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聖手書生和玉臂匠

後來又來了兩個梁山舊人,一個是聖手書生蕭讓,另外一個就是他的好友玉臂匠金大堅。

蕭讓,濟州人氏,著名書法家,善寫宋代四大家蘇、黃、米、蔡四種字體(其中這個蔡原指蔡京,後人厭惡其爲人,才以蔡襄取代了他),綽號聖手書生。原書中宋江被捉到江州,吳用獻計讓戴宗請聖手書生蕭讓和善刻金石印記的玉臂匠金大堅到梁山僞造蔡京的文書,以救宋江。蕭讓從此上了梁山。掌管梁山行文和調兵遣將之事,是梁山的文職將領。排梁山好漢第四十六位。宋江征討方臘時,蕭讓未出徵,留在京師。

據盧俊義的猜測,原書中蕭讓不愛說話,是因爲蕭讓知道的真相太多了,蕭讓活在吳用的陰影裡。吳裡一手策劃的忠義堂石碣天文受命事件把蕭讓和金大堅捲入其中,吳用的裝神弄鬼使梁山權利整合運動完全進入自己預定的軌道並最終成爲無可爭議的定局,除了策劃者宋江、吳用以及被利用的工具蕭讓、金大堅,誰能想到那塊由蕭、金徹夜秘密打造的石頭實際上承載的是一個臭名昭著的陰謀?蕭讓沒有參加徵方臘,這也許使他免於一死,但最終蕭讓卻成爲他前度仿冒對象---蔡京手下的一個門館先生,蕭讓將繼續活在蔡京的陰影裡,這是命運跟蕭讓開的另一個玩笑。

盧俊義的招賢貼並沒有打動蕭讓,因爲他剽竊四大家的書法,一向賣字賣得很好,而且久居濟州,習慣了,不想遠赴北京。

金大堅也是濟州人氏,他和蕭讓是老搭檔了。金大堅善做石碑文,也雕刻出很好的玉石、印記;也因爲他能雕出絕好的玉石,所以大家都稱他做玉臂匠。原水滸裡他和蕭讓都淪爲御用的玩意,徒然浪費後半生。遇到盧俊義,這樣的悲劇不會再重演了。

同樣,盧俊義的招賢貼也沒有打動金大堅,他雕刻的玉石可稱爲大宋一絕,所以都賣得很貴,他家境優越,盧俊義的承諾打動不了他,而且久居濟州,習慣了,不想動彈了。

他們不過來怎麼行呢,盧俊義還想在不久的未來,讓他們模仿趙宋朝廷的花鳥皇帝和他手下重臣的筆跡和印章,甚至日後想讓他們僞造聖旨和樞密軍令。這兩個這麼重要的人才自然是不能掌握在其他敵人手裡,必須要先搶過來。

盧俊義先派人好生相請,請了多次,他們都不願意過來。敬酒不吃吃罰酒,軟請不行,就硬請,一氣之下,盧俊義派人將二人的全家都綁來大名府。而且恫嚇兩人不準傳言不準報官否則殺他們全家。在盧俊義的威逼下,他們不得不趕來大名府,投奔盧俊義。

結果蕭讓和金大堅來到大名府盧家,看到自己的家人,吃了一驚。他們的家人安然無恙,在盧家的一個大院子裡生活的很好,不僅衣食無憂,還都有多少不一的月俸,那個院子修飾清新秀麗極富藝術氣息,比起他們在濟州的房子好上太多,後來才知道這房子是建築大師李雲的傑作,他和新招募的手下徹夜趕工,十天地裡就造出了一個秀美的庭院。

蕭讓和金大堅很是滿意盧俊義對自己家人的安排,滿意給他們佈置的院落,只是很生疑惑盧俊義爲什麼要強請他們過來。

盧俊義自然不會將那個僞造聖旨的主意告訴他們,那個是上了梁山的事情,現在能夠讓蕭讓和金大堅做的事情還是蠻重要的。

盧俊義想起了後世某個城市的油畫村,想起來後世某國的教育產業化,突然有個絕好的創意涌上腦海。既然教育都能產業化,那藝術豈不是也可以產業化嗎,現在宋朝做爲整個亞洲乃至世界文化的頂峰國度,周邊的小國都極度仰慕漢族文化,何必以此爲契機,大肆開展文化侵略。想日後某個齷齪小島國能將他們的火熱片和幼稚漫畫傾銷於中央大國,某個無恥卑鄙靠發戰爭財起家的白狗國能將他們的雜糅文化傳播全球,對全世界進行文化侵略,爲什麼我堂堂中央大國就不能這樣做嗎,比卑鄙的敵人更卑鄙是盧俊義恪守的信條,這一次,他祭出了大中華文化侵略萬劍中的一把,書畫侵略。

請蕭讓、金大堅作爲教師,培訓出一大批書畫家和雕刻家,流水線、產業化地生產出各色藝術品,傾銷到遼國、西夏、大理、吐蕃、女真、蒙古、高麗、東瀛、安南等地,去賺取那些盲目仰望中華燦爛文化的無知蠻人們的銀兩;日後再輔助其他的文化形式輸出輸入,讓他們本國的文化無從發展起來。

金大堅和蕭讓聽到盧俊義的藝術產業化的主張後,仔細想了想覺得可行,在隨後的日子裡,他們充分享受到了藝術產業化的好處。他們沒進科舉,未入官場,在當時的藝術界,他們只能算是匠人,不能算是藝術家,他們的書畫雕刻水平雖然很高,但並不被當時的主流認可,既然如此,幹嘛跟那些所謂的主流客氣呢。想起來他們二人之前在那些書畫官僚(書法繪畫好又做官的人物,整個宋朝這樣的人物比比皆是,構成了藝術界的主流)面前所受過的侮辱,二人不單單教授下面的學員去搞原創,還剽竊時下出名的書畫官僚們的作品,尤其是老賊蔡京的字,是他們剽竊的重點。

盧俊義很是支持蕭讓二人的剽竊活動。因爲他對大部分的書畫官僚沒有什麼好感(哪怕就是蘇軾),如同對那個書畫雙絕治國無能的皇帝一樣。上有好之下有從之,上樑不正下樑歪,有那樣的皇帝,可想下面的大臣是什麼鬼樣子。這些人整天舞文弄墨寫書繪畫,對國家大事百姓之艱苦無動於衷,北方蠻族打過來就議和賠款,這宋末的官僚跟明末的官僚一樣無恥之尤。

蕭讓和金大堅跟着這個無法無天的主公,是越跟越爽,漸漸打消了離開盧俊義的想法。

第三十九章 分解第七十六章 神化崇拜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九十九章 攻下東平第十一章 拜訪樑中書第九十三章 紫髯伯皇甫端第八章 實情第三十七章 名將之瑕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九十一章 誅殺劉豫第二十九章 謀白虎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九十八章 造船第九十一章 聖手書生和玉臂匠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二十六章 二敗高俅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九十三章 孫立混入第三十七章 雙槍將董平第二十九章 謀白虎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九十章 阻擊兀朮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四十二章 花家槍法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三十一章 大興馬政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五十六章 麒麟春功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二十章 十字坡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六十章 掃北高麗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七十六章 攜美逃跑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三十七章 名將之瑕第三十二章 賬本名冊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二十八章 三敗高俅第六十四章 倭國內亂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八章 景陽岡第二十八章 收少華三英第九十章 阻擊兀朮第四十五章 笨女孩第九十九章 玉幡竿孟康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六十九章 所謂階級第三十六章 郝思文和宣贊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八十三章 江南方臘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六十一章 忽悠許貫忠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五十九章 漁翁得利第七十五章 必當復仇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三十六章 楊家復興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五章 雞肋麒麟功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業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第九十二章 戰扈三娘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節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寫此書的終極目標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八十七章 分權壟斷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八章 實情第七十章 絕非朋友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