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設元首府

擒獲了京東兩路宣撫使、濟州知州張叔夜和東平府知府侯蒙,擊殺濟州和濮州兩州兵馬都監,擒獲了東平府和東昌府兩府兵馬都監,擒獲了宋江部最能打的四員大將,擒獲了之前叛離梁山的數位綠林敗類,殲滅敵軍二萬五千多人,俘虜敵兵達五萬多人,而且佔領了東平府,這一次的戰爭可謂大勝。

盧俊義卻一點都不高興,他注意到更多的是,因爲自己的錯誤判斷,導致梁山義軍損失了將近五千多人,這些都是革命的種子,未來的校尉將軍們都長眠於王陵山上。

但逝者已逝,追悔再多也沒用,關鍵要做好現在的事情,將梁山發展的更大更強,纔不會辜負這些烈士的犧牲。首先是招攬那些俘虜來的敵軍將領。

張叔夜和侯蒙這兩個老頑固,一時半時是勸服不了的,張叔夜的兩個兒子張伯奮和張仲熊見父親誓死不降,也只得強撐着臉面不降。基於愛才、尊重忠臣的心理,也基於對董平和張清二人的承諾,盧俊義命武松帶着警衛將這四人押往梁山,一切待遇從厚,但是嚴格的軟禁。同時命石秀帶人潛入到濟州,將張叔夜的家人盡數綁架到梁山天倫之樂,同時在外輿論上造出張叔夜等人歸順梁山的消息,如此一來,張叔夜等人的頑固堅持不了多久。

由於張清率兵離開東昌府前來協助張叔夜圍困盧俊義,東昌府防守空虛,所以等到東平府戰事結束,盧俊義就派林沖率領四千人馬攻下東昌府,將張清的全家都接到了東平府,跟董平家比鄰而居。因爲東昌府距離梁山較遠,離大名府較近,不是很好的戰略要地,所以林沖率人劫掠了東昌府的府衙糧倉和三個素有惡名的大財主後,得了三十萬石糧食和二十萬貫的錢財。就領兵撤了回來。

雙槍將董平和沒羽箭張清,親眼見識了盧俊義帶領的梁山義軍有多麼強大,也曾跟盧俊義有過較深的接觸,知道這是一個仁厚英明能幹大事的人物,同時自己的家人盡在梁山義軍地掌控中,他們考慮了一段時間,就不再猶豫,毅然加入了梁山義軍。張清的兩個手下花項虎龔旺和中箭虎丁得孫也順勢參加了義軍。

美髯公朱仝、chā翅虎雷橫、xiǎo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四人。在盧俊義耐心的說服之下,本着對那個及時雨宋江的嚴重失望。對飲馬川山寨的嚴重失望,他們也同意加入梁山。

其實一開始這些人扭扭捏捏的不肯投降歸順,盧俊義也不客氣,讓他們參加了學習班。長篇累牘拼命轟炸式的宣傳教育,不將他們的腦袋洗一遍誓不罷休。後六名武將腦袋裡本來就沒有太多儒家思想地沉積,很好洗,就順利歸順了。

經歷這場戰爭,幾乎所有參與戰鬥的人員,他們地軍銜都升了一個級別,像林沖、徐寧等人都從大尉升至少校,盧俊義本人因爲情報判斷失誤降爲三級大尉。後來斬將立功和指揮有法連升兩級爲三級中校。這次戰爭中唯一沒有擢升的即中情局的人員。他們沒有培訓好特工人員、特工人員有叛徒、沒有察覺出叛徒的假情報,將本次戰爭中獲得地功績全都抵消。

因爲梁山這次迎來了大發展。所以決定調整軍隊的編制,特設陸軍、海軍。

陸軍司令盧俊義。暫轄陸軍第一軍、第二軍,第一軍軍長盧俊義。軍政委朱武,下轄五個師,師長分別爲盧俊義、王進、欒廷yù、豹子頭林沖、燕青,盧俊義的副師長助手爲沒羽箭張清、托塔天王晁蓋;賽秦瓊王進的副師長助手爲金槍手徐寧、急先鋒索超;欒廷yù的副師長助手爲撲天雕李應、飛天虎扈成;林沖的副師長助手爲青面獸楊志、花和尚魯智深,燕青的副師長助手爲美髯公朱仝、雙槍將董平,九紋龍史進、黑旋風李逵、行者武松、赤發鬼劉唐、兩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xiǎo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chā翅虎雷橫、摩雲金翅歐鵬、一丈青扈三娘、岳飛、跳澗虎陳達、病大蟲薛永、出林龍鄒淵、沒面目焦挺、xiǎo尉遲孫新、獨角龍鄒潤、石將軍石勇、花項虎龔旺、中箭虎丁得孫等人分別擔任以上二十五個團的團長或者副團長,每個師地近衛團或騎兵團地團長之職有師長或副師長兼任,團長級別裡面的人物合格地沒有幾個,團的基本運行都有俊義武館或者梁山軍校出身地副團長管理,這些團長還在陸續參加梁山軍校的軍官速成班。

每個師固定編制爲一個騎兵團、兩個弓弩團、兩個槍兵團;因爲第一師和第二師損失慘重。便從第三師chōu掉人馬補充到第一師和第二師裡面。然後再從俘虜裡選拔五千名補充到第三師。其實第四師和第五師根本組織不起騎兵團。沒有那麼多馬匹。騎兵團裡有一個營是騎兵營算好地。這時就期待金máo犬段景柱從北方販馬地成果。

陸軍第二軍暫不滿員。軍長孫立。軍政委許貫忠。暫轄二師。師長分別爲孫立、張順。張順地第一師是水兵師。是從第一軍chōu掉出來地水兵團。再補充一些飲馬川地水賊成就地。剩下地一個師由孫立指揮。也是由俘虜歸順地飲馬川賊衆加上部分漁民編制地。盧俊義希望孫立把這一個師地水兵們鍛造成類似後世海軍陸戰隊一樣地jīng英。還賜名曰水軍陸戰師。短命二郎阮xiǎo五、催命判官李立、出dòng蛟童威、翻江蜃童猛等人擔任副師長兼某一團地團長。

海軍司令李俊。暫轄海軍第一軍。海軍第一軍軍長李俊。軍政委盧俊遊。暫轄兩個師。第一師師長李俊。第二師師長盧大洋。李俊現在不再是混江龍。而是混海龍。他二千人起步。藉助盧俊義提供地jīng良武器船隻。短短一年地裡發展到兩萬人。幾度擊敗不可一世地宋軍水師和東瀛海盜。橫行於黃海東海之間。天劍星立地太歲阮xiǎo二、星船火兒張橫、活閻羅阮xiǎo七等人擔任副師長兼某一團地團長。

陸軍和海軍地基層軍官都是從盧俊義地嫡系第一軍第一師chōu掉而來地。當然還有部分梁山軍校優秀學員。

梁山目前地建構有了重大變化。盧俊義不再使用復興黨中央委員會、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局等讓宋代人不理解地稱謂。按照朝廷地設置。改成元首府。統領政黨和宗教。統帥六部二處一公署。下轄軍機部、政治部、組織部、後勤部、裝備部、建設部。參謀處、書記處和廉政公署。

參謀處直屬元首府。在元首府中辦公。元首府簽發地所有地軍事命令須有參謀處地簽名纔有效。參謀處總參謀長許貫忠。副總參謀長朱武、公孫勝。轄有鄭天壽等十多位參謀。

書記處有飛將軍李師師、錢燕兒、潘金蓮等人負責,這些nv子負責協助元首盧俊義撰寫命令、起草文件,當然是盧俊義口述,她們記述,換言之,書記處就是秘書處。還有元首府的一系列運行,都有她們來做,當然除了李師師外,其他nv子都無干涉軍機的權力。

廉政公署現有盧俊義的師父、德高望重的周侗老師父擔任署長,有林沖的岳父張教頭、扈成的父親扈老太公等一杆老人和一羣年輕人組成,執行的還是原來的任務。

軍機部部長盧俊義,下轄統帥司、軍法司、軍功司、軍情司,統帥司總統領爲盧俊義,管理所有武將;軍法司乃原來的軍法部,軍情司乃原來的中情局,全部改動回來。軍法司總督察鐵面孔目裴宣,副總督察病關索楊雄、鐵臂膊蔡福、一枝花蔡慶(後兩位近期投奔梁山,原因是樑中書搞盧賊同黨肅反,把這兩位給bī過來了),轄有等一個營的督察,有執行軍法、監督軍紀和監控勞改等職責;軍功司司長爲聖手書生蕭讓,yù臂匠金大堅爲副手,負責軍功統計、審覈、與統帥司和政委司協商擢升軍職和軍銜事宜;軍情司即原來的軍情部和中情局,盧俊義仔細想了,還是將這個設定爲司級好些,司長是拼命三郎石秀,副司長爲鼓上蚤時遷、活閃婆王定六等人,轄有四五百位特工人員,安chā在各個國家各個城市和各個機構。

政治部部長許貫忠,下轄政委司、宣傳司等機構,政委司總政委爲許貫忠,當然負責管理每一級的政委。宣傳司,即原來的宣傳部,全稱爲政治宣傳司,由鐵笛仙馬麟、鐵叫子樂執掌,向盧俊義負責,受盧俊義指導,負責對內對外對民的三重宣傳。

組織部負責復興黨和玄教的發展建設,復興黨有盧俊義負責,玄教由公孫勝負責。

後勤部主要負責軍事後勤,由làng子燕青任部長,神算子蔣敬任常務副部長,撲天雕李應兼任副部長,有神算子蔣敬負責的統計司、白花蛇楊chūn負責的販賣司、神醫安道全負責的軍醫司、cào刀鬼曹正負責的牲畜司、金máo犬段景住負責的軍馬司、紫髯伯皇甫端負責的獸醫司、làng子燕青親自負責的軍糧司、鬼臉兒杜興負責的炊事司、陶宗旺負責的屯田司。

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盧俊義的呆和能(轉載)第六十二章 吞併高麗第八十一章 沒有血性第四十四章 劉高之妻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九十九章 建國大業第三十四章 鎮壓鹽商第九章 完善玄教第四十四章 遼國內亂第一百一四章 英烈陵園第八十八章 改良宋律第七十七章 病大蟲薛永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九十章 梁山亂因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二章 方臘殘部第八十二章 徹滅倭族第七十八章 太原被圍第三十三章 俊義遇險第六十二章 確定根據地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二十六章 二敗高俅第三十七章 雙槍將董平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一百二七章 海軍攻略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應第八十九章 盧家被剿第七十四章 整肅軍紀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佔第七十章 趙佶罪己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一百章 軍制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八十一章 倭國滅亡第四十一章 田地私有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十一章 拜訪樑中書第一章 看過水滸嗎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四十七章 純粹發泄第一百一零章 呼延來犯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一百一二章 降服凌振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四十八章 燕雲往事第四十三章 伐遼慘敗第二十二章 農商並重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六十九章 所謂階級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二十章 十字坡第八章 帥才關勝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一百零九章 娶李師師第四章 侵擾日本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三十七章 名將之瑕第五十八章 紅袖添香夜寫書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九十八章 造船第三十八章 沒羽箭張清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四章 青州三山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三十四章 征服金蓮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八十九章 通臂猿侯健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應第四十二章 花家槍法第六十三章 廟島海戰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應第九十四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五十章 調整地主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七十一章 趙佶禪位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六十七章 火拼王倫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第三十三章 魔鬼訓練第六十三章 少壯崛起第四十五章 北遼滅亡第七十八章 復興架構第二十一章 佔領蘇南第三十章 發展馬政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七十九章 梁山軍校第五十七章 水師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