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天波

這個位子王靜輝自己也不想坐,這麼敏感的位子很容易遭受大臣地彈劾,是個出力不討好的工作,看看大宋以往傳統的諜報系統皇城司的頭目們,從來沒有一個任期能夠超過三年的,並且儘管擔任皇城司的頭頭都是老成持重之輩,也難免要背上一籮筐的彈章——這個職位始終是在御史臺的監視控制之下的。看看皇城司的遭遇王靜輝也能夠想到現在連嬰兒狀態都算不上的情報局在以後的工作中會遇到什麼麻煩,儘管是負責對外情報蒐集整理,但御史臺的老爺都在瞪大雙眼等着自己出錯呢,他自己也不願意平白無故的背彈章,但大宋不骨人能夠比他更了諜報的重要性了,況且這一切的制度都是自己創立的,爲大宋建立一套至少在目前看起來還算是過得去的情報系統編制章程是他責無旁貸的。

王靜輝只希望自己能夠給大宋架設起一個充滿進取和可以有着廣闊發展餘地的情報局,至於能夠取得多大的成果,這也要看他發展的方向如何,這就看老天的意思如何了。不過王靜輝相信自己憑藉後世的經驗讓這一探索路少走些彎路,至少不會變成明代東西兩廠那樣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太監情報系統。

王靜輝接手情報局後,便開始借鑑自己對手頭情報系統的管理經驗,將自己的弟子善於情報管理的關良安排到情報局工作。經過幾個月的整頓,證明了王靜輝把關良弄進情報局主持工作的正確性——情報上具體的繁複工作都交給關良去做,他只用去構想大致結構和思考方向上的問題就可以了。由於王靜輝掌管着統計局,關良甚至還建議他將情報蒐集範圍擴大到國內,以配合統計局反貪工作的進行,不過他斷然拒絕了——皇城局的情報蒐集範圍還停留在京畿路一帶,皇帝的皇城局還尚且如此,哪裡輪得到他來干涉大宋內部地情報工作?!這一舉動要是付諸實施的話,不說皇帝心中怎麼想。就是那些御史也不會放過自己,而且整頓大宋吏治也並非中一朝之功,中間牽涉的問題衆多,只怕自己剛亮出反腐大旗。自己這邊的政治盟友就開始要朝自己亮刀子了。

情報局地工作範圍中規中矩——就是面向國外,重點便是大宋的宿敵遼國和西夏,涉及到國內的事情就一道奏章遞到皇帝趙頊那裡,由皇城局來解決,從來不越雷池半步,這點也受到皇帝趙頊和其他大臣的讚賞。更重要的是情報局交到王靜輝地手中,工作效率比起以前有了天壤之別,讓所有需要國外情報的大臣都感到滿意。

若說王靜輝掌管情報局還有什麼讓人不滿意的,那就是他真的拿情報局所蒐羅的情報做買賣了!不過王靜輝做情報買賣也並不是明目張膽的叫賣,他的商業圈子是大宋最頂級的商人組合,大都都從事海外貿易或是對遼國、西夏的一些貿易,這些情報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王靜輝則是將經過篩選過的商業情報提供給他們,當然這是付費地——而且是借鑑了後世地會員制。收取年費,並且只要這些商人提出某方面的要求。王靜輝則責成在國外的情報網專門蒐集。這樣的情報服務當然是價格不菲,一名會員的年費居然高達三千多貫,這個商業圈子光是年費收入就達到了十幾萬貫之多。知情的大臣在得知後也是苦笑的搖搖頭——駙馬做生意現在是越來越出圈了,不過沒有一個人彈劾他這種估法——對於大宋來說,哪怕是十多萬貫的財政收入也不是一個說抹掉就可以抹掉的,並且情報系統開銷非常大,但有了這年費的收入,不僅可以做到不朝朝廷財政要一分錢,還略有幾千貫地盈餘。

不過在王靜輝的眼中,情報局商業化爲屬於大宋的勢力而服務雖然是其中重要的策略之一。但在他接手之後所策動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最大限度的搞垮党項並且削弱遼國的實力。除了利用遼國太子勢力和魏王之間的恩怨策動了幾次小的風潮之外,最核心的便是摧毀李清和他的潑喜軍。

王靜輝爲了能夠擊垮李清這支對大宋最有威脅的西夏武裝力量下了很大的功夫,雖然通過走私貿易他從李清的身上賺取了大量的金錢,但打垮李清和他賺多少錢根本沒有任何關係,他也不缺那幾十萬貫的收入,況且打下了李清,那西北廣闊的天然牧場盡歸大宋,那樣再現漢唐時期無敵漢騎也並非不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王靜輝用大量的財物賄賂了李清贖罪邊原忠於皇族的党項貴族的重要幕僚成員,使其在策略上能夠配合大宋的行動,當然他們並不知道整個事件的背後是由大宋所操縱的——賄賂他們的人都是有着興慶府後族背景的党項貴族——這都是王靜輝在西夏苦心經營近兩年的諜報網絡。

皇帝趙頊從王靜輝手中拿過富弼的來信,這原本是寫給王靜輝的,富弼的來信是王靜輝整個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因爲富弼的態度將會直接關係到整個計劃的成敗——定罪弼可能是大宋最有影響力的反戰派,皇帝趙頊繼位之初的時候向德高望重的定罪弼徵詢有關邊防的事宜,這位當年曾經過范仲淹實行“慶曆新政”的老宰相忠告他說:“陛下如果能夠二十八年口不言兵,亦不重賞邊功,則國家幸甚,天下幸甚!”——之所以請皇帝趙頊二十八年口不言兵,是因爲富弼和皇帝對話的時候,恰好距慶曆新政過去了整整二十八年!

自從王靜輝將自己的計劃告訴趙頊之後,這個年輕的皇帝心中就非常好奇,駙馬將會以什麼樣的辦法來改變富弼的態度,打開富弼的信後,在信中他確實證實了富弼的態度是主動出擊引誘李清——這不過是來往陝西和汴都開封之間十多封信件中的最後一封,但是富弼確實改變了初衷,雖然還沒有膨脹到直接掃平西夏的地步,但是能夠說服他出兵對付李清,在皇帝趙頊眼中已經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了。

“在這幾天,西北將會出現有關大宋河北出現罕見旱災和蝗災,大宋大河以北糧食全面絕收的消息,而特種部隊將會在下個月初的時候開始走出白乾山,對白乾山到嘉寧軍司這片廣闊和區域進行四處劫掠,來激怒李清,若是沒有問題的話。李清必然會率軍出擊,兵少了肯定不能夠對武寧三堡無可奈何,這個時候就是那些党項貴族表演地時候到了,相信樑太后也會伺機而動,最後最次的結果便是李清的潑喜軍勢力將會被徹底瓦解,至於計劃的最佳效果就要看天意了!”王靜輝沉聲說道。

“愛卿心中的最佳結果是什麼?但說無妨,就算達不到朕也不會責怪你!”

“最好地結果有兩個——一個便是李清走投無路歸宋,我們大宋是不會放棄他的,等他歸宋後便是滅夏前鋒,至於對潑喜軍打亂重置如何,這些都是樞密院的事情,臣不可干涉;第二個便是李清和那些篡奪嘉寧軍司財富的党項貴族拼個你死我活,至此西北前線五年內不會見到任何烽火,等到再見到烽火的時候。那興慶府早已歸我大宋所有!不過在臣看來,李清不易屈服。從這麼長時間其作爲看來,他還是忠於皇族、忠於那個只有十二歲的秉常駐機構,所以臣希望的自然是後者,不過這些都是臣的揣測,世事無常,不到最後又有誰能夠知道最終的結果如何呢?!不過是盡人事以聽天命罷了!”

皇帝趙頊點點頭,說道:“才乃良言,朕亦如此,不過武寧三堡能夠頂得住李清十幾萬怒火中燒地大軍嗎?!”

“現在武寧三堡如同鐵壁一般,大宋最新最具有威力的武器都在那裡,現在只欠缺一名良將坐鎮,只需其心堅如磐石即可!”

“愛卿以爲何人可當此重任?!”

“臣無此推薦權力,不過若是聖上准許,臣想親自去西北走一遭……”

“不可!”皇帝趙頊不待王靜輝說完便用手一揮打斷了他地話:“朕於愛卿還有更重要地事情,朕是不會讓愛卿涉險的,朕不能對不起蜀國!”

兵戰兇危,在戰場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皇帝趙頊是絕對不會允許王靜輝去西北的,剿滅李清不過是平夏計劃中的一個環節而已,成與不成對大局都無甚大礙,但是駙馬卻是隻有一個,若是有了什麼意外,那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得更加糟糕,朝中勢力馬上就會變得極端對立起來——這筆帳皇帝趙頊心中可是算得清楚的很,況且王靜輝還是自己的親妹夫,他已經覺得夠對不起自己的妹妹了,若是出了什麼意外,他該如何去面對蜀國長公主!?

“可惜王韶還在熙河不可抽身,富弼年老在洛陽坐鎮要縱觀全局,否則朕可以派遣一個放心的人了!”

“這一戰不過是防守,核心便是在武寧三堡頂住李清的攻擊,事實證明現在我大宋所裝備地武器威力已經今非昔比,只要心如鐵石不會後退,那便有八成把握!”王靜輝從旁說道,不過他說到半戴轉過身朝殿外看去。

皇帝趙頊看王靜輝中斷說話,反而是朝殿外看去,不過殿門是關着的,唯一惹人注目的便是外面的燈火將一個人影印在門窗上,皇帝趙頊看到王靜輝的嘴角朝上翹起,再看看外面的人影,也笑了笑說道:“愛卿以爲此人如何?!”

“臣不知,不過楊家三代忠勇報國,‘父子皆爲名將,其智能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裡兒野豎,皆能道之’,文廣沒有建立祖輩的功業蓋因爲宋遼政策的轉變。聖上乃是明君,党項人不過是小患,他日有心於北方的時候,不妨成全楊家的心願!”

王靜輝剛纔所說的“父子皆爲名將”之語是歐陽修在《供備庫副使楊君墓誌銘》中所寫的,雖然他來到宋朝後對楊家的歷史和功績瞭然於心,並不像後世那樣有着對楊家將的崇拜,但血戰金沙灘等等楊家的故事在這個時代早已經流傳開來,心中對楊家將的事蹟是非常崇敬的。楊家前兩代人多是與邊國交兵戰死沙場,雖然時間雖然過去了幾十年,想必楊家爲宋朝有名地將門,對其人才的培養應該還沒有放下,不然楊崇嶽也不會得到皇帝趙頊如此器重了。

王靜輝之所以推薦楊崇嶽,也是和宋朝的政治慣例有着想法——名將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多半便是一戰成名。功成身退,除非是宋朝初期地時候楊家才這樣的傳奇,否則自楊業那代開始恐怕就要和郭逵一般回來養老了。軍事人才必須形成連續性,在王靜輝還沒有對大宋的軍制進行改革的時候,必須保證每一次重要的戰役都要有一個能夠讓他放心地人去打。郭逵削弱了西夏的實力,而王韶年紀也不小了,掃平西夏的任務應該由他來完成,剩下的遼國該怎麼辦?!

自王靜輝見到楊崇嶽的時候,就已經有開始有這樣的打算了——對付遼國人還是用楊家將比較好——國仇家恨一起來,至少有家族的遺志在他們的身後激勵,他們是絕對不會後退一步的。楊崇嶽待在皇帝地身邊固然是榮耀一些,但對於他本人和其家族來說,遠比不上像他們祖輩那樣在邊關建功立業。有些時候實現理想的標準不是榮耀和金錢便是簡單代替地。

用楊崇嶽來硬搞李清地十幾萬大軍的攻擊,王靜輝多少要放心的多,況且這也是鍛鍊楊崇嶽成爲名將的一個機會。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將楊崇嶽弄到河北去,讓他在楊老令公的位置上體會幾年,遼國行動開始的時候,這就是要看楊崇嶽是否能夠實現他們楊家終極理想了。

殿中君臣兩人的對話一直就是比較壓抑的,但是提起楊崇嶽讓他們兩人都想起了楊家的歷史,尤其是皇帝趙頊一直有志於要收復燕趙故地,以此作爲超越太祖太宗皇帝地標準,心情自然是激昂慷慨,雖然嘴上沒有表態,但心中也是讓爲讓楊崇嶽去守武寧三堡是最佳的選擇。

皇帝趙頊用力拍了三聲巴掌,殿門立刻找開,楊崇嶽手中緊握刀柄信步走來,每邁一步身上金黃的鎧甲都要發出令人震顫的“簌簌”聲,在兩人三步外楊崇嶽朝皇帝趙頊跪下:“末將在!”

皇帝趙頊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揮揮手說道:“回去準備一下吧,幾日之後卿就不是崇儀副使了,朕要你到西北去爲巡檢使,在韓國公帳下聽候調遣!”

顯然楊崇嶽在殿外聽到了皇帝趙頊和王靜輝的對話,知道他這次要去西北面臨先祖一樣的考驗了。面對即將到來承受職業軍人要面臨的危險,楊崇嶽一點也沒有任何擔心,相反家族的光榮歷史時刻激勵着他。崇儀副使是楊延昭擔任過的職位,對於軍人來說能夠守衛皇帝自然是一種光輝門庭的事情,但他寧可希望走向戰場,復興楊家的歷史。

“末將領命!”

“望將軍莫要辱沒了天波府的名聲!”王靜輝淡淡的說道。

原本王靜輝以爲天波府不過是傳說中的故事,不過來到這個時空後,在瞭解楊家歷史的同時,他居然發現原來天波府真的存在,不過汴都西北隅天波門金水河畔的天波府也和楊家的末落一樣慢慢的失去往日的風采,不復歷史上“凡經天波府門前通過的滿朝官員,文官落轎、武官下馬,以示敬仰”的景象,“天波楊府”太宗親筆題字的牌匾和氣勢雄偉的“清風無佞天波滴水樓”看着門前的熙攘的人羣在默默的等待着。

王靜輝無法想象歷史上真實的天波府是如何鼎盛,但看着現在的天波府的模樣實在是讓他有些難受,在看到楊崇嶽現在的樣子,說這句話也是勉勵之意,在這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中,他所看到的、所聽到的都是軟綿綿的味道,唯有這依稀迴響着金戈鐵馬的清風無佞天波滴水樓能夠使他感覺到無論這個世界如何變化,總是有些人了爲這守護這片可愛的土地而拋頭顱,灑熱血。大宋有晏殊這樣的“詩詞相公”,相信晏殊不是第一個也不絕對不是最後一個,但在王靜輝的眼中十個活着的晏殊也比不得一個死去的楊業,事實上歷史也是這樣證明的,他們纔是這個多災多難民族的脊樑!

“朕在這裡靜候卿的佳音!他日天波府亦會因爲卿的功績而名傳千古!”

第60章 將至第160章 驚雷第333章 緩兵第86章 赴任第426章 圈套第287章 九味居條款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249章 陣地第350章 釋疑第322章 期待第400章 女直第35章 演戲第218章 狼外婆第185章 教訓第273章 奠基第248章 迴歸第357章 迷霧第107章 無謂第384章 公益第363章 團聚第27章 新年第258章 統計局第352章 尾巴第310章 衝突第282章 定策第413章 清單第285章 退卻第266章 有別第396章 變局第340章 殺伐西夏(四)第60章 將至第398章 脅迫第202章 攻守第219章 許諾第350章 釋疑第40章 釣魚第296章 反間第396章 變局第275章 誘惑第219章 許諾第419章 志向第14章 策論第390章 摩擦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224章 大力支持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45章 試探第431章 互鬥第151章 同行第39章 盤算濮議第163章 雙刃劍第382章 泛舟西湖第296章 反間第16章 借書第371章 軍制改革第39章 盤算濮議第61章 雨至第143章 言弊第432章 劫船第426章 圈套第350章 釋疑第379章 火上澆油第329章 削藩第116章 伏筆第106章 賞賜第328章 歸宋第417章 格局第40章 釣魚第362章 分裂第150章 賭局第119章 體檢第431章 互鬥第141章 因勢利導第114章 大師第163章 雙刃劍第294章 平安歸來第44章 目的第285章 退卻第227章 狀元第410章 鐵與血第410章 鐵與血第160章 驚雷第310章 衝突第261章 答辯第104章 議事第226章 改變第345章 殺伐西夏(九)第234章 去職第59章 潛移默化第291章 蛻變第353章 合力第383章 取捨第137章 試探第67章 扭轉第204章 激將第39章 盤算濮議第394章 生疑第341章 殺伐西夏(五)第59章 潛移默化第8章 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