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圖利

春節剛過沒有幾天,大宋的商人又開始忙碌起來,相比往年今年的早春更是要加倍努力──大宋朝廷已經發布了關於出讓拍賣西夏礦山五年經營權的詔書,礦山之利只要是個商人就明白其中有多少利潤,豈能不會爲此而瘋狂。

相對朝廷上的聲音也有不少,不過雖然對此表示疑惑的人很多,但真正站出來反對的卻很少──這是中書政事堂衆多相公頭一次這麼齊心發佈的命令,而且取得了皇帝趙頊的首肯,中書省、門下省、翰林院等機構全部一路綠燈,這不能不否認是政治集團的力量在發揮作用。而王靜輝也緊密的關注事件的發展進程,到現在來說開局非常不錯,完全是按照他所預想的那樣在穩步行進。

在三月初八那天,拍賣會正式在汴都舉行,只要入場的商人就必須交付二百貫的入場費,要是放在普通的鎮子中,這二百貫足以使一個五口之家安安穩穩的過上半年有餘,但是在前來競標的商人眼中,這實在是不值一提,只要能夠拍得礦山,哪怕是一個礦坑,那將來盈利的數額將會是千貫、萬貫來計算,所以並沒有人對朝廷趁機發財表示不滿。

這次拍賣的包括十五座大礦山和二百七十五處礦坑,這只是在西夏的情報部門初步統計後的結果,其實現在已經掌握地礦山和單獨分散的礦坑已經非常可觀。但這都需要相關的技術人員來評價定級,所以這次拿出來拍賣的礦山和礦坑不過是其中不到三分之一而已,要不是人手不足,那這次拿出來拍賣的礦產會更多,大宋已經派人加緊對西夏礦產評估了。

當然真正的頂級大礦大宋是不可能拿出來供商人拍賣地,甚至有兩座礦山和數十個礦坑只是在原有開發的基礎上初步勘探評級。購買這些礦山和礦坑的經營權需要一定的冒險,也許花了大價錢買回來的經營礦產卻沒有原先預想的那麼多,那可就是絕對的賠本了,所以能夠敢對這樣的礦產出價的人無一不是財雄勢大之輩,等閒商人是玩不起這種遊戲的。

“這次我們兩家聯合,將會競標所有地‘空頭’礦產,並且還要爭取拍下至少兩座礦山和八十處礦坑的經營權,爲此劉賬房那裡準備了三百五十萬貫的資金。當然如果這些不夠的話,或是拍賣的最後地價格超出的話,那超出的範圍若是能夠控制在一百五十萬貫。這對我們來說一點問題也沒有,若是再調動更多的資金,恐怕就要多花上一些時間了,官府那裡也打過了招呼,他們也會給予通融的!”李管事坐在花廳中對王靜輝說道。

王靜輝聽後點點頭。說道:“珍泉兄,錢地方面不用擔心,即便超出更多我們也要將這些礦產拿到手,這些標定的礦產絕對值得我們花大價錢。至於以後的開發就更不用擔心了,西北有四十萬奴隸供咱們使用就是把這些礦產全都給包下來也用不了四十萬人來開礦吧!這些奴隸都是由大宋軍隊來當監工,我們只要給他們糧食養活他們便可,放心大膽地使用!不過話又說回來。有錢大家一起賺,給那幾個關係戶送點甜頭,把手中的那些資料也給他們分點,免得到時候他們跟着起鬨來加價給咱們增加成本!”

所謂“空頭”礦產便是那些只是剛剛開始開發的礦山和礦坑,這些礦產定價比較低,但同樣所要冒的風險也比較大,這倒是讓王靜輝想起後世黑社會電影中那句名言──一步天王,一步死亡。不過就算王靜輝在這種“空頭”礦產上栽了跟頭,以他龐大的家產而言也不會傷筋動骨。更何況他比別人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利用──他是大宋情報局的提舉,而且華英書院中還專門設立了一科是地質科,這原本是爲開發南洋和大宋南方而做的先期準備,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這門學科,但是大宋絕對不缺乏這樣的人才,王靜輝所要做地事情便是通過國家的手段將這些人找出來,然後加以集中甄別出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來編寫教材然後招生推廣而已。

華英書院本就是王靜輝一手所創,雖然具體校務是由王安禮等人在主持,但他在華英書院中是絕對的控制者,尤其是在那些諸如醫學、物學、數學等這樣並不被大宋士林所看好的冷門學科中,他更是絕對的精神領袖。同時也因爲這些冷門學科的學生在華英書院畢業後,全部都要由王靜輝給他們找飯碗,這使得他支配這些學科的資源更加得心應手。在王靜輝對西夏鹽池有所打算的時候,便已經開始謀劃派出精銳的地質人員組成一個考察團趕赴西夏,那裡有他的學生在主持大局,想要做些什麼也非常方便,諸如提供後勤保障和提供專門的精銳軍隊加以護送,這對於無心他們更是小菜一碟。正是因爲如此,王靜輝纔在這拍賣礦山上佔據了先手──礦山的評價資料都是由他來提供的,對於那些已經被党項人開發過的成熟礦山他沒有辦法,但對於那些“空頭”礦產,到底有多少料,心中還是非常有數的。

李管事對於王靜輝投資開發西夏礦產的做法感到非常吃驚,畢竟在半年前西夏戰爭剛剛進行的時候,王靜輝旗下的產業都是幾乎無償爲大宋軍隊服務,在開發鹽池上也沒有插手,只是爲了穩定同盟商人心理才認購了數個鹽池,怎麼現在突然加大投入購買礦山經營權呢?李管事並不知道,王靜輝心中有着太多的計劃,這些計劃都是需要花錢的,他地資產雖然多。但除了少部分諸如玻璃產業是斂財所用之外,大多數資產都是屬於那種見效非常慢,甚至是註定賠本的買賣。就是以前曾經是王靜輝一大財源的印刷業也是出於普及知識的需要而緊緊壓縮利潤空間,逼迫大宋的印刷業想辦法降低生產成本,降低書籍的價格,使得讀書人從中受益匪淺。不過這種舉動倒是使得大宋地書商們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尤其是高麗、南洋、倭國和遼國,那裡的書籍價格是非常高昂的,那裡的利潤空間是小王駙馬管不到的地方,以至於大宋印刷業對國內是超低利潤運行,獲利的大頭都在海外市場。

王靜輝需要金錢,有時候他甚至想到了後世外國作家塞萬提斯筆下向風車挑戰的唐基哥德,妄想以一人之力來改變整個國家的面貌,他明明知道這是錯誤的想法,但此時他能夠停下來麼?!儘管他還很年輕。但想要成就一個偉大帝國的想法促使着他不斷咬牙前進──因爲在宋朝歷史上除去前兩任地太祖太宗皇帝之外,唯一具有強烈進取心的皇帝只有神宗趙頊。後世的人們也許能夠記得司馬光、王安石、蘇軾這些大名家,但對這個皇帝知之甚少,不過王靜輝卻明白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必須在這麼一個皇帝的意志之下搭上順風車纔可以最省力。至於已經內定地學生──大皇子趙熙,儘管他也抱有同樣的想法。但能夠一代人做完的事情,最好不要拖到下一代,到那個時候誰又能夠保證未來的政治環境能夠這麼積極進取呢?!

拍賣現場是極爲火爆的,以至於“空頭”礦產也受到了大宋商人地極力追捧──這其中賭博的氛圍極爲濃厚,只要賭中那以後的利潤將不可想象。不過“空頭”礦產中王靜輝所標定地那些卻被由李珍泉親自出面輕鬆的競拍下來──真正有實力玩得起這個遊戲的商家都接到了王靜輝的傳話。雖然商人趨利,但大宋的首席財神爺既然發了話,又有那個敢觸王靜輝的眉頭?論財力他們是沒法和王靜輝與徐氏聯合的商業怪物相提並論的。最後比拼金錢也是人家贏,還不如現在賣個交情,以後駙馬發財的時候順便帶上自己,這比礦山還管用!

王靜輝非常輕鬆地得到了他的礦產資源,價格非常理想,總共不過才花去了四百萬貫,這已經是非常低的價格了,他沒有想到自己給朝廷上書拍賣礦產的奏章真的實行起來後,所獲得的資金就算拋出一萬多貫的“門票”收入後。拍賣所得居然有三千二百萬貫之多,比他以前的設想還要多出一千多萬貫,這都快要趕上大宋全年度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了。

拍賣礦山經營權的收入暫時讓心存反對的官員閉上了嘴巴,任誰也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籌集這麼多的金錢。三千多萬貫的資金用於鞏固新收復的西夏領土實在是綽綽有餘,大宋開發西北的全部計劃在有了這筆資金的注入後全面啓動,今年計劃向西北屯田的廂軍由事先定下的七萬人一下子升至了十五萬人。儘管這次屯田人數破了記錄,但中書省依然給屯田的廂軍開出了非常優厚的待遇──屯田廂軍每兩戶人可以獲得一匹馬三頭牛,生產資料也都由朝廷供給。

治平年間便已經開始的屯田行動到現在已經有五年多了,按照當初的計劃,第一批屯田廂軍已經獲得了其部分地權,只要屯丁繼續再耕種十年便可以獲得全部地權。一個屯丁耕種一百畝土地,其中三十畝種植棉花,以便爲大宋的紡織業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五十畝的麥田供其生活和提供軍糧;剩下二十畝則種植。苜蓿來養馬和其他牲畜。朝廷需要屯丁的苜蓿來養馬抵稅,至於剩下的稅收則以糧食實物徵收,正常年份收取十石糧食作爲稅收。這樣算下來屯丁若是肯下功夫屯田,那生活水平遠比內地要好的多──西北的產量比較低,一畝地正常年份產量在兩石以下,雖然收穫的五分之一交稅,但一個常規五口之家一年食用糧食三十石足矣,剩下十石可作爲儲備。不過最可怕的還是那三十畝棉花──大宋紡織商人對棉花是極度需要。有多少棉花大宋商人都可以吃地下,屯丁根本不用棉花的銷路操心,更何況大宋的商人在這棉花上是投下本錢的,一戶屯丁還能夠在這棉花上獲得三四百貫的零花以補貼家用。

大宋統治高層對屯田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因爲屯田是最有效消耗廂軍地方法,只要屯田成功。大宋完全可以在十數年內擺脫其龐大的廂軍系統給朝廷財政帶來的沉重負擔。朝廷在這屯田上也是下了血本,不僅投錢給物,還破天荒的將屯田後的地產也交給了屯丁,這樣巨大的讓步除了王靜輝當初的爭取之外,也是因爲當時的皇帝趙曙和宰相韓琦都希望這次屯田能夠成功。

屯田能否成功的關鍵便是在於能否擋得住“官奪屯田”,說到底這官奪屯田不過是地方官對田產眼紅,想辦法來肥自己的腰包,對於這種現象,王靜輝使出地辦法唯有威脅恐嚇。尤其是他在當了大宋統計局提舉之後,一口氣讓幾十個官員集體搬家到蠻荒釣魚賞月後。更是沒有人敢對屯田下手了。

當然想要一起官奪屯田的事情也不發生這是不可能的,不過零星案件發生並不會影響大局,這種事情也根本不可能杜絕,只要大方向上進行的沒有問題,王靜輝就已經燒高香了。五年來每年至少五萬人屯田戍邊。每一批都需要屯田兩三年纔可見效,但是屯田的效果已經漸漸顯露──一萬戶屯田光是上繳糧食便可以達到十萬石,足以維持一萬兩千人地軍隊一年食用,而耕種兩年正常繳稅的屯丁已經有三批十五萬人,粗略算來每年的軍糧上繳便可以養活十八萬軍隊。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大宋君臣在看到這個數字後,甚至幻想只要再堅持幾年,西北軍糧就完全不用從內地轉運了。這樣大宋財政又可以甩掉一個大包袱。

王靜輝對於這樣的想法也唯有苦笑而已──理論上這麼計算當然沒有錯,但這些官員也不想想西北哪裡有這麼多地土地供廂軍屯田,一個屯丁可是一百畝的土地,總不能把草場都變成農田吧?!王靜輝就是再苯也知道環境保護,可不能因爲屯田把原本就很脆弱的西北環境給破壞了,那他可真成了罪人了!不過西夏地覆滅又可以讓屯田繼續實行了──党項人的耕作水平實在是太差勁,就是有好地也種不出好收成,西夏新獲得的土地足以再安排三十萬廂軍屯田,這不僅可以保證西北軍糧充足供應。還可以增大西北漢人在當地人的比例,對於控制這些新收復地區有着莫大的好處。

不管大宋高層怎麼折騰,這三千萬貫的資金足夠鞏固大宋新獲取領土的守備開發費用了,一旦大宋軍事上在西北形成絕對性的優勢,那商人的利益順理成章地也將會得到保證,至少不會因爲異族的掠奪而受到侵害。

王靜輝擁有了這麼多優質的礦產資源後,加上他的人工成本已經降低到一個不能夠再低的程度,這塊產業勢必會給他提供大量的金錢──向富弼保證的那些條款所需要的金錢完全可以從這些礦產中得到滿足。

不管朝廷中的各方政治勢力如何爭奪滅夏戰功,王靜輝總是要得到屬於自己最實惠的獎勵──別人也許會忘記,但皇帝趙頊卻不會忘記,處於駙馬對土地異乎尋常的嗜好,皇帝趙頊給他的獎勵是西夏最好的良田十萬畝,並且還許給他開發河套平原五年不收稅的待遇,五年之後河套平原的土地除了留下一萬畝給王靜輝之外,其他的全部都要收歸朝廷。

皇帝給小王駙馬的獎勵不可謂不優厚,這也是王靜輝應得的獎勵。滅夏戰爭中緊急調用的軍糧幾乎全部都是出自王靜輝設在西北的糧倉,加上各種暗中提供的軍費更是難以計算,可以說若是沒有王靜輝的產業在支持,大宋想要這麼快滅夏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皇帝趙頊心中非常清楚這一點,兩府重臣心中也是心中有數,對於這樣超常規的賞賜兩府官員都是持默許的態度──兩府官員對王靜輝所獲得的財富上的賞賜並不是很關心,他們關心的是小王駙馬絕對不可以再獲得翰林學士以上的官職,這可以說是所有大宋重臣和皇室心中的共識──皇帝對駙馬的寵信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若是讓這樣的人再獲得非常大的實權,那將來有誰能夠制約的了駙馬?!這和王靜輝的人品無關,皇帝趙頊也是出於保護自己這個年輕妹夫的角度出發,破天荒的沒有主動提出官職許諾,不過王靜輝自己也不稀罕當官。

第152章 歸來第23章 請帖第298章 憂心第377章 刺殺第23章 請帖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13章 理由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210章 獵人第269章 應對第320章 強弱第179章 地權第144章 最後的寧靜第48章 治療(上)第295章 主戰第204章 激將第137章 試探第268章 預警第61章 雨至第189章 說親第371章 軍制改革第327章 埋伏第392章 謎底第31章 安排第434章 定局第333章 緩兵第96章 吏治第261章 答辯第185章 教訓第83章 思慮第148章 風起第315章 完勝第99章 包公第343章 殺伐西夏(七)第43章 轉機第395章 內訌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127章 利誘第371章 軍制改革第224章 大力支持第422章 根本第127章 利誘第348章 試刀第333章 緩兵第370章 誘導第153章 空頭支票第28章 文聯第286章 契機第90章 前奏第362章 分裂第372章 新書第129章 銷路第88章 天價第82章 結婚第73章 獻寶第54章 上邪第41章 點撥第96章 吏治第26章 漣漪第47章 人口販子(上)第307章 投身第323章 倒計時第420章 馬屁第341章 殺伐西夏(五)第420章 馬屁第412章 抉擇第168章 傳警第43章 轉機第172章 以史爲鑑第234章 去職第261章 答辯第214章 蘇頌沈括第137章 試探第95章 徵兆第362章 分裂第50章 進策第199章 公道之言第151章 同行第209章 轉變第248章 迴歸第161章 先手第12章 算賬第18章 印鈔機第398章 脅迫第210章 獵人第62章 亡羊補牢第229章 軍費第163章 雙刃劍第374章 創意第89章 貪污第261章 答辯第133章 莫測第20章 言論之防第226章 改變第167章 種子第136章 科舉第182章 殺心第123章 走馬觀花第16章 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