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六十一章 大決戰的設想(5更)

魏徵吃驚地張大了嘴:“什麼,主公,是你,是你讓李靖不打庸的?爲什麼,爲什麼要這樣?”

王世充冷冷地說道:“因爲,我要給蕭銑和李淵一個錯覺,那是李靖是想要自立的,只有這樣,他們纔會象現在這樣勾結到一起,來聯手對付我。”

魏徵搖了搖頭:“我不明白主公這樣做,意圖何在,李唐難道現在南下,跟我們決戰,是件好事嗎?現在可是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是有李靖相助,都很難說對李唐作戰有把握呢。”

王世充嘆了一口氣:“現在雖然把握不大,沒有必勝的勝算,但起碼以後大,你覺得如果李唐和我都互不攻擊,這樣一直拖下去,最後是個什麼樣的結果?難道我據這原之地,能一直拖到子孫萬代嗎?”

魏徵咬了咬牙:“起碼,在主公這一世,不會有問題,您的善戰之名,天下聞名,是李世民,也不敢輕易地向您決戰。”

王世充的眼碧芒閃閃:“我這一輩是可以,但是玄應,玄恕他們呢,你覺得他們會是李世民的對手?”

魏徵說不出話來,沉默不語。

王世充嘆了口氣:“當年一代梟雄高歡,坐擁整個關東,人口,軍力是關的兩到三倍,可是滅不了關的宇泰,原因是什麼?原因在於宇泰有堅強的關隴軍功世家,這些職業的武士,能讓數量少的軍隊發揮出幾倍,十幾倍的戰鬥力,不是光靠人數能戰勝的。”

“這次李淵起兵是最好的證明,他建立唐朝之後,薛舉,劉武周這兩個對手不可謂不強,李唐的形勢不可謂不危險,但仍然是這樣挺過來了,原因是什麼?原因不是他們的兵別人多,在於他們的將領水平,軍官的素質,尤其是基層的軍官素質,遠遠強於別的軍隊。”

“我現在手下的淮南兵,都是我帶了四五年的精銳,也有來整,沈光,費青奴這些大將,可謂起家元從,但是是人總會老,兵也一樣,五年前他們都是十七八歲的壯小夥子,現在二十二三歲,也可稱是血氣方剛,但再過五年,十年,他們年過三十了,還打得動嗎?我們到時候又能到哪裡去招這些流民成軍?”

魏徵搖了搖頭:“難道,難道在原不能招兵嗎?”

王世充的雙眼碧芒閃閃:“原之地,人口衆多,但是向來商賈雲集,是天下樞,這裡的條件兩淮好了太多,民皆安逸,沒有那種生存環境惡劣,給逼出來在山裡謀生的人,兩淮之地,窮山惡水,加天下大亂,流民四起,只有最強壯的人才能活下來,也是我們天然的優秀兵源,但是原之地,可以兵多,但絕不可能精銳到哪裡,這是李密的百萬瓦崗軍,不敵我兩萬精銳淮南兵的最主要原因。”

魏徵咬了咬牙:“那麼,我們繼續去淮南招兵是了。”

王世充勾了勾嘴角:“這幾年不行,淮南之地現在是在杜伏威手,淮北也是我們新奪下的地盤,田地荒蕪,需要恢復生產,如果真的是象隋末那樣流民四起,我們可以堂而皇之地在流民徵兵,可是現在我們統治了這些地方,得勸課農桑,恢復生產,這些兩淮流民,一旦有了土地,也不肯當兵,所以,我們的那波淮南兵,也許是空前絕後,不會再有了。”

魏徵點了點頭:“所以主公想在淮南兵還有戰鬥力的時候,跟李唐決戰?”

王世充點了點頭:“正是,靠我們手的兵力直接殺進關,沒這個能力,如果是渡河進入幷州跟李唐在晉南決戰,一來勝算不大,二來他們也可以用幷州拖,主力出潼關來攻我東都,我們是承受不起這樣的交換的。”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引李唐的主力大軍來原,這樣他們遠征作戰,糧道不濟,我們有堅城可以防守,可以先行示弱,然後再逐步後退,一步步地退到洛陽城下,誘李唐加大投入,把所有的主力全投到洛陽這裡,到這時候,我們再召喚李靖,還有徐州那裡的楊玄感,三路大軍合聚,與李唐決戰。”

魏徵搖了搖頭:“可是,可是這樣一來,不怕原的那些州郡全部倒向李唐了嗎?他們多半是些順風倒的牆頭草啊。一旦投降,可以爲李唐軍隊解決糧食補給的問題。”

王世充冷笑道:“解決解決吧,只有李唐的糧食能解決,纔會在洛陽這裡長期地打下去,在他們氣勢正盛的時候,與之決戰,那勝負難料,但如果我們在洛陽城以逸待勞,而李唐軍隊頓兵堅城之下,長達半年,甚至一年,那銳氣必然下降,到時候我們的兩路援軍只要殺到,三軍齊聚,我自率洛陽主力出戰,是可以將之一舉擊破的,這一戰,是決定天下命運的大決戰,勝者得到整個天下,輸者則國破族滅。”

魏徵的眉頭一挑:“主公,這個,這個還是太冒險了點,楊玄感現在出鎮徐州,他對您很忠心,只是手下的兵力只有兩萬左右,決戰時只怕不足。至於李靖,他剛剛佔了蜀地,也是極不穩定,蜀兵的戰鬥力很弱,面對關隴大軍時只怕多半指望不,吐蕃人倒是可以幫忙,但未必會深入到原這裡,所以,還是請您三思啊,洛陽不是河陽,一旦給圍,城的那些世家的人心都不好說。您如果要篡位禪讓,那必須要先除掉楊侗才行。”

王世充搖了搖頭:“不,我不會殺掉楊侗,我會一直留着他。”

魏徵睜大了眼睛,道:“什麼,楊侗還要繼續留?主公,你怎麼會這樣想?禪讓之後,楊侗是個廢物了,不,應該說是有害的廢物,想要謀反的人會仍然打着他的旗號起事,太可怕了。萬一這個時候,李唐的大軍出潼關來攻,蕭樑也派兵奪我南陽,如何應付?”

第九百零四章 封倫的引誘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驅敵攻門第二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出童山(五更)第二千六百一十六章 竇夏出兵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擅殺大將第九百三十八章 問計婦人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三個必須用的人(18更)第七百四十章 破廟對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裴行儼的反抗第五十九章 絕地反擊第二千二百五十章 李密落馬第一百二十七章 葡萄美酒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高句麗悍將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積善來會第四百三十四章 鬥毆(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制衡之道第二千五百五十一章 唐軍渡水第二千三百一十六章 自立?還是不自立?第六百零八章 互相拆臺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李淵入關中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陰損戰法第一千六百二十七回 綵鳳現身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興兵除暴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河東軍的選擇第八百五十四章 大鴻臚楊玄感第六百零一章 朝堂論兵(一)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蕭皇后的定心丸第二千六百零五章 轒轀車出動第二百七十二章 肥皂生意第二千零九十六章 欲擒姑縱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動搖軍心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騎射衝陣第二千六百五十二章 洪水無情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嚴明軍紀(29更)第八百三十六章 流亡他鄉第三百九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八百八十九章 尼洛周的盤算第二千五百六十一章 中軍如山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陰雄試子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玩火賭命第九十九章 生鐵走私第二千四百五十九章 沈法興敗亡(3更)第二千零六十五章 雪上加霜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禪讓制的前世今生(一)第二千零七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李密的殺心第二千四百七十五章 調教子侄(一)第二千零九十五章 詐降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離間父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二千三百七十一章 劉文靜的心思第五百三十三章 清河竇建德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硬頂戰車(43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荒唐皇子(一)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楊廣的制衡術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楊家將大集合第七百九十一章 敵騎來襲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攻略西河第二千四百零三章 河北軍馬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守得雲開(77更)第二千零六十六章 忠臣良將第二千三百九十九章 紮營柏壁第二千零七十四章 水軍突襲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蕭銑起兵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東都的秘密武器第七百八十七章 蕭後讒子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貨幣兌換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投降天子第七百三十九章 三巨頭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隱忍藏拙第二千零六十七章 殿上激辯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古剎釋俘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河東軍大集結(七更)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玄感暴射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李淵的糾結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一潰百里第二千四百三十一章 避禍遠征第九百五十七章 將軍得勝歸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舊部房彥藻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追究責任(52更)第二千六百二十八章 凌敬奇謀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併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裴行儼的反抗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輕騎馳射第三百零八章 宣嬪的一家有關接下來一段劇情的說明第二千六百四十七章 口袋大陣第二千二百二十八章 賈大忽悠(一)(十更)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賣國賊(34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暗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動搖軍心第二千四百二十六章 軍神復出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百濟牆頭草第六百二十九章 父子交心(一)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有郎名元方第四百五十七章 新的合作(二)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魏徵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