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臺灣製糖

政和六年,李俊海軍經過頻繁的征戰,征服了從登州)T所有沿海島嶼,整編了沿海的所有海盜,將漫長曲折的海岸線變成了山東到臺灣的安全生命線。

然後李俊又攻佔了流求大島,後來秉承盧俊義的諭旨,將流求大島更名爲臺灣島。

與此同時,盧俊義乘着三敗高俅的餘烈,挾持着高俅詐開了一道道城門,將長江以北、運河以西的大片地方都囊括下來。

同時將大陸到臺灣的運輸線最短縮短到通州海門縣篙枝港口到臺灣的淡水港口。

李俊佔領了臺灣及其附近小島嶼後,盧俊義便將業已佔領濟州島的孫立跟李俊調換,讓孫立領海軍第一軍進攻琉球羣島,李俊帶海軍第二軍掃蕩高麗附近的所有小島。

因爲高麗王朝的內部動亂隨時有可能發生,所以盧俊義傳諭孫立和李俊的海軍要加快征伐的腳步,在進攻高麗半島前完成會師。

與此同時,盧俊信前去臺灣島,擔任臺灣府的知府,負責臺灣的屯田事宜。

後來升格臺灣府爲臺灣道,管轄臺灣島、澎湖列島、琉球羣島等大小島嶼。

臺灣道從五十多萬和十幾萬土著中招收了兩萬防備軍,一萬陸軍、一萬海軍,負責臺灣島、澎湖列島、釣魚羣島的軍備,琉球羣島現有孫立海軍駐防。

臺灣道在盧俊信的經營下,屯田、開礦、民族融合,一切紅紅火火,臺灣頓時生機勃勃。

盧俊信的屯田裡並不是一味的水稻,還種了一些綠豆、芝麻和大豆。

另外更多地則是甘蔗。臺灣溼熱多雨。特別適合甘蔗生長。有了甘蔗便有糖。臺灣地製糖業又是一大創收點。

唐代初期糖是貢品。只有皇室能夠嚐到。唐中葉以後。才日漸走向民間。雖然到了宋朝民間已經開始有糖作坊。有了各種糖製品小吃。但糖或者甜品還是非常昂貴地東西。

在其他國家。糖價更貴。尤其是高麗、日本少產糖或不產糖。糖價甚至比鹽價還貴多了。

本來盧俊義壓根就沒有想起來要發展製糖業。河北土生土長地盧俊信更加想不到。但其他人想到了。因爲盧俊義曾頒佈過一個法令:“一人計短。三人計長。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爲了義軍地發展。需要羣策羣力。凡對義軍地各方面發展獻言獻策有效者重賞!”

有一個叫做唐田地福建移民見臺灣地氣候比福建更適合甘蔗地生長。同時義軍所有行業裡缺少了製糖行業。便向盧俊信獻言開闢甘蔗園繼而製糖。

盧俊信隱約意識到這會是一個大行業。便向盧俊義發信請示。盧俊義看了大喜。令盧俊信重賞了唐田。讓他前往福建帶回甘蔗苗。唐田得了重賞。欣然前去福建取回了大量甘蔗苗。然後以這些蔗苗爲基礎開始大規模種植甘蔗。並開始培育蔗苗。然後再進而擴大甘蔗種植。

蔗苗來源很多,最主要是蔗莖,因爲蔗節上會長芽,方法是取整支蔗,分切成一段段雙芽苗,然後平植或斜植。另外還可以採用宿根方法,就是當原料甘蔗採收時,不挖蔗頭,採收後再經過切頭、開根、排土、施肥即可。

甘蔗生長期主要受氣溫和品種影響,在臺灣大約十四到十八個月,不過宿根的可以縮短,只需要十二個月。但是生長期不足的甘蔗,不只產量低,而且糖度也較低。秋植甘蔗以八、九月,春植甘蔗以二、三月爲種植適期,因爲製糖開工期從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所以秋植蔗都有足夠生長期,而春植蔗需要延後採收來配合。

唐田做爲臺灣島屯田司蔗糖處的主管,他在具體的勞作中總結出一套輪作制度,可做到不浪費田地資源也不影響甘蔗生長。

首先,因幼蔗生長緩慢,土地沒有充分利用未免可惜,這時唐田授意蔗農們間作一期其它的短期作物,和蔗苗一起生長,趕在蔗苖長大之前收穫完畢,以增加土地收益。但有個條件需要遵守,就是間作的作物不能對蔗作有太多不良的影響。適宜的作物有落花生、豆類、大蒜等,後來從中南美洲一帶取回了玉米、番薯、馬鈴薯後便種植這些作物。

其次,在蔗苗長大以後,開始應用完整的輪作制度。通常是甘蔗一期新植,接着二期或三期宿根,再一期或二期水稻,然後又回到新植。而在末期水稻未收穫前,把新植甘蔗種植在水

糊狀泥土中,稱爲糊仔甘蔗。它的優點是既不影響^+又可使後作甘蔗提早種植,還可節省整地築畦等作業費用。

和第一期水稻間作的,稱爲第一期糊仔甘蔗,也叫做春植糊仔甘蔗。和第二期水稻間作的,稱爲第二期糊仔甘蔗,也叫做秋植糊仔甘蔗。

因爲甘蔗的生長週期,決定了一年之內,糖場只能開工兩三個多月,現階段民營資本恐怕也空耗不起。另外因爲糖業的利潤豐厚,盧俊義想到日益增高的軍費開支,也放棄了與民分利的打算,決定由臺灣道政府開設糖場,所有的利潤都由義軍獨佔。

在臺灣道開設幾個大型的糖場,設置煮糖器具,因煮糖時正值農閒時節便臨時徵用耕牛,用牲畜之力來拉磨,而工人的來源則是臺灣道的地方守備軍,除了兩萬戰備軍之外,還有各州、縣、鎮的守備軍。

蔗民們將甘蔗收割後,清除不需要的蔗葉、泥土、根鬚等,接着捆綁到牛車上,然後再運送到製糖工場。運送到工場以後,再細細清洗完畢,然後送進“石車”裡壓榨。

石車是由兩個花崗石製成的圓柱形石磨製成,以牛拉石磨,甘蔗從兩個圓柱石磨中夾碾而過取得蔗汁,併產生蔗渣。兩個石磨組成的石車,需要十二三頭牛來拉磨,後來則採用牛拉和水車推動的聯合方式,使得可以多番壓榨,使得蔗髓當中的糖汁能基本都榨取出來。

然後再將蔗汁加熱,隨後加入石灰淨化,讓雜質沉澱,取得較清澈的甘蔗汁,然後將清汁煮至羹狀,沾之會黏手時,一邊冷卻一邊以木棒攪拌,使糖漿能均勻結晶成顆粒狀,即俗稱黑砂糖或紅糖的赤糖。烹煮時會有雜質浮沫產生,以木瓢撈出,冷卻沉澱後可作爲養豬飼料,或拿來釀酒。、

一般來說,雙磨石車製造黑糖,若全憑牛力與人力(用牛十二頭,煮糖工二十人),每日大概可以處理一萬斤的甘蔗,並於當日內煮成黑糖。

這種黑砂糖和紅糖雖然各有妙用,奈何價值甚低,市面上偶見的紅糖只賣出了二百多文的價格,如果白糖上市,擺出十貫的價格怕也會有人購買。不過,這北宋末年的生產力不足以支持盧俊義用現代化學工藝從赤糖裡面提煉出白糖,只能用土法,這個就要靠唐田等製糖工人的反覆摸索,直至找到適合這個時代的加工方法。

先是取出赤糖中顆粒大而完整、比較不乾淨的顆粒,裝入漏斗狀的陶缸中,淋上一遍又一遍的黃泥水,使黑渣順孔流出,上層的糖自然變白,愈上層愈潔白,就是白糖。利用這種方式可以取出上層的白砂糖,中層的黃砂糖,下層的褐砂糖(這種褐砂糖比未經精練的黑砂糖好不到那去,但多少顏色淺一點,可以賣的貴些)。

至於流出的黑色殘渣則稱爲糖蜜,可用來釀造酒。釀出的酒之過濾後,兌上以米釀造而成的米酒,即可飲用或作爲料理用酒。兌米酒比例大概是米酒六,糖蜜酒四。

而蔗汁加石灰沉澱後的泥漿稱爲“濾泥”,是極佳的肥料。蔗渣是甘蔗壓榨過程中所殘餘的廢棄物,糖場可以回收曬乾後當柴火煮糖,甘蔗枝葉與蔗皮也是主要燃料來源。基本上,製糖燃料無須外求。事實上,往往因爲蔗渣太多,可以將多餘蔗渣當堆肥使用。但後來發現蔗渣其實是可以拿來製造紙漿的,便拿去做了紙漿。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設想的很好,但就在製糖業剛開始發展的階段,在甘蔗園的經營上就出現了問題。盧俊信向盧俊義飛鴿傳書彙報稱:“這些蔗園我原定的是全部屬於義軍所有,蔗民只領取薪水,卻發現種植甘蔗的百姓們遠遠不如那些屯田勞作的百姓勤勞。唐田獻策改蔗園爲私有,即可激發百姓幹勁,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盧俊義接到這份信,不禁想起了其他作物尤其是水稻和小麥等糧食作物的屯田事宜,深感盧俊信遇到的問題也普遍存在於山東、蘇北和其他海島上的屯田,包括民屯和軍屯。那些屯民和屯兵都沒有自耕農勤勞,甚至還不如佃戶。

盧俊義就這個問題徵求過後勤部總管蔣敬、後勤部屯田司主管陶宗興(建設部工事司主管陶宗旺之兄,通曉農事)二人的意見。(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第十七章 利用童貫第一百章 軍制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五十五章 議攻高麗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九十七章 信鴿第六十七章 漢奸藥師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鏡子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五十一章 保護我的寶貝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二十二章 佔領浙東第三十七章 雙槍將董平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二十章 攻打江南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八十二章 徹滅倭族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三十四章 鎮壓鹽商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二十四章 賽秦瓊第二十二章 佔領浙東第六十八章 梁山之主第一百一零章 呼延來犯第十六章 改判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二十章 十字坡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八十四章 靖康之恥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五十七章 刮目相看第三十章 洪七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一百二六章 膠東黃金第一章 方臘敗亡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六十九章 所謂階級第八十七章 梁山匯英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一百零九章 娶李師師第四十七章 純粹發泄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第八章 景陽岡第七十章 絕非朋友第四十三章 小美女第一百零三章 建獨龍堡第五十二章 金錢豹子湯隆第七十八章 可惡的地頭蛇第八十一章 混江龍李俊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應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應第一百零三章 建獨龍堡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九十六章 福建廣東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九十一章 誅殺劉豫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九十三章 紫髯伯皇甫端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十二章 四大聖地第三十八章 收燕青爲義弟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六十二章 確定根據地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四十六章 惑扈三娘第六十八章 梁山之主第十七章 與李綱孫立論武第十二章 過元宵第三十四章 石將軍石勇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