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矯枉過正

365矯枉過正

楊廣說出單聘仁時,王世充當即暈了過去,也不知因爲他膽子太小還是演技太高。

蘇遊卻向宇文述道,“許國公,這單聘仁未參加武舉,卻榜上有名,你不會不知吧?”

蘇遊問的是宇文述,第一個臉上發燙的卻是兵部尚書段文振。

宇文述此時也像是一腳踩空,心中大有不妙之感,想到,難道那個單聘仁.......

蘇遊當即轉向楊廣,高聲道,“陛下,宇文述貪贓枉法,這個名爲單聘仁的考生根本就沒參加考試,而宇文述卻收受了對方十五萬貫,然後直接就讓人給他排進了錄取名單。陛下,此人就是鐵證。”

蘇遊把這事定了性,在場官員的議論聲也漸漸大了起來,有人歡喜有人愁。

宇文述當即賊喊捉賊,“陛下,老臣並沒聽過什麼單聘仁,老臣也不認識這單聘仁,蘇遊這是在污衊臣,請陛下爲臣做主啊!”

楊廣冷冷地看着宇文述做戲,心下暗暗嘆了口氣,爲了在這科舉上立威,也只能拿這宇文述當祭品了,這棄卒保車之舉與前漢時孝武帝劉徹含淚拿下酷吏張湯一個道理。

有些人,註定是被犧牲的。

楊廣點了點頭,從剛纔蘇遊遞上來的奏摺之下取過了一張紙條,遞給身邊的內侍道,“讓許國公看一下!”

宇文述接過內侍手上的紙條,只看了一眼,便頓時癱倒在地;當即就勢跪了下來,連連磕頭道,“老臣知罪!老臣知罪!這個單聘仁確實是老臣安排,臣願接受陛下一切處罰!”

宇文述前倨後恭,剛纔還對蘇遊一副“你能把我怎樣”的無賴相,現在卻變得膽戰心驚起來,頓時讓滿朝文武差點把眼珠子都看得掉了出來,心下又有些不解,“陛下給宇文述看了什麼?”

衆人都想知道此刻宇文述手上捏着的紙上寫些什麼,但一切思想也都只是徒勞;之中也有不少聰明的官員已經意識到了,原來蘇遊和陛下只是在演戲,原來陛下的重點並不是問詢兵部,而是想拿下宇文述。

真是完美的一擊!

看着文武百官低聲交頭接耳,楊廣先是一聲假咳,繼而面無表情地說道,“蘇遊的彈劾,已是確鑿無疑了。諸位愛卿,你們倒說說,朕該如何處置他們?”

蘇遊當即躬身道,“請陛下嚴懲徇私舞弊者,給參加武舉的考生一個公平交代。”

隨後,納言楊文思、吏部尚書牛弘、內史侍郎裴蘊等人紛紛建言,建議楊廣嚴懲宇文述和段文振等人,只有這樣才能還朗朗乾坤一個清白,這些馬後炮同樣表明了,痛打落水狗這種傳統在任何時代都是主流。

文武百官的建言點燃了楊廣的震怒,他一拍御案,怒喝道,“傳朕旨意,即刻免去兵部尚書段文振之職,着令刑部御史臺大理寺組成三司會審,嚴審武舉作弊案,凡參與武舉舞弊者朕一個不饒。”

段文振“撲通”一下跪倒在地,他雖然對科舉中的徇私舞弊之舉問心無愧,但辦事不利,尸位素餐這些罵名中還是要背的。

所以段文振此刻並非求饒,而是無比慚愧。

楊廣看着段文振跪倒,卻轉向宇文述,冷笑道,“許國公,真對你真的是痛心疾首啊,朕真的不知以後該怎麼相信你了。”

幾句嘲諷之後,宇文述臉色已是慘白,他也終於算是明白了,這一次他不是輸給了蘇遊,而是輸給了楊廣啊。

“傳朕旨意,免去宇文述右武衛大將軍之職。”

楊廣有些痛心疾首地下了第二道免職令,說完這些的時候,他竟艱難地閉起了眼睛。

這也足以說明,楊廣此次拿下宇文述,正如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啊。

楊廣正在暗自傷心,楊文思又出班問道,“老臣請問陛下,今天公佈武舉名單的事如何安排?”

楊廣斬釘截鐵地回道,“這次武舉取消,考中者一個不錄!”

楊廣此話一出,殿中頓時鴉雀無聲,幾乎所有人都對楊廣這個決定保留了意見。

一來是因爲他們覺得楊廣這一刀切的行爲有些矯枉過正了,畢竟這武舉考試出問題的只是乙榜而已,現在連甲榜都遭殃了,是不是有些說不過去?

再而是,參加甲榜考試的考生很多都是這個大殿中官員的子侄啊,一牽扯到自己的實際利益,他們當然不會苟同楊廣的意見了。

禮部尚書牛弘當即試探性地問道,“老臣以爲若是陛下貿然取消了這次武舉,那些參加考試的甲榜考生以及主考官,豈非徒勞無功?”

楊廣擺了擺手,“牛愛卿說的似乎有些道理,現實卻並非如此,一來是甲榜的某些考生同樣參與了向宇文述行賄一暗,這是有據可查的;再而是,朕也過目了這些考生的兵法答卷,這些答卷暴露的問題,朕正要展開調查呢!”

“這.......”牛弘被楊廣一駁,再說不出半句話來。

楊廣當即站起身道,“這事先這麼定了,你們商議着安撫一下那些等待放榜的考生,就告訴他們,此次武舉取消,若他們真想爲朝廷效力的話,朕會另外安排一次武舉在今年十月。蘇遊,你跟朕來一下.......”

楊廣說完這話,當先退朝而去,蘇遊則滿心歡喜地跟了上去。

大殿中的議論聲則漸漸大了起來,此時自是楊文思牛弘等幾個老臣說話,目的便是安撫外面那些等待放榜的考生。

身爲臣子,他們當然有爲領導擦屁股的覺悟。

楊廣今天急着下朝,也是因爲拿下宇文述讓他心緒有些混亂,更重要的是他不知自己該如何面對那些參加武舉的考生,其實他也有想過只取消乙榜的,可這似乎又與他提出的公平科舉的口號相悖了。

說到底,也還是楊廣骨子裡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

楊廣換下朝服之後,便往觀文殿走去,此時蘇遊早就躬身立在一邊了。

楊廣也不與蘇遊客氣,讓他自找座位坐了,又端起內侍剛剛纔倒上的茶水吹了一下,這才問道,“橫波啊,你覺得朕剛纔的處置如何?”

蘇遊老實答道,“奇章公剛纔的建議,似乎比較老沉持重,但陛下這麼做,也一定有陛下的道理。”

楊廣聽了蘇遊前面兩句話,心下還有些不暢,待全都聽完了,又覺得蘇遊有些滑頭。

楊廣無奈地搖了搖頭,又對蘇遊說道,“你先看看這些甲榜考生交上來的答題,看看能不能看出些問題。”說着話,便隨手拿起了五六張卷子,讓身邊的王義傳給蘇遊。

蘇遊接了卷子,迅速瀏覽起來,卻是越看越是心驚,因爲這幾張卷子上面無一例外地引入了自己寫的那本《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案例。

比如說空城計、草船借箭、百里連營、火燒赤壁.......真是應有盡有!

《三國演義》什麼時候在這些考生中如此普及了?

楊廣見蘇遊臉色陰晴不定地翻完手中的幾張卷子,便認真地問道,“橫波看出什麼來了嗎?這些考生是不是都有些貓膩呢?”

“這個.......微臣也沒看出這些卷子是否存在着抄襲,卻知道他們的答案似乎與某一本書有些聯繫。”蘇遊當日聽了呂笙的話後,便對自己著作《三國演義》有些戰戰兢兢了。

一來是朝廷不允許修史,二來是朝中官員寫小說說出去也沒面子,所以他寫這本書也就只有經濟上的價值了;事實上,《三國演義》還是精神食糧,並未此次武舉提供了大量的答案。

“橫波也看過這本《三國演義》?”楊廣當即饒有興致地問了起來,這次武舉之前他是病不知道這本書的,但看了這些試卷之後,身邊的幾個內侍便展開了明察暗訪。

鬱悶的是,《三國演義》在東都來說,只是盜版書罷了,雖然價值不菲,到底也還是分開賣的,所以楊廣短時間內也沒收集到全本。

楊廣大抵翻了幾頁,也覺得有些意思,到又覺得這書與正史多有不符,所以並沒有因此往下讀去。

蘇遊此時正如如同炭火架上的烤串,心情真是百般難受,只好硬着頭皮說道,“這書在揚州的報紙上有連載,書中寫的許多智計,大有情趣。”

“是嘛!橫波是否覺得這其中的經典案例,存在於現實中?”楊廣點了點頭,笑問道。

“藝術嘛,自是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所以微臣覺得這些考生引用書中的例子,倒也不是無的放矢。”蘇遊也不明白楊廣怎麼就與自己談論了這本書,但他還是讓話題回到了本源。

楊廣當即挖了個坑,“橫波的意思是說,看過這書,就會打仗了?”

蘇遊肯定地說道,“也未必,但紙上談兵應該是沒問題的。”

楊廣點了點頭,思慮了良久後,終於有些難爲情地對蘇遊說道,“朕此前對你承諾過,說是你從南方回來後,便會至少給你一郡之地,讓你爲朕牧守一方......”

蘇遊哪能不記得楊廣當日的話?只是他現在的心性,早已變了。

不僅是因爲自己把揚州建設好後突然被召回,更因爲前幾天楊素顏在來家花園中說過的一番話。

楊廣接着說道,“前幾天朕收到了從南詔地區傳來的消息,那邊發生了一些動亂,朕實在不知派誰去安撫纔好......”

“這......”蘇遊當即皺眉。

南詔地區就是雲南啊,雲南現在估計都沒用上鐵器呢吧?

陛下這是要把我流放嗎?

363 暴打駙馬262 李淵駕到336 以假亂真232 白頭少年058 東海炊煙451 糧食問題516 蘇遊南下364 東都來客252 洞房不敗488 遊騎衝陣474 咄吉逝世409 大亂將起534 柴紹之死182 名留史冊389 威逼利誘348 素顏的心176 脣槍舌劍140 點石成冰247 漢俗婚禮318 自願捐贈402 攻城器械072 有關部門161 順藤摸瓜164 不如歸去442 瓦崗大勝026 明月別枝026 明月別枝281 神行太保167 置之死地077 手到擒來109 錢莊大計255 航海時代329 借錢買糧205 大戰前夕185 掩耳盜鈴058 東海炊煙514 世民奮起499 童山大戰中174 虛驚一場106 長假計劃080 篳路藍縷198 可敦營帳255 航海時代338 食指大動016 家父李綱387 雲帆遇刺397 叛軍潰逃504 入主長安273 十室九空226 第二場雪324 各有機心460 進攻尷尬391 連下四城422 封建制度483 江都宮變下349 人之將死519 衆叛親離036 敢與君絕440 百濟近況130 錦上添花143 墨子劍法393 你來我往544 分崩離析510 收劉黑闥525 稱帝在即505 有寇西來523 借刀殺人357 箭射遊戲256 夫妻回門182 名留史冊171 憂心忡忡078 獸血沸騰064 開源節流246 婚前冷腳545 完美收官283 蘇遊縱火295 白蛇傳說074 約會元慶123 民族大義440 百濟近況042 在水一方502 尋求結盟443 噩耗頻傳110 以財報德212 彌勒度緣504 入主長安341 營救雄信286 三國之爭338 食指大動087 集體賣萌232 白頭少年008 戰神傳說259 微服私訪028 名士風流511 利益之戰536 父子密談190 蘇遊求婚135 爲國選材184 漏網之魚386 王府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