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勝利之後的建康(二)

趙忱只當她是恪守大宋武將不能出任執政大臣的舊制,於是將自已打算改革官制、調整官員一五一十,全都說了一遍。

周太后聽完之後,道:“官家,你所想得非常有道理,而且也非常有必要,只是對你姐夫的任命,還需要再仔細斟酌一下。”

趙倩如在一邊也微微點頭,表示贊同。

趙忱一怔,道:“爲什麼?以姐夫的功勞和能力,做個樞密使是完全能夠勝任的,武將不能出任執政大臣,雖然是大宋祖制,但也是可以改變的。難道……”他頓了一頓,忽然有些明白,道:“難到母親、姐姐以爲,我會對姐夫生出猜忌之心嗎?”

周太后搖搖頭,和道:“官家,我相信你絕對沒有這個心思,但你如果一定要任命子昊爲樞密使,只會讓他爲難,難到你不記得當年狄襄武公的教訓了嗎?”

趙忱沉默了一會兒,才道:“姐夫的功績,遠勝過狄襄武公,出任樞密使也是理所當然,而且請母親和姐姐放心,我決不會像仁宗皇帝那樣,只爲一些無端的流言,就猜忌姐夫。”

趙倩如輕輕嘆了一囗氣,她當然相信趙忱現在是說的真心話,不過她也清楚,現在趙忱和楊炎的關係確實沒有出現一點猜忌的跡像,但這一方面是因爲趙忱對楊炎硧實是全心信任,而另一方面也和楊炎一直保持着低調行事密不可分。因此楊炎現在雖然並沒有擔任什麼要職,但誰都知道,他能得到皇帝的絕對信任,而且對皇帝也有着不可底估的影響力。這其中大部份因素正是,楊炎的這種超然於朝廷之外的旁觀者身份,可進可退。

對趙倩如來說,一個是丈夫,一個是弟弟,這兩人都是自已心中重要的人,自然也希望兩個人的關係能夠這樣永遠保持下去,而且楊炎的性格並不張揚,本身也並沒有太多的權力,因此也正好可以做到這樣並不擔任要職,但以傍觀者的身份,在趙忱身邊出謀劃策,也不用捲入朝廷的各種事非之中,同時有需要的時候,還可以挺身而出,擔當大任。

當建康府裡突然傳出一股要求皇帝重獎楊炎的風潮,趙倩如立刻敏銳的認爲,在這股風潮的背後,一定有人指使,自然是有目地的針對楊炎。

因爲一但楊炎出任樞密使,那麼這種超然於朝廷之外的身份便再也沒有,必然會捲入到朝廷的種種事非之中,再想和趙忱保持這樣親密無間的關係,就不可能了。而且趙忱很有可能順水推舟,任命楊炎爲樞密使了。因此趙倩如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去馬上查實誰在製造這股風潮,而是立刻進宮來見周太后,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楊炎出任樞密使。

周太后也只極有政治頭腦的人,一聽之後,馬上就明白趙倩如的心意,她也贊同趙倩如的意見,正好這時趙忱來給周太后請安,自然也就談到這件事情上來。

趙倩如道:“官家,你的心意我們都明白,但子昊終究是駙馬的身份,確實不適合做執政大臣。其實就像目前這樣也很好,你有什麼難解的事情,儘可以招他進宮商議,朝廷要對外用兵,也可以授予他兵權,領軍出征,爲什麼非要讓他出任樞密使呢?現在大宋好不容易國泰民安,又何必爲了一個虛名,弄得整個朝廷都不得安寧呢?”

趙忱呆了一呆,也承認趙倩如說的有道理,道:“只是這樣是不是太委屈了姐夫,他爲大宋立下了這麼大的戰功,卻得不到應該的封賞,而且姐夫心裡,會不會也認爲朕對他有所虧待呢?”

周太后笑道:“這個你就不用但心了,我看子昊並不是計較官位高低的人,何況他是你姐夫,這是任何官位都比不了的,只要你們之間永遠這樣君臣齊心,不生嫌疑,那就比什麼都好,也是大宋之幸。”

趙忱又沉默了一會,道:“好吧,那就先這麼辦吧。不過陳相公要致仕,又該怎麼挽留他呢?”

趙倩如見終於說動了趙忱,心裡也輕鬆下來,聽趙忱問起陳俊卿的事情,笑道:“官家爲什麼不願讓陳相公致仕呢?朝廷有不少決議陳相公都是不贊成的嗎?他致仕之後,不是更好嗎?”

她這麼一說,到是把趙忱給說怔了,仔細一想,趙倩如說的也對,無論是當初推行新法、還是現在對西夏用兵,陳俊卿在最初決議的時候都是不支持的,那麼爲何自已一聽說陳俊卿要致仕,第一反應不是少了一個老給自己唱反調的老頭子,而是要盡心挽留他呢?

想了好久,趙忱才道:“對於朝廷有些決議,陳相公雖然在一開始也反對,不過一但朝廷做出決定,他卻都會盡職盡責去完成,而且即使是反對,但卻不像有些官員那樣,不分青紅皁白的一味反味,而且針對根據現實可能會出現的後果。因此這些反對的意件,也有利於朝廷在以後的施政中,加以避免。”

趙倩如微微一笑,對周太后道:“太后,官家能夠認真這一點,果然是明白事理了,到是越來越像太祖皇帝了。”

周太后也點頭微笑,十分欣慰道:“能夠虛心納諫,不因受到反對而怒遷於人,官家能夠做到這一步,哀家確實也放心了。”

趙倩如接着道:“陳相公爲人剛正嚴明,實爲至誠君子,可稱忠貞賢良之臣。只是是非善惡太過分明,可使其諫於政,而不可執於政。”

趙忱到有些不解,道:“陳相以經執政兩年,也未見其有大失。而且即是忠貞賢良之臣,爲何不用執於政呢?”

趙倩如道:“陳相爲人,善惡太過分明,見惡者,往往欲除之而後快,易見其小而忘於大,然而執於政者,首先須心胸闊大,能容不堪容者,方可沉穩其心,徐徐圖之。故得其諫政,爲君之幸也,若用其執政,則難有大成。陳相執政兩年,尚無大失,仍是因爲我大宋剛剛復國,百廢待新,而且先前朝中有樑克家、洪适等人主和,因此才容得下新法、秋獮、對西夏用兵這些事情,如今主和者以去,只怕陳相難以再與其他人共事。而且我想陳相自己也淸楚這一點,故此才主動要求致仕的。”

趙忱點點頭,趙倩如說得沒有錯,陳俊卿確實是一個眼裡柔不得半粒砂子的人,道:“多謝姐姐指點,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然後三人又商量了一下其他的官員任命安排和新的制度,趙倩如才告別出宮,回府去了。

笫二天,趙忱立刻宣佈了對楊炎的獎勵,晉升楊炎爲鎮寧、崇信軍兩鎮節度使,並將楊炎的食邑由三百戶提升到六百戶,派人直接報通給還在四川的楊炎,並讓楊炎在四川整編御前駐軍。

然後趙忱又給楊炎的兒女賜名,現在楊炎己有二男二女,但都還沒取名。於是趙忱給趙倩如所生的長男賜名:楊載馳,並封爲飛騎尉,林嫣紅所生的次男賜名:楊載驅,封爲雲騎尉。

這兩個名字是取自[詩經*小雅×皇皇者華]中“載馳載驅,周爰諮諏”一句。這是描敘國君外出,訪尋賢者的意思。“載馳載驅”既有國君架着高車出行之義,也暗含着國君是希望找到千里馬似的人材,來駕駛國家這輛大車的含義。

而流蘇所生的長女被賜名楊舜華,封爲涪陵縣主,趙倩如所生的次女賜名楊舜英,封爲青石縣主。這兩個名字是取自[詩經×國風×有女同車]中“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和“有女同車,顏如舜英”兩句,都是形容女子容貌美麗的句子。

能夠得皇帝的賜名,對於大臣來說,是極大的榮謄,而且這四個名字取得到是都非常合適。而飛騎尉是從六品勳位,雲騎尉是正七品勳位,雖然都是虛銜,但楊炎的四個子女最大的也不過兩歲,小的才幾個月,就被受予這樣高的勳位,也算是十分難得。

但楊炎到底沒有被受予實際的職務,顯然趙忱是接受了母親和姐姐的意見,不過用這種方式來彌補一下不能給楊炎升職的遺憾。

隨後趙忱又下旨,接受了陳俊卿的辭呈,但只同意陳俊卿辭去宰相的職位,而改任陳俊卿爲御史中丞。御史臺爲監察機關,負責糾察百官,肅正綱紀,遇大事則廷辯,小事則奏彈。而御史中丞爲御史臺之首,但只是監察百司,並不干涉政務。陳俊卿到正是適合這個職位。

接下來趙忱又宣佈了一系列新的人事安排,任命韓彥直爲尚書左樸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趙汝愚爲尚書右樸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葉顒和周葵爲參加政事,又調四川宣撫使王炎回建康,出任樞密使,由辛棄疾出任樞密副使。

范成大爲吏部尚書,陳良翰爲戶部尚書,史彌遠爲禮部尚書,葉衡爲兵部尚書,王十朋爲刑部尚書,汪應辰爲工部尚書。張栻爲籤書樞密院事,陳亮爲左正言兼翰林學士。

六十七殺出建康十三死守信州十七死守州衙5二十七塔塔兒姊妺(上)七十又一次遠征(下)四 全線崩潰3一雙懸日月6十一征戰塔塔兒3五 進攻海南2十八還有援軍嗎5七鬥智鬥力4五逃亡4九兵敗如山1四十二溧水攻防(一)六平夏方略(上)四 御駕親征 上十一 追上宋軍 上五十五秋獮(上)八金國的陰謀(二)十九金國變法(下)四 四川驚變6十三暗流潛伏6七鬥智鬥力1九兵敗如山1後記十一金與西夏四 全線崩潰7一 回家5三廣東之行5四十預料十四漁人得利6八禮社江之戰6二十九平分秋色五半路伏擊4十四太子北巡(三)十五白河伏擊十烏合之衆1六 臨安之夜3八 杞縣解困 下二十二家和萬事興九打賭1十一新君登基3二楊炎大婚4九金國的陰謀(三)六摩尼教的滅亡2十二賜婚二十九突破 黃河防線(三)五十三趙愷入臨安(下)三新年2二 張浚病故3六十二外交周旋十收復大理城7二攻克信州4三十突破 黃河防線(四)七十孤注一擲(三)四十三南征七十議和成功十七擁立新君5五十七中都密謀八世外高人6五十八馬球(下)四 全線崩潰3十四太子北巡(三)八禮社江之戰7二十三蒙古軍的進攻(上)十三鶴蚌相爭7七鬥智鬥力5十四 海上大捷 中三十二安西兵變(下)七出兵大理4五十九勸降(二)一二二淸掃金國的殘餘勢力十四兵變2一 臨安的朝議6十三宋軍出兵2十七擁立新君1十三宋軍出兵2一一四小插曲十五分兵兩路6七十七劫後重聚(上)七十五戰或退(下)八 回憶臨安的歲月(上)十大破西夏軍1十二逆鱗4三 叢林奇遇5八十五叛亂終止(三)九戰象6十一結案3六公主傾情1十 轉進山東 下三十一安西兵變(上)四完顏長之的決定(下)二十九除夕夜宴(上)十 轉進山東 上十三分裂3一百八乃蠻二 初入臨安七十七回家五誓師出發2一零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