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小家

蘇油笑道:“你這是以理工之學看世界,可是從政治學,倫理學來看,就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首先那些地方,遠隔重洋,蠻夷遍地,一封信件往來都得一年。”

“要開拓新疆土,第一批過去的,只能是丁壯,之後才移民婦女,老人。”

“如果這種行爲是大規模的,那麼國內只剩下婦孺,國外都是漢子?”

“所以那些地方,在國內兼併達到不可調和的時候,可以作爲一個疏導的缺口,就如黃河如今的東流故道一般,是用來解決洪水氾濫的問題的,而水位正常的大多數時候,可不能這麼幹。”

“這就會造成另一個問題,大宋在海外那些地方的發展又不足。”

“因此只能夠一步步的來,五十年能鞏固南海就不得了,一兩百年達到你說的那種程度差不多。”

父子倆都沒有提到近在咫尺的遼國的威脅,因爲兩人都知道,騎軍縱橫的大時代,已經提前結束了。

話題開得有點大,慢慢就說到了朝局,還有父子倆各自的工作。

蘇油從來都沒有想過扁罐只往軍事上發展,自己這個兒子,最起碼比王雱強吧?

平時就經常關於一些治政上的問題寫信與扁罐探討,扁罐和畢觀也經常都能給蘇油出出主意。

而在這方面,畢觀的能力遠在扁罐之上,從小到大那麼多書可不是白讀的。

畢仲衍現在是大理寺卿,除了正職,還在利用資料編纂一部著作。

大宋如今所用的法典,是宋太祖建隆四年,由工部尚書判大理寺竇儀等人奏請朝廷建議修訂法律,得到朝廷同意後,於同年七月編纂完成的。

之後由太祖詔“付大理寺刻板摹印,頒行天下”,成爲歷史上首部刊印頒行的法典,全稱是《宋建隆重詳定刑統》,簡稱《宋刑統》。

自頒佈以後,雖於宋太祖乾德四年、神宗熙寧四年做過一些改動,但是基本沒有什麼變化。

其篇目與唐律一樣,共十二篇、五百零二條,不過在每篇下增加了“門”,合計二百一十三門。

但是這些條文還是顯得有些粗糙,官員們在執法斷案的時候,不斷根據情況斟酌處置,此外還有中央不斷頒佈的敕、令、格、式添加其中,逐漸變成了規模龐大的法令體系。

其中的“斷例”,即之前判定類似案件的成例,逐漸成爲法令的主體依據。

這就是所謂“法所不載,然後用例”。

例本來是補法之不足,但在實際審判中,例起的作用很大,甚至超過法令。

發展到如今,“法令雖具,然吏一切以例從事,法當然而無例,則事皆泥而不行。”

這就會造成很多的問題,比如同樣的案件,歷史上時寬時嚴,皆有判例,一任地方官員所好,或者就是司法腐敗的根苗,官吏爲了貪圖財賄,“唯意所去取”。

畢仲衍是大牛人,對付這種繁瑣到浩如煙海的歷史檔案,從中提取總結成條目,本來就是他的強項。

因此他現在這本書,取名爲《宋刑統條法事類》,將是一本法官用於斷案的檢索工具書。

畢仲衍這部書編纂的體例,還是以《宋刑統》爲大綱,但是在每一條大綱之下,加上根據歷代判例和當前情況增設的細條,將同類案件的犯罪行爲輕重,後果輕重,實施者主觀動機等多方面緯度,給出了輕、中、重的不同判罰標準。

之後再加上這些標準的由來,就是歷代的敕、令、格、式和具體案例。

如此一來,這部書就變得綱舉目張,變成了一部金字塔形的新型法典。

法典的基礎是判例,其上是事類,其上是刑統。

現在這書還沒有編完,據畢仲衍私下給蘇油的信裡所說,這部書,最後會在四百卷以上,分爲官、民、刑、商四個大類。

畢仲衍爲了這件事兒,也沒少麻煩畢觀。

而二兄畢仲遊,在完成河北四路糾核之後,因爲破獲走私大案,被朝廷提拔,如今是荊湖北路轉運使。

荊湖兩路是朝廷新開闢的地區,好多地方歸流也才二十年,當地人很多還不服王化,或者說壓根不知道什麼叫王化,也讓畢仲遊頭痛。

還是畢觀給兄長支招,不如從研究二林巫法入手,與國法間雜用之,尊重當地民風民俗,再多建學校,慢慢教晦。

畢仲遊還有些拿不定主意,又寫信問蘇油。

蘇油回信說天理不外人情,要給土著們一個熟悉與習慣的過程。

荊湖地區如今除了大城,還有不少山區峒民習慣以前的巫法。

推行法令的基礎是文教普及,起碼得讓人家聽得懂你的法令。

文教都沒有推行起來,強行推行法令可能會適得其反。

之前治理荊湖,章惇有一套,劉嗣有一套,孰優孰劣,民間流傳的口碑就能說明問題。

畢觀說得對,慢慢來。

因此當蘇油見到畢觀的時候就微笑說道:“朝廷這是欠我家觀兒一個轉運判官,一個大理寺丞啊。”

畢觀臉一紅:“爹爹慣會取笑我。”

皇家海軍學院教師宿舍是一幢幢的紅磚小樓,兩層,樓下是大廳,廚房,傭人房,樓上是三室一廳。

外邊還有一個小花園,花園裡還停着兩輛自行車,跟蘇油見過的後世軍區大院小別墅幾乎一模一樣。

等進入裡邊,除了沒有家用電器,也跟後世差不多了。

廳中靠窗戶的位置有一架鋼琴,縫紉機,有地毯,沙發,茶几,甚至還有一張檯球桌,一架飛鏢盤。

飯廳有一張大桌,八把高靠背的椅子,廚房門口竟然還有一個吧檯,一個酒櫃,看來小兩口平時朋友也不少。

蘇油問起,原來平日裡畢觀就在這裡教授幾個女弟子鋼琴,休沐日裡畢觀會提前烤制好糕點,次日帶一些去拜訪相熟的女眷,而這裡就會變成戰術科師生們聚會的場所。

關於海軍新動力戰艦作戰方式的條陳,就是扁罐和他的同僚們在玩檯球飛鏢的時候討論出來的。

就在大廳裡掃視了一圈,蘇油就得出了很多的信息,在朝中他一貫被老頭們當做後輩看,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擺長輩的譜了:“這樣就很好,年輕人就是該有年輕人的生活方式,至於說不在家裡開火做飯叫外賣什麼的,其實我是一點都不在意,只要你們過得開心就好……”

畢觀小臉一紅:“我去廚房看看……”

“別!”蘇油說道:“你別動,趕快坐下,我去看看。”

等到從廚房出來:“要不還是扁罐去食堂叫外賣吧,這啥都沒有啊……”

扁罐輕車熟路地拎起搪瓷飯盒:“我一會兒就回來,很快的。”

扁罐走了,蘇油纔對畢觀說道:“聽小妹說,你還在研究數學?”

“嗯。”畢觀說道:“有時候也幫着扁罐哥哥做些航海方面的計算。”

蘇油打開行李箱:“這是漏勺送給嫂嫂的禮物,電石臺燈,這東西沒有煙,比噴燈安全,還沒有聲音,亮度和鯨油燈相比也不差。知道怎麼用嗎?”

畢觀美滋滋地道:“等我改天寫信謝謝他。電石燈在學報上看過原理圖,操作還不會。”

蘇油讓觀兒取過一杯水來,加上電石示範操作,畢觀問道:“這東西遼國那邊會不會學了去?”

蘇油笑道:“學了去正好,他們沒法生產電石,只能跟我們買,那可就成大生意了。”

觀兒點頭:“兩千多度的熔爐,對他們來說的確難。”

“對我們來說也難。”蘇油說道:“臨漳有個水廠鐵礦,水廠是當地百姓的稱呼,其實就是發電站,靠電站供電我們建立起了第一個電轉爐,如今那裡每天能出五噸鋼鐵,製作的鐵軌品質上乘。”

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種鄂的方略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本綱銀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證據第六十三章 扎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課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巡視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上堤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河套第七百三十四章 頂級數學家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返京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學員斥候第三百一十八章 狐大仙搬家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改線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鬥碗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六百一十一章 富弼返洛第十七章 鬥茶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興洛倉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無條件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積欠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彈劾第一百三十二章 苛政酷毒,猶勝猛虎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卻上心頭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震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節奏亂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八十八章 娃娃親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一百四十五章 隨手功夫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湯第七十章 授課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五百二十章 議河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災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集體智慧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轉輪銃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一百八十三章 恐怖的神靈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八百八十三章 相州案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第一百一十一章 埋祟第五百四十三章 古怪的正確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七百五十七章 筆名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七百二十五章 鉅艦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活與生存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課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故人之子(加更賀新年)第四百三十五章 兩宮之意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八百八十四章 議定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蘇獲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風氣和國格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七百一十三章 重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第七百一十三章 重會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二百九十章 建言第八百八十三章 相州案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信用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攻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容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講解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二百零六章 箭課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原始股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九十章 孝心第八百五十章 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