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 江都宮變下

李四嘆花作品 隋朝大老闆 隋朝大老闆 483江都宮變(下)

丟下兩百多具屍體後,樊文超急中生智,“大家合力把這牆拆了,不要擠在一起給他們當靶子!”

三丈寬的門變成了七八丈寬,而這個寬度還在慢慢變大。

司馬德勘和元禮也都帶着親兵匆匆而至,至於剛纔在宮門口罵陣的麥孟才,也被他們抄了後路,殺得一個不剩。

西閣的圍牆大半被拆掉,雙方的兵力對比差不多在五千比五百,楊廣一方同時失去了神弩隊的優勢。

失去了地利,又聽着外面遠近皆是要誅殺自己的呼聲,楊廣不由得嘆道,“看來大勢已去了,你們各自保命罷.......”

楊廣話音才落,成百上千的火箭便從外面飛了進來,看來如果楊廣不露面的話,亂軍並不介意讓他死於流矢。

沈光所領的給使已沒有幾人,神弩隊也失去了一半的人;特別是大火燃燒之後,他們馬上就將失去立足之地。

宇文成都也知大勢已去,卻還是堅定地說道,“陛下,末將帶人衝殺一陣!”

宇文成都拿着最趁手的鎏金鏜,胯下卻少了一匹戰馬,更重要的是他現在所要面對的是地方的遠程打擊。

帶領幾十禁衛,宇文成都如飛蛾撲火一般向外衝去,迎接他們的卻一波又一波的箭雨。

看着宇文成都倒了下去,亂軍們的士氣頓時大漲,又高呼道,“裡面的禁衛們聽着,放下武器,可饒你們不死!”

“放下武器罷!”楊廣此時倒有點天真,說完這話後便往大殿之外走去。

一衆護衛面面相覷,也只得聽從楊廣的命令,當他們離開大殿還不到三丈的時候,身後的大殿終於塌了下來。

令狐行達當即帶着三二百人衝近楊廣,輕而易舉地俘虜了手無寸鐵的護衛,裴虔通等人也都面無表情地走了進來。

面對手握鋼刀,殺氣騰騰的令狐行達,楊廣不由得質問道,“你這是要殺朕嗎?”

令狐行達被楊廣一問,當即有些羞慚,“臣不敢,只是因爲將士思歸,我想請陛下帶領將士們返回關中。”

“朕也想回去,因爲糧食未到,現在和你們一起回去吧。”

“沒必要了,陛下還是先在此住下罷。”令狐行達搖了搖頭。

“我何罪落到這個地步?”楊廣的視線在令狐行達和元禮等人身上一一掠過,衆人皆低下了頭。

叛將中有個名叫馬文舉的,善於辭令,答道,“陛下違棄宗宙,巡遊不息。外勤征討,內極奢淫,使丁壯盡於矢刃,女弱填於溝壑。四民喪業,盜賊蜂起;專任佞諛,飾非拒諫;怎能說無罪呢?”

“我確實有負天下百姓。至於你們這些人,榮祿兼及,怎會幹出這種事來?今天之事,誰是帶頭人呢?”

司馬德戡答道,“普天同怨,何止一人!”

楊廣看見人羣中有封德彝,便漠然地對他道,“愛卿你是讀書人,怎麼也摻合這事?”弄得封德彝愧然而退。

楊廣最小的兒子楊杲看見如狼似虎的兵士亮刀弄劍,嚇得嚎哭不止;心神不定的裴虔通心頭火起,一刀砍掉了楊杲的腦袋,鮮血濺滿楊廣一身。

事已至此,衆人一擁上前,想砍殺楊廣。

自傲一世的楊廣此時依然保持着做皇帝的尊嚴,厲聲的對叛軍說道,“天子自有死法,何得加以鋒刃!拿鴆酒給我”。

此前,楊廣內心也預感自己必不免死,身邊常帶一個盛有毒藥的小瓶,他常對身邊寵幸姬講,“如果叛賊入宮,你們先死,然後我也服毒。”

馬文舉等人不答應,令狐行達上前一推把楊廣摔坐於地;楊廣自己解下白練巾給令狐行達,幾個人嘎嘎做響地用力,練巾絞死煬帝,時年四十九。

曾經雄才大略的楊廣,就這樣死於非命。

這一夜是宇文化及生命中最漫長的一夜,他一夜未睡,不時有人將叛亂的最新消息向他傳來。

直到天亮前,宇文化及終於聽到了楊廣死去的消息,這意味着叛亂成功了,意味着宇文家也從此走上了爭霸天下的道路。

既然楊堅能從宇文家奪得皇位,自己又未嘗不能從楊廣的手中奪得江山呢?這一刻,未來在宇文化及的眼中是那麼的具有誘惑力,卻又是那麼地模糊不清。

但對於楊廣的死,宇文化及有些矛盾。

楊廣一旦被殺,自己就會成爲衆矢之的,所有有野心的人都會把自己當做靶子來打,可現在楊廣卻已死去。

宇文化及在衆人的簇擁下,朝皇宮慢慢進發,他眼中還殘留着血絲,身體疲憊,精神卻在天馬行空。

身周不斷有人向宇文化及問好,這些人生怕他向自己舉起屠刀;宇文化及志得意滿,不由想道,“大丈夫當如是也!”

到了宮門,司馬德勘等人將他迎入朝堂,衆人都稱他爲丞相;他連聲道不敢,最後推脫不過還是坐上了丞相的位置。

隨後,政變的勝利者對皇室和大臣們的清洗也開始了,追隨楊廣來到江都的宗室、外戚基本上都被處死;只有和宇文智及關係密切的秦王楊浩倖免於難,被立爲傀儡皇帝。

這次江都宮變,就是關隴集團對於楊廣拋棄關中倚重江南的一個大反抗,這從參加叛亂的人幾乎全部是關隴子弟可以看出。

宇文化及等人叛亂後,江南籍的虞世基與裴蘊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被格殺勿論,甚至連兒子也被殺了。

除此之外,左衛大將軍來護兒、秘書監袁充、右衛將軍宇文協等數十位重臣,以及他們的全家老小,統統被殺掉了。

宇文化及政變後,一開始想立蜀王楊秀爲帝,羣議不許。

於是奉秦王楊俊的兒子楊浩浩爲帝,自稱“大丞相”,封司馬德戟爲溫國公,邑三千戶,加光祿大夫,仍統本兵;以裴虔通爲光祿大夫、莒國公;其餘朝士文武皆受官爵。

折衝郎將沈光過去一直是宇文化及的好友,他的驍勇在軍中僅在宇文成都和李玄霸之下;宇文化及掌了大權,對他照樣重用,仍命他率領舊部鎮守禦宮。

沈光等人深受楊廣之恩,雖然無奈之下放下武器投降亂軍,但他們對宇文化及深惡痛絕,故而一直在謀劃刺殺他。

三月底,宇文化及宣佈大軍西歸返回長安,十餘萬大軍搶奪江都的民船,準備沿着運河北上。

沈光和虎賁郎將麥孟才約定在早晨出發前對宇文化及發動突然襲擊,但有人走漏了消息,他們的襲擊還未發動就遭受了司馬德勘的伏擊。

沈光被殺,麥孟才被殺,其餘人等也都全部戰死,爲楊廣盡忠。

說起來,這也是最後一批爲大隋殉葬的烈士吧?

此時江都宮變的消息纔剛剛傳出江都,李玄霸幾經輾轉,終於單槍匹馬到達了李淵大軍與隋朝大軍對陣的前線。

山西大地上下了十餘天的雨,也終於慢慢停了下來。

宋老生站在霍邑縣城牆上,遠遠地眺望着北方羣山,他心中沉甸甸的,爲大隋的未來擔憂;從前是亂匪造反,便已擾得天下大亂,現在身爲關隴貴族的李淵也造反了,這是大隋王朝的基石。

基石已損毀,風雨飄搖中的大隋王朝還能再撐多久?

胡思亂想間,忽然聽得遠處一名騎馬的斥候快速奔近,遠遠便朝着城頭高呼道,“宋將軍,發現敵情!”

宋老生忙命人開城門,同時他也走下了城頭,看着剛剛翻身下馬的斥候問道,“什麼敵情?”

斥候當即急聲低語道,“前方有一股兩三千人的軍隊向霍邑奔來,李淵似乎也在其中。”

“李淵?”宋老生眼前一亮,有些不信地問道。

“卑職的確看見了李淵的儀仗,但不敢太過靠近,所以沒能發現帶隊的到底是不是他,但他們後面十里之外另有數萬大軍。”

宋老生沉思起來,他與李淵在河東剿匪時有過幾次交集,所以也能大概猜出他此行的用意。

李淵無非是來勸降罷了!

“李淵當自己是什麼人了?”宋老生一聲冷笑,當即對身邊的副將下令道,“現在就去點齊人馬,做好活捉李淵的準備!”

吩咐完副將悄悄點兵,宋老生則當先率領三千軍迎出城來,剩下的一萬多大軍則躲藏在城內,隨時準備出擊。

不過一刻的功夫,邊有一支三千人左右的軍隊疾奔而來,但他們離霍邑還有一里遠的地方停下了腳步。

宋老生舉起望遠鏡,果然看到李淵的大旗,而大旗之下坐着的人也的的確確是李淵。

“有活捉李淵者,賞萬貫!殺死李淵者,賞千貫!”宋老生喊完這話,揮刀一馬當先而出,身後的將士們也都嗷嗷地叫着跟在他身後往前疾奔。

李淵似乎也看到了宋老生的行動,當即果斷退走。

隨着宋老生的命令,霍邑城內埋伏的一萬多大軍空羣而出,盡往李淵大軍的方向追擊而去。

宋老生的兵力遠不如李淵,想要以弱勝強就只能出奇制勝,也就是像如今這樣招呼都不打就死命地追殺李淵;“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所以宋老生一點都沒有詭詐不好的覺悟,反倒是吃定了李淵。

實際上宋老生的兩萬大軍中騎兵的數量也就只有三千而已,此時他把步卒也拉出來追趕李淵,實在有些頭腦發熱。

俗話說,“不瘋魔,不成活”,俗話也說,“自作孽,不可活”!

宋老生的行動,終是逃不過李世民有心算無心。

168 風平浪靜445 焚城掘墓338 食指大動330 收網在即277 灰頭土臉001 隔花人遠010 南海橫波444 近鄉情怯157 自甘爲賊302 他們來了290 北冥有魚262 李淵駕到502 尋求結盟244 離別在即499 童山大戰中429 雁門之圍333 暢敘離情368 無語凝噎189 割肉爲禮088 時不我待475 遼東之戰443 噩耗頻傳089 實地考察389 威逼利誘451 糧食問題263 窮追不捨357 箭射遊戲468 十大罪狀384 各逞機心506 全面備戰397 叛軍潰逃494 招安李密136 內舉外舉227 生日禮物159 恐怖如斯039 兒女情長404 叛軍投降250 之子于歸283 蘇遊縱火209 秋雨紛飛111 巾幗英豪072 有關部門047 除夕夜話364 撕逼大戰444 近鄉情怯193 爲國爭女287 來弘薦人290 北冥有魚124 狗急跳牆520 體面死法288 青萍之末366 南中動亂023 雁北橫波279 夜入郡衙514 世民奮起456 建德上位539 增兵魯郡345 一別經年225 善後工作492 收編羅藝103 灰色軌跡040 胡商巴德459 進軍高麗100 花落誰家538 量變質變293 艨艟鬥艦084 終成眷屬216 姐姐留步392 退此朝食494 招安李密043 親密接觸480 父子同心205 大戰前夕289 海上日出532 戰鬥不息276 火燒弩手339 大業五年473 剷除異己176 脣槍舌劍377 碧雲公主333 暢敘離情317 宴無好宴534 柴紹之死115 欲蓋彌彰343 花謝花飛465 再次出兵300 書友催277 灰頭土臉093 爾虞我詐070 蘭陵蕭氏110 以財報德501 宇文敗逃515 扣留來使251 洗盡鉛華475 遼東之戰129 風雲首秀211 假扮侍女196 乏善可陳228 藕斷絲連418 火炮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