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少華三英

史進聽了,尋思道:“他們真夠義氣!我等若拿他去解官請賞時,反教天下好漢們恥笑我等不英雄。”便回頭問盧俊義和王進道:“員外,師父,怎麼辦是好?”

盧俊義策馬上前叫他們起來,三回五次叫起來,他兩個那裡肯起來。

盧俊義順勢說道:“惺惺惜惺惺,好漢識好漢。你們既然如此義氣深重,我若送了你們,不是英雄,我放陳達還你如何?”

朱武道:“休得連累了英雄,不當穩便,寧肯把我們押去解官請賞。”

盧俊義哈哈大笑道:“我乃河北盧俊義,向來愛英雄敬英雄,怎會把豪傑們解官請賞。久聞神機軍師大名,今日一見,果然義氣,也更智慧。你們之中陳達武功最好,他既已被擒,你們無能爲也,唯你想到以義氣來打動我等放了陳兄弟,此計爲攻心之計,乃上上之策。”

朱武聞言站起身,拉起了楊春和陳達,然後拱手道:“員外玉麒麟大名如雷貫耳。自西京至東京,無人不在談論員外武功冠絕,仁義慷慨。今日一見,更勝傳言。員外武功高超、慷慨大方、胸懷如山、智慧如海,朱武佩服的五體投地。如蒙不棄,請入山寨喝杯水酒,一表謝意,二表敬仰。”

盧俊義看了看王進、史進,二人看朱武說的誠懇,點了點頭,而道嗔這和尚剛吃過飯沒一個時辰,又嚷着餓了,看有人請客,巴不得吃上一頓,忙慫恿前去。

盧俊義卻不了朱武等人的盛情,看其他三人也想去,就跟隨朱武等人上山。

進山不遠處,有一道石牆,兩頭與東西峭壁相連,中有一門洞可過人,形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此爲隋末王伯當佔據少華山所留下的,朱武通過改造,成爲了這山寨的大門。通過大門,即見滿山密佈蔥鬱梢林,從中穿行而上,可達山寨。

少華山主峰由三個並立緊連的山頭組成,當地人稱東峰、中峰、西峰。少華山東峰、中峰、西峰緊緊相連,其長二千多米,最寬處只有十幾米。南邊是深不見底的絕壁,北邊是攀登艱難的陡坡,山勢異常險峻。峰頂灌木叢生,松柏摩天,白雲繚繞,怪石矗立。站在山巔上環顧,北有渭水如帶,蜿蜒東去;東看太華山聳立雲端,魏峨挺拔;南見萬山起伏,直達天地;西望風煙萬里,迷茫無涯。

盧俊義看這風景心曠神怡,不禁吟誦起唐代詩人張喬的一首詩:“少華中峰寺,高秋衆景歸。此連秦塞起,河隔晉山微,晚景蟬相應,涼天雁並行,毆殷勤記岩石,抵恐再來稀。”宋朝這個時期詩詞鼎盛,如果一個能寫詩詞的人在綠林中也是很受尊敬的,當下朱武等人對盧俊義更加欽佩。

中峰沿東山樑北行,如履魚脊,即到北峰。一塊石坪方園十幾米,號稱王伯當的跑馬崗,旁有一圓形石槽彙集雨水,人稱飲馬池,石坪上立一巨石,隔斷通行,其西側只有容一人通過的石砌的洞。

盧俊義納悶地想,這山寨易守難攻,應該很好發展啊,怎麼看這些嘍囉們怎麼一副吃不飽穿不暖的樣子。

跟隨着朱武,一行人輾轉來到山寨的聚義廳。看看天色晚來,正值農曆十五,一輪月掛如銀,清影十分圓滿,桂花玉兔交馨。

朱武當下分付山寨嘍囉,宰了野豬兩隻野雞十幾只,採摘了一些野味,準備下酒食筵宴。

朱武請盧俊義四人上坐,朱武三人對席相陪,便叫嘍囉把寨門關了。一面飲酒,嘍囉裡大小頭目,輪流把盞,一邊割肉勸酒。酒至數杯,朱武笑對盧俊義道:“不知這幾位仁兄大名?”盧俊義一一介紹,朱武三人也把自己介紹了一下。

朱武先對史進賠禮道:“不知兄弟是此間東道主,讓兄弟在客人面前丟面,甚爲抱歉,特敬薄酒一杯,以示歉意,望兄弟不要介懷。”

史進笑道:“各位兄長義薄雲天,史進愧不如。你們原不知有我在此,不知者不怪,我接受你的歉意,這事就此揭過吧。”

朱武哈哈笑道:“史兄弟胸懷寬廣,多謝你的海涵。”

然後朱武給王進倒了杯酒:“先前曾去東京遊歷,聞聽說八十萬禁軍教頭賽秦瓊王進武功高強,槍棒功夫冠絕禁軍,一心想結識一番,誰知諸事不諧,未能見到尊兄。今日有緣相見,真讓我喜出望外。”

王進也笑道:“久聞朱武兄弟精通陣法,廣有謀略,也想結識一番,今日陣前攻心之計實在讓我這武夫欽佩。”

朱武笑道:“哪裡哪裡,朱武只有一點花花腸子,論武力還不如王大哥一根小指頭呢。”衆人哈哈大笑起來。

道嗔這廝是一個“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花和尚,看到吃喝就挪不動步了,難怪在十字坡那麼容易被迷倒。只見他左手一根野豬蹄,右手一根野雞腿,左右開弓,吃的是熱火朝天。朱武有心和他敘話,可惜這大師的嘴巴只剩下吃了,沒有轉作說話之用。大家看他吃的如此樣子,都哈哈笑起來,可這道嗔不以爲恥反以爲榮,一副你們沒有這麼好的食慾的囂張模樣,衆人無語。

酒過三巡,盧俊義問起朱武:“這一頓,我看山寨的兄弟們吃的挺投入的,個個拼命的吃,都不亞於道嗔的飯量了。這樣的吃法你能不能架得住啊。”

朱武聞聽此言,頓時愁眉苦臉起來:“兄長,既然咱們已不是外人,我就實話實說吧。我雖是於陣法謀略頗有所長,可這山寨幾百口的吃飯問題真的要了我的命了,陳達、楊春兩位兄弟更加不會打理。兄弟們除了這些打來的獵物,糧食和錢財都已經空了,大部分兄弟已經餓了兩三天了,好不容易打一頓牙祭,都如餓死鬼投胎一樣。實在缺糧啊,我都昏了腦袋打算去攻打華縣縣城搶點糧食回來。”

第三十二章 賬本名冊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八十二章 未來的海軍大將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第三十一章 朝廷定策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七十七章 建復興黨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應第九十一章 誅殺劉豫第四十八章 燕雲往事第九十二章 神醫安道全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七章 關勝來犯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八十五章 反官本位第五十六章 麒麟春功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四章 過來了真快樂第七十章 長亭送別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二十三章 趙明誠第一百零四章 緩行土改第六章 燕青第六十九章 所謂階級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四十四章 劉高之妻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十四章 血染獅子樓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七十五章 趙佶來了第七章 賤貨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二十九章 武館和三衛第一百章 宋江來犯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二十六章 岳飛拜師第二十九章 高俅慘敗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一百零三章 建獨龍堡第三十一章 鼓上蚤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第二十七章 繡防第九十二章 戰扈三娘第八十一章 抓獲趙構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四十七章 約扈三娘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五十九章 衆美入門第四十七章 田虎舊部第十七章 利用童貫第三十章 發展馬政第二十二章 救下高僧除二惡第十八章 單騎救美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三十章 洪七第十一章 鬥敗高廉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四十九章 水滸西施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六十八章 一槍救二將第六十二章 確定根據地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八章 實情第十三章 見到清明上河第六十一章 忽悠許貫忠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六十九章 張叔夜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五十九章 反盜版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推薦讓宋江玩弄於股掌上的盧俊義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八十二章 徹滅倭族第十六章 攻曾頭市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第十一章 拜訪樑中書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二十七章 破假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