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

宋王朝滅亡的原因複雜的很,其中有一個原因不能不文武分途、以文御武;另外就是一個很根本的原因就是先賢曾反覆提過的“生憂患死於安樂”,宋就是死於安逸。

爲結束唐末五代地方割據尾大不掉的藩鎮格局,宋初君臣就開創xìng地設立了“知州”等制度,以中央官員的身份去“知地方事”,將財政、軍事、行政權力從地方首長手中分解開,這實際就是文武分途。

正是這個開創xìng的文武分途,決定了宋朝和未來千年中華民族的命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尚書》,在軍事鬥爭時期,將領的管轄權遍及財政和民政,這既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傳統的。我們可以在chūn秋、戰國、秦漢、三國、隋唐,看到一個個英雄的影子,而在宋朝,我們看到的是渙散潰敗的軍隊,尸位素餐的將領,一個勞苦功高卻滿mén戰死的戰將家族(楊家將),一個大有作爲卻沒有好下的統帥(岳飛)!

宋朝整體社會制度和文化都在盲目擡高着和平治國的文人,以致於發展到頂峰時期便生出了一種文化怪物——“空談xìng理的道學君子”,他們把治理財政視爲聚斂,把保衛疆土的將士視爲粗材,把作文章視爲玩物喪志,把留心政務的人視爲俗吏,別人都不是好人,天地間只有自己最高尚。與此同時,宋朝卻通過息外敵(西夏、遼、金)來控制自己地國防將士,用鼓勵將帥腐化墮落的方法來懈怠自己的國防將士,就像是老地主怕兒子外出幹別的壞事而yòu導他去吸鴉片煙一樣。

宋朝是中華帝國地最後頂峰,它科技先進、經濟繁榮、文化鼎盛,甚至出現了某些帶有近代化特徵的經濟萌芽。但在北方強敵頻頻內犯的情況下,沒有國防保障的高度經濟繁榮就是“將自己變成敵人養的féi豬”。趙宋皇帝培植打壓武人,當北方的強敵出現並且南下侵略,坐而論道之風又怎能救國家於不亡呢?

宋太祖趙匡胤:後代中沒有出李世民、成吉思汗、明成祖這樣的一代雄主,卻出了宋徽宗這樣的畫家、書法家。

在皇帝地表率下,大xiǎo官時咬文嚼字、賣nòng文采,以附庸風雅爲能事;而一遇國家危機卻推諉扯皮,束手無策,甚至請巫婆神漢作法來擊退敵軍。這樣昏聵無能的朝廷只能是“自作孽,不可活”。

宋朝還允許經商,這導致軍營社會化,一些將領還與士紳乃至黑惡勢力相勾結並參與非法經營。駐軍與當地經濟利益盤根錯節,又會造成上級調度不靈,朝廷遭遇危機時調兵敕命一下,馬上便有官兵怨憤、家屬哭鬧。金兵進犯開封時召喚救兵的“金牌”下了一道道,各地勤王兵卻來之甚少,宋徽宗、宋欽宗二帝被俘的“靖康之恥”也就勢不可免了。

在冷兵器時代,可以說是越野蠻:=強大,越落後就越兇惡。你落後貧窮就有動力掠奪比你富裕地人,並且打起仗來敢於玩兒命。遼比宋野蠻,所以宋不得不給遼錢絹上貢。金比遼更野蠻,以金幾年就滅了遼。後來的蒙古人比金人還野蠻,所以蒙古滅了金。蒙古人比宋人野蠻得多,所以南宋打不過蒙古。縱觀世界史,文明的古國都是被比它落後、野蠻~民族消滅,古希臘、古羅馬帝國早就化爲了歷史的雲煙。

人越富裕越怕死,而且:=幸福越熱愛生命,這是人之常情。所以南唐後主李纔有“chūn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xiǎo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慨嘆。人越窮困越不怕死,一個餓着肚子地人會比吃飽了的人狠。一個爲沒飯吃、沒衣穿而發愁地人會比衣食無憂的人作戰勇猛,光腳地在任何一個朝代都不怕穿鞋的。

宋人太文明瞭。過慣了安逸而富裕地活。連武大郎這樣一個賣炊餅地都有兩層xiǎo樓可以住。普通地農村人家也有酒喝。宋兵在長期地安逸生活下戰鬥力很弱。宋詩云:“父母生我時。教我學耕桑;不識官府嚴。安能事戎行!執槍不解刺。執弓不能shè;團結我何爲。徒勞定無益。”宋人是爲作詩、畫畫、娛樂而生地。nv真人生下來是騎馬、掠奪、戰鬥地。試問宋人怎麼可能戰勝在血雨腥風中奔出來地原始兇猛地金兵鐵蹄?

皇帝也一直引導着臣民走“太平娛樂”地道路。簽訂了“澶淵之盟”地宋真宗在對外政策上雖然很軟弱。但是在引導社會走向穩定這方面還|在行地。除了接“天

能作詩。當時他親自作有一篇著名地詩《勵學篇》。不衰: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yù。出mén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yù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在這種風氣地導引下。讀書升官發財是年輕人地唯一途徑。而從軍變成了下賤地行業。社會形成了歧視兵士地風氣。水滸中罵人地話“賊配軍”、“老軍頭”等。都是軍人地位低地表現。這樣地人組成軍隊怎麼能夠抵擋如狼似虎地金兵呢?

一個時代地政治和軍事總是互相影響地。宋朝地立國jīng神、國家政權體系和國防政策已決定了其“中看不中用”地軍事實力。從宋朝立國開始。限制武官、防範武將已成爲其軍事制度地重要特點。宋朝重視文科地選拔。其完備地文官制度甚至爲西方國家效仿。但對軍事人才地培養則幾乎爲零。北宋幾乎沒有出現開疆拓土地名將。所謂地一些名將如楊家將、種家將、折家將。也只不過是“子裡地將軍”。代表不了軍隊地總體水平。

政治上文官治國。全社會重文輕武。使得軍人社會地位不高;經濟上地發展成果。也被不合理地兵役制度造成地龐大常備軍耗費得所剩無幾。科技上地先進發明。在軍事上地應用猶如曇花一現。沒有形成持久穩定地戰鬥力。火yào地廣泛使用不是在軍事上。而是在用於粉飾太平地花炮上。可以說。經濟科技上地優勢。始終沒有成爲軍隊建設地支撐。

宋朝的軍事是弱,可是並不是因爲統治者不重視,相反是由於統治者擔心兵變奪權,宋太祖趙匡胤就是靠這個起家的,所以很注意這方面的教訓。寧可不吃別人的飯,把自己手中的飯吃好就可以了。將領因此頻繁調動,這樣就不可能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最後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軍隊戰鬥低下,但軍隊的數量卻是非常龐大,“冗軍”也成爲宋朝的死結之一。窮兵黷武的好處宋朝一點也沒沾上,因爲冗軍而空耗了的軍費卻一點兒也不比軍事強大的漢、唐、明少。文武官員搞政治不行,舞文nòng墨卻是一流。因此,北宋的軍隊戰鬥力爲歷朝最弱,但並沒有出現叛luàn。以上這些都是由北宋的政治特點所決定的。

自宋朝以後,儒家思想全面保守化,其代表便是程朱理學。中國的政治和文化思想從此日趨末落,失去了唐以前的大氣和開放。宋從頭到尾窩囊到死,臨死還產生程朱理學這個中國古代最大的jīng神勝利法。明明軍事上打不過人家,非說自己在道德上比你高尚,好勉強找出一點比對手強的地方,滿足自己在心理上的虛榮。明明男人軟弱無能,怕家裡的nv人抱怨,就給全體nv人纏上xiǎo腳,徹底剝奪民族一半人口的任何反抗能力,遺害千年。

這好比一個農村的大地主的日子過得很不錯,天天還附庸風雅yín詩作畫的,家裡還有嬌妻美妾伺候着。但村子的旁邊有一羣山寨強盜天天管他要保護費,而且越要越多。大地主組織自己的村民組成武裝,但是這些村民不給錢根本不賣命,給錢也不管用,大地主只好拼命壓榨佃戶,還和強盜簽了保護協議,定期給人家jiāo錢,這樣大地主的日子過得還不錯。(一路看xiǎo說網,手機站wap.16k.cn)

風水輪流轉,另外一羣新崛起的強盜打敗了原來的強盜,不僅僅要求大地主繼續jiāo保護費,而且變本加厲,要霸佔大地主的全部家產和妻nv,將大地主淪爲奴隸。大地主沒有辦法,組織家丁跟新強盜玩兒命,但是根本打不過人家,大地主被新強盜bī到牆角急忙大喊:“我比你會掙錢,比你文明,比你會作詩,比你會畫畫,比你懂音樂,比你nv人漂亮……”新強盜踩住他的脖子說:“比我再強,頂個鳥用,你不過是個多才多藝的奴才。”

宋朝所走的是一條捨棄武備建設而通過發展經濟實現富裕的道路。因此,“兵雖多而戰力弱,國雖富而兵不強”,自始至終受制於周邊少數民族政權。沒有強大的軍力做保障,無異於一條腿走路,無異於是把自己養féi了任人宰割。芶且偷生的朝廷要實現社會長期健康的發展和繁榮,談何容易?如果說秦亡於苛政,漢亡於戰luàn,隋亡於兵役,唐亡於割據,那麼宋就亡於安逸。

第六十五章 轟天雷第八十四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七十五章 必當復仇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二十七章 破假招安第三十四章 鎮壓鹽商第六十二章 確定根據地第九十五章 攻佔西北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十八章 佔據淮西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業第二章 方臘殘部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四十章 臺灣製糖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四十二章 花家槍法第五十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八十二章 徹滅倭族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八十四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二十六章 少華山第十七章 與李綱孫立論武第四十八章 燕雲往事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十六章 改判第七十一章 劣等民族第七十章 長亭送別第六十六章 謀奪梁山第四十八章 燕雲往事第九十九章 攻下東平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四十五章 笨女孩第五十二章 金錢豹子湯隆第七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七十一章 劣等民族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十六章 攻曾頭市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一百零三章 建獨龍堡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五十一章 保護我的寶貝第七十章 絕非朋友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十三章 王慶敗亡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四十七章 政治婚姻第六十八章 愚蠢文人第八十三章 江南方臘第一百二六章 膠東黃金第九十七章 信鴿第九十八章 造船第八章 景陽岡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二十七章 破假招安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六十九章 張叔夜第二十七章 破假招安第七十二章 苦練精兵第九十七章 信鴿第十八章 單騎救美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三十章 洪七第五十一章 蕭幹投奔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三十八章 沒羽箭張清第九十三章 紫髯伯皇甫端第五十二章 更生恩愛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五十九章 漁翁得利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三十五章 名將脫穎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八十七章 分權壟斷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五十八章 強弓硬弩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四十七章 純粹發泄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四十三章 小美女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五十九章 漁翁得利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