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

第三百零一章夔州

周圍一起起鬨,蘇油只好拱手求饒:“同科狀元王康侯教過我一招,不會填詞,便寫《浣溪沙》,我就作一首浣溪沙應景吧。”

教坊娘子取來紙墨,蘇油想了一下,揮毫落筆。

此地初來似舊遊,柘城離草汴渠鷗。黍邱亭下晚漁舟。

樑苑畫臺勞燕跡,濟陽文筆困狐謀。世間何計是夔州!

這詞一出,宴會上頓時鴉雀無聲。

回到府衙,張方平命人上茶,兩人私話。

張方平笑罵道:“掃興!你不是西漢辭賦駢文開的蒙嗎?虧得我在梁園迎你,結果被你搞得悽風苦雨!你那曲子讓教坊娘子怎麼唱?”

梁園是應天府最著名的景觀,西漢樑孝王劉武所建,是辭賦大宗梁園文學的誕生地,以鄒陽,嚴忌,枚乘,司馬相如,公孫詭,羊勝爲代表。

同時這裡也是大辭賦家江淹的故鄉,因此江淹又稱江濟陽。

江淹夢郭璞授與神筆,其後又夢他收回,這纔有了“江郎才盡”的典故。

蘇油在詞中將西漢辭賦家比喻爲奔勞無計投靠梁園的燕子,把江淹比喻爲受困的狐狸,意思是文章就算寫得再好,按他們那一套,對夔州也毫無幫助。

雖然彷徨無奈和擔心,但他絕不會效仿那些只會弄筆的文人。

因此掃興,就在所難免了。

蘇油笑道:“本來就是嘛,去天下至窮處上任,你還讓我詩酒縈懷,樑苑歌吹。傳入京城,我這官聲還要不要了?喲,峨眉雪芽!這可是眉山新品,茶裡用了茉莉,老貴老貴的……”

張方平翻着白眼:“還有心情品茶,剛剛那一番就是做作!枉琴兒小妹崽以爲探花郎憂國憂民,眼淚花兒都包上了。”

蘇油笑道:“你丟我進油鍋裡炸,我只想着如何脫身,哪裡還顧得上旁人!”

張方平哈哈大笑,然後認真問道:“明潤,你有治夔之策了?”

蘇油說道:“暫時還沒有,不過夔州乃入川鎖鑰,蜀鹽三日不下,吳中絲麻糧食,在夔州就要堆積如山。”

張方平皺眉道:“是啊……”

蘇油說道:“因此總要想想辦法,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

張方平說道:“那夔州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中轉站……等等,你想解決三峽交通?!夔門天下雄,明潤休要輕易!”

蘇油說道:“就算不能完全解決,只解決一部分,也挺不錯啊。再說也不一定非要解決才行,蜀鹽三日不下,那我就在夔州備足多日交換所需,同樣能幾方不耽誤,這不就替客商們解決了問題?”

張方平拈鬚沉吟:“就怕周邊不穩,有人起覬覦之心……”

蘇油說道:“那就如剛剛明公說的,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張方平還是有些擔憂:“邊釁啊……”

蘇油說道:“怎麼會是邊釁?我就鄉兵守境而已。其餘的,都是西南蠻內部事務。”

張方平啞然失笑:“忘了你在西南蠻中的聲望了,哈哈哈朝廷派你治夔,還真是量才善任!”

蘇油翻着白眼:“可得了吧,要不是高家非要拉我去喝茶,也沒這事兒!我就鬧不明白了,那麼多趨炎附勢的猴子不殺,非拎我這門都沒進的弱雞出來幹嘛?”

張方平微微笑道:“說明官家眼力長啊,他平衡朝局幾十年,一眼就能看出這局眼在何處。郡公的局眼,在高家;高家的局眼,在胄案;胄案的局眼,在誰?”

蘇油說道:“我只是想早日讓皇宋軍士兵甲犀利而已,那些狗屁倒竈的事情,真沒有參與。”

“還有一點,你和那些猴子,誰更值得保護?”張方平問但:“所以官家才把你外放,這是怕你年輕犯錯,曲意迴護保全。”

蘇油點頭:“也是,官家此舉,我是很感激的……對了,你還沒誇我。”

“我爲什麼要誇你?”

“你要我做的事情,我全都做到了啊。要我苦讀,要我高中,我全都做到了啊,還添了一個制科出身,老頭你都不誇我?快點快點。”

“但是於我有何相干啊,都是你自己的功名,我爲什麼要平白無故地誇你?”

“老頭……你,你真不地道!”

告別了不地道的張方平,大船繼續一路東行。

順着運河直抵揚州,然後在揚州又被曹佾留了幾天,才改入長江。

這一路上,就要收集糧食,絲麻,鹿皮,藥材壓艙了。

蘇油讓眉州商人一路交稅,然後自己用一個小本本記着。

他穿起了短衫,化身爲船工,關心船隻改進的同時,還學習最新的操舟之術。

一路江面開闊,還有兩處大湖,眉山二型的優勢,得以完全發揮出來。

風帆鼓足,划着之字航線來回切風,一日逆水也可行三百多裡。

但這已經不是四通商號最快的船隻了,如今四通商號有一款新船,如同龍舟,長寬比爲十比一,最寬處才僅有一丈二,風帆鼓足,奔行如箭。

四通商號用它來運送銀鈔,稱爲“快銀船”。

蘇油看過圖紙後大加讚賞,然後根據這個另外畫了一份圖紙。

兩艘快銀船並列,中間搭建甲板,下部中空不與水接觸,甲板上支帆,如此便能得到巨大面積。

纜索設計更加方便,穩定性更好,帆面更大,載貨量更多不說,速度還要更快。

圖紙傳回眉山,衆工匠頓時驚爲天人。

好吧其實小少爺的天人身份早已實錘,眉山人如今走到哪裡都敢拍胸脯——我們老家的小小蘇,六歲能詩,十四歲取探花郎,就是天上文曲星下來的!

離開汴京時,聽說這款新船還在研發當中,也不知道成功沒成功。

船到峽州,苦逼了,眉山二型收起風帆,老老實實的摸着石頭上行。

不是船摸着石頭,是縴夫們摸着石頭。

蘇油帶着乞第龍山,張藻張麒在此上岸,換上馬匹,帶上經緯儀,探索沿江棧道陸路。

蘇油也決定親自摸一回。

很多地段年久失修,樁子估計都是諸葛大丞相在的時候打下的,腳下就是滔滔江水,走得那叫一個心驚膽戰。

一路摸爬滾打,路上還經過了不少夷人寨子和無人區,纔到了巫山縣。

以這裡爲分界,就算進入夔州地段。

等到見到夔州的破門牆,四個人都已經沒法看了。

通判和推官這幾天一直在城門口等着,小探花不走尋常路,能人所不能,竟然想從峽州走旱路過來!

知州的儀仗旗牌早就被眉州二型送到了這裡,可是隻敢放在門口,沒敢迎入城去——人還沒到!

見着四個叫花子過來,通判就揮手:“去去去一邊去,要飯要到這裡來,也算是你們倒黴!這是走錯路了吧……”

推官點頭表示同意:“誰呀這麼缺德,給人家指路上這兒來?你們那馬是哪裡偷來的?沒收了!新任州官要來,正好少了孝敬……”

蘇油怒了:“老子們本來是四匹馬,一路過來摔死了三匹!就剩一匹了你們還想搶?小七哥,打開包裹!少爺要抖抖官威!”

張麒打了水過來:“少爺先擦把臉吧,你這樣子穿上袍子也抖不出什麼來……”

判官和推官對看一眼,靠!探花知州到了!怎麼這幅德性!

等到驗過了官狀,兩人忙不迭地道歉:“實在未知是上官駕臨,還請恕罪!恕罪!”

蘇油端着盆子餵馬喝水:“等會兒,讓我先把油加滿,看這一路,虧得是四驅高底盤,就這樣都只剩一個機靈的了……”

判官和推官你看我我看你,這是嚇傻了說胡話吧?

……

不管如何,夔州城總算是到了。

大宋從鹹平四年起,分置利州、夔州二路,夔州路治在夔州城,就是後世的奉節。

直轄兩縣——奉節,巫山。

而夔州路卻不算小,管轄夔、黔、施、忠、萬、開、達、涪、渝諸州,還有云安軍、梁山軍、大寧監。

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羣山。雄踞瞿塘峽口,形勢險要,歷來是川東重鎮、兵家必爭之地。

這裡古名叫“魚復”,相傳屈原死後,有大魚將其吞入腹中,準備送到他的故鄉秭歸。

結果大魚一路遊過頭了,直到撞到了灩澦堆,這纔回頭,朝秭歸游去,因此得到了這麼個名字。

蘇油覺得,屈原什麼的可能是假的,大魚回頭,可能是真的。

劉備派大軍來此,因此改名奉節,然後,可恥地被東吳打敗了。

關牆破敗,正街是一條泥路,兩邊是東倒西歪的木牆房子,瓦頂的少,草頂的多。

一路過來,百姓們基本都是身上着麻,面有菜色。

通判是五十多歲的老頭,推官也缺了牙齒,看來是都知道自己仕途無望了,賠笑道:“堂堂探花郎,朝廷怎麼放到這種地方來了,實在是……”

蘇油說道:“不用說那些個,接下來就跟兩位老哥一個鍋裡攪馬勺了,此地可有豪強?”

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難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金大忠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巫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號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學員斥候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十一章 物價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計第六百零九章 衝擊相府第七章 病根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七百八十三章 紫砂壺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私會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將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原始股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三百四十二章 爭論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儀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寶鈔第五百四十六章 十大罪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舉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第四百一十章 彈劾來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五百零二章 解決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遺囑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五百一十五章 夫妻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靈州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一千零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六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閱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見王雱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二百四十章 鱖魚肥(加更,求票,月票好少)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鍋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二百六十一章 歐陽修第五百八十七章 夢想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毒土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支持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議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與政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槓之旅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術第四百二十章 衝擊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五十九章 河幫雛形第四百三十五章 兩宮之意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體驗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龍門陣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六百五十四章 調查報告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勸和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餅第九十九章 溫度計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間府第九十四章 去勢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鬼章的謀略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對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高家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戰爭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問詢第三百八十四章 羊毛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攔駕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