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序幕

“聖上,怎樣的稱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國家能夠強盛、百姓的日子能夠富足,若是能夠如此,縱然背上些罵名,臣並不在乎!”王靜輝笑着說道。

皇帝趙頊聽後也知道自己在這個問題上肯定是無功而返的,沒有說什麼話,只是苦笑的搖搖頭,不過沒有這個特立獨行的駙馬,恐怕自己將會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只要駙馬在身邊他心中總是安定些。長時間的相處中,趙頊受到王靜輝的影響非常深,也許兩人在觀念上有很大的差別,但在趙頊的心中,做什麼事情駙馬都是讓他非常放心。

“愛卿,朕準備讓你的統計局也接手常平倉的清查事宜,愛卿意下如何?!”

常平倉的管理是王靜輝夢寐以求的——王安石變法最主要的財源不是來自國家財政剩餘,而是出自常平倉,有常平倉在手,在很大程度上便可以控制王安石的變法步伐,這要比他所經營的“人際關係”網好使的多。宋朝雖然實行的是“強幹弱支”的模式,將天下財富稅收盡匯京師,但分散在各地的常平倉依然有着非常強悍的實力,這都拜宋朝發達的工商業所賜——宋朝一年的財政收入幾乎能夠達到八千萬貫,地方上只保留三年的用度,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有一個健康的常平倉在手可以給大宋打下一個非常穩固的根基,至少在面對層出不窮的自然災害的時候,就不至於東挪西借,也可以限制地方官員斂財的程度。

王靜輝沉默了一會兒說道:“聖上有志於整頓官員作風這是件好事,但還是那句話——欲速則不達!臣以爲要給出一個緩衝的時間,先把風聲放出去,然後過段時日再由統計局來清查常平倉地帳目。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地方官員有個改過自新地機會,另一方面也可顯聖上之仁慈!”

王靜輝知道底下的地方官員是沒有幾個能夠經受住考驗的,拔出蘿蔔帶出泥,查貪官固然過癮,但這要是是太過頭了就會有非常大的負面效應,說不得自己將會成爲犧牲品,反腐不是殺人爲樂,重要的是把貪官吃掉的東西讓他們吐出來。有時候並不是每個人都怕死地,貪官有時候表現的不比那些古往今來的英烈差——危機時刻他們是寧死也不鬆口的,這點在朱元璋同志以殘酷手法來反腐的時候,其治下官員仍然前赴後繼的貪贓枉法得到了最佳註釋,王靜輝想要得到的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常平倉,而不是去殺人泄憤,爲了自己一向良好的“光輝形象”,他說什麼也不能夠像王安石那樣“行雷霆風暴之手段”來反腐。

皇帝趙頊聽後笑了笑說道:“改之莫不是想要藉此機會發一筆‘貪官財’?!”

上次王靜輝在清理廣惠倉地時候,極大的震懾了地方官吏,爲了湊足廣惠倉地缺額。東拼西湊地弄來資金收購市面上的糧食,普通糧店吞吐不下。也只有王靜輝手中才有大量的存糧,他們只得打掉牙齒和血吞吐,忍受了王靜輝殘忍的“高價糧”,而且對市面上的糧食價格沒有太大的影響,這一進一出着實的讓王靜輝賺了盆滿鉢滿,就連負責糧店運轉的徐氏成員也對些感到非常好奇——轉手之間憑空獲利一多半,他們可從來沒有想過糧食居然這麼能賺錢。

王靜輝笑着說道:“爲了買下北方的青苗錢,臣這裡資金緊缺的很,正好可以以此來補充一下這資金缺口。況且大宋糧食價格比較偏高,其原因並不是糧食收成少,而是因爲大戶手中存糧太多,想要囤積居奇賣高價。這麼一折騰反而會讓他們把以往貪墨地糧食頭給吐出來,臣也好順便打秋風!”

“這樣也好,朕會派人放出口風,剩下來的事情據由愛卿來去做了!”皇帝趙頊對王靜輝的這種“泄密”作法非常讚賞,畢竟他也不希望把帝國底層官員一網打盡,全部都送到南方癉癘之地去釣魚。

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遠處可以望到白乾山隱約的外廓,這裡水草豐美,在保安城之戰之後,一些党項部落便在李清的授意下驅趕着牛羊來到此地放牧,沒有戰爭日子會是美妙的,放養的牛羊可以輕鬆的賣個好價錢給南面來的宋朝商人,而且李清收稅也並不重,唯一注意的便是不能將馬匹也賣給宋朝人,若是一旦被發現,不僅全部的牛羊會被沒收充軍,就是私通宋朝的人也會被處死。

“滴血的斷頭臺並不能夠嚇退人們對財富的貪婪!”這是王靜輝給永仁和關良所常說的一句話,正是因爲這句話,永仁和關良相互配合從李清的鼻子底下走私了近兩千匹戰馬——整個走私行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只不過永仁和關良來到西北主持事務之後,宋夏之間的走私貿易變得更加猖獗起來。其中雖然也有失手的時候,李清的刀口上也沾染了不少鮮血,但完全汪能夠抵擋宋朝商人施加給党項牧民的利益誘惑——賣給宋人馬匹的價格是他們賣給李清的五倍,即使如此永仁和關良也大呼便宜,只要有的賣,他們就敢買,從來都是來者不拒。

今天天氣非常明朗,扎木漢趕着成羣的牛羊來到距離武寧三堡西北一百里的地方——這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地方、李清不是其他党項頭領,他不主張對宋進行邊境掠奪,尤其是在這咱內外交困的境況下,他更不願意用這種方式來激怒宋朝人,相比之下更喜歡用交易的方式,反正宋夏兩國在畜牧業上有着巨大的落差,牛羊價格翻上三四番出手這是正常價格,他沒有必要鋌而走險得罪自己最大的物資補給客戶;而宋朝人似乎從來就沒有“打草谷”的傳統——唯一的例外便是兩年前保安城之戰中一股神秘的宋軍曾經這麼幹過,如果李清知道這股神秘宋軍的頭領無心此刻已經越過了白乾山打算再撈一筆地話,不知道他該怎麼想。

扎木漢是部落中有名地勇士,每一次和宋朝人交易他都會親自護送——部落的首領是他父親。交易的核心內容不是牛羊而是馬匹!一個月前部落中來了一個客人。他是經常和部落交易的宋朝商人,這一次他開出了大價錢——二十車的鹽巴、三車的磚茶是訂金,要求部落提供兩千只羊和五百頭牛——這個交易數量雖然大了些,但還不在扎木漢父親地眼裡,而且這價錢作爲訂金明顯偏高了,這次交易的重要的內容便是一次性提供五百匹戰馬!

以往戰馬交易量最多不過一百來匹。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幾十匹而已,五百匹戰馬的數量太大,扎木漢一個人是吃不下來的——李清爲了防止戰馬流向大宋,制定了非常苛刻的管理條例,扎木漢所在的部落雖然遠離嘉寧軍司,但也是時常受到盤查的,部落私自養馬地規模一直無法擴大,他們部落中是有五百匹馬私自放養,但交易完畢後他們可就什麼都沒有了。

看着那名姓王的商人不動聲色地讓僕從從車駕上取下一個小盒子——迷人地金黃色照花了扎木漢父親的雙眼。他決定收了這筆單子,至於以後部落養私馬的問題可以通過朝周邊部落秘密購買——部落間幾十匹馬的交易很常見。關鍵是你要把屁股擦乾淨。

兩年的宋夏和平對於党項人來說實在是太長了——以往幾乎每年党項人都會對宋朝採取一兩次比較大的攻勢,多的時候甚至有三四次,“打草谷”更是家常便飯。扎木漢也曾參加過對宋的戰爭,但“長時間”的和平讓他的警覺性降低了不少,更何況每次和宋人交易都很安全,他所要防備地對象反而是李清的部隊。

到了約定的地點,扎木漢看到二三十個宋人守在十幾輛大車的周邊,便一邊吩咐部落裡的人加緊驅趕牛羊,一邊帶上兩個人策馬上前。對於安全性扎木漢從來不用擔心,這麼多次的交易都沒有出過一次差錯,大宋人很守規矩,沒有黑吃黑,這讓扎木漢非常放心,更讓扎木漢放心的是這些宋人雖然個個腰間配刀,身後還揹着箭囊和弓箭,但散漫的很,這些人還不在他的眼中。

負責交易的宋人是扎木漢見過好幾次的,正是帶了厚禮訂貨的商人,雙方拱手客套了幾句後,商人便帶着扎木漢清點貨物,不過扎木漢也只是大概的看了看。這個時候宋朝商人藉口肚子不舒服,叫旁邊一個年輕人和扎木漢完成交割,並且在走的時候捂住肚子對年輕人反覆囑咐之後才“落荒而逃”,年輕人帶着扎木漢來到車廂中才是真正的交易——“這裡是黃金一百六十兩(宋制,一斤等於十六兩)請驗收!”宋朝商人的年輕小廝人畜無害的微笑說道。

扎木漢笑了笑,拿起其中的一塊金條在手中掂了掂,笑着說道:“成交!”

就在扎木漢說出“成交”兩個字的時候,車廂外面傳來一聲慘叫,而他面前的小廝手中突然多出一把藍汪汪的匕首,眨眼間便刺了過來,扎木漢就是再遲鈍也明白髮生什麼事情了,戰場的廝殺造就了他敏捷的反應速度,身子順勢一躺便躲過了匕首,不過年輕人的匕首還是給他的手臂上留下了一道傷口。扎木漢非常狼狽的滾出車廂後,四處一看自己帶來的隨從屍體倒得到處都是,還沒有等他站起來,腦袋便是一蒙,眼前模糊了起來……

剛纔去“方便”的漢人老闆小心的繞過党項人的屍體來到車廂旁邊,看着扎木漢發黑的臉上雙眼睜圓,死狀極爲不甘心,心中嘆了口氣,對站在車轅上的年輕人拱手說道:“大爺,全部都完活了!”

雖然王掌櫃已經四十七歲了,但面對這個年輕人卻一點兒也不敢怠慢,他手中曾經出示過明珠印信!王掌櫃雖然知道不多,但也明白光是持駙馬的明珠印信者都有權力叫他做任何不危及自己生命的事情,而且聽聞徐氏現在的掌門人李管事說過,這些人都是駙馬最珍惜的人,不可有任何怠慢,所以他纔對一個小他一半的年輕人像跑堂小廝一般稱稱“爺”。

剛纔還笑容可掬地年輕人此時地臉上一片冷漠。好像換了個人似的。冷冷的說道:“王掌櫃,你帶着所有人把這些財物和牛羊全部趕回武寧堡,交給我十哥,他會告訴你怎麼辦的!”

“那大爺不打算跟我們一起回去了嗎?”王掌櫃問道。

年輕人從車中拿出一個包裹和一柄短劍,整理好行裝之後利落的翻身上馬,說道:“不該知道地就不要問!”說完便策馬揚鞭向着北方去了。

王掌櫃看着這個年輕人遠去的背影有着說不出的末落的感覺。堵在心中非常難受,這倒不是因爲年輕人無禮的舉動,而是感覺他好像是在去從容赴死一般。在這兵荒馬亂的宋夏邊境,他已經待了近四年,通過平時所接受的指示,他也多少明白自己究竟在幹些什麼,尤其是這一次,他接到的任務居然是配合接頭的人來進行“黑吃黑”,王掌櫃雖然沒有李管事那樣地經營頭腦,但也知道“上面的人”已經不需要和這些和他們進行交易地党項人了。看着正在打掃戰場地其他人,他擡頭望望天。喃喃的說道:“看來又要變天了!”

當王掌櫃一行人走到半路上的時候。看到另外一個方向有一羣人和他們一樣往武寧堡的方向行進,不過不同的是他們這羣人趕的不是牛羊而是馬匹——看來通行的另外的一撥兒也順利得手了。長期在這邊關之地生活,王掌櫃雖然沒有經歷過邊關百姓口中的“打草谷”,但也知道對面的党項人可不是好惹的,和大宋不一樣,党項人幾乎全民皆兵,也就是說他們剛纔幹掉地人是牧民同時也是戰士,暗自點了下數目——雖然另外一撥兒人有幾個身上掛彩,但都是輕傷,一個陣亡的都沒有,可見這些和自己去“交易”的人身手不凡。聽口音應該是汴都附近的,但不知道是大宋哪支部隊裡的士兵居然這麼厲害。

回到武寧堡,王掌櫃向自己的上級,也同樣是個年輕人交差,與那個獨自深入西夏的年輕人不同,眼前這個人讓王掌櫃如沐春風——因爲他是個商人,而且還是駙馬那邊的人。開始的時候王掌櫃還非常奇怪,因爲他在離開汴都的時候知道駙馬的產業都是由自己的東家徐氏來掌管的,以他的眼光看來,這個年輕人難得這麼年輕便有如此手段,接手生意之後打理的井井有條,讓他大爲服氣。

不過這個年輕的同行聽到同行的年輕人出走向西夏的方向走了,年輕的老闆臉色突然顯得有些怪異,匆匆告辭後便走出院落去了,留下王掌櫃一個人在發呆。王掌櫃不知道自己正在親身經歷一場變局的前奏,等到他兩年後回到汴都開封的時候,才知道原來他接觸的這兩個年輕人都是駙馬的學生。

“老八,十一弟已經自己去西夏了!”剛纔年輕的老闆說道,旁邊便是王靜輝專門負責情報排行老八的關良,而這個年輕的老闆便是老九永仁。

“冰封去西夏是先生安排的,具體做什麼事情你我都不可能知道,這是先生的規矩!”關良嘆了一口氣說道。

“可是十一弟前年去西夏差點兒就……他還小,有什麼事還是讓大哥幫襯着點好!”永仁關切的說道。

關良苦笑的說道:“現在大家都已經忙翻天了,這些都是先生事先佈置下來的,放心吧,冰封是不會有什麼事情的,我會關照周圍的邊城注意他的先遣的。不過先生素來對冰封看重的很,想必這次進西夏是有重大事情託付給冰封去做,你我要做好手頭的事情,不然會拖先生的後腿,到時候罪過不輕!”

“呵呵,還是我這裡比較輕鬆,現在只需要調集錢糧供七哥分配即可!”

“你也沒有幾天好日子過了,等着無心那邊搜刮的東西越多,有你忙得!”關良看永仁在那裡得意的笑,忍不住給他潑了盆涼水。前年保安城之戰中,永仁沒有到陝西這邊來,生意這攤事情全都是關良一人在忙活,尤其是無心在白乾山和洪州城之間的草原上四處打劫,所繳獲的戰利品安置差點兒沒有把他給累死,現在該輪到永仁來受罪了。

聽了關良介紹他“痛苦”的過去後,永仁也有些傻眼了,心中期盼着大哥無心千萬不要給他帶來麻煩……

第13章 理由第81章 賜婚第9章 揚名第190章 波瀾再起第338章 殺伐西夏(二)第21章 出書第110章 蟻穴第19章 蜂窩煤第416章 勒索第275章 誘惑第290章 多管齊下第375章 海上第104章 議事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164章 推託第7章 讓利第40章 釣魚第201章 追殺第130章 一人第99章 包公第141章 因勢利導第268章 預警第248章 迴歸第141章 因勢利導第341章 殺伐西夏(五)第60章 將至第141章 因勢利導第256章 神壇第370章 誘導第72章 妙用第191章 風滿樓第249章 陣地第430章 相聚第69章 醫道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382章 泛舟西湖第48章 治療(下)第244章 一語成第369章 奴隸第49章 彌合第93章 病危第294章 平安歸來第85章 外放第7章 讓利第335章 定西軍第180章 默契第282章 定策第192章 難耐第430章 相聚第26章 漣漪第288章 序幕第77章 兩難第295章 主戰第119章 體檢第11章 手術第347章 賀壽第426章 圈套第267章 緩行第94章 農書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114章 大師第268章 預警第127章 利誘第234章 去職第70章 漸變第401章 急流勇退第235章 教誨第9章 揚名第343章 殺伐西夏(七)第219章 許諾第243章 測度第273章 奠基第368章 後院起火第353章 合力第189章 說親第82章 結婚第111章 巧合第274章 進步第303章 縱橫第273章 奠基第178章 第一槍第155章 天文數字第14章 策論第361章 新變法派第280章 毒藥第267章 緩行第417章 格局第153章 空頭支票第251章 乘風第70章 漸變第203章 決絕第197章 搶劫第223章 收帳第264章 勘查第309章 烏龍第95章 徵兆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258章 統計局第60章 將至第431章 互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