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

第一天行動的大部人馬都暫時休息,披着鐵甲攀越一千多米的東蒙峰,真夠累人的。第二天的任務盧俊義jiāo給了關勝,讓他帶領第一天在東蒙峰腳下防止項充部潰逃的二萬人馬,再會合堵住雲蒙峰要道的楊志部,留下所有馬匹由盧俊義帶領那些昨天上山剿匪的士兵防止雲蒙峰上李袞的潰逃。

李袞的打扮類似項充,都是鐵帽護頭,銅網面罩護面,左手提牌,盾上繡着一個齊天大聖孫悟空騰雲駕霧的形象(因盧俊義將西遊記提前出版了,使得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不同於項充的是,李袞右手提的是一把寶劍,既可以砍殺,也可以投擲,李袞背囊裡放的是二十四把標槍,這種標槍長二尺五,鐵尖木柄,投擲起來比項充的飛刀更有殺傷力,投擲力道大的話甚至能破了鐵甲。所以盧俊義讓關勝部的一部分槍兵配備了項充部的盾牌。

秉承盧俊義的經驗,關勝對李袞的遊擊sāo擾毫不理會,只一心一意地步步爲營,找尋到李袞安置在雲蒙峰上的山寨,趁李袞還在山林裡轉悠時,將山寨攻破。

隨後關勝讓楊志和魯智深帶着五千人馬潛伏在下山的必經之路,候李袞部再來侵擾便將李袞圍困起來。因李袞的親身功夫十分了得,關勝打了六十多個回合,方將李袞生擒,生擒遠比斬殺費時間。李袞的五千飛槍兵也都毫不猶豫地投降了梁山義軍。

通過對項充和李袞的審問,盧俊義才明白爲什麼這兩個人和他們的下屬會那麼順快地投降了,因爲樊瑞本來就想投奔梁山。但是又不想直接投奔。就想顯露一番本事,讓梁山義軍對自己刮目相看了再去請降,到時候梁山義軍必定會給自己安排一個好位置,另外樊瑞多少有些不服氣梁山的名氣。盧俊義很理解樊瑞地心思,這種考量是無可厚非地。

盧俊義大笑道:“很好,項充和李袞,我放你們二人並你們的士卒都放回去,你們告訴樊寨主,再過三日我在龜蒙頂下跟他鬥陣,定將你們輸的心服口服。”

將心存感謝同時又有幾分疑慮的項充和李袞送走後。盧俊義找來公孫勝和朱武商議明日對陣樊瑞之時,盧俊義依稀記得公孫勝曾經用陣法破了樊瑞的道術,便明知故問道:“不知公孫道長可有良法破了樊瑞的道術和他的賊兵?”

公孫勝笑道:“恐主公早知某家有良策可破樊瑞,故此纔將項充二人放走。主公對勝如此高看,勝必不負主公厚愛。我與朱參軍定了一個陣此這般,明日定然能夠大破樊瑞賊兵。”盧俊義知曉朱武深通陣法,公孫勝與他商議後,那陣法想必更完善。

將梁山義軍分成八八六十四隊,每隊二個營八百人。由每個團的團長或副團長擔任隊長,每八隊爲一個xiǎo陣。由關勝、欒廷yù、朱仝、楊志、魯智深、道嗔、索超、徐寧這八人守住這八個陣心。公孫勝由武松等人守衛居高施法,武松負責變換令旗,每個隊按照武松手中的令旗不斷地變換陣型。朱武則在李逵等人護衛居高偵查敵軍走勢。這陣勢雖然神妙,據公孫勝說是漢末三份諸葛亮擺的石陣演化來地,但並不難擺。義軍花了三天,就將陣法演練成熟。

第四天。天剛矇矇亮,梁山義軍便按照陣法。在龜蒙頂的山腳下襬開陣勢,搖旗擂鼓吶喊搦戰。過不多時。龜蒙頂上鑼鼓震天響,樊瑞帶着項充、李袞二將,領着四萬人馬衝下山,在梁山義軍的大陣前也擺開了一個簡單的陣勢。

公孫勝站在高處。用望遠鏡細細地打量着樊瑞。樊瑞雖然號稱混世魔王。但看年紀。也才二十五六。滿頭青絲不扎橫披在肩。身上穿着一件玄sè道袍。他騎在一匹烏騅馬上。馬鞍上掛着一個流星錘。身後揹着一把寶劍。看模樣清道骨。公孫勝之前聽過混世魔王地名號。前些日子也見識過樊瑞地本事。沒想到他竟這般年輕。公孫勝不由得心生惜才之念。這樊瑞是一個可造之材。主公地玄教大業也需要樊瑞這樣地後起之秀。

樊瑞早年四處遍尋名師。學習道術。雖然他天賦甚高。奈何世間沽名釣譽làng得虛名之所謂高人太多。使得他目前地道術水平是遇弱則強、遇強則弱。而且樊瑞一直刻苦學習道術。對跟道術相輔相成地奇mén遁甲中地陣法並無涉獵。所以他看不懂公孫勝擺出地陣勢。

樊瑞看不懂陣勢。反而誤以爲梁山人馬擺成陣勢方便他施法。不由得心中竊喜。吩咐項充、李袞道:“等下你們兩人見風起了。便各領二萬人馬殺入敵陣。”

項充、李袞雖跟隨樊瑞多年。奈何於道術沒有天賦。只有一身投擲和輕身功夫。他們對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地樊瑞是無比地敬仰。領了樊瑞地將令。便整頓各自地飛刀、飛槍兵。再整頓其他地雜牌嘍兵。等候樊瑞道術發動。

只見樊瑞盤坐在烏騅馬上。左手提着流星銅錘。右手揮着混世魔劍。口裡唸唸有詞。喝了一聲:“急急如律令!風起!”忽然就從平地裡起了一陣怪風。這陣怪風肆虐起來後。只見蒙山中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李袞看到怪風一起。便帶領了四萬人馬。分成兩路殺入梁山義軍地陣營裡。公孫勝旁邊地武松在高坡上望見項充、李袞已入陣裡了。便將七星紅旗一擺。下面地四方大陣。便倏然滾滾滔滔地變作了長蛇盤騰之陣。將項充、李袞地四萬人馬裹在陣中。

另一高坡上地朱武將黑sè旗幟做敵軍動向地指引:敵軍向東衝殺。朱武便將旗幟向東指;若是敵軍向西衝殺。朱武便將旗幟向西指。義軍地大陣也隨着朱武旗幟地指向不斷地變幻着陣型。使得項充、李袞在陣裡東趕西走。左盤右轉。衝突不出。

公孫勝這時看到項充、李袞及其兵士都已經緊裹在大陣裡,便拔出鬆文古定劍來,口中念動咒語,喝聲道:“疾疾如律令!隱!”頓時又起了一陣怪風,將樊瑞原來的那股風向項充和李袞兵士的身邊狂吹,結果項充、李袞軍在義軍大陣裡感到天昏地暗,面前什麼都看不到,只有一團黑霧若隱若現。這些匪兵都是慌了,正在這時,兩邊伸出無數鉤鐮槍,將這些匪兵鉤倒在地,拉到一邊,綁縛起來。

原來公孫勝的道術是將計就計,將樊瑞的道術威力加強後又反噬到他的兵丁身上,而梁山義軍士兵耳聰目明並不受干擾,看到匪兵們個個像沒頭蒼蠅胡luàn奔跑,不由得好笑,,用鉤鐮槍將匪兵都鉤倒在地,綁縛起來。

樊瑞看不破義軍的陣勢,也看不透公孫勝的道術,但自從他看不到項充、李袞的人馬後,便情知大勢不妙,便帶着剩餘的一萬人馬往山上跑。

樊瑞的人馬剛跑過龜蒙頂半山腰處的回馬嶺,就聽到兩邊喊聲震天,盧俊義策動大喜,扶起三人,一同商議沂蒙山區未來之事。(未完待續,如yù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org,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

第八章 帥才關勝第三十章 處置高俅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四十四章 劉高之妻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十九章 王進被高俅逼走第八十二章 汴京失陷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四十八章 燕雲往事第六十六章 未來的炮兵大將第五十三章 宋末鴉片戰爭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第三十七章 名將之瑕第十三章 王慶敗亡第三十一章 紅幫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六十二章 水滸桃園三結義第三十九章 高麗盧氏第三十九章 孫安大敗第十三章 攻下大名第六十四章 迎擊索超第四十九章 宋贖燕京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一百零一章 宋江慘敗第十九章 大敗柴進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第十八章 以武會友第五十六章 麒麟春功第六十章 思想劣根第二十四章 賽秦瓊第三章 風韻寡婦潘巧雲第五十二章 所謂富宋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第二章 方臘殘部第七十三章 所謂歷史第五十一章 蕭幹投奔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九十二章 戰扈三娘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十九章 破廟第五十一章 坦誠相見第一百三十章 雄雞難鳴第四十一章 小李廣第三十三章 抓捕第十五章 鄆哥第一百二九章 雞失足尾第五十章 調整地主第十三章 見到清明上河第五十六章 方臘謝我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十二章 大敗關勝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三十七章 雙槍將董平第十章 公孫來救第六章 扶道抑佛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二十九章 武館和三衛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四十八章 燕雲往事第五十九章 漁翁得利第三十三章 意亂神迷第八十一章 抓獲趙構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二十章 擊敗項充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十五章 鄆哥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三十四章 鎮壓鹽商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一百零五章 一夢麒麟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六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七章 佛教愚華第五十七章 後顧無憂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寫此書的終極目標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五十二章 更生恩愛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八十五章 雙姝相和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十六章 改判第二十五章 一敗高俅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