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強硬

李乾順看着說話的人,目光又轉向其他兩人。

兩人神色鎮定,重重點頭。

在他們三人想來,這麼大的慘敗,樑太后怎麼也該退位讓賢了!

李乾順身前的三人,是他這麼多年,辛苦選定的,絕對可以信任的人。

但這些人,也從未敢說過‘撤簾還政’四個字,樑太后在興慶府,淫威太盛!

看着三人面露激動,李乾順面色如常的搖頭,道:“母后威儀厚重,朕不及。再說,母后若是不願,誰能說什麼,做什麼?”

三人見着李乾順這般說,心裡微動,其中一個連忙說道:“陛下,而今能說動娘娘的人都被宋人俘虜,唯有一人。”

李乾順面露驚喜,似忍不住的要站起來,道:“何人?”

三人看着李乾順,同時擡手,道:“嵬名阿山。”

李乾順皺眉,神色遲疑,道:“嵬名阿山,會幫朕?”

其中一個沉聲說道:“陛下,不是幫陛下,是幫我大夏,而今大夏危在旦夕,不能繼續要下去,娘娘不宜繼續垂簾聽政。嵬名阿山乃是國之柱臣,他當明白。”

第二個接話道:“臣今夜就去見嵬名阿山,曉之利害,想必他會有聰明的選擇。”

李乾順眼神微閃,又故作遲疑一陣,道:“這樣不妥吧?遼使明天就要到了,等晚上,我宴請他,看看他對我大夏眼前的局勢,有何見解。”

在三人看來,這是李乾順猶豫了,但他們也沒有把握說服嵬名阿山,只能應下。

李乾順神色不動,心裡卻輕輕吐了口氣,雙眸厲色一閃。

第二天,遼使到了。

樑太后迫不及待的接見,大帳內只有三人。

樑太后一見就忍不住站起來,盯着來人道:“本宮問你,遼國何時出兵,出兵多少?”

李乾順,嵬名阿山也盯着樑太后,神情各異,俱是緊張忐忑。

來使是耶律鞏,他對於西夏君臣十分倨傲,抱着手,面色冷然,沉聲道:“我國不會出兵,你們夏國,必須與宋國和談,我們會從中斡旋。你們給我聽好了,不得再戰,必須和談!”

樑太后聽着臉色扭曲,怒聲道:“和談?怎麼和談?宋人都打到西平府了,沒多遠就是我興慶府了?就算本宮要和談,他宋人肯嗎?他們謀劃了這麼多,就是要滅我大夏,你們遼國不出兵,宋人怎肯罷休!?”

耶律鞏對着樑太后十分不喜,因爲這個樑太后對遼國太過無禮,甚至多次‘辱罵’遼國皇帝。

耶律鞏現在很煩躁,他本來是要去出征的,那麼多軍功,卻被派來夏國出使!

耶律鞏的怒意沒有掩飾,直接道:“你們夏人只要同意就行,其他的事情,我們來辦。蕭尚書已經到了宋人的開封城,不日就會有消息,你們安坐吧。”

樑太后臉色越發不好看,道:“宋人厲兵秣馬,已然整頓齊備,若是大軍來攻,來日是幾日?”

耶律鞏的臉色越發難看,沉聲道:“太后娘娘,本使說了,你們安心等着,不要在生亂,否則,我大遼就不管了。”

“你……”樑太后怒指着耶律鞏,嘴角哆嗦的說不出話來。

自從他垂簾聽政以來,什麼人敢用這種態度對她說話!

李乾順靜靜的看着,一句話都沒說。

嵬名阿山則皺眉,他聽出來了,遼人根本沒有出兵的打算,但凡出兵伐宋,就不是這個態度了。

樑太后左顧右看,見沒人幫她,直接一甩袖子走了。

耶律鞏見着樑太后這般,更加惱怒,直接冷哼道:“不知死活!”

樑太后似乎聽到了,但她根本沒有回頭。

李乾順盯着這個耶律鞏,神色幽暗晦澀。

嵬名阿山則深深吐氣,現在的局勢,越發晦澀難明瞭。

他瞥了眼李乾順,這個年輕皇帝的小動作都在他眼裡。

與此同時。

蕭天成趕到了開封府,卻沒有見到趙煦,只能與章惇面談。

章惇這次沒有不見他,兩人在政事堂對坐。

蕭天成面沉如水,語氣果斷,道:“我大遼皇帝巡獵幽雲,若是宋國不肯休兵,立刻發兵!”

章惇怡然不懼,沉聲道:“遼人膽敢越境,我大宋必然回之利劍!蕭天成,若是你在我面前威脅我大宋,我將你的人頭送回去,我倒是看看,遼國皇帝,敢不敢發兵!”

蕭天成或許是連夜趕路,雙眼通紅,他看着端坐,語氣尖銳的章惇,冷聲道:“你們真的認爲我大遼忙於平亂,一點兵力都沒有了嗎?我大遼帶甲百萬,但凡分出一點,就能打到這開封城!”

章惇眸光炯炯,聲音冰冷鏗鏘,道:“滅夏就在彈指間,若是遼國妄動,那西南兩面,即可發兵攻遼!”

一向鎮定的蕭天成,此刻眼角忍不住的抽搐,這章惇的態度,令他惱恨,又無可奈何。

蕭天成深吸一口氣,通紅着雙眼,道:“章相公,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吧。你們宋人根本滅不了夏國,從你們最近的涇原路到興慶府,不說動用大軍圍城攻城了,就是糧草都跟不上,天氣炎熱,只要夏人撐過半個月,你們就得撤兵!”

章惇劍眉倒豎,雙眸厲色如芒,道:“夏人能撐得過半個月嗎?這種小兒手段不要在本相面前耍弄。第一,你說的‘休兵罷戰,歸還舊疆’,完全沒可能,要和,就以現在的情形。第二,夏人必須全盤答應我國條件,沒有任何條件可談。第三,宋夏之事,遼國不可再插手。”

蕭天成聽着章惇說出的三個條件,當即就陰沉着臉。

他急匆匆而來,就是要阻止宋人滅夏,卻沒想到,宋人根本沒將他大遼當回事!

遼國一直是自認爲天朝上國,凌駕於宋夏之上,眼見宋人越發‘囂張跋扈’,他心裡怒火熊熊。

卻又更清楚,這不是生氣的時候。

遼國沒有能力發兵,現在能做的最多就是威懾宋人,迫使宋人收兵,繼續維持三國鼎立局面。

蕭天成強壓怒意,一拍桌子站起來,直奔外面走。

章惇太過強硬,說話半點餘地不留。

這不是他能說服的人,蕭天成要去慶州,要見趙煦!

第七百五十一章 戰爭打響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能放他們走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京第五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一百三十章 殿中交鋒第三百六十九章 參謀軍事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訪第八十三章 請官家正身第七百二十章 聰明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環州被圍第三百七十章 措手不及第兩百章 人人自危了第兩百四十五章 死亡序幕第六百九十四章 先斬後奏第七百零六章 掩人耳目第兩百四十九章 殺機暗藏的鴻門宴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數罷黜第七百二十章 聰明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弄死幾個也無所謂第四百五十四章 仁慈第六百二十七章 豪情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品衙門第七章 又一條線索第四百五十五章 破碎的謠言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六部的佈置(第三更)第七百六十四章 宰相肚量第四百六十一章 血腥色第七百三十九章 抄家第四百三十三章 上京之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暴露第兩百二十五章 擎天衛第六百二十八章 時間第七百一十章 誅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頭第三百一十章 新階層(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七章 牌序第三百三十一章 散財童子第三百八十章 誰敢置喙?第一百七十六章 誅心第八十八章 驚天動地第兩百六十章 戶部發財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啞然第五百二十八章 治家第六百零六章 來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虎狼之地第三百零八章 邀天下民心第四十二章 趙煦的破綻第兩百九十四章 暴力(求訂閱)第七百零五章 離京前第一百一十一章 非我既敵第六百零六章 來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祖宗家法第五章 恩威並用第一百七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三十四章 皇太孫第八十二章 杖斃(加更,求收藏~)第四百零八章 狗急跳牆第兩百零八章 於平淡中殺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風聲驟緊第六百九十八章 矛頭所向第兩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六百三十二章 封鎖全境第三百一十七章 烏雲下的希望(爲‘西仙山陡寂’加更)第七百四十八章 行文走武第四百一十五章 暗涌如濤第一百七十三章 連下詔書第六百三十一章 悍匪第三百五十章 挑戰心裡底線第六百一十一章 穩亂第四百二十章 一家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高太后出手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秋無義戰第兩百四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三更)第五百一十八章 搶功第三百零七章 難如登天的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文抄公第六百三十一章 悍匪第十三章 殺第四百九十六章 標籤第三百二十八章 牌面第四十一章 殺人不過誅心第七章 又一條線索第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五百三十五章 團結第一百四十五章 去他孃的祖法第六百四十九章 晉升第兩百四十章 誅國賊第兩百八十九章 清算第八十章 不從(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驚變第十三章 殺第兩百二十四章 那就開始吧第四百五十八章 議立太子第六章 冰山一角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交子發工資第五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四百零一章 潮起潮涌第一百章 橫行無忌第一章 有人害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