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元七娘子

292元七娘子

經過死裡逃生,蘇遊這才注意到太陽已有幾竿高了,海上的迷霧也不知何時散了去,此時也可謂是風平浪靜了。

金正洪聽了對面的喊話,竟自作主張地替蘇遊答應了,蘇遊想着他見主心切,也並對他這失禮的表現多說什麼;倒是呂忠肅等人見他過河拆橋,心中有些憤慨。

兩船並行,慣於在船上穿行的水手只需一塊木板便可來回穿越了,但元采薇和扶余**畢竟只是小姑娘,他們想要有恃無恐地到蘇遊這船上,還需藉助舢板。

好在這船上並不缺這種物事,金正洪親自上前牽住了百濟公主的手,而來雁北則理所當然地迎接了元采薇。

來雁北對於元采薇的名聲是知道的,也早知他是司隸大夫元文都的女兒,只是她們兩家畢竟還有些差距,元氏又向來是不大看得起寒門的,所以此前她們兩人倒未見過面。

蘇遊自然也不可能認識元采薇,此時見她隨着來雁北走近自己,也只是點了點頭罷了。

元采薇比來雁北稍微矮一些,身形更是不如來雁北的凹凸有致,倒是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彷彿會說話一般,令人印象深刻。

蘇遊見元采薇不說話,又受不住與她相對而立的沉默,只好出語道,“在下便是蘇遊,不知元七娘子有何貴幹?”

元采薇感受着蘇遊灼灼的目光,心中有些不安,嘴上卻是毫無懼意,“你們跟在我的船後追了一天,就是爲了救這百濟公主?”

蘇遊點了點頭。

元采薇笑了笑,澄清道,“你剛纔也看到了,她一直號稱是爲了逃避她那些僕人的追捕。”

“我知道。”蘇遊說完這話,又補充道,“想不到我們都被這小公主耍了。”

元采薇不置可否,卻認真地面向蘇遊道,“有些誤會在所難免,但我想問你一句話,你敢誠實地回答嗎?”

“你想問元三公子的死,是不是與我有關吧?”蘇遊篤定地問了起來,而後又鄭重地說道,“我只能這麼說,我當初也是看到元氏別院起火時纔想到他有可能出事的,當我趕到時,他已經.......”

蘇遊有些避重就輕,儘管他口中之語沒有半點虛言,可誰敢說元三公子的死與他無關?

列國時,趙穿殺晉靈公,身爲正卿的趙盾沒有管,董狐認爲趙盾應負責任,便在史策上記載說“趙盾弒其君”,——這便是“董狐直筆”的典故。

王伯當與翟讓都是蘇遊的人,他們殺元三公子也是因爲蘇遊受了侮辱;換句話說,若不是因爲蘇遊,元三公子又怎會遭此劫難?

“我信你,告辭。”元采薇當然不可能因爲蘇遊表情鄭重就信了他,但她此時又能如何呢?

她原本只是路過的,就像她之前路過彭城,就像她無意間聽說了三哥的死是因爲蘇遊。

元采薇轉身要去,扶余**卻有些依依不捨,拉着他的手竟不讓她下舢板,可後者又怎能忍受與殺兄長的仇人同舟共濟?

元采薇決絕而去,扶余**卻又哭了起來,彷彿從此又回到苦海中一般。

金正洪好不容易纔把扶余**哄得擦淨了眼淚,但一說要讓她過來與蘇遊見禮時,她便不住口地說道,“壞蛋,不見.......”

蘇遊自然聽不懂他們的百濟話,但從王朝口中聽到了他們對話的大意後,還是有些哭笑不得。

他自然不能與十一二歲的小蘿莉置氣,只是,自己又怎麼得罪了她呢?

蘇遊正在胡思亂想之際,金正洪卻走了過來,訕訕地向蘇遊說道,“公主從小有些怕見生人,我怕他在御史面前失禮,便自作主張地安排她稍後才見御史了。”

蘇遊聽他堂而皇之的話,也並不拆穿,只好道,“她是公主,身份比我更尊貴,原本是我去參見她纔對,但聽你這麼一說,這事看來只能延後了。”

蘇遊這話,說的只是反語而已,金正洪卻當真了,不過也並沒有因此接替發揮。

事實上,百濟不過是大隋的附庸國罷了,即便是國王之尊,亦是不能與蘇遊這宗主國的三品大員爭一上下的,比如突厥的啓民可汗,他在長孫晟面前就一直沒什麼地位可言。

別說扶余**了,就是他父親百濟國王見了蘇遊,也該施禮施禮;若是因爲自己是國王而不把蘇遊看在眼裡,要是讓楊廣知道的話,那顯然是要壞事的。

金正洪看着蘇遊笑容可掬,倒一下忘記了他剛纔的翻臉無情,瞬間便認爲蘇遊是個好說話的主,隨即趁熱打鐵道,“對了,蘇御史,有句話我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有話直說。”蘇遊倒沒想過百濟也有這種說廢話的聊天方式,點了點頭道。

“你看,公主我們也找到了,不知御史什麼時候方便送我們回百濟去?”

“這.......”蘇遊倒沒想過他是急性子,聽了他的問題後差點就被噎住了。

蘇遊當初信誓旦旦地保證說可以幫來弘送他們回百濟,那是因爲當時蘇遊身邊並沒有人走過從大隋到百濟的航線,他要送人,實際目的無非是爲了找免費的嚮導罷了。

但現在有了張龍趙虎和王朝馬漢後,形勢便有些不一樣了,送與不送,在兩可之間;即便真的要送他們,那也應該是順便送他們。

熙熙攘攘,皆爲利來,攘攘熙熙,皆爲利往。如果讓蘇遊乾巴巴地把他們送回去,那顯然是癡人說夢的一種。

金正洪見蘇遊面露難色,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是一種冒昧了,但現在除了抱蘇遊的大腿外,還能有什麼辦法呢?如果貿然回去,在路上遇到了海盜那自己這十來人豈非待宰的羔羊?

金正洪正要給蘇遊哭訴自己的處境時,蘇遊卻開口說道,“放心好了,這事我已經有了安排。”

“哦?”金正洪聽蘇遊保證,隨即強笑着點了點頭。

“你也知道,我是朝廷的御史兼東南經略使,我是不可能偷偷到百濟去的,我身邊也需要護衛,現在這四五十可用之人你不覺得有點少嗎?我們先回杭州吧,我的人很快就從東都趕來了,我保證半個月之內必能出發。”

“半個月.......”金正洪重複着蘇遊保證的時間,半個月對他而言倒沒什麼,他擔心的其實是怕扶余**再次玩失蹤。

“再說了,你們原本就是要來大隋看看的,但她才一上岸就被你們急着送回去,這樣真的好嗎?”蘇遊看他似乎不喜,遂又說道。

“蘇御史說的是,那咱們就約定半個月後出發?”

蘇遊正要點頭,又想起還有一天就過年了,那半個月豈不是連元宵都沒過?然後笑道,“正月十六如何?”

“那便正月十六。那現在咱們去杭州?”

“對,杭州。”蘇遊點了點頭。

金正洪從蘇遊處得了確信,隨即興高采烈地回到了艙中。

蘇遊和來雁北此時終於可以安心地坐一會了,這一天多的時間從揚州追到這海上來,又是與大白鯊的搏鬥,接着又是一場生死競速,這日子過的......太悽慘太刺激了。

見金正洪走遠,來雁北終於忍不住吐槽起來,“我二哥這送人之事,真是太不露臉了。”

蘇遊笑了笑,無所謂地說道,“反正都是順路,你不會是因爲看到剛纔的大魚,便退縮了吧?”

來雁北被蘇遊看穿,羞赧地一笑。

“咱們只要把船造好,又怎會怕這些魚呢?不過,咱們這第一批船估計得買了,要不來不及了。”

來雁北感同身受,隨即問道,“十六出發,會不會有些急?”

“整個正月裡陛下給我的人還有咱們家的人都不可能到杭州,這樣的話,我們只能招募水手和夥計了,想到了這一層,我才確定十六這天的;要是都是咱們自己的人,我一定會打算更早出發。”

“那麼急幹嘛,賺錢也不急在一時啊。”來雁北有些不解地說道。

“我想順便坐船去琴島啊,我之前不是計劃了要在那修一箇中轉站的嗎?可是,時間上似乎又趕不急了。”

“那是,咱們十六才從杭州出發,到那得什麼時候了?到那沒人幫你,你怎麼也得折騰十天半月的吧?而你二月初就要趕到揚州上任了。”來雁北說完這些擔心,又提議道,“咱們能不能把琴島這個中轉站緩一緩?反正現在這條路也都沒有開通。”

蘇遊聽了來雁北的提議,倒覺得自己之前似乎有些急功近利了,現在想想,航路沒開通之前弄這個中轉站似乎真的沒什麼意義。

當初想要在青島弄碼頭,其實主要還是想着自己弄個船塢,然後再在那便畫幾塊鹽田出來的;不過,那便本來就人煙稀少,造出來的船賣給誰?

想到這些問題時,蘇遊又不免想到了杭州。

在戰略上說來,杭州顯然比青島更有意義,因爲東北方可以做買賣的無非只有新羅百濟罷了,高麗現在是敵對國,而扶桑又太遠......

東南亞的國家則更多些,而從揚州一步跨到泉州顯然步子有些大了,一不小心都能扯到蛋......

所以,杭州這個碼頭顯然應該優先建造!

蘇遊想到這,隨即笑着向來雁北道,“你說的對,咱們先在杭州修碼頭吧。”

“這.......”來雁北顯然是想讓蘇遊多休息休息的,哪想到他放下了芝麻,卻又撿起了西瓜?

053 波斯使者301 張鼎賣茶375 艱難險阻327 欲加之罪226 第二場雪334 背叛元氏274 刺客哭了378 對口相聲418 火炮夜襲263 窮追不捨421 西爨投降076 酒鬼橫行515 扣留來使061 猛將傳說485 幽州危機302 他們來了338 食指大動262 弄虛作假331 一泄千里448 新羅雙城527 立國雲中112 反敗爲勝318 自願捐贈056 好爲人師163 磨刀砍柴221 夜襲賊窩179 口出狂言001 隔花人遠337 乾坤獨斷281 神行太保251 洗盡鉛華180 不負衆望181 古道送別489 唯一希望129 風雲首秀260 三千假子254 素顏出走425 哀兵赴死216 姐姐留步134 宇文成都457 三百勇士492 收編羅藝207 無話可說330 收網在即269 下馬伊始074 約會元慶460 進攻尷尬503 大中國夢121 運籌帷幄298 公主歸來367 禍福相依532 狹路相逢037 風雪夜歸104 賣弄斯文168 風平浪靜184 漏網之魚070 蘭陵蕭氏036 敢與君絕081 峰迴路轉016 家父李綱349 人之將死049 姚記書肆500 童山大戰下423 兵馬未動066 無中生有230 兩美無猜048 長街遇險156 隔牆有耳538 量變質變341 營救雄信412 三徵高麗058 東海炊煙110 以財報德532 狹路相逢030 擦肩而過051 虎頭蛇尾305 七海商社166 黑手雷德290 北冥有魚511 利益之戰317 宴無好宴532 戰鬥不息251 洗盡鉛華299 除夕賀表472 燕雲奇兵234 噩耗北來468 十大罪狀281 神行太保437 調虎離山300 書友催282 查抄船行268 運河現狀162 黃雀在後099 未雨綢繆428 楊廣遇襲370 天花亂墜369 抵達蜀郡212 彌勒度緣007 初臨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