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九十章 瓦崗軍議(一)

九月,癸丑,午時,通濟渠北,李密軍大營,中軍帥帳。

秋高氣爽,通濟渠上的習習河風,飄起大帳之中,吹拂着所有軍將們的鬚髮,瓦崗軍的各部精兵的主將,除了鎮守黎陽城的徐世績,還有鎮守金墉城的王伯當外,悉數到齊,而剛剛投降過來的驍果軍大將,樊文超,張童兒,陳智略等人,也都分列其中,人人神色嚴肅,因爲大家都知道,今天是決戰的軍議,而這一戰,則事關中原的歸屬。

李密今天換了一身將袍鎖甲,平時裡他多數時候只能穿得動皮甲,而今天,則是一身金色的鎖甲罩在外面,也顯得威風凜凜,一股主帥的肅殺之氣油然而生。

李密環視帳內,沉聲道:“各位將軍,今天是軍議,昨天飛鷹來報,徐世績已經派人和竇建德取得了聯繫,竇建德答應,與我軍結爲盟好,不互相攻伐,而且他的主力也已經北上易水,與羅藝相持於易水一線,有圖幽州之志。現在看來,我們的北方基本上穩固。”

“至於李淵那裡,李神通屯兵相州,招納各路關東勢力,王德仁就是其中最大的一股,現在看來,他並不是要有意與我們爲敵,而是想要擴充勢力,與竇建德爭鋒,我們和李唐政權之間,也暫時維持這種不戰不和的情況,短期內不會有大戰。”

“至於宇文化及,已經攻破了魏州,屯兵聊城,他還有兩萬多人的殘兵敗將,又以搶劫來的隋宮財寶,去招納海曲衆賊,現在看來,王薄等長白山餘賊,已經答應加入了他們,其軍勢有復振可能,但短時間內,不至於再度南下攻擊黎陽。”

“唐軍的首要敵人是宇文化及,據報李神通已經開始屯積糧草,準備攻打宇文化及,我軍此戰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一旦唐軍取勝,竇建德就有給南北包抄的態勢,勢不能忍,一定會提前與唐軍大戰,我軍到時候可以坐收漁利。”

“各位,以上就是當前我軍北方的形勢分析,兩個月內,不會有人南下攻我,我軍可以全力應付當面的王世充。現在他已經在通濟渠南紮了營,而前天就作好了三道浮橋架在河面上,擺出一副要進攻我軍的樣子,大家怎麼看?”

裴仁基微微一笑:“王老邪架浮橋於河上,恰恰就是說明他不會主動攻擊。因爲兵者詭道也,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如果他真要攻擊,以他以前的種種做法,一定是突然性地臨時架橋,然後以最快的速度衝擊,打我軍一個措手不及。但現在他就當着我們的面架好三道浮橋,明顯是做做樣子,讓我軍緊張。”

程咬金不耐煩地說道:“那拆了這三道破橋,不就完事了嗎?”

李密搖了搖頭:“沒有意義,再說了,我軍有優勢,二十多萬精兵在此,王老邪不過兩萬之衆,要是我們還主動拆橋,那隻會漲敵人的士氣,滅自己的威風,留着橋在,我軍也可以隨時殺過去,沒什麼可擔心的。”

李密說到這裡,環視帳內衆將,平靜地說道:“大家說說,現在王老邪率精兵來此,我軍應該如何應對呢?”

裴仁基勾了勾嘴角,正色道:“王老邪率精兵前來,洛陽一定空虛,我們可以在這裡與他相持,然後挑選三到五萬精兵,沿河西進,突襲河陽城,然後進取洛陽。洛陽的守軍雖然數量不少,但沒有王老邪在,一定難以抵擋我軍的攻擊。”

“最後王老邪只能收兵回救,他一回東都,我們就堅守河陽不出,或者是乾脆收兵而還。王老邪要是再來這裡,我們就再次攻擊洛陽。如此,我們以逸待勞,而王老邪則疲於奔命,一戰可擒也!”

李密滿意地點了點頭:“裴柱國所言極是,今天東都兵馬前來,其鋒銳不可當,有三個方面。第一,他們的軍士驍悍,裝備精良,是王老邪看家的老底子,此二萬人可當十萬。第二,他們糧草將盡,主動求戰,士有必死之心,置之亡地而後存,在這種情況下,會暴發出極爲可怕的戰鬥力,一如我們上次在河陽碰到的。這第三嘛,敵軍孤軍深入,完全不顧側翼和後方,這是來拼命的,我軍斷不可以常理視之!”

說到這裡,李密勾了勾嘴角,正色道:“我軍只需要按兵不動,按剛纔裴柱國所說的戰法,敵進我擾,敵退我退,如此一來,我軍主力可以以逸待勞,王老邪一旦失了這股子銳氣,成爲疲兵,就不難擊敗了!到時候他想戰無門,想退無路,不出十天,王老邪的人頭,一定會送到帳下!”

如果是在平時,李密這樣開了口,周圍一定是附和聲一片,但是今天,帳中衆將卻多數露出不以爲然之色,是啊,這回不同以往,近三十萬大軍打面前的兩萬軍隊,任誰也會覺得李密是過於小心了。

張童兒乾咳了一聲,說道:“魏王,末將雖然是敗軍之將,新近來投,但也自問粗通兵法,王老邪屢次敗在魏王手下,尤其是東都兵,屢戰屢敗,已成驚弓之鳥,淮南兵雖然兇悍善戰,但數量不足,騎兵尤少,這回王老邪只帶出兩千多的騎兵,可見其實力在東都內訌中損失慘重,已無復往日之聲威。”

樊文超點了點頭,接過了話頭,說道:“兵法有云,倍之則戰,王老邪的戰兵如此之少,我軍十倍於其軍隊,圍都可以了,何況是戰呢?現在我軍新破驍果軍,士氣高昂,瓦崗軍之名威震天下,若是此時面對不到自己十分之一的王世充所部,都不敢強攻,只怕有損魏王的英名啊。”

李密勾了勾嘴角,沉默不語,一邊的單雄信突然開口道:“魏王,驍果軍新歸順於我軍的將軍們都有如此戰意,可千萬別寒了將士們這顆想要立功報效的心啊,若是這次不戰,只怕以後各新附部隊,也就戰意闌珊啦!”

第二千二百八十一章 封建迷信第二千零八十四章 地穴與投石車第二千零八十四章 弓箭壓制第二千三百七十一章 劉文靜的心思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回師涿郡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入土爲安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陰雄過關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程咬金的戰書第二千二百九十九章 戰前動員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黎明之前第一千零六章 鐵騎狂飈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援軍佈陣第五百八十三章 長孫晟的選擇(一)第二千四百八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二千三百零一章 八牛弩暴衝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周法尚掛帥第九十章 華強得官第五十章 新亭論兵第二千零三十二章 綁匪沈光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青面獸的追殺第二十章 王世積的盤算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前軍覆沒第七百一十三章 全身而退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挖墳鞭屍第二千二百二十章 不祥的預感(二更)第四百四十二章 皇甫孝諧的逆襲(一)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叛軍火併第二千六百二十六章 俘斬追兵第四章 跋扈將軍第二千五百六十七章 行恭拔箭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殺招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開城夾擊?(41更)第二千四百六十九章 託以性命第一百三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發現並摧毀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李密的逆襲第七百零一章 經營之道第二千四百五十七章 封倫伏擊(1更)第六百六十七章 李密千里來相會第五百章 楊堅出奔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李密的逆襲第二千三百四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二李相通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打死俘虜平內亂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方密會第二千二百一十二章 還鄉團內戰(四更)第二千四百二十章 戰馬的危機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輪番突擊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對衝,驍騎對瓦崗!第二千二百七十二章 李世民的警覺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沈光入城(58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交易達成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寧死不退第二千五百八十七章 軍神點兵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千鼓齊鳴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致命的仁義(52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花似玉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徐蓋獻計第九十六章 初逢長孫晟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目標,李世民!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杜如晦出奔第七章 太原王氏第一百二十五章 累世豪商第二千五百零二章 以血明志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霸王的潰退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見風使舵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禪讓制的前世今生(二)第二千三百零四章 猛虎殺陣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新的交易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土豪造反第二百一十二章 分析利害(二)(二更)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三百四十三章 賽跑王世積第二千六百一十章 地穴戰法第七百一十九章 豬頭斷案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暗通反賊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陰雄詭計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誣陷謀反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陷入絕境(1更)第六百九十九章 陰雄焚贓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素的盤算第三百八十五章 東北小強高句麗(一)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霧中炸營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點將分兵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戰地偷--情第二千四百一十三章 攻取伊州第三百七十三章 重返大興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是戰是走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魏徵的憂慮第四百八十章 驍果衝陣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領糧出征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揭不開鍋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步兵推進(13更)第六百八十六章 與虎謀皮第二千零三十一章 翟讓來訪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望都關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老謀深算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忠義馮慈明第六百一十四章 朔州軍出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