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

完善了玄教的神話傳說系統和三界系統,盧俊義基本的許多漏dòng和不便於推廣之處都做了彌補如此一來,他修繕好的玄教教義爲:

1、盤古開天闢地、華胥生育伏羲nv媧、nv媧造人、nv媧補天、伏羲創八卦易經等神話傳說爲真實歷史,是中華民族之源,玄和道始於伏羲和nv媧創世父神盤古開天闢地,創造三界,並與補世母神華胥結合,創造出救世男神伏羲和造人nv神nv媧盤古和華胥將所有三界之事都jiāo與伏羲和nv媧,伏羲爲救世男神,管轄除盤古外所有男xìng神仙聖賢,屢次下凡拯救黎民,重振河山,朝廷虐民民不聊生之際,他當會出現,伏在某個偉人身上拯救蒼生;nv媧又名九天玄nv,爲造人nv神,管轄所有nvxìng神仙,又爲智慧nv神、婚姻nv神廣成子乃伏羲座下弘法真人,受伏羲所派到人間弘揚玄道,每次化身皆有不同

2信原罪和本罪盤古創造三界,華胥完善三界,nv媧造人,伏羲造物,四神創造人世,而人類並無半點回報於神,此爲原罪,人類還違背諸神意志犯下重重罪惡,此爲本罪

3信救贖,信奉玄教四神可贖原罪,而本罪則需要修煉,即行善除惡積累功德以豁免

4信天國和永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靈魂會因信仰而重生www.Freexs.Cc如果信奉四神至又能自行大善、自我拯救,行善除惡,即可慢慢消除本罪,得到主神的祝福,得道成仙,在主神的國——天國裡得永福

5自我救贖行爲有孝敬慈愛父母、效忠有德長官、尊老愛幼、捍衛同胞、團結友愛、爲大義犧牲、殺邪教徒等等;如已至誠信奉玄神,便不需煉丹修行,只要行一善或除一惡,日日向善除惡,總會救贖成功,進而得道成仙;行一xiǎo善算一次功德

什麼樣的行善或除惡算多少功德分、功德積到多少分會轉換成什麼仙階會在玄教教義宣傳冊裡有一個列表,如積滿一千功德分可成九品人賢,一萬功德即成九品人聖

6信地府和永罰人若不信神或者加重本罪,就會受到主神的永罰,要入地府

7加重本罪行爲如下:虐待慈愛父母,背叛有德長官、背叛國家、背叛民族、虐待妻兒、縱容邪教徒等等如果行一惡,第二日即要日行三善或日後行大善除大惡,方可消除今日之惡如果不信神或者做了大惡不做大善補救、xiǎo惡頻頻死不悔改者,就會進入地府

8信末世相信在世界末日之時,人類包括死去的人都將在主神面前接受最後的審判,無罪的人將進入天國,而有罪者將下地府

9華族人乃伏羲、nv媧神創造的第一批人,最受諸神的愛護,華人乃天之驕子,應該得到主神創造的世界裡最多的生存空間

10、諸神皆以華人面貌出現非華人面貌之神皆爲邪神信奉邪神者將受到主神地懲罰永世不得升入天堂除非改變信仰;信仰主神者如消滅信奉邪神者減少本罪即可入天國

以上十點即爲玄教地教義其中亦有不甚完善之處甚至有相當一部分是向基督教借鑑雖然盧俊義對基督教無恥地傳教手段和意識很是不滿但不得不承認基督教地很多教義具有宗教應該具有地排他xìng和蠱惑xìng而且很強這正是道教所缺乏地

在實際傳教過程中玄教一開始就遭遇了乏人問津地慘狀盧俊義和公孫勝等人做了深入地分析發現不是教義地問題也不是神明地問題而是一開始地發展思路出了錯誤

按照盧俊義原來地想法是信教自願對那些信徒不做強迫甚至是在每個州縣修了道觀讓信徒主動上mén這種太自信又被動地傳教方式自然是慘敗收場

盧俊義深刻地對自己創建宗教地思想做了檢討宗教本身就不是一個jīng英和高層地東西它雖然具有培養和維護人地社會xìng、維護人類社會組織地正常運行、對世界地解釋、司法審判、道德培養和心理安慰等等作用在統一社會意志、增強社會凝聚力、協調社會關係、降低社會內耗、穩定社會秩序方面比其他社會組織形式更有效率但它不自主地就成了用來煽動宗教狂熱、奴化驅使下層羣衆、神化統治政權地工具歸根結底宗教地受衆一般都是中下層民衆從來不是陽chūn白雪而是阿里巴人對宗教搞jīng英統治是搞不通地必須要將中下層地民衆給鼓動起來只要讓它變成全民信仰才能發揮出宗教地力量才能讓宗教起到教化萬民地目地當玄教只被少數人接受後很容易被佛教和其他外來宗教給吞噬掉

考玄教傳教過程中地受挫時盧俊義還想到復興黨地))也同樣受挫其實仔細想來政黨不就是一種變相地宗教嗎?既然是變相地宗教那也必須學習其他成功宗教傳教地方法而不能搞姜太公願者上鉤那一套必須主動地、積極地、百折不撓地用自己地思想去感染、蠱惑和引導大衆在發展政黨上盧俊義不準備將復興黨變成一個jīng英地利益團體他覺得政黨和宗教一樣都是傳授思想和引導民衆地不同地是一般宗教傳授地是鬼神信仰屬於jīng神層次地而政黨傳授地則是政治理想屬於意識層次地

國人在信仰上存在缺失以及在信仰上缺乏完整xìng和統一xìng,儒教本身作爲宗教則缺乏神鬼信仰的蠱惑xìng,作爲黨派則缺乏確定的理想,它企圖一統國人的信仰,實際上這種信仰脆弱無比,看明末那些道學家在做什麼就看得出儒教不足以承擔全民信仰的重任而後世的馬教因理想空泛和缺乏道德懲罰體系也不足以承擔此重任,看看**愈演愈烈就知道了

的確,單單一個政黨或一個宗教根本不足以完成全民信仰,只有將靈魂jīng神和政治意識這兩個領域同時佔領,才能真正地將國民的全部力量掌握在自己手裡

復興黨的十五條政治主張中,除了“全體中國人都有工作、納稅、服兵役的義務”、和財富積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老幼有所養,建立完全公益的養老院和孤兒院”、“實行徹底的全民義務教育、醫療,國家有義務提供給每個國人教育、醫療”、“全體中國人都有加強健身鍛鍊的義務,強制全民健身”這些國家和公民義務外,其他的主張都是在重塑中華民族的脊樑這樣的主張對於下層羣衆來說確實有些枯澀難懂,但是如果一旦懂了,他們一定會鼎力支持因爲這些主張都是對他們有利的,中國有多少年一直被遼人壓着打,西夏、吐蕃、安南都在蠢蠢yù動,這時普通宋人的心情跟盧俊義穿越前的心情很是相仿,那般ròu食者鄙的東京朝堂高官不在爭取範圍

盧俊義想到了,玄教和復興黨,都不再是曲高和寡,而應是老少咸宜,上中下層的民衆統統都要影響,要搞全民信仰某些人是無神論,暫時不去勸服他去信神,那他就必須接受復興黨的政治主張;某些人對政治不感興趣,那就去信玄教吧,如果既是無神論又對政治不感興趣,那就參加學習班,怎麼也要選擇一樣去信;那些既信復興黨又信玄教的熱烈歡迎

最理想的狀態是全民信仰,全部都信仰復興黨和玄教,再從這些信徒和黨員裡選取優秀者參與治理國家,這纔是真正的宗教和政黨如果一個宗教和政黨搞得只有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的少數人瞭解、理解和擁護,那這個宗教和政黨遲早會被更優秀或者更會傳播的宗教和政黨所代替當將宗教和政黨都當做一種思想的傳播途徑和工具,那就會放下矜持的面具,真正地將先進正確的思想,即真理灌輸給所有民衆,讓他們全部變成這種思想的支持者,只有這樣纔會使得這個思想成爲贏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場戰爭最終勝利的終極利器

玄教的教義和復興黨的章程裡明裡暗裡說的都是,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從古至今最偉大的民族,它應該爭取自己的生存空間,而不應該一味龜縮,應該做到多少人口占據多大的國土面積在這個時代,就是要讓中華民族乘勢開疆擴土,讓異族有多遠滾多遠,這種思想講給那些被閹割儒家思想給腐蝕的上位ròu食者聽,他們只會一笑置之,但廣大的民衆一想到他們在這樣的宗教和政黨指引下,他們將獲得更多的土地、財富甚至更多的nv人,而且這樣的宗教鼓勵他們除惡去積攢功德分、能成仙、能長生不老,他們怎麼不舉雙手支持

想通了以後,盧俊義便在治下采用行政手段推廣玄教和復興黨,令各道、州、縣、鎮政fǔ和地方自治社、保、裡負責人都要協助玄教和復興黨的地方機構傳教,所有的神像、神畫、玄教教義畫冊和所有的復興黨章全部免費發放,每個社都派駐一名教士和一名復興老黨員做不間斷的宣傳和引導在其他勢力範圍內,則派出不怕犧牲的有道術的玄教士和復興黨背景的特工前去做秘密的傳播活動而入教的費用和入黨的費用則在前三年全免,開始起徵後也非常低廉,因爲人數衆多,所以最後能夠收支平衡(未完待續,如yù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第四十四章 劉高之妻第二十三章 到史家莊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十八章 以武會友第八十三章 金軍變向第五十九章 無敵弩炮第三十二章 金蓮的心病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三十九章 孫安大敗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九十九章 玉幡竿孟康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二十章 擊敗項充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九十三章 紫髯伯皇甫端第二十八章 收少華三英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十七章 利用童貫第八十一章 抓獲趙構第四十五章 軍政編制第九十章 阻擊兀朮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四十五章 北遼滅亡第九十五章 攻佔西北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盧俊義的呆和能(轉載)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八十七章 梁山匯英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五十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八章 帥才關勝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四十九章 宋贖燕京第四十五章 北遼滅亡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一百零三章 建獨龍堡第八十八章 宋江崛起第三十七章 預謀高麗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十八章 以武會友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二十九章 謀白虎第三十二章 大興騎兵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六十三章 快速轉移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十九章 破廟第一百二一章 佔領青州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三十一章 大興馬政第八十一章 抓獲趙構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八十章 滅倭在即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八十一章 沒有血性第十一章 拜訪樑中書第五十六章 合理剽竊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七十五章 金圍汴京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五十九章 無敵弩炮第十章 玄教三界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四十二章 預謀倭國第二十二章 救下高僧除二惡第七十四章 整肅軍紀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六十四章 倭國內亂第五章 誘惑難擋第八章 帥才關勝第一百二七章 海軍攻略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七章 佛教愚華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八十一章 抓獲趙構第三十一章 紅幫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一百一九章 圍魏救趙第十八章 以武會友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