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 李淵御子

李四嘆花作品 隋朝大老闆 隋朝大老闆 479李淵御子

裴世矩的住處與蘇遊的府邸足有兩裡之遙,好在裴世矩精神矍鑠,又是奔波慣了的,這幾步路倒不是什麼大問題。

此時街上的新人並不多,但所有人看見穿着朝服的裴世矩,都難免皺起了眉頭。

裴世矩此刻的形象,在三山城中實在有些違和。

裴世矩來到蘇遊府邸的門口,鄭重其事地給守衛遞了名刺,並沒有明說自己是朝廷派來的,但這又何須說出來?

蘇遊接到裴世矩的名刺後,一迭聲叫着“快請”,同時他也降階迎了出來,遠遠就對裴世矩道,“果然是裴公,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橫波是大忙人啊,想要見你真不容易啊。”裴世矩聽蘇遊說得客氣,卻也知自己是爲何而來,隨後便理所當然說到了重點。

蘇遊對於楊廣給自己的虛名自是欣然笑納,能堂而皇之地帶着自己的士卒進入中原,也是他早就盼望了的。

裴世矩大概也猜到了蘇遊心中的想法,但自己使命也因此完成了一半,遂又趁熱打鐵道,“橫波何時能帶人去瓦崗剿匪?”

蘇遊倒有些爲難起來,“我聽說配公來此也近十日了,豈不知我三山城有多少兵?滿打滿算也不過六七千而已啊,不過我早就計劃好春耕之後會募兵了。兩個月吧,兩個月後我就能帶領五萬大軍進入中原......”

裴世矩也知蘇遊所言不虛,但還是難免皺起了眉頭。

若是拖到五月,東都只怕是黃花菜都涼了;若是蘇遊現在帶着這點兵出發,只怕也無濟於事。難道蘇游去年臘八前後破高麗王城的那部分精銳都借出去了?

心中存着這些想法,裴世矩當下便婉轉地問了起來。

蘇遊也沒炫耀自己用火炮破高麗王城的壯舉,只是含糊其辭地說道,“我的大部分士卒如今正與羅藝的精兵收復遼東,裴公最近怕是沒能及時獲悉如今的天下大事吧?......”

“哦?”裴世矩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王世充與李密在洛河兩岸僵持了七十多天後,於三月初一展開決戰,王世充只帶着不足萬人敗回東都;李密勢如破竹,以金墉城爲根據地包圍了東都......”

“那橫波你就更應當抓緊時機出發啊,怕是隻有你才能解東都之圍了。若是去得晚的話,只怕是.......只怕是.......”裴世矩聽說東都目前的形勢後,聲音有些哽噎起來。

楊廣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外地巡視,裴世矩更是如此,其實他呆在東都的時間並不算長,總共加起來大概連三年都不到!

裴世矩真的如此着緊東都?

如果蘇遊不知裴仁基和裴元慶都加入了瓦崗軍,或許會相信他的眼淚吧?

古代的高官心中,家族纔是第一位的,國家滅不滅亡則與他們關係不大;皇帝寶座可以輪流來,可以取而代之,但哪個國家不需要相關的人才來管理?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最是讀書人!

每次王朝更迭之後,前朝的文臣大多能留下來,這便是他們負心的原因。

想通了這一點,蘇遊禁不住想要招攬裴世矩了,但現在顯然不是時候。

“還有一個消息,就是太原的李淵勾結突厥,正式起兵進軍河東了,他的下一步肯定是關中.......若是他再與李密簽訂什麼協議的話,我去打他們不是找死嗎?”

聽完蘇遊的這幾句話,裴世矩只覺得眼前一黑。

天下之亂,裴世矩在近兩個月的跋涉中,已明瞭了七七八八,但還是想不到會亂成這種程度了。

同一時刻,金墉城中。

祖君彥取出懷中的書信,邊遞向李密,邊說道,“主公,這是太原方面的書信。”

李密點了點頭,雙眉微揚,“大概是李淵的。”

“李淵說什麼?”祖君彥興奮起來,低聲問道。

李密一目十行地閱信畢,冷笑道,“我前段時間勸他結盟共創偉業,他回信說自己平庸老邁,不過是因爲繼承祖宗地功業纔有今日地職位;國家有難就要出來扶助,不然會讓賢人君子責備!他現在招募義兵與突厥交好都是爲天下蒼生着想,志在尊崇隋朝王室……”

“這老鬼說得大義凜然,卻是再虛僞不過。”祖君彥感覺一陣噁心,搖了搖頭。

“想奪天下之輩哪個不是假仁假義的?我李密或許是真小人,他們卻是個個都是僞君子,就說蘇橫波進軍高麗,又何嘗不是想光明正大地圖謀中原?”李密早知祖君彥有隙,所以在他面前說幾句蘇遊的壞話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

實際上李密對蘇遊還是很佩服的,僅僅只是蘇遊能夠做出火藥這種大殺器,就不是天下哪個英雄能夠比肩的。

但李密在中原腹地開拓了這麼大一片地盤之後,心中也難免膨脹起來,有時候就會想,“若是蘇遊不在了,是不是該我來領導瓦崗軍來奪取天下?”

不管是李密有意還是無意,他已經在試圖削弱蘇遊的影響了,不是萬不得已的時候絕不談及與蘇遊有關的事。

關鍵是,哪兒有那麼多萬不得已?

在這一點上,祖君彥和李密志同道合,此時自是連連點頭,“主公說的極是。”

李密繼續看下去,“他說自己過了知命之年,苟且殘喘而已,又希望我早日應‘李氏當爲天子’之言,只要還封他唐地就心滿意足了。”

“主公,這老小子只撿好聽的說,沒一句真話。”

“是啊。李淵起兵太原明顯是要取關中,可恨朱粲這廝太硬,我們的士卒又多半來自山東,地利人和盡失啊.......”李密嘆了口氣。

早在楊玄感起兵時,李密就曾建言說取關中才是上策,魏徵投靠李密之後,也重複着說起他當年的三策。

可李密到底還是取了圍攻東都這下下之策,這就是現實!

“主公,那咱們怎麼做?”祖君彥此時沒有半分謀士的覺悟,反向李密問計起來,這也能看出他對李淵奪取關中的惶恐。

李密皺眉道,“李淵在汾晉頗有威望,取關中地可能極大,他現在指望我們一直扼住要道對抗大隋,這才專心去取關中。既然咱們暫時不能動他,不如回信敷衍他,暫時與他交好。”

此時的河東,李淵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河東郡縣紛紛附依,應者雲集。

李淵的軍紀嚴明,秋毫不犯,深得士民之心;加上李淵家族聲望卓著,投效李淵軍者不計其數,短短半個月,他的兵力便從十萬暴增到二十萬。

李建成認爲兵力太多會增加人民負擔,贅而不精不利於作戰,良莠不齊難以管束軍紀,勸父裁軍;謀士劉文靜也勸李淵少招河東人,多用關隴軍。

李淵深爲贊同,遂下令整軍;整頓之後,李淵的兵力剩下十三萬人,戰鬥力卻有增無減。

而此時,隋將宋老生率兩萬精兵在霍邑部署,佔據險要之處;李世民則搶佔了賈胡堡,率三萬軍與之對峙。

李淵正在中軍大帳內與劉文靜商議軍情時,有親兵在帳門前稟報,“隴西公和敦煌公求見!”

隴西公和敦煌公就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他們的稱號是前幾天李淵登壇分封的;李淵自封自己爲大將軍,也被人稱爲唐公。

“命他們進來!”

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一身戎裝,他們走進大帳後一齊躬身施禮道,“參見父親!”

“你們怎麼湊到了一處?前來何事?”李淵點了點頭,面無表情地問道。

“其實我和世民只是在軍營前相遇的,倒是湊巧爲的是同一件事。”建成當即開口道。

“哦?”李淵掃了他們兄弟一眼,示意李建成繼續。

李建成正要說話時,世民卻搶先道,“父親,孩兒如今兵駐賈胡堡已有多日,不知何時能進攻霍邑?孩兒要斬宋老生的人頭獻給父親。”

李淵算是聽明白了,遂轉頭問建成道,“你也是想領兵打霍邑?”

“父親,孩兒至今寸功未立,故特來請戰。孩兒只用三萬人,保證在十日之內奪下霍邑。”李建成躬身迴應道。

“上兵伐謀,何須強攻?我只用五千人,五天之內拿下霍邑縣。”李世民笑了笑,前幾天奪西河郡斬高德儒就屬於他的功勞,他只贏了一戰便內心強大起來了。

李淵的臉頓時沉了下來,斥道,“俗話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如果你們是互相推舉對方,或是你們互相配合要打霍邑的話,我會比看到你們只爲自己搶攻開心。”

“父親息怒,孩兒知錯。”建成和世民聽着父親的怒喝,頓時嚇得雙腿一軟,一齊跪了下來。

兩人認完錯,李世民又強笑道,“父親言重了,世民和大哥都只是單純地想爲父親分憂罷了。”

裴寂與李淵交好,又是鄉愿之流,此時忙上前勸後者道,“俗話說,‘不想當廚子的裁縫不是好司機’。人人都想立功獲獎,這也是人之常情,唐公何必責怪他們兄弟?”

“什麼亂七八糟的!這是蘇橫波的大俗話吧?”李淵哼了一句,遂收斂起自己的怒氣。

李淵深知利用部下的矛盾來掌控他們,纔是高明的御下之術;只是李淵不願意是自己的兒子出現矛盾,尤其在剛剛起兵之時。

512 殺雞儆猴338 食指大動448 新羅雙城303 海船問題298 公主歸來078 獸血沸騰130 錦上添花329 借錢買糧014 淨念禪院186 過門不入527 立國雲中264 子騰說書083 紅拂故事178 君要臣死387 雲帆遇刺376 漫步南中209 秋雨紛飛065 借雞生蛋529 疑兵之計494 招安李密115 欲蓋彌彰357 箭射遊戲233 再見理想020 人在江湖269 下馬伊始166 黑手雷德054 真假皇冠500 童山大戰下079 齊郡來客408 未來大計429 雁門之圍049 姚記書肆111 巾幗英豪330 收網在即542 背叛上演020 人在江湖059 來二來六044 舍子飼狼014 淨念禪院454 高麗潰卒534 柴紹之死250 之子于歸389 威逼利誘046 五斗先生498 圍三闕一099 未雨綢繆090 賑災義演390 戰時同盟338 食指大動343 花謝花飛301 張鼎賣茶435 建國大業257 太子故事275 元氏別院517 霸氣宣言232 白頭少年350 收留公主322 士別三日115 欲蓋彌彰009 楊家有女463 皇甫無逸026 明月別枝159 恐怖如斯172 口蜜腹劍327 欲加之罪466 大好消息321 以工代賑223 除惡勿盡279 夜入郡衙320 自作自受260 三千假子458 處處是賊184 漏網之魚239 輕車簡從338 食指大動259 微服私訪301 張鼎賣茶022 月下獨酌437 調虎離山402 攻城器械363 暴打駙馬370 天花亂墜309 荒涼之地440 百濟近況230 兩美無猜312 琅琊煮鵝135 爲國選材268 運河現狀476 放棄遼東161 順藤摸瓜326 追漲殺跌210 情爲何物526 晉陽之圍300 書友催329 借錢買糧382 雁北臨產104 賣弄斯文274 刺客哭了298 公主歸來482 江都宮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