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震動天下

隨着趙煦回宮,開封城裡的巡邏的禁衛陸續回崗,解除了戒嚴,百姓們有些驚慌的出了門,四處張望,彼此交談,在探尋着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大理寺的牢裡。

陳朝,林城兩人已經知道了外面的動靜,隔着牢房對視一眼,兩人眼神前所未有的凝重。

事情,與他們預想的完全不同!

而大理寺內,曹政從政事堂回來,正在召開會議。

大理寺會議室,曹政看了眼坐在兩旁的七位少卿,翻開了眼桌上的手札,朗聲道:“政事堂開會,決定了很多事情。有關與我大理寺的,我與諸位同僚通報一聲,第一:大理寺卿燕王趙顥,因德行不修,被官家罷黜,羈押於宮中。大理寺卿日後由政事堂從宗室近親選取,終生任職。第二,新刑律會在明年頒佈,但判例法相關法案會在明天下詔發佈,大理寺可據此行事,處理衆多久拖未決的案件。第三,關於大理寺的發展綱要,我已奏報官家得到批准,明年施行。第四,自明年起,我大理寺官員不外調不內遷,由本寺內部升遷。第五,大理寺具有審判權的官員,非得大理寺同意,其他部門,包括皇城司,對了,皇城司已劃入政事堂,不得抓,扣,羈等。第六……”

大理寺七個少卿慢慢聽着,神情振奮再三。

政事堂這次開會,給了他們諸多的權力,還有‘特權’!

單說沒有大理寺同意,其他部門不得抓扣這一條,就足夠令他們歡欣鼓舞!

曹政看着衆人的表情,暗自點頭。

吏部。

吏部的衙門可以說破破舊舊,吏部的官員三番幾次的要求修建,擴大,都被政事堂給駁回了。

林希一臉漠然的主持會議,身形端坐筆直,不怒自威,道:“我們吏部接下來有很多事情要做,你們聽好,記住了,日後我打板子的時候不要怨怒。第一,考銓法明年推行,儘快完善。第二,年底之前,會有大規模的官員調派,具體名單,我後面細說。第三,吏部將對府級官吏進行直轄管理,一應的任命,考覈,遷派都在吏部。第四,巡檢司劃入刑部,各府巡檢由刑部與地方雙管,但任命需要通過吏部……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近來亂象紛陳,人心浮搖。越是這個時候,越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如果有人無法安心用事,就請他去能安心待的地方!”

林希一臉漠然,語氣一直很平穩,但最後的話,殺氣騰騰!

吏部一干侍郎,郎中,員外郎嚇了一跳,連忙起身,擡手齊聲道:“下官領命!”

林希依舊一臉漠然,道:“下面,我說說具體的名單。”

一衆人心驚膽戰的坐下,他們已經看到,林希身前的公文很厚!

與此同時,其他各部寺一樣在開會,在通報政事堂的會議內容,一個要求‘穩’,一個就是爲接下來以及明年的事情做準備。

很快,章惇要求的那道關於皇城司劃入政事堂的詔書被公佈出來,同時政事堂的邸報傳向京城各個部門,並且向着全國各地傳去。

這道旨意,彷彿是朝廷改制的某種後續,很多人都沒有在意。

但也有不少人悚然驚恐,預感到了接下來將要發生大事件。

皇城外的皇城司,蔡攸面無表情,召集一干副指揮,正在漫不經心的佈置着任務。

在座的,每一個都神色暗暗小心,心裡激動又忐忑。

同時,一道道信鴿飛出,帶着不知道什麼樣的命令奔向大宋的南北東西。

開封城外,有三支軍隊在移動,一個是來自京東路,目標是北京大名府,另一支來自秦鳳路,目標是西京河南府。還有一支,是宗澤率領的虎畏軍,進行了分調,各有五千人進駐開封府三門,虎畏軍則在正南。

隨着動作越來越大,開封城裡充斥着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情緒,不知道多少人緊閉府邸,惶惶不安。

朝廷各個機構都在加緊作着準備,倒是宮裡的趙煦,忽然間顯得有些無所事事。

最上面,最麻煩的事他都已經解決了,接下來,就都是章惇等人的事情。

到了傍晚,他是先去了仁明殿,陪着病倒的孟皇后說了好一陣子話,在孟皇后睡着後這才離開。

接着去慶壽殿,與朱太妃吃飯。

щшш✿ ttкan✿ ℃o

朱太妃滿臉的愁容,不時的跟趙煦感慨,追憶着與高太后的過往,感慨曾經雷厲風行的太皇太后真的老了。

陪着朱太妃吃完飯,趙煦天黑纔回到福寧殿。

童貫跟在趙煦身旁,看着了眼寒意漸濃的天色,低聲道:“官家,今晚是否傳後宮侍寢?”

趙煦搖頭,道:“不用了,讓宮裡的人都早點歇着吧。”

童貫小心翼翼的應了聲。

他比陳皮更警醒,陳皮好歹是趙煦身邊的老人,內裡虧心事不多,但是童貫不一樣,他心思不少,可抓的把柄太多!

趙煦漫步走着,忽然轉頭看了眼童貫,卻什麼也沒說。

童貫嚇了一跳,張口想問又硬生生嚥了回去。

第二天一早,政事堂就接連頒發旨意,早已經準備好的邸報通傳全國。

第一道,是關於冊立孟氏爲皇后的,這是趙煦的正式冊立詔書。

第二道,廢除三衙,權歸兵部與樞密院。

第三道,確立大理寺的司法地位以及刑律,禮法的運用規則,包括了判例法、刑大於禮、律法平等、司法解釋等等。

第四道,對朝廷各機構進行裁剪合併,確立權職,明確責任,規範操守等等。

第五道,公佈國家變法的方針大略,制定了五年內的變法目標,正式公告明年復起‘熙寧之法’。

第六道,是對近半年來的一系列事件進行了總結,對呂大防等人的貪腐,擅權案件進行了痛斥,要求全國官員引以爲戒。對各種非法行爲,尤其是官吏有組織的串聯,勾結,威逼利誘的對朝臣的攻訐,構陷,對國家大政的肆意歪曲,抨擊進行嚴厲斥責與警告。

第七道,是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對朝廷各級官吏的官職進行修正。包括章惇卸任樞密院副使,章楶任樞密使。政事堂設三相,宰相,左右二相以及六位參知政事等等。

……

一連十一道,關乎大宋的方方面面,是趙煦以及大宋朝廷最爲正式、嚴肅的對外宣告,是對元祐七年的一個總結,也是對明年的一個準備與開始。

幾乎在這些詔書頒佈的同時,皇城司,刑部,御史臺三個暴力機構,拿着一份份名單,開始在滿開封的抓人。

並且,他們還有人被派出京,奔向四面八方。

尤其是皇城司,早就部署在四京,出動的最爲迅速,在很多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被帶走。

前面有呂大防這樣的宰執下獄,後面又有如此大規模的抓捕行動,哪怕是‘非譽君上,圖謀不軌,結黨營私,禍亂朝綱’這樣的大罪名,還是震動了整個大宋,不知道多少人轉輾反側,夜不能寐,惶恐憂懼。

第七百五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巧與不巧第七百四十三章 抵達第四百零三章 方略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局之策第七百四十九章 所及第二十八章 料理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理寺第六百章 離心第六百零六章 來人第六百八十四章 除惡務盡第六百七十二章 水師第五百六十七章 驚呼第五百八十九章 抄家第兩百九十七章 鼠有鼠道第兩百八十三章 反對如潮(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四章 靈光乍現第四百三十四章 皇太孫第六百一十三章 兩可第四百零七章 一羣豬隊友第五百九十章 來人第兩百九十一章 嚴厲迴應(求訂閱~)第十一章 打弟弟第三百三十七章 宣告着失敗第六百零六章 來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去他孃的祖法第四百八十五章 民間力量第一百七十六章 誅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朕有辦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官家要做什麼(爲盟主‘碼字工異客行’加更)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理寺第五百八十七章 口供第兩百七十章 皇后有喜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事始第六百五十三章 界限第兩百五十一章 做大事的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時間第五百三十三章 插曲第六百九十四章 先斬後奏第七百二十二章 文抄公第五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六百五十三章 界限第四十四章 下場第三百零五章 走人(第三更,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下士人會瘋的第六十八章 權勢擴張第三百六十章 不同以往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抄家第七百六十一章 邊患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頭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官家的臉第兩百零一章 天下大事一言決之第五百六十七章 驚呼第三百零四章 圖窮匕見(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風聲驟緊第三百五十七章 章惇的人頭第三百五十章 挑戰心裡底線第五百六十三章 啞然第一百章 橫行無忌第三百八十六章 求和信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大宋必勝第三百一十六章 狼性第五百六十章 處境第九章 球,進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耶律洪基第兩百八十章 人心叵測啊第一百二十八章 突然爆發的大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御駕親征第兩百零三章 認輸第六百三十七章 剿匪第六百一十八章 猖獗第七百二十二章 文抄公第五百五十一章 繼承者們第八十二章 杖斃(加更,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七章 極限壓迫第四百三十七章 紫宸殿第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六十八章 囂張的夏使第五百三十五章 團結第五百零九章 來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黨爭禍國第四百一十三章 不可置信第一百六十章 天地間的一把刀第七百二十三章 無止境第兩百四十九章 殺機暗藏的鴻門宴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變第兩百五十八章 萬貫家財成空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第五百八十七章 口供第九十七章 奸臣有道(求收藏~)第六百零五章 閹宦第四百九十二章 能忍敢狠第三百五十七章 章惇的人頭第兩百零八章 於平淡中殺人第二十二章 佈置第三百四十五章 急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屈服第四百四十二章 僵局第六百九十六章 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