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連陷兩城

這一日清晨,李靖升中軍大帳,秦瓊、諸葛亮、裴行儼、趙雲、黃忠、張郃、許褚、馬超、龐德、太史慈、高順、張繡、嚴顏、成廉、郝萌、馬忠、周魴、宋果、龔都、陸績、吳蘭、吳銅等大將分列兩旁。

李靖吩咐待衛把吳懿帶上來,盞茶的工夫五花大綁的吳懿便被侍衛推了進來。吳懿看到一員員氣勢驚人的宋軍大將,頓時臉色發白,雙股打顫,幾欲站立不穩。

李靖看着帳中臉色發白,雙股打顫的吳懿道:“汝願降否?”吳懿嘴一撇道:“我既已被捉,如何不降?難道準備人頭落地嗎?”李靖大喜,親自上前爲吳懿解開繩索。

諸葛亮問道:“目前城中有幾人守城?兵馬幾何?”

吳懿道:“城中守城者乃是劉季玉之子劉循,輔將有劉璝、卓鷹、張翼三人。兵馬近四萬。不過劉璝、卓鷹、張翼等人皆是平庸之輩,不足爲懼。”

李靖於是派嚴顏、吳懿、吳蘭、吳銅等一班蜀中降將爲前部。直至雒城下,大叫:“早日開門受降,可免一城百姓受苦!”

劉璝在城上破口大罵。嚴顏氣得臉色通紅,正要取出弓箭射向劉璝,忽然就看到城頭上劉璝的旁邊有一員蜀將,拔出腰間寶劍,一劍斬向劉璝的脖頸,匹練般的劍光一閃而逝,劉璝頭上的一顆大好人頭瞬間滾落下城頭,雒城的城門同時在沉悶的“忽隆隆”的聲音中打開,又一名蜀軍將領打着白旗衝出城門投降。

宋軍的大隊人馬在他的引領下開進雒城,劉循得知消息,嚇的立即打開西門奪路而逃,直奔成都去了。李靖出榜安民。

殺劉璝的,乃是武陽人張翼,打開城門之人,乃是卓鷹。原來這二人見到城外密密麻麻的宋軍,就知道雒城被宋軍攻佔只是早晚的事,這二人又不想陪葬,於是這二人暗中計議一番,決定打開城門投降,而劉璝的項上人頭便成了卓鷹、張翼二人的進階之資。

李靖率軍佔領了雒城,當天擺下慶功酒,對川蜀一衆降將勉勵一番。

在席上諸葛亮進言道:“雒城已破,成都就在目前,現在我擔心川蜀的其它州郡不寧,混亂。大帥如今我們可令張翼、吳銅二人引趙雲撫江陽、犍爲等處所屬之州郡,令嚴顏、卓膺引張郃撫巴西、德陽等所屬州郡,就地委任官員維護治安平靖地方。”

李靖接納了諸葛亮的提議,便派張郃、趙雲各自領兵三萬隨張翼、吳銅、嚴顏、卓膺等人去了。

諸葛亮又問:“前面還有何處關隘?”

吳懿拱手答道:“只有綿竹有重兵把守,若能取得綿竹,成都則唾手可得。”諸葛亮便與李靖商議進兵。

吳懿在旁邊建言道:“大帥、軍師雒城既破,蜀中危矣。大帥若欲以仁義服衆,還請大帥暫且進軍。我可作一手書傳與劉璋,陳說利害,劉璋自然會降矣。”

諸葛亮笑道:“吳將軍之言甚善。”便令吳懿手書一封書信派人前往成都。

劉循逃出雒城,回到成都面見其父劉璋,說雒城已陷於宋軍之手,劉璋慌忙聚集衆官商議。

從事鄭度獻策道:“如今宋軍雖然攻城奪地,然而他們兵力太過龐大,糧草必然消耗巨大。不如我們盡驅巴西梓潼的民衆,過涪水以西。沿途的糧草,盡皆燒除,堅僻清野,深溝高壘,靜以待之。如果他們來邀戰,我們閉門不出,只需堅守城池既可。等宋軍糧草耗盡,自然會退兵。我們再乘虛擊之,則可大獲全勝。”

劉璋搖一搖頭道:“不然。我只聽說拒敵是爲了安民,還從來設有聽說過動民以拒敵。你這話非保全之策。”劉璋和手下正商議對策的時候,護衛來報吳懿有書信至。

劉璋喚入來人。呈上書信。拆開書信一看,只見信中寫道:“如今大宋大勢己成,還望主公審時度勢,開城納降,尚能保全一家老小,如不識時務,則城毀人亡。望主公三思而後行。”

劉璋大怒,扯毀書信,大罵道:“吳懿賣主求榮,忘恩背義之賊!”隨既逐宋軍使者出城。接着便派遣其妻弟費觀,領兵三萬前去把守綿竹。費觀保舉南陽人姓李,名嚴,字正方,一同領兵。

且說李靖率領大軍駐紮在雒城,這一日吳懿所派的下書人回報說:“鄭度勸劉璋盡燒野谷及各處倉廩,遷巴西之民衆,避於涪水之西,深溝高壘避而不戰。”

李靖、諸葛亮聞言皆大驚,異口同聲道:“劉璋若是用鄭度之言,則我軍的糧草會接濟不上,只有減少軍隊員額一途了!”

吳懿笑道:“大帥,軍師勿憂。此計雖毒,但劉璋必不會採用。”不一日,斥候稟報說劉璋不肯遷動百姓,沒有聽從鄭度之言。李靖得知消息,才長出一口氣,放下心來。

諸葛亮道:“大帥,我們可速速發兵攻取綿竹。如果能攻佔此處,則成都就不在話下了。”

次日李靖便請秦瓊爲統帥,諸葛亮爲軍師,裴行儼、黃忠、許諸、高順、龐德、成廉、郝萌、吳懿、吳蘭等將出徵,共領大軍十五萬向綿竹進發。

費觀看到宋軍的大軍到來,便派李嚴出戰。李嚴領一萬兵馬衝出城門,雙方各自布完軍陣。

黃忠提刀出馬,與李嚴戰到一處,李嚴悍勇無比,竟然與黃忠大戰了四五十個回合,不分勝敗。

諸葛亮在陣中叫鳴金收兵。黃忠迴歸本陣,問道:“軍師,我正準備生擒那李嚴呢,軍師爲何嗚金收兵了?”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我觀這李嚴武藝高強,不可力取。來日再戰,你可以詐敗,引他入山谷,我們出奇兵勝他。”黃忠點頭道了一聲“好”答應下來。

次日,李嚴再領兵來戰,黃忠提刀上馬與李嚴交手十餘個回合,拔轉馬頭便走。李嚴率軍來追,迤邐追入山谷,李嚴猛然間省悟,這是一個圈套。

昨天還與自己大戰四五十個回合不分勝負,今天爲何如此不濟,原來是想誘自己來追,於是李嚴勒住戰馬,急令手下士兵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原路返回。

後面突然間塵土飛揚,宋軍大將裴行儼、龐德率領一萬人馬從後面殺出,堵住了李嚴的退路。

前面黃忠返身回來,在黃忠的身邊,還有一員悍將與黃忠並馬而行,乃是宋軍大將許諸。

黃忠、許褚、裴行儼、龐德四員大將把李嚴包圍在山谷之中。

這時兩邊的山峰上伏兵盡出,強弓硬弩上的箭頭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大宋軍師諸葛亮出現在山頭,只聽諸葛亮揚聲喝道:“李嚴你如若此時不降,兩邊已架滿了伏強弩,只要我諸葛孔明一聲令下,你與你手下的健兒,將死無葬身之地。如何抉擇,在你的一念之間。”

李嚴騎在馬上向四周打量一番,知道自己已經無路可逃,長嘆一聲,下馬卸甲投降。他手下的軍士也不曾傷害一人。

諸葛亮引着李嚴來見秦瓊。秦瓊拍拍李嚴的肩膀,歡迎李嚴加入。

李嚴拱手施禮:“將軍,費觀此人雖是劉益州的親戚,但是他與我關係甚密,我可回去說服於他,讓他獻城投降。”

秦瓊秦叔寶聞聽李嚴此話大喜,於是秦瓊便命李嚴回城招降費觀。

李嚴回到綿竹城,見到費觀,對費觀道:“如今,劉璋已大勢已去,你如果再堅持與大宋爲敵,將大禍臨頭,連你的妻兒也會受到牽連,不如獻城投降,以保全性命。”

費觀思索半響,最後決定打開綿竹的城門,率衆投降。

秦瓊、諸葛亮、裴行儼、黃忠、許褚、高順、龐德、成廉、郝萌、吳懿、吳蘭等人統領大軍開進綿竹城,至此成都的最後一道屏障被宋軍佔領。

第六十三章江南一統第七十三章 散手八撲第二百一十三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零三章 大發神威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飛爭功第四十七章 荒村激鬥第六章 楊公寶庫第七章 真假寶庫第八十七章 對戰呂奉先第二百三十一章 京城大盜第五十一章 血戰滎陽第五十三章 公子多情第三十八章 獨尊堡第六十一章 再入洛陽第二百四十五章 決戰山海關(上)第九十四章 撒豆成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色殘陽第五十四章 進軍豫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羽戰典韋第二百章 宋師道出手第二十五章 攻取洛陽第二百二十章 首戰告捷第一百八十章 劉備入川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兵長安第一百六十章 馬超復仇第二百零四章 一波三折第九十九章 袁紹來襲第五十二章 路遇魔女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發神威第七十九章 武尊畢玄第七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四十八章 滎陽風雲第一百九十三章 聶小倩第二百四十四章 撤離京師第一百八十二章 二劉反目第一百九十九章 閔子華復仇第五十章 力挫李元霸第二百四十九章 血戰廣安門(上)第四十四章 伏擊李子通第一百七十九章 平定江東第一百二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五十七章 紅線逃婚第一百零九章 圍剿公孫瓚第八十九章 聖女貂蟬第二百三十一章 京城大盜第三十九章 嶺南起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聶小倩第一百六十章 馬超復仇第二百五十一章 清兵攻城第二百四十四章 撤離京師第二百四十五章 決戰山海關(上)第五十六章 豫章易手第一百六十章 馬超復仇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國崛起第十四章 大戰張須陀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方大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呂布擊曹操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宋立國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飛爭功第六十三章江南一統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兵長安第二十三章 武功大進第一百四十五章 壽春陷落第一百八十四章 鳳雛折翼第五十六章 豫章易手第二百五十章 血戰廣安門(下)第六十九章 飛鷹曲傲第一百四十五章 壽春陷落第一百三十九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色殘陽第八十章 巔峰對決第九十六章 鷹蛇鬥第二百二十一章 千年殭屍第六十五章 大戰白衣人第九十章 曹操刺董卓第一百三十章 合圍劉玄德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平要術第二百三十一章 京城大盜第十一章 幽林小築第一百八十四章 鳳雛折翼第二百二十五章 酒樓巧遇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喬小喬第五章 雲宋結盟第一百九十五章 樹妖姥姥第二百四十三章 李自成進城第二百零一章 鼎力相助第一百四十七章 道人于吉第一百三十五章 血戰晉陽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羽戰典韋第七十七章 譙縣風雲第一百零四章 呂布與貂蟬第十一章 幽林小築第一百四十一章 袁呂大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五毒教第二百二十八章 壽宴紛爭第一百九十五章 樹妖姥姥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圍濮陽第一百一十六章 劉備援孔融第九十九章 袁紹來襲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進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