮的守衛,一人負責東宮,每個月對調一次。”

楊玄感終於明白爲何楊素說這二人是最有權勢的了,當今天下無戰事,率兵鎮守的王爺也只剩漢王楊諒一人而已。真正掌兵的武將已經幾乎沒有了。在這種時候。掌握禁軍。負責宮中近衛的人才是在實際上手握兵權的。

楊玄感緩緩地說道:“父親,您說了這半天,就是不提這結親之事,以孩兒看來,這回您一定想找一個有權勢的家族,最好是西魏八柱國家族那樣的吧。”

楊素點了點頭:“不錯,要的就是那種血統高貴,勢力龐大的那種。你也看到了李密家的情況,即使只剩下他這一個少年,仍有龐大的情報網和深厚的人脈,更不用說其他的家族了。想必就算爲父不說,你現在也應該知道結親的對象了。”

楊玄感沉下臉來,說出了那個他早已經想好的名字:“唐國公李淵!”

李淵的最早祖先可以追溯到秦國時的大將李信,在伐楚大敗後此公便不再見諸史冊,但他的孫子後代仍然一直在隴西繁衍下去,世代習武,保持着祖先的勇猛和剽悍。西漢時的飛將軍李廣就是其中最優秀的代表。

李淵的六世祖是五胡亂華時十六國時期的西涼國開國君主李暠,西涼滅亡後。李家子孫先是逃到了東晉,然後又搬回了北方,在北魏歷任防禦柔然的邊關將領。

到了李淵的祖父李虎這一輩上,不僅繼承了祖先勇猛善戰的基因,更是趕上了好時機,當時是北魏末年,內部矛盾極爲嚴重,皇族失去了權力,奸臣當道,引發了六鎮官兵大起義,繼而羣雄並起,爭奪北方天下。

李虎先是跟隨一代英雄賀拔嶽,後來在賀拔嶽被叛徒誘殺後繼續追隨西魏的創立者宇文泰,南征北戰,立下無數汗馬功勞,最後被封爲隴西郡公,位列西魏八柱國之一。在宇文泰的兒子篡奪元氏皇位建立北周後,論功將李虎排在了第一位。

李虎的兒子李昞繼承了隴西郡公的爵位,北周建立後又被加封爲唐國公,他娶了獨孤信的四女兒,也是獨孤伽羅的姐姐,因此李昞和楊堅還有連襟的關係,在北周一代,李昞做到了柱國大將軍,而李淵就是李昞的四子。

李淵七歲喪父,和李密的情況有點類似,幼年時因爲他的三個哥哥都先於他逝世,而大哥又沒有留下兒子,反而輪到他這個四子繼承了唐國公的爵位,今年李淵三十八歲。

李淵在成年後先是當了幾年宮中的侍衛,到了二十多歲的時候由於高貴的出身而直接外派出去當刺史,先後當了譙州和隴州的刺史,現在的最新職務是岐州刺史。

楊堅出於對其他的柱國家族走當年自己從丞相到皇帝這條路的忌憚,一直對這些柱國家族的子弟有所防範,李淵十幾年了連任了三個州的刺史,每任上都是“倜儻豁達、任性真率、寬仁容衆、無貴賤鹹得其歡心”,但就是沒有靠着政績撈到進中央的指標。

楊玄感想到李淵的今天,突然有點擔心起李密的明天來,如果說楊堅只是有些小氣,有些猜忌的話,楊廣絕對是人品問題,到時候才華橫溢的李密不要說想升官進步,恐怕連性命都有問題。

楊素一看楊玄感在出神地思考,笑着問道:“你是不是覺得這李淵和你的密弟頗有相似之處?”

楊玄感點了點頭:“是啊,父親,您多年前就跟孩兒說過,皇上對這些柱國家族的後人們都有所防範,一般是給個爵位養着,但不予實權,看那李淵和於仲文,都是如此啊。就是那於仲文也只是搭上了太子這條線才鹹魚翻身的。”

楊素收起了笑容,搖了搖頭:“可是這李淵不一樣,他的倒黴應該是因爲搶了楊廣的女人。”

楊玄感心中大驚,但沒有象以前那樣把心中所想一下子反映在臉上,而是輕輕地“哦”了一聲:“楊廣不是跟蕭王妃少年夫妻嗎?怎麼還跟李淵也搶過老婆?”

楊素嘆了口氣:“因爲李淵的這位夫人不是別人,而是竇家的女兒,竇毅的二女兒,竇惠。”

楊玄感對竇家並不是太熟悉,聽到楊素提到竇家時並沒有太多的反應,只是輕輕地“噢”了一聲,楊素看到兒子這種反應,知道他並不瞭解竇家的歷史,於是對着兒子又進行了一番背景教育:

竇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東漢時的大司空竇融。後來長年生活在遼東一帶。後來入北魏爲官。到了竇惠的父親竇毅這輩時,爲人器量深沉,極爲孝順,後來跟隨宇文泰入關中,在西魏當官。

竇毅在西魏時參與了西魏與東魏間的一系列戰役,積功升爲大將軍,食邑五千戶。更是娶了宇文泰的第五個女兒襄陽公主,可謂盛極一時。

所以這位竇毅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親妹夫。生出來的女兒竇惠也就是周武帝的外甥女。

在北周滅齊的一系列戰役中,包括竇惠的哥哥在內,竇家多名子侄戰死,而北齊後主更是被竇惠的堂叔竇恭所擒獲。竇家可以說是用鮮血與生命,爲北周的一統北方作出了貢獻。

竇惠剛出生的時候,胎髮就非常的茂密,長到了脖頸處,等她長到三歲時,更是長髮及地。周武帝非常喜歡這個外甥女,把她接進了宮中撫養。就象對自己的親女兒一樣,因此竇惠對宇文家北周皇室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

竇惠在皇宮中從小就受到優良的教育。記憶力超人,看書過目不忘,尤其是喜歡看《烈女傳》和《女誡》之類的書,對世事的理解也有超越了年齡的成熟。

ωωω ◆t t k a n ◆¢ O

可是世事變幻,風雲莫測,誰也沒想到北周武帝英年早逝,他那個胡作非爲的兒子更是把江山拱手送給了楊堅,大隋代周的過程中,竇家雖然沒有象尉遲迥那樣直接起兵作亂,但也是備受打壓。

竇毅不用說了,給打發到邊關喝風吃沙子,開皇二年的時候剛辦完竇惠的婚事後就死在了任上。

而竇家與楊堅關係最好的竇毅的弟弟竇榮定,就是開皇三年帶着史萬歲打退突厥阿波可汗的主帥,還同時是楊堅的姐夫,這樣的人也一度被除名,直到突厥入侵,朝廷急需大將時才重新啓用。

竇惠在第一次聽到楊堅篡周的消息時,只有九歲,一下子跳下了牀,哭喊道:“只恨我不是男兒身,不能去救舅舅家!”

此話一出,嚇得竇毅馬上捂着她的嘴,連連低聲說道:“千萬別亂說話,要是給楊堅聽到就要殺頭了。”而竇惠卻恨恨地不以爲然。

到了開皇二年的時候,竇惠長到了十四歲,容顏絕世,發如黑瀑,垂長過膝,再加上性格剛毅果決,有男兒之風,她聲明過非絕世的英雄不嫁。但即使如此,聞她的美名,上門求親者仍然絡繹不絕。

當時竇毅已經得了重病,知道不久於人世,於是定下了雀屏招親的規矩:立起一面屏風,畫上兩隻孔雀,讓來求婚的貴公子們輪流射箭,以箭法最好的爲婿。

當年參加這個求親的有京城各大豪門貴族家的公子,就連楊廣也對此女產生了興趣,想要以晉王之尊直接避開考試娶了竇惠,卻被竇毅所拒絕。

最後在所有求親的公子都射過箭後,李淵卻最後一個到,在所有人的注視下,一弓雙箭,同時射出,正中那兩隻孔雀的眼睛,於是技壓羣雄,抱得美人歸。

但也因正是因爲如此,楊廣就恨上了李淵,所謂殺父之仇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一直千方百計地想辦法打壓自己的這個表哥。

於是李淵從一開始當官就開始悲劇了,本來一般情況下當滿五年侍衛就可以外放去當州郡長官,但他足足等了十年才被派到譙州這樣一個下等州當了刺史,即使政績很好,十餘年來也都只是在一個接一個的下等州里平調,沒有任何的晉升,更不用說等到入京指標了,都是拜楊廣所賜。

竇惠自嫁入李家後,將從小從《烈女傳》和《女誡》中學到的知識與典故活學活用,以至孝來服侍婆婆。

李淵的母親是獨孤皇后的親姐姐,脾氣一向暴躁古怪,動輒打罵下人,家裡沒人敢接近她,但竇惠卻是能做到侍奉婆婆的瑣碎之事,在婆婆重病臥牀的時候,成天陪伴在牀邊,不解衣不脫鞋,深深地感動了李家上下。

楊玄感聽到此處,長嘆一聲:“人生得妻如此,夫復何求,唐國公雖然仕途不如意,遭受了打壓,但有這樣的賢妻,何愁不能建功立業?從這對夫妻的身上可以想象到他們的兒女會有多優秀,父親,您如果和唐國公家族拉近關係,玄感沒有意見。”

楊素笑了笑:“這麼說你願意娶李淵的女兒了?”

楊玄感一時語塞,心中開始作着複雜的鬥爭,一方面他實在不想放下紅拂,另一方面,他也知道結親這樣優秀的世家是對家族有利的大事,而且無論是李淵還是竇惠,又是那樣的優秀,讓他神往不已。

最重要的一點是,李家和楊廣的關係極爲糟糕,以後萬一要爭天下,一定不會幫助楊廣的。

於是楊玄感咬了咬牙:“玄感願意與李家結親,娶唐國公的女兒,只是不知道阿大是否已經和李家有過協商?”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留守遼河(41更)五月更新計劃,附推二本好友作品第四百三十四章 鬥毆(一)第二百九十章 高熲亂入(三更)第八百七十六章 囊日贊普第五百八十三章 長孫晟的選擇(一)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城外接頭第二千六百一十八章 歸心似箭第二千三百二十二章 結親韋氏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點將分兵第七百五十九章 殺心頓起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步兵推進(13更)第九百九十八章 代理指揮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忠臣與叛徒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解除兵權(26更)第八百二十五章 悍將決死突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兵臨盱眙 (69更)第八百二十九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神秘番僧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懸賞徐蓋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金剛舊恨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放拂歸山第一百七十一章 江南劇變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討隋檄文第四百八十五章 以騎破騎第七百零五章 青溪會陳棱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長槊突陣騎第二千二百六十七章 女奴賞軍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鼓行入江都第二千零一十一章 忠誠的表示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薩水崩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斛斯政的背叛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斬將執法第六百九十三章 李靖來投第二千三百五十三章 朱桀叛唐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激--情之後第六百三十二章 楊玄感的賭局(一)第二千二百章 落魄天子(二更)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一十一章 葡萄酒宴第一百八十二章 誘餌麥鐵杖(五更求月票)第四百四十八章 王世積的末日(三)第一千零三章 八石積牛弩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弄巧成拙第四百一十九章 貓鬼疑雲(二)第二千零三十七章 翟讓的排場第五百三十三章 清河竇建德第二千五百五十五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楊家將大集合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鐵騎蹂陣第一百二十九章 飢餓營銷第九百一十七章 絕世美文(一)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再敘舊情第四百零九章 逼問東宮(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誘餌麥鐵杖(五更求月票)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重賞遺孤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漠南的未來第二千三百零三章 殺人放火搶營房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東都的秘密武器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外國馬屁精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狼煙求援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登門宇文府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往事歷歷(二)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重賞遺孤第四百五十一章 手刃仇敵(二)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決戰在即(三更)第五百九十八章 楊廣登基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全面進攻第二千四百二十一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封倫的**煩第八十章 高熲入城第七百九十章 三個野心家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激將法的正確用法第四百八十六章 血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趙子開的末日第四百三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七百四十三章 陰險毒計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再度攜手第六十二章 破國擒君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空地立體戰(四更)第八百八十九章 尼洛周的盤算第九百一十四章 開河的傳說第二千五百零五章 風一樣的男子(1更)第二千零二十五章 洗腦來整(三)第二千六百一十一章 因慍攻戰?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勿吉內附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排攢方陣第二百九十四章 人-肉-叉-燒-包(三更)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留守遼河(41更)第二千六百四十二章 關中十二衛,星宿落凡塵第二千三百三十五章 龜縮大法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徐蓋來訪第三百七十二章 屁股開花第九百六十一章 萬里赴戎機第三百八十七章 東北小強高句麗(三)第二千五百三十五章 搶佔回洛第七百五十四章 幽會蕭後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步兵出擊第二千六百零四章 箭手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