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彼此恩怨氣病身

中都古爲幽州,也稱燕京,歷來都是中原王朝防範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邊防重地。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這其中的‘幽’字指的就是幽州,此前所謂的收復燕雲十六州,其實只是光復了幽州之外的十五州。

如今中都的攻陷,可以說燕雲十六州纔算真正的得以重回大宋,重回漢人的的手中。

自從在後晉天福元年被石敬瑭割讓給遼國之後,就成爲遼國南下掠奪中原的基地,殆禍三百餘年。

大宋建國之後,歷代皇帝無不以收復燕雲之地爲念,宋太宗爲收復燕雲,發動了兩次北伐,結果都大敗而歸,宋太宗乘驢東倉惶逃,名將曹彬的一世英名也毀於一旦,連歸降大宋的楊繼業也命喪疆場。

之後金國滅遼,又與宣和七年宋金戰爭發生,燕雲十六州被金國奪走,之後便成了金國的帝都。

燕京作爲金國的第二帝都,經過了金國數十年的經營,現在中都的規模與汴京、建康已經不相上下。

城牆高大寬厚,環城一條防城河,河面寬闊,確實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堅城。只要城裡有足夠的兵力和糧草,在冷兵器的環境下,恐怕就是有百萬大軍,也難以輕易攻下中都。

然而宋軍的裝備已經開始進入火器時代,高大的城牆也經不住炮火的摧殘,這種裝備上的天地落差,已然可以無視城池的優勢。

城破後,吳挺率領大軍清剿了中都城內的殘餘金軍,同時對於中都不主動投向,也做出了應有的鐵血迴應。

俘虜的一萬金兵,以及城內一些餘留的皇宮頑抗分子,共計兩萬餘人全部當衆處決。

血洗的的中都城,頃刻間是一片寧靜,寧靜的讓人感到頭皮發麻,因爲大街小巷皆是濺灑着尚有餘溫的鮮血。

城內的數萬百姓,如同中了魔咒一般全部噤了聲,均在各自的家中紛紛不敢出門露面。

當吳挺安撫百姓張貼告示,表明只會嚴懲反抗作亂分子、不會對城中百姓展開屠殺時。那一刻,所有人的心纔算徹底放鬆下來,劫後餘生的感覺仿若渡過了兩輩子之久。

宋軍渡過黃河一路北來,屠城之舉早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中都城內的百姓本以爲宋軍進城之後依舊會採取屠城計劃,沒曾想竟然躲過了這一殺劫。

對於中都皇城裡的金銀財物,吳挺下令書吏將其登記造冊,然後便直接封存入庫,並沒有將其押送回汴京。

這番舉動出乎尋常,但是若是與吳挺頒佈不屠城的軍令合在一起,便是一件極爲合理的事情。

因爲這將表明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宋的帝都,再一次要面臨遷移的打算。

不屠城,是爲了不想遷都中都後,城內一片血腥與荒蕪;不押送財物,是給當下殘垣的中都留下修繕費用。

遷都之事並非兒戲,這種三番兩次的遷都,稍有不慎便會動搖國本,身在汴京的葉宇又豈會不知,但是遷都燕京是勢在必行。

中都、幽州、范陽、燕京、北平……這些名字更改多次,直到最後便是北京這個名字!

自石敬瑭向契丹割讓燕雲十六州後,燕京(北京)附近已有約兩百多年年不在漢族朝廷中央政權控制之下。

若從安史之亂、河北藩鎮興起算起則更長,而靖康之變後,整個華北地區也已經有近半個世紀由異族統治。

史學家腆着臉高傲的自稱女真與契丹是被漢化的民族,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他們卻不提及異族漢化的同時,漢人也在被異族異化!?

所以要想掌控整個天下,使其中原不受外族襲擾,最爲行之有效的就是遷都。

燕京位於華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環山,俯瞰中原號爲形勝,地理優勢可謂是天然。

遷都後,燕京(北京)及其周邊成爲宋朝的核心統治地域,漢族政權對華北的控制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只有帝都距離長城很近,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調動軍隊抵禦侵略。同時,天子戍邊的氣勢,使朝廷上下在面對危機時更有抵抗的決心。

而反觀汴京則是無險可守,雖是四通八達水路皆通,但是也同樣因爲這個,使得汴京的防衛成了宋王朝一大弊病。

所以在吳挺出兵之初,葉宇就已經授意保留中都之繁華,盡力修繕以爲遷都之用。

吳挺在處理完中都一切事宜後,便命辛棄疾統兵十萬鎮守中都,而他則是率領剩餘三十萬大軍繼續北進。

……

完顏允中率領一衆文武撤離中都時,還不忘登樓遠望由南至北的大宋軍隊,他很想從宋軍的萬馬軍中尋獲一個身影,一個讓他落魄至此的身影。

即便他知道葉宇身影不可能出現在軍中,但是他與葉宇之間的恩怨卻是讓他憤恨交織。

葉宇是他完顏允中的妹夫,更是他完顏允中引爲朋友的人,可就是這人卻一次次讓他的大金敵國慘敗連連。

江淮丟了,河北也丟了,如今的金國只能退回關外,回到原來的上京(哈爾濱)根據地了。

這一切都是拜葉宇所賜,每每想及至此,完顏允中都覺得十分的無奈,因爲他覺得自己太過於優柔寡斷。

當年在京兆府的時候,他就不該囚禁葉宇以圖爲己所用,直接將葉宇剷除就不會有今日之惡果。

然而這個世上最缺少的就是後悔藥,況且當時他覺得葉宇僅僅是個難得人才,卻也沒有想到這個被看低的人才,如今會掀起如此大的海嘯!

完顏允中的後宮嬪妃,有子女的,都帶着子女。跟着大隊人馬一起撤回上京路,沒有子女的,發給一些金銀錢財,遣散回家各謀生路。

中都的官員中,願意撤回上京的,可以帶着家屬,隨大軍一起走,不願意的,則全部予以處決!

在妃嬪宮娥與朝廷官員的處理上,完顏允中的態度是明確的,在他看來女子本無罪,何苦成爲戰爭的犧牲品。

而對於朝廷官員的離心,他便是施以雷霆手段紛紛處決,因爲這些人食君俸祿卻不能爲君分憂,這本身就是罪責難逃的行徑,如今公然離心就更是罪加一等。

一個個文臣官員,整天口中叨唸聖人教化的忠義氣節,那麼就應該爲君分憂、爲君而死、爲君殉葬!

大軍和輜重撤離中都到達錦州,在那裡有皇室宗親完顏允棠的人馬接應,而過了錦州之後,就是金國的上京地區,因此到了錦州,也就差不多都安全了。

不過在撤回會寧府的途中,完顏允中或許是積勞成疾,亦或是被連番敗仗而氣急攻心,大軍到達錦州之後,便病倒在了錦州。

第731章 朕要燕雲十六州第27章 孤星獨吟第770章 朝堂之上風雲起第246章 牢獄風波第179章 無根浮萍第523章 時間不許去蹉跎第8章 沐浴春天第50章 雞毛蒜皮第783章 不單純的柴叔夏第245章 一首好詩第66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715章 大宋皇帝的口諭第189章 一場誤會第4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568章 捷報傳來引朝爭第763章 五國城再起波瀾第329章 故作茫然掩心機第762章 遼軍潰逃五國城第205章 鬼使神差第130章 特來討教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584章 十萬大軍伐西夏第110章 心少一點第238章 廳中認女第23章 紅袖添香第754章 君臣三人心機藏第682章 見與不見已陌路第230章 做新郎官第720章 吳挺此前的顧慮第705章 南葉北柳再相遇第201章 九刀迴環第492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590章 各方勢力暗窺探第750章 皇儲之爭暗流生第303章 見血封喉箭啐毒第459章 無奈留宿寒山寺第715章 大宋皇帝的口諭第506章 古籍記載是血咒第17章 一波三折第156章 火力全開第716章 三軍強勢逼開封第286章 趙構心聲第226章 鐵嘴黑鷹第398章 蘇家嫁女生變故第671章 父子二人的對話第298章 借鑑島國小電影第207章 暗生情愫第230章 做新郎官第708章 引蛇出洞再開局第368章 山中蘊藏磁鐵礦第392章 讓我脫衣是何意第264章 兩幅真跡第308章 太學聚衆共施壓第639章 借題發揮狗咬人第597章 一萬戰俘並不多第351章 巨鷹抓攝撲狼羣第33章 玉屏山匪第666章 你真的運籌帷幄第55章 知縣登門第480章 半個詩人黎大隱第797章 文武並重開先河第772章 暗中較勁蘊波濤第560章 血腥之中顯春紅第121章 反將一軍第268章 貌合神離第149章 天有異象第238章 廳中認女第561章 葉宇現身成都府第147章 英雄救美第474章 一套丹青弄玄虛第14章 經商之道第714章 月下醉劍問平生第376章 被困王府難脫身第57章 不忘初心第659章 葉宇的另類剖析第702章 親自出面勸柳蒙第633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329章 故作茫然掩心機第674章 更尊崇的三結義第680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746章 彼此恩怨氣病身第74章 隱埋渴望第645章 父子二人乘御輦第234章 誰是孫子第484章 你倒是挺專業的第258章 文人迂腐第381章 庭院小閣赴佳人第121章 反將一軍第65章 茶道留香第69章 男兒本色第357章 但願你我永不見第179章 無根浮萍第767章 爲了大宋千秋業第415章 一株茶花惹心幽第183章 撿個師傅第523章 時間不許去蹉跎第284章 欺人太甚第715章 大宋皇帝的口諭第166章 口氣不小第775章 相國寺內閱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