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殿中交鋒

趙煦一進來,蘇頌,章惇等人齊齊擡起板笏,沉聲道:“臣等參見陛下。”

趙煦徑直在椅子上坐下,看着殿中滿滿當當的一大羣人,頓了下,朗聲道:“衆卿平身。”

“謝陛下!”七十多人齊齊喊道,聲音頗大,在殿樑上繚繞不絕。

其中,還有一些人悄悄瞥了眼左側的簾子,原本,那裡是太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地方。

趙煦看着熟悉陌生的一個個面孔,蘇軾是認識的,李清臣有些臉熟,其他人也有昨天見過的,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又看了眼前面的蘇頌與章惇等人,這才道:“今天之所以要召開這個擴大朝議,是應宰輔蘇相公所請,斷呂大防一案。諸位卿家,有什麼想說的,都說一說。”

殿中不少人左左右右的相互看着,偶爾還出聲議論。

他們早就知道今天的會議內容,卻沒誰第一個出列開口。

趙煦不着急,眼神在朝臣們的臉上挨個掃視。

——嚴格來說,這是他第一次開朝,主持會議。

也不知道過去多久,在比較後面的一個官員出列,用板笏擋着頭,沉聲道:“臣門下省左司諫陳德之彈劾李清臣……”

他還沒說完,趙煦就打斷他,道:“陳卿家,今日議呂大防一案,其他事情容後再說。”

陳德之話頭硬生生的被堵住,等趙煦話音落下,猶豫了下才道:“是。”

陳德之退下後,朝臣們紛紛搖頭晃腦,神色肅然的對視不語。

趙煦見還是沒人說話,直接點名道:“刑部,說一說案情。”

蔡京出列,他兩鬢有幾縷白髮,臉角分明,給人一種俠義演繹裡俠客的感覺,只是總體去看又有那麼幾分刻薄。

他擡起手,聲音冷靜堅定的道:“回陛下,呂大防一案,案情清晰,證據詳實。貪污受賄,人證物證俱在。三司衙門的虧空以及軍餉的倒賣,呂家多有涉及。培植私人,結黨營私,縱子行兇,侵佔鄉田,毆傷人命等等,皆有實證……”

蔡京說的是實實在在的罪名,有據可查的。

滿朝文武皆靜。

他們都已經知道這些事,畢竟開封城傳的沸沸揚揚,幾乎沒有什麼可辯駁的。

現在朝野爭論的焦點,是在於怎麼處置!

蔡京說完,就默默退了回去。

趙煦一直注視着朝臣,見他們都不說話,他也不說話。

紫宸殿裡,安靜的有些詭異。

蘇頌沉吟片刻,出列道:“啓奏陛下,呂大防德行有失,臣建議貶秘書監,隨州安置。”

這是慣常的套路,不管犯多大事,貶謫了事。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蘇頌話音一落,出來了十多個人。

趙煦看過去,大部分不認識。

蘇軾看着,遲疑片刻,出列道:“臣蘇軾附議。”

蘇軾到底是文壇領袖,又是三司使蘇轍的兄長,加上昨天的事,盯着他的人不少。

他一出列,頓時引來了不少若有若無的注視,以及竊竊私語。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蘇軾之後,又有五六個人出列,跟着附議。

趙煦一點都不奇怪,即便沒有站出來的人,在場的多半心裡或多或少也支持蘇頌這個提議。

這時,陳皮悄悄走過,在趙煦耳邊低聲道:“官家,好了。”

趙神情不動,嘴角微笑的看着殿中羣臣。

果然,等這羣人話音落下,李清臣舉着板笏,出列朗聲道:“啓奏陛下,臣反對。”

這位是韓琦的侄女婿,韓家是大宋頂級豪門,這位前途不可限量!

趙煦看向他,點頭道:“李卿家有什麼話說?”

李清臣擡起頭,聲音郎俊,帶着張力,沉聲道:“陛下,若是呂大防之後的相公們,都這麼幹,朝臣們有樣學樣,天下百官皆是如此,我大宋的江山社稷,還能維持幾年?”

李清臣話音落下,當即有人出列反對,道:“李郎官就是這麼看待我朝官員的嗎?一個呂大防,就能代表我朝數十萬官員嗎?”

李清臣回頭看了他一眼,冷聲道:“呂大防一案,牽扯出五品以上四十多人,大大小小數以百計,你說只有一人?無需費力口舌狡辯,我就問你,你是否敢讓刑部或者皇城司查一查你的家底,看看你有沒有什麼家產是來路不明的!”

說話的那人見李清臣直接懟過來,頓時一個字說不出話來。

怎麼能隨便讓你查!

李清臣懟完他,直接轉向蘇頌,聲音高了兩分,道:“蘇相公,下官的話,不知您有何看法?”

蘇頌,就是呂大防的下一任!

蘇頌老於宦海,不會這樣就被懟的無話可說,頭也不轉的淡淡道:“朝廷自有法度,李郎官是怕我跑了?”

李清臣盯着他,道:“下官是認爲,這樣的法度不足以懲前毖後。下官建議,朝廷應當審時度勢,對貪腐官員,明刑正典!凡事不能倚靠相公們的操守,若是如此,還需法度綱紀做什麼?”

語氣剛直,咄咄逼人。

大殿裡,李清臣的聲音在迴盪,一些人交頭接耳,神情意動。

李清臣所說……似乎很有道理。

這時,又有人出列,朗聲道:“臣反對。之前也不是沒有相公犯錯,諸事皆有成法,李郎官的意思,是要因人設發法嗎?”

衆人看去,殿中待御史呂陶。

瞥了他一眼,不少人又看向蘇軾。

呂陶是蜀派,或者說蜀黨。蘇軾當年的‘烏臺詩案’,其實本質就是‘蜀洛黨爭’,呂陶當年也是其中干將,成功救出了蘇軾。

蘇軾面色如常,靜靜的立着。

李清臣聽到‘因人設法’,當即大聲反駁,道:“我朝法度,因人因事者諸多,呂御史,要不要翻出來,爲他們平反,廢除那些祖法,討論一下祖宗得失?”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李清臣是‘新黨’,用‘舊黨’口口聲聲的祖法來反擊,着實厲害。

趙煦不動聲色的看着,眼神笑意更多,這個李清臣的口才倒是犀利。

呂陶擡着板笏,慨然道:“李郎官說不是因人設法,那你認爲呂大防該怎麼處置?”

衆人紛紛看向李清臣,在他們看來,李清臣某種程度就是代表趙煦的態度。

李清臣自然想過,但卻不能宣之於口,過早說出來只會成爲靶子,轉向朝臣,道:“下官不贊同蘇相公之言,貶謫了事,太過敷衍,如同兒戲,如何向百官,億萬臣民交代?後世史書,會不會將我們評爲一丘之貉,沆瀣一氣?”

呂陶哼了一聲,舉着板笏向趙煦,沉聲道:“陛下,呂大防已經被抄家,聲名狼藉,並已古稀之年,垂垂老朽,沒有幾年可活。朝廷若是繼續懲治,將顯得陛下過於苛刻,有失寬仁,寒天下士人上進之心,請陛下三思。”

第六百八十六章 惡性事件第六百一十七章 重塑第七百四十八章 行文走武第六十八章 權勢擴張第三百五十二章 會轉彎的章惇第七百二十八章 胡說八道第八十七章 人心(求收藏~)第六百五十四章 面聖第三百二十六章 想不透的曾布(求訂閱)第六十章 暗潮(爲盟主‘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第兩百九十九章 壓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貴客第九十四章 矛盾激化(求收藏~)第三百零八章 邀天下民心第六百三十五章 集結第六百七十六章 新格局第五百零九章 來了第二十二章 佈置第六百一十七章 重塑第九十三章 賣爹求榮(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二章 江南西路第十一章 打弟弟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京第四百七十五章 事多繁雜第五百八十一章 對峙第七百三十七章 現身第七百零七章 巧遇第七百二十四章 蘇州府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聊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城司第兩百三十六章 新的熱點第一百七十章 彈劾太皇太后第兩百零四章 老虎要吃人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難想第七百零九章 同路第七百二十六章 故人相見第兩百八十一章 新法的第一個困境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族坐鎮第三百四十一章 斬遼使第一百八十五章 刀兵凌厲第一百九十一章 謠言誤我第五百九十一章 相會第一百六十九章 屈服第一百零八章 競相入場第七十三章 千層浪第九十四章 矛盾激化(求收藏~)第兩百二十章 官家三問第四百五十六章 學問第七十四章 可怎麼辦第五百四十二章 備時第六十六章 祖宗之法(求收藏~)第一百七十章 彈劾太皇太后第四百四十三章 平衡第一百四十四章 御前爭辯(爲‘漫雲舒2020’掌門加更)第五百二十九章 堅定意志第一百四十五章 去他孃的祖法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少真假第三十七章 着急了第兩百二十一章 貶爲庶人第七百零五章 離京前第四百四十九章 瑞兆第四百九十章 容第兩百五十九章 十三衛第兩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太后的憤怒第七百二十二章 文抄公第一百八十七章 趙煦之威第四百四十五章 朕只看二十年第一百五十二章 形同謀逆第五百零五章 商貿開路第兩百七十八章 清算司馬光(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趙煦之威第一百零二章 一把劍第三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斷顯現的裂痕第六十六章 祖宗之法(求收藏~)第六百三十一章 悍匪第九十三章 賣爹求榮(求收藏~)第六百七十二章 水師第七百五十二章 行軍第兩百九十九章 壓人第三十八章 無所動第五百五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兩百六十二章 緊張又期待的一刻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北差異第五百二十九章 堅定意志第二章 借力第六百八十二章 蛔蟲第一百三十二章 斬立決第八十七章 人心(求收藏~)第七百五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宣仁第五百四十一章 借錢第七十四章 可怎麼辦第三百四十三章 木匠皇帝第一百零三章 厄需變法第四百二十八章 眼前一黑第三百七十一章 重修舊好第三百二十一章 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