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

着方臘、王慶勢力被童貫掃平而童貫又被齊軍大敗,浙等淮河、長江、太湖、鄱陽湖流域勢力空白之際,盧俊義進軍神速,一舉將原方臘整個地盤和王慶的半個地盤都拿了下來,一舉將趙宋朝廷的最主要的賦稅之地都佔據了,也一舉斷了趙宋朝廷的財路,在這樣的情況下,趙宋朝廷無可奈何之下只能儘快贖回敗兵,然後儘快消滅田虎,然後北上伐遼。

而盧俊義則趁着戰爭暫時告一段落,抓緊鞏固他新佔領的地盤。

首先是理清行政區劃,趙宋的行政區劃太過混luàn。州、府、軍、監州府軍監並不是完全同級的,軍監都有兩種,分別稱爲大軍監,xiǎo軍監。級別也不同,大軍監和州府同級,xiǎo軍監則否,與縣同級。一般來說大軍多,xiǎo軍少,xiǎo軍的來源是鎮,待會我會再講到。大軍的來源一般是xiǎo軍升級,或是邊疆軍事需要,級別不能太低。但大軍雖然說是州府同級,但管縣的例子並不多,一般下面設的是堡和寨。xiǎo軍又有兩種,一種做爲獨立行政單位,屬於州府,有直轄地,也管民。還有一些設在州府治所,如江州即有軍額,軍城在州城內,不管民,也屬xiǎo軍。監,以經濟目的而設,不但有與州府同級的,只有一個,雲陽監;還有與縣同級隸屬於府州的,很多,還有隸屬於縣的,也不少,xiǎo監也有管民不管之分,和軍類似。

盧俊義一律廢除做爲地方區劃地府、軍、監,齊國治下以政務院起頭下面的編制是道、州、縣、鎮四級行政區域,道相當於路,相當於半個省,兼具軍政管轄職能比路的職能強大,日後佔據了其他國家後做整體規劃時會設置省,這時的省比後世的大,能監管四五個省。至於社、保、裡三級爲地方公民自治。盧俊義命政務院迅速將府、軍、監之類的行政單位或改名或撤銷併入或分割整頓。如在趙宋的行政區劃裡,盧俊義之前攻佔地浙東算是它的兩浙路,浙西算是趙宋的江南東路,但盧俊義劃分這兩塊地盤平分做三道。在劃分之前先將廣德軍撤銷合併在湖州,潤州撤銷合併進江寧府,改江寧府爲江寧州,太平州撤銷合併進宣州,撤銷南康軍併入江州,將舟山羣島併入明州治下,將蕭山縣從越州併入杭州治下。

如此一來,根據經濟發展、地理歷史習慣,將蘇浙地區分成三個道,江蘇道、浙東道、浙西道,其中江蘇道轄有五個州,都是魚米之鄉和商貿大城,對它們的賦稅也就稍微重些,有蘇州、秀州、湖州、常州、江寧州,治所江寧;浙西道轄有七個州,大部分都是山區較爲不發達,對他們的賦稅相應也有減輕;宣州、池州、饒州、州、睦州、信州、衢州,治所)縣;浙東道轄有七個州,有杭州、越州、明州、台州、州、處州、溫州,治所杭州。

從此不單單是蘇浙地區,其他地方也都進行了合併行政區域的活動,而且在劃分州勢力範圍和縣勢力範圍時除了遵照歷史地理地形習慣外,也要遵照地圖形態,換句話說,最好不要出現在地圖上看起來奇怪異常地行政區劃。

另外在齊魯一帶也進行了類似的整編,州併入青州,州併入齊州,州的丞縣併入徐州,單州地碭山併入徐州,東平府併入濟州,高唐州、博州併入德州,而滄州的無棣縣併入棣州,而棣州則併入濱州。自此魯東道治下轄有登州、萊州、青州、州、密州、濱州六個州,治所在青州;而魯西道則轄有濟州、齊州、德州、徐州、兗州五個州,日後還會轄有一個將興仁府、廣濟軍併入濮州而就的新濮州,但現在這些地方暫時先還給趙宋朝廷做緩衝。

而在兩淮地區,淮陽軍改名爲淮陽州,漣水軍撤銷併入海州,高郵軍撤銷併入揚州,真州撤銷併入州,無爲軍撤銷併入和州,壽州的六安以南部分併入廬州,州地蒙城併入宿州,濠州併入宿州。如此一來,兩淮分成淮東道和淮西道,淮東道轄有海州、淮陽州、楚州、揚州、通州、泰州六個州,治所楚州山陽,而淮西道則轄有宿州、泗州、壽州、州、舒州、廬州、和州七個州,治所廬州合féi。

而黃州、州、江州、鄂州這四個州並稱江漢道,治所乃鄂州武昌,其中南康軍撤銷併入江州,漢陽軍和興**撤銷併入鄂州。

臺灣道下轄澎湖直轄縣、臺北州、臺南州、臺東州和琉球州,共四州一縣,治所臺北。

至於高麗地漢南道、漢北道。倭地地東海道、中海道和北海道下面分別都轄有五六個州。每個州下面五六個縣。不過人口相對中土稀少很多。一個道只有三四十萬人。尤其是北海道。

地地盤。版圖相比五六年前地齊魯擴展了將近十倍。也增加了三千多萬。齊軍原本人馬不足控制這龐大地領地和人口。便又開始擴編。

盧俊義控制地地方大部分都是原來繁花似錦、人口稠密之地。雖然經歷過戰火。但人口密度依然比西北、西南和嶺南之稠密些。再加上不斷地從趙宋腹地、遼國腹地拉人過來。和積極地人口增長政策地刺激。在宋宣和四年初。齊國治下人口普查結果是有近七百萬戶。包括軍隊在內所有人口大概有四千萬。佔原趙宋總人口地三分之一。其中從高麗、倭國和其他地方俘獲得來地奴隸、戰俘並不算在內。這些奴隸、戰俘共計有六百萬。這六百萬奴隸被驅趕做屯田、挖礦。能極大地解放部分勞動力出來做軍人。

在齊國地武裝力量中。最基層是民兵。十個平民中選出一個身體健康地壯年人。不限男nv。如此算來。齊國境內共有四百萬個民兵。民兵地組織、訓練有法可依。即《保甲法》。有社長、保長、甲長地副手負責編制、訓練。每三天訓練一天。並不影響農業生產。

擔負起地方防守力量地是警衛軍。從五個民兵中chōu選二個編入警衛軍。編成一百六十萬警衛軍。所以說警衛軍算jīng銳民兵組織。警衛軍有屯田。二天訓練一天。不影響農業生產地前提下完成訓練、防守任務。除了要防守州、縣、鎮地城寨外。還負責剿匪、治安外。有一個很重要地工作是司法。協助地方法院、檢察院做後世普通警察地工作。另外因爲有六百萬奴隸或戰俘、近四十萬罪犯屯田、開礦時需要看守。這個任務只有警衛軍中特別撥出一支近四十萬地獄警部隊負責。因爲是二十五人中chōu選一名。則某些州人口稠密便可能會有四五萬警衛軍。某些州如高麗或倭地只有四五千警衛軍。如此地比例。算是十戶。也就是一個甲出二名警衛軍。因警衛軍都有屯田任務。能夠自足。所以並沒有對其他平民有太多負擔。

齊國的正規軍名爲禁衛軍,多加一個衛字是要區別於趙宋的禁軍。禁衛軍是負責攻城略地、抵抗大規模敵人、防守重鎮和首府等職責,它應算作警衛軍的升級版,凡是訓練考覈不合格、半年沒有戰功的禁衛軍士兵就會被貶斥到地方警衛軍,相反警衛軍表現突出的可以擢升進禁衛軍。因爲禁衛軍幾乎每個月都會面臨戰陣,所以他的糧餉是警衛軍的兩倍。

在沒有新領土和多餘人口進賬之前,禁衛軍只擴張到八十萬,爲總人口的五十分之一,如果一戶人家五口人,則算是十戶即一甲出一名正規軍士兵,並不會影響到農業或商業生產,而且將近三分之一是俘虜兵。因警衛軍屯田自足,所以消耗軍糧的是禁衛軍,但因爲盧俊義一早就實現了各種有利於保障軍糧的政策,所以擴軍如此多也並沒有太大影響。

因將近一半的江南水鄉都已經被齊軍控制住了,除了邊境外,其他的水域都可jiāo給地方警衛軍的水師去守衛,禁衛軍水師除了守衛幾個水上重鎮外,全力準備攻取其他勢力的水域,如此一來,禁衛水師目前有三個軍足夠使用。

因高麗、倭國已經被齊軍佔領,目前除了環渤海有遼國和金國的威脅外,其他並無戰事,所以盧俊義決定將近海的島嶼都jiāo給地方警衛軍駐防,而海軍主要負責遠海島嶼和海上要地的防守。目前海軍除了準備在海上剿滅遼國和金國的力量,對於這些遊牧民族,有一個軍的海師足夠使用,盧俊義便命盧俊遊的海軍第三軍防守高麗、倭地的重要島嶼和齊國臨海重要島嶼,而孫立的海軍第一軍主要佈防在渤海灣,伺機sāo擾遼國和金國,以及防止他們從海上對齊國進行攻擊。而李俊帶海軍第二軍準備協助陸軍日後攻打福建、兩廣外,還要準備進軍海南羣島和呂宋島一帶,等攻佔了海南島以後再擴一個軍就足夠使用了。

而陸軍目前的發展規模是十個軍,也就是五十萬人。現在已經編到第八軍,軍長姚平仲,副軍長韓世忠、岳飛。姚平仲、韓世忠二人得知童貫慘敗的前前後後,很感激盧俊義的傾力搭救和青睞器重,同時也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回頭路,便只得加入齊軍。韓世忠雖然武藝高超、深通兵法,但因爲他在宋軍中的官階較低,所以他的家人很好遷移。但姚平仲雖幼時父母雙亡,但撫養他的叔父姚古是一代名將,必會被他所累,也不好遷移投奔,趙宋朝廷雖不至於降罪給姚古,但肯定會奪下軍權,不過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未完待續,如yù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idian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第九十三章 紫髯伯皇甫端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應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四十四章 劉高之妻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師第一百二七章 海軍攻略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九十三章 紫髯伯皇甫端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一百零九章 娶李師師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七十五章 趙佶來了第十二章 過元宵第六十三章 不能守株待兔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四十六章 惑扈三娘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五十九章 無敵弩炮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一百一四章 英烈陵園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二十九章 謀白虎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九章 關勝之計第八十三章 江南方臘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十三章 見到清明上河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十三章 王慶敗亡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五十九章 無敵弩炮第五十二章 金錢豹子湯隆第七十五章 必當復仇第四章 夜幕驚魂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六十四章 倭國內亂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四十六章 搶敵之妻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七十四章 搞定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六十四章 倭國內亂第六十一章 逼金換民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六十二章 確定根據地第四章 過來了真快樂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三十八章 沒羽箭張清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十五章 童貫潰敗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一百二八章 雄雞失喙第四十二章 廉政公署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八章 景陽岡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七章 佛教愚華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二十九章 軍事優先第三十五章 名將脫穎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三十七章 金毛犬段景柱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五十二章 更生恩愛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八十六章 趙宋敗因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六十九章 金平河北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五十四章 學白人的黑三角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五十八章 兩妹出嫁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九十四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