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補給

雖然形勢非常樂觀,但是呂大防依然還是非常小心謹慎的向前推進,並且讓投石機以南城門樓爲中心,向兩側依次投下燃燒彈,以便將威脅通過城門洞宋軍的遼國弓箭手全部清除,降低宋軍靠近城門洞的風險。

尤其是遼軍在城門洞城門內側對宋軍進行阻擊的時候,呂大防甚至直接讓三門火炮對準城門洞內進行射擊,炮彈通過了城門洞後直接在城內爆炸,集中在城門內側密集的遼軍頓時損失慘重,受到了非常大的打擊。

錦州城內的遼軍所受到的打擊不僅僅是軍事上的重創,更重要的還是在於火炮的威脅——像投石機、神臂弩等武器這是遼軍對宋軍攻城時認識最爲深刻的武器,相應的也有一定的解決辦法。但是對於火炮則完全超越了他們的認知,而且像燃燒彈、弩炮等武器他們也是頭一次見到,說到應對之法是完全沒有。

除了對火炮多少有些不是很適應之外,宋軍將領這次對錦州的攻城戰堪稱是宋軍的經典攻城典範。隨着呂大防和他的手下們不斷調整武器火力配備,各種攻城兵器相互配合之下,南門的戰鬥很快便要打破僵持的狀態,進攻城門的宋軍已經開始推進到城內了。就在這個時候呂大防終於叫副將將無心交給他的煙花號令點燃,向城內特種部隊發出攻擊信號。

城內的特種部隊在上午的攻城戰打響的時候便以小隊的方式集合起來,他們分成數個據點躲藏在城南的民居當中。在看到城外的信號後,他們立刻衝出自己的隱蔽點,然後對街上正在不停忙碌的遼軍大肆攻擊——像這種冷兵器巷戰他們是非常熟悉的,儘管在進城的時候無法攜帶長矛弓箭一類的兵器,但手持鋼刀的他們在近身作戰方面曾經受到過嚴格的訓練,突然襲擊之下就把對城內毫無防備的遼軍拾打糟了。

當城內特種部隊在就近消滅前往支援南門的小隊遼兵後,他們很快便趕到了南門,針對南門城內側聚集起的大堆遼兵,他們將手中的手榴彈一次性扔到了正專心對付涌進城內宋軍的遼兵頭上。兩天前他們開始陸續化裝進入錦州城的時候,他們身上就攜帶了不少手榴彈,儘管手榴彈的體積並不是很大。但爲了避免暴露自己被城門的遼軍發現,每個人只帶了一兩枚,像這樣的打法他們早就在西夏和大宋的戰場上試過很多次了,這次做起來也是非常順手。

從天而降的手榴彈給城內的遼軍當頭一棒。五百多枚手榴彈在南門城口這塊並不大的地方所造成的殺傷力是非賞驚人的,一片一片的遼軍如同割麥子一樣還不知道怎麼回事便糊里糊塗地被消滅了。而特種部隊趁着遼軍還沒有反應過來的當口,對這羣遼兵進行了一次衝鋒,再給遼兵以巨大的殺傷後,整個南門城口的遼兵便在城內城外的宋軍夾擊之下開始崩潰了。

此時特種部隊也沒有戀戰,在看到遼軍防線崩潰後,他們便立即在一聲呼嘯聲中向後撤退了——他們身上的穿着有的是遼國百姓的服裝,有的是剛纔在街頭偷襲遼兵後從屍體上扒下的遼兵服裝,他們唯一區別敵我的標誌便是手臂上綁着的白布帶子。不過向錦州城內攻擊的宋軍可不知道他們在城內的友軍長得什麼樣,爲了避免誤傷,這支特種部隊在進城潛伏後便立刻籌謀了對策。一旦南門城口的遼兵戰線有崩潰的跡象後便立刻朝城內撤退。

特種部隊在撤出南門戰場後,便聚集在事先安排好的集合地點,在聚齊了大部分人後也沒有浪費時間,他們便立刻趕往城內的遼軍主持辦公的衙門。在戰場上正面與大軍相抗衡從來不是他們的作戰思想,生擒主將才是他們最重要的任務。不過在今天看來,想要完成這件任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錦州守將已經開始想着逃脫了。當特種部隊成員趕到衙門後卻發現裡面已經是人去屋空,他們還是來晚了一步,無奈之下便將衙門內部殘留的遼兵全部關押起來,守好衙門的大門和院落,換下自己的衣服後便等着城外的宋軍來接收。

攻佔錦州城前後不過花了一天的時間便順利完成,下午的時候宋軍大部隊進城後,城中的遼兵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反抗的舉動了。剩下在城中的遼兵多是傷重者,凡是能夠跑的基本上都隨守將從北門逃竄了。就算無心在北門設伏沒有抓到錦州城守將,呂大防也並不擔心——這場戰鬥他們贏得太輕鬆了一些,原本呂大防在接到任務的時候說明只要進攻錦州引動遼國統治高層注意即可,能不能攻下錦州城對大宋來說並不重要。因爲不僅是錦州,就是來州在距離上也超過了大宋的實際控制範圍。

大宋攻擊錦州暴露了跨海登陸作戰部隊已經深入遼國的事實,在軍事將領看來這種舉動完全是多餘的。況且錦州太遠了,這樣一來自己這十萬出頭的孤軍能夠在遼國的土地上生存多長時間就很難說了。攻打錦州能夠在一天之內結束戰鬥,這爲呂大防謀劃下一步的作戰計劃贏得了時間上的優勢,也使得宋軍的行動更加從容一些。

就在呂大防率軍匯合了城內的特種部隊開始對城內殘餘的遼軍進行清繳的時候,在城外三十里處一個叫伏龍溝的地方,無心率領兩千多特種部隊在這裡伏擊了錦州守將的殘餘部隊,這一仗跑了幾個遼軍雖然沒有盡數殲滅敵人,但非常幸運的活捉了遼軍錦州守將耶律拔,並且將其周圍的五千殘兵大部分殲滅。由於伏龍溝周邊都是森林,樹木茂密加上特種部隊對這一帶的地形並不熟悉,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爲了避免損失只有放棄了追繳其他殘軍的誘人想法。

跨海登陸作戰部隊對錦州城內的清繳還是依照來州的標準,對生活在這裡的遼國貴族財產盡數沒收,並且接管了對宋軍來說最爲重要的糧倉和軍械倉庫。對於一支身處敵人腹地的孤軍來說,沒有什麼比補給更爲重要的物資了。而宋軍佔領錦州後,錦州城內倉庫的“藏品”之豐厚還是讓宋軍倒吸了一口涼氣,接着便是喜出望外。

由於錦州是遼國通往東京道的必經之地,遼國東京道由於民族衆多,各族部落星羅棋佈地遍佈在整個東京道,更因爲這些部落之間征戰不休,甚至有些部落對契丹人的統治地位也構成了相當大的威脅。這就迫使遼國在錦州建立了一個相當大的儲備倉庫,對駐守在東京道的部隊進行中轉補給。

光是糧食宋軍便獲得了十三萬石之多,而遼軍軍械庫中的藏品在宋軍眼中就很差強人意了。不過其中的箭支還可以拿來一用,並且宋軍還發現這個倉庫中有很多裝備是以前大宋的制式裝備,很可能是遼國買來後專門用來對付東京道的遊牧民族所做存儲。

根據大宋統治高層所定下的章程,凡是大宋所攻下的城池,必須對城池內的非漢人富戶進行清繳,沒收其全部財產,而城池內屬於遼國政府的一切財物或者其他物資也都一律沒收。這個命令其實就是針對於跨海登陸作戰部隊所定下來的,而且主要針對的就是來州。因爲大宋統治高層沒有想到在缺少傳統大型攻城裝備的跨海登陸作戰部隊能夠攻下除了來州以外的城池。

相對於來州,宋軍在錦州的收穫纔是最爲豐厚的——來州許氏一家獨大,城內很少有契丹貴族能夠有他們這樣的身家,在商業上的敵對態度使得當地的契丹人只有淪爲爲許家打工的角色。宋軍攻下了來州之後在這些契丹貴族身上沒有多少油水可撈,只是在那個來州知州的家中收穫還算過得去。許氏對來州的地方官吏可沒有少孝敬,因爲遼國也有大宋的地方官吏輪換制度,......所以宋軍也只能夠逮住這一任的地方官吏來放血。

錦州和來州不同,這裡生活的主要是少數民族和契丹貴族。城中的漢人雖然多,但富貴之家卻很少,這就給了宋軍一個動手的絕佳理由。連官倉到民倉,宋軍忙活了一天收穫頗豐——僅僅是黃金就不下兩萬兩,白銀也有四五十萬兩,弄得呂大防還以爲錦州周圍是不是有個金銀礦呢。這些現成的黃白之物在宋軍的收穫中還算是少的,更多的是東京道的各種特產,藥物、動物皮毛數不勝數。遼國不斷提升稅率以滿足其對抗磨古斯聯軍和其內部契丹貴族的驕奢淫逸,使得遼國對東京道的遊牧民族進行了非常嚴酷的剝削,錦州作爲必經之地,其東京道的財賦稅收都要經過這裡,能夠獲得這麼多的戰利品也讓宋軍格外興奮。

由於錦州港口太小,無法停泊大船,呂大防在集中了戰利品進行統計後,金銀銅錢等直接被運上船返回大宋交差,而剩下數量難以計算的藥物、動物皮毛等物則用大車運回來州,在那裡還有大船停泊,用大船往大宋運輸這些物資最爲方便。

呂大防現在心中也還是非常猶豫是就地進行防守,還是向大定府繼續進軍以便更加深刻的刺激遼國統治高層。最穩妥的方式就是就地防守,現在契丹人應該還不知道來州已經落到了大宋的手裡,進攻的矛頭肯定都集中在錦州,到時候呂大防可以選擇在錦州跟契丹人幹上一架,然後從容的突圍跑到來州去再繼續跟契丹人周旋。只要回到了來州,跨海登陸作戰部隊就安全了,有了來州這個可以停泊大型船隻的港口,宋軍可以從容的決定是堅守還是後撤回大宋。

正在呂大防有些猶豫不決的時候,無心則向他提供了另外一種選擇——就地進行破壞!向大定府進軍固然非常誘人,因爲身爲大宋軍人,他們是一百多年來最爲靠近遼國統治中心的大宋軍隊。不過可惜的是他們的總兵力不算少,但相對於遼國舉國兵力則相差的太遠。一旦進攻大定府,那麼遼國所有的部隊肯定會向大定府方向收縮,到時候這十萬出頭的跨海登陸部隊就是人家嘴邊的一道菜。而且這麼做也不符合大宋的戰略佈局——大宋收復燕雲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進攻大定府無非就是吸引燕雲守軍向大定府靠攏。這樣一來河北諸路的宋軍壓力是減輕了,但自己這十萬跨海登陸作戰部隊難免要陷入危境,十萬人的部隊能夠逃出去多少不算,但是整支部隊被打垮從大宋軍列中除名那是肯定的。這樣的損失就是大宋統治高層也不願意看到。

無心則把特種部隊“生存準則”拿出來供呂大防參考。現在的宋軍分出一部機動性良好的騎兵出來組成一個單獨的作戰分隊,先向西方的大定府快速進攻前進,然後轉道向南打,讓契丹人摸不透宋軍的真實力量和位置。這樣派來攻打錦州的遼軍數量上就會大大折扣,呂大防應付起來也容易的多。

經過前幾天特種部隊對行軍路線上周邊的村鎮進行掃蕩,再加上現在攻克錦州城後,呂大防除了三千特種部隊有戰馬之外,還有一萬左右的戰馬,正好可以滿足無心的作戰需要。按照無心的推算,他將率領這支騎兵部隊在地圖上從錦州出發劃出一個圓弧到來州。當然中間錦州戰事吃緊的話,他們還會返回錦州外圍配合城內宋軍突圍一起返回來州。

這套方案的好處是明顯的。呂大防心中也明白,現在無心他們人數還比較少,但是隻要給他們再加上一萬,那麼特種部隊四處“搶劫”的目標就大了許多。這麼一圈弧線畫回來,說不得來州港口的巨型貨船可有用武之地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支十一萬人左右的跨海登陸作戰部隊也算是一支非常有力量的部隊,每天消耗的各種物資也是非常巨大。就連大宋引以爲傲的海上運輸船隊也多少有些吃不消。畢竟就是走海路這距離也是太遠了些,要是沒有辦法在遼國就地得到補給的話,那這支部隊能夠堅持多長時間還真的很難說。不過從打下來州和錦州後,補給問題就被宋軍將領拋到腦後了,這麼多的糧食和其他箭支一類的補充足以讓宋軍堅持很長一段時間,至少糧食是絕對不缺了,而且類似弩炮這樣的戰爭利器發射火器和磚頭都是可以的。只要城中還有石頭,那弩炮就不會面臨彈藥匱乏的境地。

呂大防是個正統的職業軍人,本人也是極爲剛直,像特種部隊這種做法在他心中還是有些不順眼的。但是他卻明白這套理論在大宋統治高層非常流行,要不然樞密院也不會給他下達收繳契丹貴族財產的命令了。對於呂大防來說,當初他並不是很情願的接受跨海登陸作戰將領的職務的,相比之下他更願意在河北諸路的主力軍中去進攻燕雲。因爲跨海登陸作戰部隊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是牽制和給遼國統治高層施加壓力,這對於一個軍人來說多少心中有些想法。呂大防沒有把所有的騎兵都給無心,只撥給了他一半五千人,匯合特種部隊後組成一支八千人左右的騎兵部隊去四處騷擾遼國。

儘管沒有達到最初的設想,但對於無心和特種部隊來說這已經足夠了。在西夏戰場上、只有兩千人的特種部隊照樣敢去偷襲党項人的大城,也創下了極爲輝煌的戰例,現在可供無心支配的部隊可比以前好上太多了,沒有理由不去遼國的腹地上興風作浪。

就在跨海登陸作戰部隊攻下錦州兩天後,消息終於由錦州城的殘兵傳到了大定府,遼國統治高層立刻被打入了地獄當中,以至於同時傳來磨古斯聯軍兵敗臨潢府退回草原的消息也無法讓遼國的皇宮中有哪怕一絲暖意。所有的遼國大臣已經被這個消息拾震驚了。他們實在想不通宋軍是如何跨過整個南京道的。如果說昨天才收到大宋侵入南京道燕雲地區的時候,遼國統治高層已經有些害怕的話,那今天接到錦州城被宋軍佔領的消息,那遼國統治高層就只剩下恐懼了。

當有個遼國大臣在提出宋軍可能是從海上過來的時候,這個大臣立刻被別的大臣所責難——能夠攻下錦州城肯定人數不少,這能夠是用船運的了的嗎?這可不是幾百人,而是幾萬人的宋軍!遼國今天的早朝格外的熱鬧,所有的大臣新仇舊恨都在此刻一起爆發。錦州被宋軍佔有的消息不僅僅是打擊了遼國統治高層,更是讓遼國統治高層內部發生了分裂……

第358章 挑撥第425章 正名第278章 顧忌第259章 殺雞敬猴第89章 貪污第84章 思想準備第326章 談判第414章 做戲第241章 持平第326章 談判第151章 同行第286章 契機第125章 煩心第10章 孤寂第20章 言論之防第91章 廂兵第373章 各安其命第70章 漸變第202章 攻守第341章 殺伐西夏(五)第380章 功成第417章 格局第170章 預示第84章 思想準備第373章 各安其命第226章 改變第243章 測度第154章 軍火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431章 互鬥第216章 亮旗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419章 志向第368章 後院起火第35章 演戲第269章 應對第282章 定策第357章 迷霧第252章 攤牌第171章 暢談第351章 佈局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259章 殺雞敬猴第380章 功成第230章 施壓第250章 堅持第398章 脅迫第376章 意外第274章 進步第252章 攤牌第188章 實力第23章 請帖第187章 烽火第384章 公益第229章 軍費第138章 新事業第425章 正名第108章 糧食第300章 反對第28章 文聯第210章 獵人第193章 書童第156章 股東大會第250章 堅持第65章 反覆第271章 重建第160章 驚雷第317章 厲兵秣馬第319章 天變第393章 扯動第129章 銷路第399章 接力第286章 契機第322章 期待第41章 點撥第118章 不悔第227章 狀元第210章 獵人第117章 見面第359章 責問第77章 兩難第266章 有別第17章 身份第177章 中書會議第239章 沉醉第115章 退讓第50章 進策第47章 人口販子(上)第134章 王靂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411章 功成第154章 軍火第89章 貪污第204章 激將第124章 財源第40章 釣魚第345章 殺伐西夏(九)第197章 搶劫第12章 算賬第23章 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