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蒙古的進化

楊炎帶着與耶律楚材協商好的五項協議回到皇宮中,呈交給趙忱閱覽。

趙忱看完之後,也認爲這五項協議並不算過份,都是大宋可以接受的,因此點了點頭,道:“朕看這份協議還算是比較合理,都能夠答應下來,等明天交由政事堂討論,應該可以通過得了。姐夫這段時間到是辛苦了。”

楊炎道:“官家過講了,微臣爲國盡力,自然是不辭勞苦。而且這一次只是與蒙古會談協商,又不是出征打仗,因此也不算有多少辛苦。不過這一次我大宋與蒙古雖然達成了協議,但也由此可見,蒙古絕非善良之輩,故此也絕不能從此就掉以輕心而高枕無慮,對蒙古也不能完全相信,以後必須加以防犯,以防止蒙古有所反覆。”

趙忱也點點頭,道:“姐夫說得是,想當年我大宋也曾與金國聯盟滅遼,那知在滅遼之後,金國就馬上和我大宋翻臉,並且舉兵南侵,擄走二聖,強佔了我大宋的半壁江山,這些都是前車之鑑。也由此可見胡人只講武力,素無信義,對他們絕不可完全信任。”

楊炎道:“其實臣出使蒙古時,其實發現蒙古部民的民風淳僕,熱情好客,而也重視承諾,但囯與國之間,從來都是隻有利益沒有信義,這一點與胡人漢人無關。而且陛下且不可把蒙古視爲普通胡人,在滅金之後,他們很可能是比金人更難對付的對手。如果小看了他們,在以後恐怕會吃大虧.”

趙忱也微微一怔,笑道:“自古以來中原王朝與北方的胡人都是勢不兩立,漢有匈奴,唐有突厥,我大宋在南渡之前有契丹,現在是金國,歷朝歷代都在北方之患,難道蒙古還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楊炎道:“金國和昔日的遼國雖然都是胡人建立國家,但他們與昔日的匈奴和突厥等族以經完全不同了。匈奴和突厥都是遊牧民族,擇草而居,臨水而牧,雖然立國,但習性不變,進攻中原王朝,也只是爲了掠奪人口錢財,但對中原的土地城池並無興趣,因此往往只是在劫掠一番之後,就立刻回兵草原,並不會永遠佔據城池。他們對中原王朝的危害大多都集中在邊境地區,少有深及內地,因此也基本不會傷及中原王朝的根本。而金國和遼國則不同,女真和契丹在最初雖然也都是遊牧民族,但在他們立國之後,就開始逐漸改變遊牧習慣,而是仿照中原王朝,建立真正國家制度。因此他們對中原王朝的要求,以經不在是掠奪人口錢財,而是永久的佔有土地,建立自己的國家。如果不認淸這一點,以後我們還會再犯錯誤。”

趙忱沉吟了片刻,才點點頭,道:“姐夫說得不錯,其實無論是昔曰的遼國,還是今天的金國,他們的國家制度習慣,和中原王朝以經沒有什麼區別了。這一點和以往的匈奴、突厥各族確實是完全不同。”

楊炎接着道:“而且匈奴和突厥雖然民風兇悍好戰,但因爲其遊牧本性,國家有名無實,因此根基不穩,後勁不足,只要中原王朝加以防範,縱然不能根除,但也不會有多大傷害。而他們一但學習中原王朝建立真正的國家,那就不同了。由其是在建國之初,遊牧民族的兇殘悍勇之性猶在,而國家制度又爲他們提供了大量物資保障,故此後勁綿長,故此遠比當年的匈奴和突厥難以對付。我大宋自立國以來,一直受制於胡人國家,其中固然是有我們自身的原因,但胡人的力量和過去大爲不同,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趙忱苦笑了一聲,道:“姐夫說得不錯,那麼按姐夫看來,蒙古就是下一個金國?”

楊炎點點頭,道:“一個遊牧民族,如果開始對土地產生了興趣,那麼這個民族就離形成真正的國家不遠了。蒙古這次遣使到建康來,其實就是希望得到長城以外的土地,以做爲建立國家的基礎。而且這次的蒙古使臣耶律楚材雖然是個契丹人,但他的才學見識,非同尋常,以與漢人無異,而且又熟知中原的史實,即使是在漢人之中,有這樣才學的人也不多見,有他輔佐鐵朩真,蒙古的國家進程就會更快了。”

趙忱又沉呤了一會兒,看着楊炎,道:“既然這耶律楚材這麼重要,那麼我們何不先下手爲強,把他除去,使鐵木真身邊無人可用。而且現在蒙古使團就在建康,我們隨時都可以動手。”

楊炎搖搖頭,道:“官家,這一點臣也想到過,但一則我大宋正與蒙古聯盟,蒙古使團在大宋境內遇害,無論怎麼說,我大宋也難逃干係,目前我們首要的對手還是金國,和蒙古之間,還是不要節外生枝爲好,二則鐵木真如果真的有心建立真正的國家,即使沒有耶律楚材,也會在其他的契丹人中再選擇人材。而契丹人與金有仇,必會盡心扶幫鐵木真。”

趙忱苦笑道:“還是姐夫想得周全。是朕想得太簡單了。”

楊炎道:“蒙古人的悍勇,絕不在昔日的女真之下,一但他們建立了真正的國家,有了物資保障之後,長城以外的地方絕對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那麼他們的下一步必然就是越過長城,侵奪我大宋的土地。因此我們不能不提前做好防範。”

趙忱不禁又有些爲難,道:“姐夫方纔也說,我大宋首要的對手還是金國,因此還必須保持與蒙古的聯盟,那麼又如何防範蒙古呢?”

楊炎道:“朝中的一些官員目光短淺,未必會看透這些,但在官家心裡,卻要把蒙古當作潛在的對手看待,凡事都要防着蒙古一手,由其是關係到我大宋利益的事情,必須寸步不讓,不可被這些短見左右。”

趙忱點了點頭,他做了快八年的皇帝,當然知道國家與國家之間,根本毫無信義可言,今天的朋友,明天也許就會變成敵人,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卻是不可無。只可惜朝中的官員能有這樣見識的人並不多,不乏讀書讀迂了的死腦筋,凡事都要講誠信爲本,下議當先。只可惜周邊的對手可都不會和大宋講信義的。

楊炎接着道:“燕雲十六州之地,歷來都是中原王朝防範胡人南下的根本。因此這些地區雖然不是大宋的故土,但在擊敗金國之後,也必須據理力爭,全部奪回,決不能放棄,任是一郡之地,流落到蒙古之手都不可。那怕到時候與蒙古立刻翻臉毀約,都再所不惜。”

對楊炎提出的這一點,趙忱到是完全贊同。燕雲十六州的戰略地理重要性,趙忱是完全清楚的,因此在他的心目中,收復失地以經把全部計算進去了。聽楊炎的意見之後,更加堅定了趙忱的想法,道:“姐夫說的是,如果不收復燕雲十六州,那麼恢復大業就不能算是完成。”

楊炎也點頭道:“官家能做此想,真是大宋之幸。還有一點,就是曰後出兵北伐金國,決不能是我大宋一國出力,必須迫使蒙古也盡全力,因此在我們雖然答應給蒙古軍提供糧草物資,軍械器具資助,但絕不能輕易就給他們,一定要逼使蒙古也全力攻金,不能讓他們有保存實力的機會。

趙忱也笑道:“姐夫考慮的,可謂周全。朕有姐夫相助,對何懼日後與蒙古爲敵呢?”

趙忱又道:“不過我大宋的當務之急還是對付金國,收復失地。不知姐夫可有萬全之計?另外還有我們該在什麼時候派出使者,出使金國,去和他們繼續協商贖回土地的協議?”

楊炎道:“收復失地之策,臣以初步有所計劃,只請陛下容臣十天時間,詳細寫成條呈,再給陛下閱覽。另外出使金國的時間,可以定在十月以後,在此期間,還有三四個月的時間安排佈置,是足夠了,等這一次我們和金國的協議談崩,等使臣回到建康,也差不多就到了年底,等明年開年之後,我大宋就可以馬上開行動了。”

趙忱想了一想,道:“不錯。不過朕還是有些擔心,萬一金國真的答應了,那該怎麼辦?”

楊炎道:“請陛下放心,臣料金國絕對不敢答應。如果萬里有一,金國真的答應下來,那麼對我大宋也是大有益處。屆時只要隨便找個藉口,和金國翻臉,整個黃河以南的土地就可以一舉拿下了。”

趙忱又想了一想,終於點點頭,道:“好,就這麼決定了。”

第二天,趙忱招集羣臣商議楊炎與耶律楚材達成的協議。果然衆大臣對這份協議也沒有多少意見,很好就通過了。於是楊炎和耶律楚材代表宋蒙雙方,正式簽定了協議。隨後耶律楚材帶領着蒙古使團,離開建康,轉回草原去了。

能蒙古使臣走後,趙忱立刻下旨,開始按楊炎的計劃施行。而就在這時,安西路的經略安撫使辛棄疾的一傷加急公文,送到了建康。

六十二勢不可轉(下)五十五軍情第一七十八劫後重聚(下)五十五議和(二)一 返回臨安3八 橫生變故3十三死守信州三臨危受命2二十五飲馬黃河七十八天機重現二夜探王府5六十八結局(二)四 再上征途6一百傍湖酒樓(上)六十四火炮的弱點三十七返京二變法圖治(一)五婚姻大事1五 信王府2十四兵變7二十三蒙古軍的進攻(上)四尚武院五半路伏擊6十七大理使臣7八十招之約3九政局的變換1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上二十三蒙古軍的進攻(上)十七強攻廬州七夜襲成都3十四背水一戰2後記(免費)六金國的提議八世外高人5八禮社江之戰4十六 進攻貴州6七十二平息叛亂(一)九十二西線戰事六公主傾情1三 再見嚴蕊 4十四背水一戰1六出奇制勝7十 轉進山東 上九廣南練兵4十七擁立新君4二十五飲馬黃河十收復大理城1八十鄧王趙竑(下)一百奇襲黑林(上)十拒守不戰4四十四了結(二)五十九火炮轟門三十五楊炎的判斷四十八蘭州攻防(上)二十二和談破裂(上)二 公主的心思4十五分兵兩路3八十鄧王趙竑(下)六出奇制勝3四 再上征途6六十半渡可擊(二)三 再見嚴蕊1二攻克信州1五 形勢突變 中三十九大金國師(下)八 杞縣解困 下七十九正式開始北伐五誓師出發3六摩尼教的滅亡3八禮社江之戰1五十一準備秋獮(上)八世外高人3十三分裂3五半路伏擊1八出鎮北京2三臨危受命6三新婚蜜月7七年輕人的天下4五逃亡8十回到臨安十五收並大理三十九挑畔金軍十六 進攻貴州7十一征戰塔塔兒4八十五攻佔中都(下)七鬥智鬥力5十一金與西夏一一七功虧一簣(下)十一圍城打援3後記(免費)十一結案4一 回家2九兵敗如山3七鬥智鬥力3十八立後(二)九 回憶臨安的歲月(下)五逃亡7九政局的變換3十四兵變7八十二賜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