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禮社江之戰2

看完了交趾和高氏聯軍的營寨,楊炎這纔回到了宋軍的大營。一回到大營,楊炎立刻招集衆將,一起商議進軍之策。

劉仁先道:“楊大人,據探子回報,現在高建銘正在四處調集人馬,準備和我軍決戰,而且聽說他以經派人回大理城去調象軍來。”

楊炎微微一皺眉,道:“對付象軍的武器是由步軍司後軍押送,現在還沒有到達大理,如果現在就和象軍決戰,恐怕損失太大了。”他又看了看地圖,道:“從大理城到這裡大約有三四天的路程,也就是說如果在三天之內,我們無法擊敗敵軍的話,就還是退回到阿寧部駐守,不要和象軍硬拼。”

劉仁先道:“楊大人,象軍不會那麼快就到這裡,你對象軍不大瞭解,大象行動的速度雖然不慢,但食量驚人,一頭象的食料要低得上十匹戰馬,因此象軍一但要出動,必須先調集到足夠的食料,因此象軍趕到這裡,最少也要六七天的時間。”

楊炎點點頭,道:“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有六天的時間。那麼大家認爲有什麼好辦法,擊敗敵軍。”

劉復武道:“敵人背水結營,看似犯兵家大忌,但卻正因爲敵軍背後是大河,恰好使我軍無法從兩側繞到他們背後奇襲,只能從正面強攻。”

殷世彪道:“那怕什麼,就從正面強攻啊!我們不是有俱甲騎軍嗎?就用俱甲騎軍正面強攻,我就不信那幫龜孫子擋得住我們。”

楊炎搖搖頭,道:“敵軍的營寨扎得十分堅固,我們只有兩千俱甲騎軍,如果正面強攻的話損失太大,而且敵軍一但不敵,還可以從浮橋退回到西岸去駐守,有箭塔掩護,我們也難佔到什麼便宜。”

殷世彪有些泄氣道:“那怎麼辦?難道我們就這麼退回阿寧部去嗎?”

劉復武道:“大人,能不能扎一些木筏來渡河?”

楊炎道:“一來時間不夠,只有五六天的時間,那來得急扎木筏,二來用木筏過江也容易被敵軍發現,早做準備。”轉頭問劉仁先道:“對了,劉將軍,這附近有沒有可以趟水渡河的地方?”

劉仁先道:“這方圓百里以內是沒有的,只有繞到西南邊的馬籠部附近,禮社江分成十多支細流,可以涉水踱江,不過那可有一百七八十里遠,一去一回沒有六七天是不行的。而且馬籠部是高建銘的地方,也容易被人發現。”

楊炎微微一笑道:“那就行了,我們可以用騎軍出擊,一百七八十里路一去一回最多兩天就可以走完,而且我們全都是騎軍,就算被敵軍發現,想通知高建銘也來不及了。”

劉仁先全身一震,道:“大人說的對。我怎麼沒有想到用騎軍呢?”

其實到不是劉仁先沒有想到,因爲西南一帶諸國的產馬量不多,騎軍及少,很少有大規模使用騎軍作戰,更沒有使用騎軍大範圍迂迴包超的概念,因此所以的作戰思路都是建立在步軍的基礎上的。而恰恰相反,使用騎軍大範圍迂迴包超正是楊炎的拿手好戲,這一點正好令劉仁先和高建銘始料不及。

楊炎道:“劉復武。”

劉復武立刻出列,道:“末將在。”

楊炎道:“你立刻帶選鋒軍的全部人馬,只留下一千俱甲騎軍,從馬籠部渡過禮社江,迂迴包抄,到了敵軍西岸大營附近,立刻給大營發信號,我們馬上出兵,進攻敵軍的東岸大營,然後你立刻領人馬襲擊敵軍的西岸大營,放火燒了他們的糧草、輜重。”

劉復武道:“末將尊令。”

楊炎又道:“你們攻下敵軍西營之後,如果有東營的敗軍過江逃跑,你們不要迎頭攔截,那樣只會逼敵軍死戰,而是等他們逃走之後,隨後掩殺,知道沒有。”

劉復武點頭道:“末將明白。”

楊炎又對劉仁先道:“劉將軍,請你安排嚮導,給他們引路。”

*****半夜,交趾和高氏聯軍營中燈火闌珊,士軍們吃過了晚飯,各自回營休息去了。而高建銘和高建勳,阮酋近正在大營中一起飲酒商議事情。

幾個人正喝得酒酣耳熱的時候,阮酋近道:“這幾天宋軍每天都來我們營挑戰,看來宋軍是要急着和我們決戰啊?”

高建銘道:“讓他們急吧,我們可不要着急,無論如何也要等象軍到了以後,再和宋軍決戰,建勳,繼能他們什麼時候出發?”

高建勳道:“跟據繼能的來信,他們今天巳經出發了,三天以後就可以到達這裡,那時我們也就不用再怕宋軍了。”

阮酋近道:“真希望他們能夠早一點到,說實話這幾天一直躲在營裡不出戰,聽着外面宋軍叫罵,我實在有些不甘心,真恨不得出去和他們大戰一場。”

高建銘呵呵笑道:“阮將軍,你這又何必呢?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小不忍側亂大謀,宋軍罵宋軍的,又何必管他們呢?當年韓信不是也忍過跨下之辱嗎?而且我們並不是真的害怕宋軍,只是不打無把握的仗,要不然就算打贏了,但也損兵拆將,豈不是得不償失嗎?只等象軍一到,我們就立刻出戰,卻時候還要多多依賴阮將軍的神勇呢?”

阮酋近也笑道:“那裡,那裡,都是高候爺運籌帷幄,才能……”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一個士兵衝進營帳,道:“稟報候爺,兩位將軍,宋軍乘夜,襲擊我軍大營。”

高建銘聽了,也大吃一椋,難通是因爲白天無懈可擊,因此宋軍才選擇在晚上偷襲自己嗎?這到是很有可能的。急忙道:“宋軍乘夜來襲,我們出去看看。”

三人走出營帳,來到前營,只見一道一道火箭劃過夜空,飛進了聯軍的大營裡,還有不少士兵以經中箭到下,營中一片大亂,士兵們東躲西藏,紛紛找地方躲避箭矢。甚至有幾支箭都擦着幾人身邊飛過,驚出了他們一身冷汗。高建勳急忙叫來人拿來幾個盾牌,每人拿一個擋箭,又叫幾個士兵拿着盾牌在幾人周圍護着,這才覺得安全多了。

交趾和高氏聯軍的營牆都是用碗口粗細的木樁密排築成,有一丈多高,在營寨內側離地五尺高搭有木臺,每隔兩尺有一個垛口,營寨內的士兵可以站在木臺上防守。

高建銘一手拿着盾牌,在幾名士兵的保護下來到了營牆邊,蹬上木臺,從垛口向外看去。只見宋軍早己在聯軍的營寨百步之外橫向排開,最前排是由一排塔盾密密排列,把後面的宋軍擋了個嚴嚴實實。而宋軍的弓箭手也分成十數排,不斷向聯軍的大營中發射火箭。

箭矢劃破墨染般的夜空,帶出一道一道醒目的火線,如同飛火流星一般,的不斷落進聯軍的大寨中,繽紛爛燦,就像禮花一樣。有一些箭矢落到帳蓬上,旗幟上燃燒起來,好在前營沒有糧草輜重等易燃的物品,雖然起火多處,但都還不大。雖然暫時還不能引起大火,但時間長了卻就很難說了。

不過高建勳和阮酋近也是久經戰場的人,經過了短暫的驚慌之後,高建勳立刻下令營中的士兵把盾牌全都拿出來,人手一個,遮擋箭矢,並且掩護沒有盾牌的士兵,挑水剷土,撲滅火焰。營中的混亂局面頓時大有了改觀。而阮酋近也調來五百弓箭手爬上木臺,從木牆的垛口向宋軍放箭。見宋軍前排有塔盾遮擋,又調了五百弓箭手在木臺下,斜對天空射箭。

而這時後面十幾排的宋軍都一齊向上斜舉着盾牌,擋住從空中落下的箭矢,雖然說交趾和高氏聯軍的弓箭並不是亳無作用,但對宋軍幾乎也造不成多少危脅。而宋軍在盾牌的掩護下,一面緩緩向前推進,一面仍然繼續向聯軍的大營中射出火箭。

不過現在交趾和高氏聯軍也作好了防範準備,宋軍的弓箭對聯軍造成的傷害並不大,而且火勢也漸漸能夠得到控制,令高建銘放心不少,但宋軍仍然在向進緩步的推進,雖然宋軍前進的速度不快,但走完百餘步遠的距離也並不需要太長時間。就在聯軍自己調整的這段時間裡,宋軍就向前推進了三十餘步,最前排的塔盾離營牆不足七十步了。

三 再見嚴蕊1十八還有援軍嗎2六出奇制勝2三十六邊境告急二十五羅生門一一三乃蠻潰敗十收復大理城3一百一奇襲黑林(下)十四出川二十八塔塔兒姊妺(下)九打賭2十六鐘山書院三臨危受命3四十四大宋內部的陰謀十六掃平海盜3九政局的變換3一議和條件六十七殺出建康五 形勢突變 下三十八風雪來臨十五脫困5一南下3十收復大理城6一一二遺命(上)十二突襲廣州7四征戰山東4一 臨安的朝議7九打賭1五十七中都密謀一百五告別王罕(四)五 進攻海南6十收復大理城2一零三太湖平亂(下)三十四形勢逆轉(下)九十一反間計(下)一二三宋蒙分裂十五初戰告捷(上)六公主傾情2九十五御駕親征六十一意外的援軍(下)一下旨南征5五半路伏擊4八出鎮北京2十四十三翼之戰1一雙懸日月5四十七決定撤軍五半路伏擊3十三鶴蚌相爭4十二逆鱗3一南下3一百十疑兵之計(上)三十九金國的方略十二突襲廣州6十二逆鱗6五十六議和(三)七十八劫後重聚(下)七十二金軍撤軍三 叢林奇遇2三十七金國出兵八禮社江之戰4八十招之約2八各自準備十五分兵兩路3二十四趙愷的進攻四 再上征途5十三宋軍出兵5五誓師出發5六十九孤注一擲(二)七出兵大理3十收復大理城7四王霸利義之爭(上)九十平叛之戰(上)七十六史彌遠的野心一一二遺命(上)十二賜婚二十郊遊十三暗流潛伏4九戰象5四 再上征途2四十四了結(二)十一 選鋒軍一零三準備六十二勢不可轉(下)六十三萬全平戎大陣六十三和談(上)一一九吾圖撒合裡(下)二十八宿州大戰(下)一零九受降西夏(下)七年輕人的天下1十四 海上大捷 下七部署廣州5三新年2三新年2二十九平分秋色後記四十九收復建康(下)一 回家5十三暗流潛伏5五歸家四十五鹽州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