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 入主長安

504入主長安

意外之喜,使得苑君璋差點激動得哭起來,直到蘇遊說有條件時,這才終於冷靜下來,故作平靜地問道,“將軍請講。∽↗頂∽↗點∽↗小∽↗說,”

蘇遊點了點頭,當即看着苑君璋說道,“我的第一個條件是,我只提供人馬和手/雷,他們所需的糧草均由你們提供。”

苑君璋毫不猶豫地點首道,“這個自然。”

蘇遊緊接着說道,“我的第二個條件是,我給你們支援的人馬不得打散編制,且由我指定的人指揮.......”

“不打亂編制我可以做出保證,可若是沒有統一號令的話.......”苑君璋有些猶豫起來,一方面是蘇遊的援軍戰鬥力很強大,他不容有失。

另一方面,蘇遊的援軍呆在身邊也是個不安定因素啊,他們可以與自己一道對抗李唐,同樣也可以直接對自己一方發起攻擊。

蘇遊的援軍太過強大了,任由他們信馬由繮肯定是不行的,指揮權一定要在自己這一方。

“你是擔心我這些人對你們不利嗎?放心好了,我真要與你們爲敵的話,光明正大地來也不會費多大的事.......”蘇遊顯然看出了苑君璋的擔心,隨即有些不屑一顧地說道。

苑君璋當即有些尷尬起來,蘇遊這話說得實在是太刺耳了,可現在形勢比人弱,自己那點小人之心實在不能拿出來作爲拒絕的理由。

苑君璋點了點頭,忙分辨道,“將軍誤解在下了,在下只是覺得統一號令比較好,俗話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嘛;如果將軍派出的人能保證配合我們的行動的話,我原則上統一將軍的這個要求。”

蘇遊沒有多說什麼,而是直接提出第三個條件,“我希望我的援軍能夠跟隨尉遲敬德的人一起行動......”

“尉遲敬德?爲什麼?”苑君璋當即一愣,有些不解地問了起來。

按照苑君璋從劉武周處得知的尉遲恭的底細,尉遲恭早年間曾與蘇遊同在齊王楊瑓處任職,後來尉遲恭回到東都加入了某個亂黨組織,隨後成了齊王的敵人.......

對於亂黨什麼的,這念頭已見慣不怪了,但十年前還是挺嚴重的;尉遲恭之所以能夠安然離開,也多虧了劉武周,這也是他後來跟着劉武周的原因。

“沒有什麼爲什麼,你就說行不行就好,若是不行的話,咱們的結盟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必要了。”蘇遊卻不回答他,而是斬釘截鐵地硬氣起來。

苑君璋倒沒想到蘇遊這麼看好尉遲恭,當即笑道,“將軍多慮了,這根本就不是問題,敬德與我們是生死兄弟,將軍的援軍跟隨他行動,也就相當於跟我們行動了。”

蘇遊點了點頭,不再與苑君璋做無畏的口舌之爭。

苑君璋等了好一會,才又鼓起勇氣道,“不知將軍什麼時候可以出兵?”

蘇遊答道,“五日之內吧,苑先生稍後就可以給武周兄確切的消息,讓他派人到井陘關接應即可,至於其他的細節問題,我會派人與你詳談的。”

苑君璋這次與蘇遊會面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此時聽着蘇遊有送客之意,當即起身告辭。

蘇遊也不留他,當即讓人把他帶去與裴世矩詳談合作之事去了,一面又讓人把王宣請來,他便是蘇遊心中帶領援軍的第一選擇。

蘇遊已經在內部通報了立國的消息,所以有權利自主任命官員,當王宣到來之後,蘇遊先是任命他爲鷹揚郎將,而後便把支援劉武周的命令派了給他。

大隋的鷹揚郎將相當於後世的萬夫丈,手底下的兵少則一萬多則幾萬,所以一聽蘇遊任命他的時候,王宣當即熱淚盈眶,對蘇遊這個伯樂自是心中感懷。

可王宣聽說蘇遊只給他五百輕騎,而且是去支援劉武周時,他臉上的神色便有些陰晴不定了。

先不說鷹揚郎將只帶五百輕騎的事,單說去支援劉武周就令王宣有些尷尬的。

劉武周曾是王宣的舊主,因爲王宣發誓要滅突厥而劉武周投靠突厥,所以他們才分道揚鑣,可現在蘇遊卻希望他們能夠共事,這實在讓他難以接受.......

不過,軍人以服從命令爲第一天職,王宣不管心中如何牴觸蘇遊的命令,卻還是帶着蘇遊爲他安排的五百士卒開始往劉武周的地盤進發。

就在蘇遊和苑君璋算計李淵的地盤太原時,李淵在西京長安迎來了人生中一個重大的轉折。

早在十多天前,李淵佔據永豐倉,隨後像李密和劉武週一樣開倉放糧大賑饑民。

隨後,在李玄霸的開路之下,李淵率中軍抵達抵達灞上,停在長安春明門的西北,又與李世民和李建成率領的大軍會合,總兵力達到了二十餘萬人。

李淵下令全軍住進營寨和堡壘之中,不得出營騷擾當地村落,不得侵擾當地鄉民,要做到秋毫未犯;他並沒有下令攻城,而是等待城內的隋軍主動請降。

李淵多次派使者進城,向城中的大隋高官們述說自己尊隋的本意,此來正式爲了擁護代王爲主,希望城內的守軍不要抵抗,可他這些掩耳盜鈴般的說辭又怎能說服城內的守軍?

理所當然,長安城內的代王楊侑以及文武百官遲遲沒有向李淵投降,實際上是在等待屈突通的援軍;他們認爲如果屈突通打回關中,長安的近十萬守軍再反攻出去,李淵的二十萬亂軍根本不在話下。

李淵之所以對長安圍而不攻,何嘗沒有河東的屈突通突然打回來使自己首鼠兩端的擔心?

理所當然,李淵的大軍與長安城內的隋軍開始對峙,這樣的日子一晃就過去了七八日。

過了這麼些天,李淵又有些後悔,要是早知道屈突通不會從河東打進來,自己早一點進攻長安的話,說不定現在長安城都已落入自己手中了。

李淵是不願承擔下達進攻命令的重任的,如果大軍進城,刀兵戳在宮闕上,飛箭射在代王的房樑上,天下人將怎樣評論自己呢?

李淵是典型的政治人物,他也與其他著名的政治人物一樣有着顯著的共同點,那就是——既想當妓者,又想立牌坊。

然而,典型的政治人物總是有過人的政治智慧的,李淵雖然不願意承擔如宇文化及那樣弒主的惡名,但這並不妨礙他使用借刀殺人之策。

李淵暗地裡派人慫恿新附的將領,說是他們並沒有參加太原起義,所以他們的資歷和功勞是沒法和那些從太原就從龍的舊將相比,他們如果想和那些人平起平坐的話,現在就有一個機會擺在面前。

如今唐公受困於大義不好下達攻城的命令,你們何不主動擔負起攻城的任務,攻下長安之後送與唐公?

李淵之所以把這個意思暗示出來,一來是真想讓這些最近依附來的黨徒替自己拿下長安,二來也有借長安大軍消滅這些黨徒的意思在內。

如同孫華這種關中英雄,與後世辛亥年前後化身革.命黨的黨徒一樣,他們的本質是黑澀會,眼看這李淵革.命成功就想勞一筆戰爭財罷了,若是因此做了開國元勳其不美哉?

真正的革.命黨,對這些本地黑澀會的態度是很矛盾的。

他們在革.命的時候當然有一定的戰鬥力,但在革.命成功以後他們就會成爲大爺,像吸血鬼一樣盤剝新政.府和城中的百姓。

對於孫華這些人的投奔,李淵表面上是無比歡迎的,就像他同樣歡迎任何肯投奔他的革.命者一樣,實際上呢?李淵當然希望他們兔死狗噴、鳥盡弓藏。

不管怎麼說,李淵的流言傳出去以後,孫華等人大爲意動,他們甚至都不與李淵打招呼,就紛紛率領自己的本部人馬向長安城進攻了.......

這些黨徒的不聽命令、自行其是,也是李淵討厭他們的原因。

當然,孫華這些無組織無紀律的黨徒雖有幾萬之衆,但對長安城的守軍來說,照樣是個渣。

聽到孫華等人開始攻城,李淵親親自縱馬來到了長安城下;他見羣情洶涌無法阻止,只得順水推舟下達了總攻的號令。

而後李建成三兄弟率兵進抵城下,由李建成負責攻打長安城的東門、李玄霸攻打南門、李世民則攻打北門。

李淵下達命令,讓手下衆將立下軍令狀,對大隋的七廟及代王和一切宗室親戚不得有任何侵犯,有違反這些規定的將誅滅三族。

在攻城戰中,關中義軍的首領孫華不幸身中流矢陣亡,而發箭的正是李世民府中所養的神射手。對李唐的大業來說,孫華這個人必須死。

孫華是第一批投靠李淵的關中豪傑,在關中義軍中的聲望很高,大家都惟其馬首是瞻;一個威望過高的下屬,對主子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在孫華的統領下,關中義軍多次違背李淵的命令,這是李淵所無法容忍的。

要想將關中義軍整合成一支聽令行事、作戰勇敢的軍隊,就必須剷除這些山頭主義,而孫華是一個無法繞開的人物。

孫華死後不久,李建成部下軍頭雷永吉率先登上長安城牆,守城的士卒隨之如大水沖刷的泥沙一般垮掉。

在廣闊的原野上,四處都飄揚着紅白兩色的李唐戰旗。

216 姐姐留步191 義成公主036 敢與君絕158 夜宿山上448 新羅雙城126 彩排結束456 建德上位322 士別三日246 婚前冷腳440 百濟近況274 刺客哭了530 全面進攻509 恨不相逢343 花謝花飛493 王薄西進216 姐姐留步306 出海準備068 三重境界091 畫舫驚魂300 書友催143 墨子劍法255 航海時代066 無中生有233 再見理想337 乾坤獨斷063 左右夫人077 手到擒來032 無業狀元037 風雪夜歸350 收留公主140 點石成冰267 欲去還留048 長街遇險504 入主長安018 相聚離開400 臨陣脫逃310 額外交易278 東郭先生485 幽州危機199 困獸猶鬥338 食指大動404 叛軍投降394 以彼之道444 近鄉情怯277 灰頭土臉352 徇私舞弊205 大戰前夕535 世民迴歸161 順藤摸瓜499 童山大戰中282 查抄船行240 午夜魔狼345 一別經年071 陰陽順逆051 虎頭蛇尾510 收劉黑闥177 落井下石436 三下江都355 污點證人299 除夕賀表082 白衣彌勒144 蘇遊獻寶510 收劉黑闥148 知音難尋326 追漲殺跌294 扶余明慧420 李密勸降280 南下揚州290 北冥有魚304 租船僱兵536 父子密談342 假期來了010 南海橫波092 棋差一着112 反敗爲勝314 下邳糧荒341 營救雄信075 富商夏高444 近鄉情怯174 虛驚一場523 借刀殺人420 李密勸降371 尋找種子535 世民迴歸524 投降勸降311 第一艘船445 焚城掘墓498 圍三闕一290 北冥有魚192 浮出水面170 虎頭蛇尾330 收網在即260 三千假子340 聚首東都223 除惡勿盡467 馬邑之亂027 龍游淺水546 收復巴蜀143 墨子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