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 處處是賊

458處處是賊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楊義臣在行將就木時說出了五路大軍圍剿瓦崗的計劃,這個計劃說起來很有些氣勢,楊廣也深以爲然。

但計劃中的五路大軍真正可以稱得上是生力軍的,也就只有薛世雄的兩萬幽州兵和王世充的五萬淮南軍了。

其餘三路軍中,羅士信的虎牢軍自顧不暇,東都兵沒有能夠勝任的將領,楊善會的並則多半接收自楊義臣,如今不但需要磨合,還在於這些士卒的士氣怎麼都算不上好。

楊善會能做的,也不過是穩紮穩打,尋找機會罷了。

今日之前,誰又能想到薛世雄的大軍竟在半路上遭遇了圍殺,跟着薛世雄回到涿郡的士卒連一千都不到?最讓人難以相信的還是薛世雄竟然一病不起,時日無多!

就在薛世雄大軍被竇建德偷襲的同一天,王世充的五萬大軍終於抵達譙郡,與單雄信和秦叔寶率領的三萬瓦崗軍離着最多不過十里的路程。若是沒有意外的話,王世充軍和瓦崗軍的首戰,將在最近這一兩天內打響。

此時,程咬金和裴元慶分別率領兩萬大軍正在圍攻離譙郡不遠的淮陽郡,李密與徐世績劉黑闥率領的十萬大軍則早就打下了淮安,目前正在全力圍攻襄陽。

得到王世充率軍北上的消息之後,李密便知當務之急是要消滅王世充,繼而一面撤向淮安,打算向東攻擊汝南以便抄了王世充的後路;一面飛鴿傳書給程咬金和裴元慶,讓他們先去救援譙郡的秦叔寶和單雄信。

王世充若是知道李密佈局將近二十萬的大軍來對付自己,一定會對自己的前景有所猶豫的;事實上,“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的王世充此時也並沒有爲朝廷盡忠的覺悟。

王世充在得到左屯衛將軍的封號時,第一感覺不是高興,而是鬱悶。

相比於一系列虛頭巴腦的封號,王世充更願意當他的江都郡守或是江都郡丞,他第一次到江都任職時還是兵部員外郎,那時候他是蘇遊的護衛頭領。

可自從來到江都之後,王世充便喜歡上了這個地方,並以此作爲自己的根據地。

如今天下大亂,像元寶藏、劉武周、李淵這樣的人都動過異樣的心思,王世充這種能夠忍辱負重、八面玲瓏的傢伙又豈能沒有自己的想法?

王世充很能忍,他甚至爲了得到晉升甘願做宇文述的走狗。

王世充之所以從兵部員外郎晉升到江都郡丞,再由江都郡丞升到江都郡守,其中的心酸辛苦常人難以想象;可他畢竟成功了,得到了常人期冀的地位。

王世充在剿匪的幾年之中,未嘗有過一敗,可江都左近的杜伏威李子通等勢力一直常剿不衰呢?這固然是因爲人心向背,也未嘗沒有王世充故意放水的因素在內。

王世充想要得到的,便是一直呆在江都剿匪,而後在合適的時機舉起自己的大旗;但他萬萬沒想到,楊廣竟然也選中了江都作爲自己最後的自留地。

楊廣南下讓天下大亂,讓各種勢力加快了爭奪天下的步伐,可也打亂了王世充的全盤計劃,現在這個圍攻瓦崗的命令就讓他哭笑不得。圍攻瓦崗軍的最後結果,將會在東都會師,這意味着王世充基本上已經失去了再回江都的可能。

對於有可能得到的結果,顯然是王世充所不欲的。

可真要賴在江都與楊廣爭鋒,王世充也知自己沒有那種實力,畢竟楊廣所帥的精兵纔是真正的戰士。

無法回到江都,那只有走東都這一條路了,可到了東都就能萬事大吉嗎?

“東都沒有名將,羅士信也不可能回東都,能夠與自己爭鋒的不過只有薛世雄和楊善會罷了!薛世雄老邁昏庸,不足爲據,可這楊善會.......”

王世充正在算計着如何入主東都之時,門外的護衛拿着一封書信掀簾而入,口中稱道,“大將軍,有急報。”

王世充接過急件,才一展開就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坐於下首的王辯以及王玄應王玄恕兄弟都一齊擡眼看向王世充,他們正要開口相詢時,後者已悠悠地說道,“杜伏威兩日前出兵,大敗陳棱,趁勢拿下歷陽與廬江兩郡,李子通則北上奪取高郵。”

王世充對杜伏威能夠擊敗陳棱並沒有感覺意外,畢竟陳棱堅守歷陽的士卒只有八千之衆,還都是水軍;杜伏威的士卒雖然良莠不齊,可數量上卻是陳棱的十倍有餘。

這一場原本早就決定勝負的戰鬥直到現在才爆發,主要原因還是此前王世充在杜伏威的駐軍周邊虎視眈眈,杜伏威因爲投鼠忌器而一直不敢輕舉妄動罷了。

可自己纔剛剛離開,杜伏威就輕而易舉地把陳棱給滅了;更讓人意外的是,與杜伏威一直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李子通也同時攻下了高郵。

“難道他們達成了戰時攻守同盟?”王世充的心中,不得不產生這樣一個疑問。

看着王世充沉吟不語,王玄應不由大急起來,“若是杜伏威趁機奪取淮南郡,咱們就腹背受敵了.......”

王玄應和王玄恕是王世充的親兒子,王辯則是他的乾兒子,王玄應的智商一直未王世充說詬病,他的說法卻還是讓王世充輕輕地點了點頭。

杜伏威如今新得了歷陽與廬江兩郡,他向西北擴張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或許現在他還沒有對抗王世充的實力,可他若是與瓦崗軍勾結起來呢?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無論是哪一方亂軍,地盤一經擴張,當地的貧民就會義無反顧地加入他們。

如今杜伏威已全面佔領歷陽和廬江兩郡,那他的兵力很可能馬上就能翻番,甚至是變成三十萬五十萬......

王世充對王玄應擺了擺手,又轉向王辯道,“你怎麼看?”

王辯立即答道,“回義父,孩兒以爲應該保存實力,繞道直入東都。”

王辯所言,既是廢話,也是王世充的計劃,所以他聽完之後也只是笑了笑。

無論如何,王世充的最終目的都是要兵進東都,如果能夠選擇一條沒有什麼瓦崗軍阻攔的路前進,顯然是最好的結果。

王世充之所以早早地來到譙郡,也未嘗沒有把瓦崗軍吸引來此一網打盡的計劃,但這個計劃能夠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李密如今正在攻打襄陽。

王世充要的就是一個時間差,他想以此欺負沒有李密的散兵遊勇,而後直接急行軍衝進東都去。

譙郡和襄陽大概有三天的路程,王世充至少有五天的時間等待瓦崗軍的集結,擊敗他們後,正好用兩天的時間在規定的臘八到達東都。

王世充的算盤打得不錯,但他沒想不到自己纔剛離開江都,杜伏威便抓住戰機擊敗了陳棱。

王世充也沒有想到,李密接到了飛鴿傳書後不但派了程咬金和裴元慶率領兩萬士卒前來增援,更是親自調動十餘萬大軍繞到了王世充的側翼。

若是王世充按照原來的計劃在此等上五天的話,結果只怕會等到四面楚歌。

王世充對王辯的說話很是贊同,當即命人招來了楊公卿、郭善才等將領,一起討論打下譙郡以後到底是要向西進軍淮陽,還是向東打下樑郡......

結果尚未討論出來,便有斥候前來報信道,“瓦崗單雄信帥一萬軍前來叫陣!”

“賊就亂賊!”王世充不由得哼了一聲,所謂兵不厭詐,他對單雄信這種光明正大叫陣之舉是不屑一顧的,事實上此前他已消滅了無數支敢於前來叫陣的隊伍。

王世充如今帶着五萬大軍,這五萬軍有三萬是跟着自己歷經百戰的善戰之士,還有兩萬是楊廣撥給他的驍果軍;王世充有理由相信,自己這支隊伍遭遇尋常的二十萬亂軍都沒有任何問題。

王世充當即發下號令,命郭善才帶領一萬驍果軍前去迎敵,其餘人等都回去待命,以防朝廷叛將秦叔寶有可能帶領部隊從側面來襲。

戰鬥剛一開始,單雄信便知自己踢到了鐵板,王世充的威名果然不是蓋的。

即便如此,瓦崗軍還是打出了血性,短短一刻便擊殺了四百多官軍,卻也因此付出了一千七百多人......

瓦崗軍潰逃之後,王世充正要號令追擊時,卻接到了斥候傳來程咬金和裴元慶馳援譙郡的急報。

王世充差點嚇出一聲冷汗,緊急命令鳴金收兵。

王世充並不擔心自己的大軍對陣譙郡的兩萬瓦崗軍,以及馳援的兩萬大軍有什麼問題,他想不通的是,西方的援軍怎麼會來得這麼快。

這是巧合嗎?

李密是不是已在路上?樑郡的瓦崗賊會不會派來援軍?

帶着這兩個問題,又加之杜伏威有可能的北上,王世充心中再也沒有在譙郡集中攻擊瓦崗軍這種天真的想法了。

“離開這是非之地,儘快進入東都!”——這無疑是王世充目前最迫切的願望。

思索了良久,王世充斬釘截鐵地指着地圖道,“咱們先過運河,繞道彭城北上東平,到金堤關與楊善會匯合!”

王玄應兄弟並沒什麼意見,王世充現在指出的道路雖然繞路比較遠,但阻礙一定更少。

王辯卻有些擔憂地說道,“咱們到達河東的話,很可能會遭遇盧明月部。”

“盧明月的十餘萬亂兵曾敗給張須陀,沒什麼可怕的。”王世充搖了搖頭,用毋庸置疑的語氣道,“咱們天黑後就撤退,就這麼定了。”

021 兩個大波268 運河現狀187 管中窺豹317 宴無好宴513 唐軍大敗114 山雨欲來415 待敵以先394 以彼之道388 全城戒嚴524 投降勸降341 營救雄信509 恨不相逢278 東郭先生013 踏雪尋梅367 禍福相依374 廬山歸來177 落井下石485 幽州危機264 子騰說書288 青萍之末025 狀元孫山409 大亂將起045 大業可142 卿本佳人183 螳螂捕蟬007 初臨長安102 紛紛擾擾144 蘇遊獻寶534 柴紹之死078 獸血沸騰282 查抄船行214 迷途羔羊245 馬拉竹排436 三下江都092 棋差一着238 意恐遲歸151 門神尉遲058 東海炊煙356 巡視考場298 公主歸來169 風雲再起409 大亂將起095 視死如歸057 瓶中斷線427 移民臨滄435 建國大業177 落井下石083 紅拂故事121 運籌帷幄270 暮鼓晨鐘308 航向琴島458 處處是賊249 得成比目116 意外之喜002 步步驚心391 連下四城327 欲加之罪092 棋差一着490 蘇遊蘇烈032 無業狀元090 賑災義演508 翟讓大敗213 高額回報062 亂點鴛鴦479 李淵御子410 一徵高麗474 咄吉逝世516 蘇遊南下285 兄妹相會454 高麗潰卒117 天津橋頭401 俘虜歸來366 南中動亂273 十室九空387 雲帆遇刺490 蘇遊蘇烈165 以逸待勞296 海灣激戰222 拱手讓功054 真假皇冠194 公主難當495 指點江山138 合二爲一141 公孫大娘141 公孫大娘439 排兵佈陣020 人在江湖516 蘇遊南下484 遼東來信074 約會元慶357 箭射遊戲044 舍子飼狼520 體面死法137 招兵買馬371 尋找種子000 歲在甲子281 神行太保172 口蜜腹劍275 元氏別院004 崑崙紫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