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風雲變幻

章楶轉瞬就拋開這些,看着趙煦輕鬆寫意的側臉,說道:“官家,夏人的‘議和信’沒什麼東西,大概意思,就是和談,我們退回去,放回嵬名阿埋等人,兩國重修舊好,不起兵戈。臣判斷,他們就是想要暫時安撫我們,拖延時間,沒有真正議和的打算。”

西夏這一戰,確實傷筋動骨,大宋打到了家門口,但西夏上下並沒有絕望,興慶府還在,還期待遼人的救援。

趙煦點頭,道:“他們想要時間,我們也是。穩固好這一戰的戰果,整肅軍隊調整部署,最多再過五天,不管是夏人狗急跳牆,還是遼人干涉,我們都能從容應對。”

章楶也是這麼考慮的,道:“官家,從許尚書的信來看,遼人沒有集結軍隊的意思,看來,他們確實被國內的叛亂拖住了。”

趙煦擡頭看了看天色,西北的天空,還真是亮堂,滿眼都是星光。

他心裡有些感慨,也有些慶幸。

這個時機,真的是太好了!

但凡西夏聰明一點,或者遼人沒那麼亂,這一戰的局面都不會是這樣!

這一戰,仔細想想,很是僥倖。

西夏那邊作死的拼命攻城,小小平夏城就將兵力折損近一半,七八萬人!

而他這邊,君臣齊心,良將用命,此消彼長,不勝都難!

“真的是天公作美啊……”

趙煦看着天色,忍不住的,得意的說道。

章楶雖然沒有趙煦想這麼多,擡頭看了看天,微笑沒有說話。

趙煦走了幾步,道:“趁此機會,將‘軍改’的大框架徹底定下來,尤其是軍銜,爵位,不必再議,這場大勝,足以堵住朝廷那邊的嘴。”

趙煦一直考慮恢復漢時的一些軍事制度,比如:給功勞巨大的武將加爵。

但朝廷裡,一直阻止着,並且朝野反對聲浪很高。

重文抑武,是大宋立國,最根本的國策之一!

章楶看着趙煦的側臉,能從這幾句簡單對話中,體會到趙煦的某些已經按耐不住的雄心,默默沉吟一陣,繞開話題,道:“官家,各地的軍報顯示,除了興慶府四周以及偏遠的涼州,夏人的重地都已被我軍佔領,接下來就是如何鞏固的問題……”

趙煦早有想法,踱着步子,道:“暫時先以軍隊彈壓,等與夏遼談好了,再讓朝廷商議。軍事上來說,北方各路進行合併,暫留五路,這些收復的城池,劃歸這五路。對了,陳皮,傳話給朝廷,讓章相公召集各路巡撫,商討安民事宜。”

“是。”陳皮應着。

章楶聽着,接着就道:“官家,不如一來,各軍必須要有重新梳理各軍,北方各路是重中之重。”

趙煦嗯了一聲,道:“確實需要對‘軍政’進行認真的梳理,這一次,不止是南方,北方的問題,還有對軍隊的總規劃。禁軍就是禁軍,禁軍怎麼能四處亂跑?”

大宋的軍隊,正規軍都是皇帝親衛——禁軍,沒有國家軍隊!

至於廂軍,番軍,不是‘正規軍’。

章楶越發清楚了,若有所思一陣,道:“是,回京之後,樞密院與兵部會聯合商議,上呈官家御覽。”

趙煦嗯了一聲,這些細碎的工作,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定奪的,還得回京後,好好去梳理,推動。

西平府。

西平府也稱靈州,現在樑太后,李乾順等人駐紮在這裡,沒有回興慶府。

他們不是不想回,是不能回,他們一走,軍心必然潰散,外面宋人虎視眈眈,他們就在惜命,也分得清輕重。

要是西平府沒了,那興慶府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

樑太后與李乾順現在整日提心吊膽,夜不能寐。

宋軍的騎兵已經過來了,足足三萬,時常出現在西平府四周,攻城掠地,其他各處幾乎天天都有壞消息,令樑太后與李乾順坐立難安。

嵬名阿山從外面進來,不等他行禮,樑太后就急聲道:“卿家免禮,整軍的怎麼樣了,遼人那邊有消息了嗎?”

嵬名阿山神色凝肅,道:“娘娘,陛下,目前已經有三萬,但城內人心惶惶,每天都要逃兵,興慶府那邊一再催促娘娘與陛下回京。宥州,夏州等皆被宋人佔領。遼人那邊的消息,他們說,要求我們頂住,沒有說其他。”

樑太后神色一驚,跳了起來,道:“要我們頂住是什麼意思?他們難道想看着我大夏亡國嗎?我們忘了,他們遼人就能好嗎?宋人會放過他們?那幽雲十六州,可是宋人心心念唸的……”

除卻這種領土爭端,根本還在於地緣政治,三國鼎立,哪一國被滅,最後一國都不會輕易答應。

李乾順沉着臉,心頭慌亂。

到現在,他哪裡還不明白,宋人從大半年前就佈局,擺明就是要滅夏!

嵬名阿山倒是鎮定,他心裡很清楚,樑太后與李乾順只是被驚嚇住了,仔細想一想,宋人根本沒有滅夏的能力!

同時,嵬名阿山從宋人的種種動作來看,似乎也沒有滅夏的意圖。

嵬名阿山沒有點破,猶自神色沉凝的道:“娘娘,陛下,遼國怕還是想作壁上觀,他們的使臣已經趕往宋國,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等。等宋人進一步動作,等遼國的反應,也等我們齊備,軍心穩定。”

嵬名阿山的話說的很滿,考慮十分周全。

樑太后,李乾順聽着心裡頓時舒坦,在這個時候,也唯有嵬名阿山能給他們安慰與安全感了。

樑太后拉着李乾順的手,點頭道:“好,那我們就等!”

除了等,他們現在也做不了什麼別的了。

嵬名阿山見着,眼神微閃。

現在的他,手握兵權,掌握着李乾順與樑太后的身死,以及是事實上的位高權重了!

嵬名阿山神情肅色,心頭卻在盤算着回去之後怎麼繼續掌握兵權,鞏固勢力。

他餘光悄悄瞥向小皇帝,現在的他,偏向誰,誰就是夏國的真正主人!

此時的城外,種建中,种師中兩兄弟的騎兵,在四處遊走,攻擊夏國的城池村落,破壞一切能破壞的。

而這時,遼使,蕭天成,正在奔赴青州與的路上。

他沒了之前的淡定,現在急迫不已。

大遼不允許宋國滅夏!

宋夏必須繼續相持,大遼才能穩坐上國地位,宋朝不能成爲大遼不可控的勁敵!

尤其是在大遼平亂的關鍵時刻!

第兩百六十章 戶部發財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孝道第七百六十八章 沒有終點第一百二十章 另起爐竈第一百四十三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七十四章 可怎麼辦第一百二十一章 釐清案情第一百五十八章 背鍋俠第五百三十二章 爭議第兩百九十一章 嚴厲迴應(求訂閱~)第七百零三章 博弈第九十九章 分果果第五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一百四十二章 朕有辦法第三百二十四章 謀逆大罪第八十七章 人心(求收藏~)第四百零三章 方略第三百四十四章 錯過不再有第三百二十二章 決然第五百四十七章 開禁第三百六十八章 虎狼之地第兩百六十七章 局勢危急第四百九十二章 能忍敢狠第兩百八十四章 推廣奇技淫巧第三百四十二章 彌天大禍第四百二十三章 靈州第兩百五十二章 我其實在五層第七百四十八章 行文走武第七百四十七章 沸揚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將一軍第十三章 殺第一百零九章 得力臣子(求收藏~)第六百四十章 追剿第七百三十章 八個字第五百五十五章 破除第三百六十章 不同以往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無是處第三百五十六章 請旨第一百八十九章 古來第一大奸佞第四百五十四章 仁慈第六十章 暗潮(爲盟主‘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第六百四十五章 煩惱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動山搖的改制第五百一十八章 搶功第三百四十六章 暴露第三百零七章 難如登天的事第兩百七十九章 狗皇帝第四百七十九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舉步維艱的遼國第六百五十二章 京城之外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期而遇的摯友第五百五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五十七章 退無可退第四百一十七章 收編第五百二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五百零七章 私與公第四百七十二章 無處不在第八章 蹴鞠第五百五十七章 態度與真誠第六百一十一章 穩亂第三十五章 不單純第五百七十七章 冰山第三百二十一章 坐實第六百二十七章 豪情第四百零二章 請辭的巡撫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實第三百六十三章 提前戰第一百七十章 彈劾太皇太后第三百二十章 內部交鋒第四百二十章 一家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道第五百四十六章 昭告天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上上下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堅決第六百四十章 追剿第兩百二十九章 交子銀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了!第兩百四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三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平衡第五百三十八章 初雪未晴第四百六十一章 血腥色第六百一十章 未有第一百章 橫行無忌第六百四十二章 進不去第七十八章 錯了(求收藏~)第三百八十六章 求和信第五百四十一章 借錢第七十八章 錯了(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杖斃(加更,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二章 無處不在第一百五十二章 形同謀逆第四百一十四章 凝結如冰第三百八十一章 嚎啕大哭第七百六十六章 榮寵第兩百九十七章 和和氣氣過日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虎狼之地第五百五十四章 孝道第五百二十七章 紹聖伊始第六百三十六章 驚覺第兩百六十二章 緊張又期待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