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扯動

不過就算王靜輝知道了管制改革背後的操縱者是太上皇趙曙,也知道自己的老丈人不會對自己怎麼樣,但他還是不後悔放棄情報局,畢竟在權利場中沒有不敗的神邸,自己的志向也不在此處,既然有後來者能夠接替自己的位置,他也就絕對不會戀棧權位。

心中主意打定後,王靜輝便坦然的說道:“臣已經將情報局架構規章大理清楚,再加上這幾年來也培養了不少人才,大宋對外情報網絡已經遍佈遼國、高麗、交趾甚至就是吐蕃諸部也有一定的渠道,這樣一來大宋大宋的情報網絡已經大致完成,臣也可以功成身退,望太上皇和聖上恩准!”

太上皇趙曙沉吟了半天說道:“愛卿執意如此,我皇家也不好奪卿之志,只是愛卿求去可有何人能夠擔當?”

“官員任命乃是聖上及中書之責,臣不應多言,不過情報局的工作性質非常特殊,臣建議涅心或是彥生都可以爲情報局提舉,或是在情報局內部擇選能力出衆者爲提舉,切不可輕易選任!”王靜輝回答道。

趙曙點點頭,對皇帝趙頊說道:“駙馬之言爲大宋謀福,皇兒可盡照駙馬之意爲之。聽說涅心是愛卿的學生,現在還深入契丹未回?”

“涅心原本是孤兒,當初臣見他們兄弟十二人街頭流浪。心中十分不忍便帶回來傳授他們一些本事,原本想他們以後能夠憑自己雙手和本事來有個穩定的未來。不成想現在他們還都不錯。算是臣的心思也沒有白費。涅心擅長謀略,臣以前忙時便讓他代爲打理情報局事務,其才能足以勝任,自去年他便已經入契丹在大定府親自指揮大宋設在遼國在燕雲十六州的佈防情況、契丹宮廷內部派系的資料、契丹軍備和財政情報等等,最重要的莫過於前幾個月策劃了刺殺契丹皇太子和皇太孫事件。由於契丹耶律洪基僅有這一個兒子。此次事件影響甚遠幾乎可以達到動搖契丹國本的程度。是以臣推薦他來做情報局提舉主持工作。”王靜輝恭敬的說道。

皇帝趙頊笑着對趙曙說道:“父皇,駙馬的學生人人都有不同本領,幾年來都已經成才爲朝廷建立了功勳,冰封、無心等人已經在軍中憑軍工升任高職,其他幾位也是不錯!”

太上皇趙曙笑着點點頭說道:“皇兒應該對他們大大的嘉賞纔是!改之。朕雖然深居宮中,不過外面的消息還是能夠聽得到的,心中不要有太多顧慮,你教的學生應該儘量爲朝廷所用,不要阻礙他們的前程了!”

王靜輝聽後笑着說道:“這都是他們努力換來的。不過亦不能因臣之事而廢,他們還年輕的很。臣怕聖上的獎勵太甚反而會影響他們的才智發揮!”

這一次重華殿之行讓王靜輝知道自己的老丈人的影響力遠比自己當初想象的要大得多。雖然自己沒有刻意經營過,但是能夠做皇帝的人自不會是平常人,想到歷史上並沒有出現過多少太上皇的事例,所以心中潛意識的給忽略了而已。中國古代歷代帝王都強調以孝治天下,“孝”在儒家的倫理道德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想象後世歷史中南宋宋高宗也是太上皇,而他的兒子就是宋孝宗,這個孝宗更是把“孝”字發揮到了極致,因爲對高宗的“孝”,他放棄了北伐與金議和;因爲對高宗的“孝”,他還捨得放棄皇位守孝三年。如果說這個放縱奸相秦檜當朝、冤殺岳飛父子、向金稱臣納貢的宋高宗唯一做對的事恐怕就是他選對了繼承人。

想想後世南宋的歷史,王靜輝多少有些明悟——宋孝宗的所作所爲可以說的對得起“孝”,但卻置國家百姓而不顧實在是有些軟弱了,但反過來看便是可以發現太上皇對皇帝的巨大影響力。放在現在來說,原本歷史上受曹老太太影響極爲深遠的皇帝趙頊正是因爲現在趙曙沒有病逝當太上皇而和歷史上本人有很大的差異——曹老太太在後世歷史上的評價固然很高,但她還是一個女流,儘管有很好的才能和眼光,但是這“遠見”還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這也是因爲古代對女子的壓制所致——後世的那個臭名昭著的慈禧太后你能夠說她無能嗎?不過她的才幹都用在了權利鬥爭上去了,若是放在一個平穩的歷史時期,慈禧太后未必能夠使國家敗落道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

王靜輝現在也不知道自己當初拼命救下趙曙是對還是錯,不過在現在看來面對已經日暮西山的遼國,趙曙絕對不可能成爲宋高宗趙構,至少在現在看來當初所做的已經非常值得。不管怎麼說王靜輝當初營救趙曙他都是不會後悔的,畢竟趙曙也是他的老丈人,若沒有當初趙曙的提拔和偏袒,他也未必能夠走到今天,至少他和蜀國公主的婚事很可能就會被曹老太太一舉破壞掉,說不得自己的老婆又要走歷史的老路,落得一個非常讓人扼腕嘆息的結局……

“愛卿,現在北方局勢想必愛卿都看在眼中,對此可有什麼良策?!”趙曙笑着說道。

韓琦在北方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在很多人眼中差點兒就是挑起宋遼兩國大戰的肇事者,儘管韓琦聲望素隆,但還是有很大北方派系的官員對韓琦毫不手軟的呈上了自己的彈章。當然這還不能夠引發北方派系官員的分崩離析。但是素來是朝廷一大中堅力量的北方派系也在王安石變法後頭一次出現了這麼大的間隙。這也間接影響了大宋朝局的變化。

對於北方派系官員聲討韓琦,王靜輝則是不以爲然的,比如像韓絳那塊貪生怕死的料有何資本來指責韓琦?不過是因爲怕北方淪爲戰區破壞了自己家族的根本罷了!對於類似韓絳這種人,王靜輝向來是看不起的——他每年拿出來白白髮展教育、公益設施的資金都快頂得上半個韓家家業了。韓絳實在此番作爲實在是讓人齒冷!不過也並非全部都是像韓絳這樣的人,韓絳的兄弟韓維對此事就沒有什麼過激的行爲。反而在朝堂上爲韓琦說話張目,反對那些想要撤銷韓琦的官員主張,力主韓琦繼續主持北方對抗契丹。

王靜輝不明白同是一個老爹,這麼生出的孩子有這麼大的不同,不管怎麼說以韓維長期以來的作爲和表現來看。這不是故意的讓韓家腳踏兩隻船,應該是韓維自己的主張與家族無關。

“臣以爲政見不同是應當的。對韓侍中的評價應該從更多的角度來看,就現在宋遼兩國之間的局勢來看,韓侍中的做法還是非常值得稱道的,不過以長遠來看是增加了我大宋日後收復燕雲的難度,但總體來說是八二開!”王靜輝躬身說道。

“哦?愛卿此意何解?!”皇帝趙頊問道。

“對於遼國在這個時候應當採取強硬措施,這樣一來也可以策應蘇大人與契丹人談判,只要蘇大人利用得當,當可爲大宋謀求更多的利益,至少韓侍中所佔的地盤歸大宋所有不是什麼難事!這是大宋現在能得到的好處。”王靜輝笑着說道,“韓侍中這次動作太大,估計契丹人就算財政再緊張,派遣十萬新軍來增援還是沒有問題的,這樣以來就使得原本屯兵重地的燕雲十六州所集中的契丹兵力更加厚重,這也爲以後我大宋收復燕雲故地增加了一點障礙!”

“朕之所謀是長遠,收復燕雲故地是列祖列宗的心願,若是能夠順利得嘗所願,韓侍中此舉倒是做錯了!”皇帝趙頊有些可惜的說道。

不過王靜輝卻注意到太上皇趙曙只是嘴角微微翹起,心中一動便繼續說道:“聖上的耐心比幾年前要好的多了!”

皇帝趙頊聽後也是有些苦笑,不過太上皇趙曙卻是說道:“改之應該還有後話吧,但說無妨!”

“現在遼國最大的危機是什麼?!”王靜輝反問道,不過他沒有等面前的兩位皇帝回答便說道:“契丹人所面臨的最大危機便是錢!耶律洪基驕奢淫逸,遼國官員上下貪污腐敗,這一切使得遼國原本就很困難的財政雪上加霜更加難以負重,要不是遼國手頭沒有錢的話,遼國早就在邊境陳兵了,想來韓侍中也不會輕舉妄動!”

“儘管現在遼國爲了穩定邊境局勢會派重兵把手,不過這樣一來則又加劇了遼國的財政支出,使其財政更加困難。說句非常不好聽的話,現在就是神仙也救不了遼國的財政,契丹人現在只能夠在這種惡性循環中做垂死掙扎,不過也就是多穿上一口氣罷了!”王靜輝笑着說道。

“這也是愛卿早就考慮過的吧!這經濟侵略還是朕當初在位時愛卿所創,沒有想到匆匆幾年,愛卿當初的策略已然成功!”太上皇趙曙笑着說道。

“契丹人是非常強大的,雖然經過了幾十年的衰落階段,看這樣子未來還是如此趨勢。但是儘管如此,通過大宋在遼國的情報網絡所傳遞回來的情報,我們可以看到遼國的軍力衰退水平並不是很大。毫不客氣的說若是以七八年前宋軍的水平,我大宋想要收回燕雲十六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王靜輝冷冷的說道。

皇帝趙頊和太上皇趙曙聽後微微皺了皺眉頭,不過他們並沒有說什麼,因爲事實就是如此這也沒有什麼好迴避的。宋朝皇帝比較良好的傳統便是對自己的弱點不會特別的迴避,國力弱小就是弱小,儘管非常讓人喪氣,但宋朝皇帝還是比較現實的。

“兩國軍力走到今天這一步。由於大宋的軍力作戰水平上升的非常快,可以說雙方的差距也逐漸開始拉大,但還沒有到完全壓倒契丹人的地步。若是雙方正面作戰,想要達成我們的目標所付出的代價依然令我們難以承受。現在除了加強宋軍的實力之外,還需要想更多的辦法來拉大雙方的差距。這當中包括研製更有威力的武器、想出更多的作戰方法等等。在這方面我大宋進步已經非常快了,在我們新研製成功的火炮,還有正在訓練的跨海登陸作戰部隊,這些都是我大宋針對契丹人所準備的秘密手段,雖然這些手段和武器可以大大增加大宋的勝算,但這還不夠。圍繞這燕雲十六州,我們必須想出更多的辦法,所謂‘工夫在詩外’,爲了達到我們的戰略目的就必須無所不用其極,這是國與國之間的生死角鬥,完全沒有什麼公理可言,那些那聖人典故來彈劾韓侍中的大臣們顯然忘記了!”

韓琦現在雖然受到了很多的非難,但好在皇帝趙頊也不是昏君,依然對韓琦沒有什麼動作,不過信心卻是有些動搖了。王靜輝卻知道在北方問題上是無法離開韓琦的,就算韓琦死了也必須由富弼頂上,這兩個人才是最終解決契丹的關鍵,至於王安石派系或是司馬光派系的人,還無法讓人放心,也許現在剛剛過而立之年的楊崇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顯然王靜輝已經等不及楊崇嶽登上大宋軍方第一人的時候了。現在爲了堅定皇帝趙頊的立場,王靜輝無論如何也不會責難韓琦,在這個時候只有韓琦能夠頂住壓力,至於那些彈章他則是想法設法的爲韓琦開脫。

“韓侍中引來了這麼多的增兵,這加劇了宋遼邊境局勢,恐怕這些增兵也會長期駐紮下來。剛纔愛卿不是也說韓侍中在點上是長遠的錯誤麼?!”皇帝趙頊說道。

“韓侍中所想不是臣能夠預料的,但是以臣看來即便遼國再增兵一倍也無法對大宋的北方防線構成什麼威脅,畢竟河北諸路所屬宋軍的火器裝備是宋軍之中僅次於汴都衛戍軍隊的,各個險關要道都被韓侍中經營多年,契丹人想要南下鋌而走險顯然不大現實,相信契丹人也只是做做樣子而已,想以此在談判桌上拿回韓侍中所佔領的三城,所以未必有太大的動作!”王靜輝說道:“至於新增添的契丹兵力確實對我大宋日後收復燕雲的時候是一種障礙,不過大宋參謀總部已經設計出了若干方案調動契丹兵力,這也不足爲慮!”

“愛卿是指跨海登陸作戰?”太上皇趙曙問道。

“這算是其中的一部分,不過以臣看來收復燕雲故地與滅遼的難度相差並不是太多,可以說戰事一起必然是兩國傾力而爲,所以說從兵力調動上自然是全面的。遼國與大宋接壤的並不只是一個南京道,大宋的河北諸路除了和遼國的南京道接壤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是西京道。若是想要扯懂燕雲契丹守軍,除了跨海登陸作戰之外,河套平原的定西軍也可以參與,以定西軍的戰鬥力而言,縱橫遼國西京道應當不是一件難事,當然前提必須要看蘇大人的談判結果了!”王靜輝笑着回答道。

“改之想要什麼樣的結果呢?!”趙曙意味深長的問道。

“自然是宋軍有權對侵犯大宋的部落軍隊進行報復性反擊,哪怕進入遼國境內也是一樣!”

皇帝趙頊笑着說道:“原來改之早就設下了圈套,難怪前段時日愛卿要給朕上書談判節略要點,原來是爲了此事!”

“這也是爲了以後我大宋能夠已更加合理的方式出兵所作出的伏筆,不過這要看契丹人肯不肯上當了,但是此時韓侍中這一次襲擊估計他們也想不到這麼多,況且磨古斯之事未遠,契丹人恐怕也希望我大宋把兵力調往河套平原和磨古斯大打出手,不過沒有想到我們會調動兵力,但是卻針對遼國的西京道——那裡也有依附磨古斯的‘勢力’!”王靜輝狡猾的說道。

聽過王靜輝的話後,趙曙和趙頊都非常有默契的笑出聲來,對於北方事件大宋現在已經有了足夠個信心!

第138章 新事業第242章 地產第48章 治療(上)第284章 野心第308章 暗流第434章 定局第214章 蘇頌沈括第372章 新書第418章 新政治勢力第217章 試製第226章 改變第76章 裝備第269章 應對第104章 議事第259章 殺雞敬猴第209章 轉變第21章 出書第332章 送行第138章 新事業第82章 結婚第311章 釋疑第301章 設套第248章 迴歸第324章 淡出第250章 堅持第222章 火器之王第376章 意外第328章 歸宋第347章 賀壽第49章 彌合第272章 威懾第24章 赴宴第275章 誘惑第50章 進策第57章 天機第401章 急流勇退第431章 互鬥第262章 未雨綢繆第301章 設套第324章 淡出第95章 徵兆第332章 送行第102章 安石第239章 沉醉第26章 漣漪第211章 王霸之論第387章 法律第333章 緩兵第368章 後院起火第220章 三封信第418章 新政治勢力第218章 狼外婆第156章 股東大會第292章 西征第127章 利誘第33章 拜訪第183章 情報第28章 文聯第43章 轉機第348章 試刀第298章 憂心第364章 伏兵第86章 赴任第115章 苦惱第405章 牛刀小試第120章 志向第133章 莫測第27章 新年第237章 天上掉餡餅第286章 契機第290章 多管齊下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258章 統計局第365章 叛亂第30章 經濟侵略第198章 掃興而歸第431章 互鬥第374章 創意第331章 捨棄第216章 亮旗第69章 醫道第265章 解煩第316章 生死邊緣第228章 渴望第304章 交換第134章 王靂第192章 難耐第111章 巧合第101章 來信第169章 頂缸第131章 新時代第226章 改變第96章 吏治第320章 強弱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307章 投身第107章 無謂第143章 言弊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141章 因勢利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