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狼外婆

“多謝聖上對紅月這孩子的關愛,臣雖收養他們長大,但亦應該尊重她自己的選擇,不光是紅月,其他孩子還有臣的女兒,臣都希望他們自己的婚事自己做主,去選擇自己的終身伴侶,相信聖上也會贊成臣的想法的!”王靜輝笑着說道。

“朕亦知你的心意,很多朝臣都到這裡讓朕說親,不過朕知道愛卿的脾氣,都給擋回去了!”

“多謝聖上成全!”

“這次朕把愛卿召來一是告訴愛卿你的徒弟在西北都平安無事;另外便是朝廷的掄才大典結束也有段時間,昨日中書省已經把高中舉子的名單報上來了,不過介甫先生、君實先生都對這份名單不滿意,所以中書省報上來的名單亦非一份,而是兩份。”

王靜輝一聽司馬光和王安石各報了一份名單上來也不稀奇,心中只是在爲李慎等這次參加考試的學生感到有些惋惜,尤其是李慎,以王靜輝的眼光來看這個孩子,他已經很好的繼承了自己的思想,難得的是李慎不用想自己來到這個時空後惡補一通六經,他從小便學的是這個,加之這小傢伙簡直就是個神童,真是學什麼通什麼,更難得的是歐陽修、蘇洵三父子等人對李慎誇獎尤佳,以李慎的才學在這次掄才大典中拿個狀元還是不成問題的。

但王靜輝擔心的是王安石的影響——王安石顯然不會放棄借這次掄才大典召集士林舉子中有志於變法圖強的同道之人的,這就給李慎帶上了一個緊箍咒,儘管王靜輝事前曾經非常隱諱的告訴李慎和其他參考的學生,在策論一試當中要對變法改革多少傾向一點,但除了討好王安石地口味之外,還有司馬光也是這場掄才大典的主考官,這就猶如夾心餅乾一般。不僅他自己很是擔心,就是李慎等學生面對考題的時候也會猶豫不定。

皇帝趙頊看到王靜輝臉上並沒有什麼驚奇的表情,反倒是對這個結果非常坦然,彷彿這次中書省交上兩份名單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好奇的問道:“愛卿對中書省呈上的這兩份名單難道感到非常正常嗎?”

“聖上,君實先生和介甫先生在這次掄才大典取士上有所分歧這是必然的事情!儘管君實先生決定爲介甫先生變法拾缺補遺,並且兩人都認爲大宋目前都需要改革,但這並不代表兩人就真地能夠毫無分歧。這次掄才大典名單便是如此,所以臣對中書省出來兩份名單並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

皇帝趙頊聽後笑着說道:“愛卿倒是對兩位先生了解的很!不過以卿之間朕應該選擇那份名單呢?!”

王靜輝說道:“臣不敢幹涉聖上的決斷,更不能代替聖上來做這個決斷,臣只能給聖上代爲分析一番,但這也僅屬臣的一家之言,能不能用還需聖上自己來決定!”

“愛卿但說無妨,朕是不會怪罪你的!”

“兩位先生雖然都主張變法,但對變法的程度、力度、範圍、持續時間都有着不同的看法,相對起來君實先生更爲平緩一些,而介甫先生的‘急風驟雨’論調素不爲朝廷元老所喜。但介甫先生要變法中興大宋,所以身邊這變法的人才是不能少地……”

王靜輝停了一下不說了,看着皇帝趙頊,趙頊皺了皺眉頭說道:

“愛卿之意是君實先生的這份名單更爲合適了?”

“臣不敢對兩位相公的名單做什麼評論,但聖上變法需知‘順勢而爲’而爲之道,要知道變法圖強必然會產生新老交替之象,這本就是一個走獨木橋的動作,兩邊都是河水。若不想掉進河中,就要左右借勢而爲!”

皇帝趙頊沉默了一會兒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說道:“愛卿所言使朕頓開茅塞,比之太上皇爲朕擺出的道路如出一轍,但又如此不同。難怪太上皇亦要朕聽聽愛卿的說辭了。朕現在心中亦明瞭了!”

“聖上初掌九鼎,肩負大宋中興之責實在是爲難聖上了,但千古明君無不是在危難中挺立而出肩挑重擔的,臣亦當在聖上左右拾缺補遺!”

皇帝趙頊嘴角露出了一絲讓人費解地笑容,更像是蜀國長公主惡作劇的神情:“愛卿可想一觀這兩份名單?聽聞愛卿也有不少學生和華英書院的學生參考,難道愛卿就不想知道哪位弟子高中嗎?!”

王靜輝笑着說道:“此爲國家選手打材之掄才大典,臣亦相信聖上及中書省的各位相公能夠給這些學生一個公斷地,這用不着臣來操心。這名單不觀也罷!”

皇帝趙頊苦笑一聲,搖搖頭,隨即又說道:“魏國公又來信了,說西夏大將李清率十萬潑喜軍已經到了嘉寧軍司,不過由於李清用兵素來慎重,所以堅守嘉寧軍司不出。朕聽聞那西夏梁氏國相樑乙埋也在那嘉寧軍司之中,樑乙埋小兒實是這次入侵我保安軍之罪魁禍首,朝中多有人上書希望能夠拿下嘉寧,朕心中亦恨不得斬之以壯我大宋軍威!”

“算起日子樑乙埋恐怕已經翹辮子了,你永遠沒有這個機會了!”

王靜輝心中默默地想到,毒殺樑乙埋雖是不世之功,但同樣也會遭人猜忌,他已經決定讓這件事徹底爛在肚子裡面了。

“聖上不可爲逞一時之快而誤國事,攻打嘉寧軍司實爲不妥!臣雖居汴都,但亦知西夏李清實爲党項悍將、智將,潑喜軍也是党項現在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軍隊,其本身戰鬥力十分強悍,現在去招惹李清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就是僥倖能夠把李清打垮,我大宋亦是強弩之末,這是兩敗俱傷,只會讓契丹人得了好處,況且我大宋此戰的目的便是藉機削弱党項梁氏的力量,使其國內再次陷入內訌。若是把李清打垮,那便會招致党項舉國之憤,想那樑太后肯定會藉機轉嫁本屬於梁氏的危機於我大宋,就算大宋能夠抗得住,那也會助梁氏渡過危機,以前所謀劃的目標也會付諸東流,請聖上三思!”

皇帝趙頊點點頭說道:“愛卿心意朕明瞭,朕是不會給梁氏這個機會的。只是心中有些惋惜,做不得這樣地快意之事而已!”

“這樣的快意之事不做也罷!聖上是大宋一國之君,舉手投足莫不關係到大宋未來的國運興衰,斷不可爲做一時快意之事而之朝廷社稷於不顧!經過這幾年大宋明暗動作,西夏國內已是呈崩壞之局,只要繼續兩手軟硬壓制,小小西夏雖不能說不戰自潰,但到時候聖上想要在合適的時候取之亦非難事,將來留下更多的實力好爲掃平大宋宿敵做些準備!”

皇帝趙頊聽後一愣,隨即有哈哈大笑起來:“古人評說漢之張良爲千古謀聖。但朕卻不以爲然,有改之輔佐,張良又有何爲?東滅党項,北平契丹,朕有改之,天下終究是我漢統!”

王靜輝站起來躬身小拍馬屁的說道:“臣不敢比古之先賢,但心中卻甘願爲我大宋立於朗朗天日之下而肝腦塗地!聖上若能夠戒驕戒躁,保重龍體。有君實、介甫和其他朝廷重臣的輔佐,他日成一代千古一帝亦非難事!”

“千古一帝”是後世史學家給乾隆皇帝的稱謂,但王靜輝卻不以爲然,尤其是看到後世那些改變成電視劇中地“大家之作”。滿篇充斥着“奴才”、“喳”。他心中就直犯嘔吐,如果有個機會讓他選擇的話,他寧可選擇來宋朝,打死也不願意去清朝,那實在不是人待得時代,不僅科學技術全面落後與同時代的西方,就連大漢雄風自幾代清帝的不懈努力徹底被閹割成太監了,弄得後世百年中國人都擡不起頭來。歷史上最不應該歌頌的皇帝除了元朝的皇帝之外便數清朝皇帝。

“哼哼!只要能夠控制住局面,皇帝趙頊的歷史功績超越所有的皇帝未必不是一件不能夠做到的事情,同時強大的宋朝徹底掃平來自北方草原地威脅之後,我大漢之精神也可以傳承下去,這個時代也不會再被後世之人冠以‘窩囊宋’之稱!”王靜輝心中默默的想到。

“聽說愛卿今天和沈存中、蘇子容去印刷作坊試製機關了?結果如何?”對於王靜輝的動向,大宋皇室一直都密切注視着,幾乎是王靜輝前腳出門,後面就有人到皇宮了,要不然前段日子駙馬兩口子偷着易裝跑出來去逛街,結果皇帝召見,御內直班侍衛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駙馬。本來像這樣的小事皇帝趙頊是從來不注意的,但想到前段日子駙馬與司馬光那場鬥嘴,到現在還弄得沸沸揚揚的,若不是西北戰事吸引了天下人的目光,可能到現在雙方還在報紙上打嘴仗呢,他忍不住心中地好奇,便想問問王靜輝到底做成了什麼機關。

對於自己的行蹤被皇家掌握,王靜輝已經習以爲常,相反若是不涉及到他們夫婦二人生活的話,他要是去哪裡做什麼,都會事先和趙公公打個招呼,一開始還弄得趙公公有些不好意思,王靜輝還真沒想到滿頭白髮一向鎮定自若的趙公公居然還有這麼“可愛”地一面,不過雙方都是願打願挨,時間長了也就都習以爲常。不過王靜輝並不認爲自己生活在牢籠中,生活地很彆扭,這也是更好的保護自己的手段,事實上皇家對自己還是非常寬容的,要不然就是韓琦捱上堪比小山的彈章,想不去釣魚都不行。

“聖上,現在只是初步試製臣所繪的一件機關,中間還有很多不足,所以纔沒有急着向聖上通報。不過今天這個機關運行已經超過臣的預想之外了,雖有瑕疵但無傷大雅,有存中和子容兩位大人,相信很短的時間便可以修改好,相信到時候所有人都會認識到它地重要性!”王靜輝自信滿滿的說道。

“噢?!”皇帝趙頊看到王靜輝這麼高興,雖然話中很謙遜,但通過這麼長時間的交往,他知道王靜輝以這種口氣說話的時候,基本上就算完成了,“改之。這件機關何名?是做何用途?”

“臣給這件機關起名爲‘車牀’,它並非是件武器,但用它來製造武器可倍於傳統做法,不僅速度沒法比,就是成本也不在一個水平上。”王靜輝一頓繼續說道:“目前這車牀的用途還小,但稍加完善後就可以用來做長矛或是牀弩所用地箭支,一支牀弩所用的箭支成本需要三百文,要完成需要一個工匠近半天的時間。主要是其箭桿加工難做,但用車牀來做這種箭支,一人半天足以加工數十支甚至是上百支箭桿,整體成本也會降低到僅一百文錢的水平。聖上可以試想一下,一支這樣的箭支便可以節省兩百文,一場攻城戰下來至少要用掉兩三千支,一場戰役上萬乃至更多都有可能,這便是可以節省多少金錢,長遠來看不僅在戰力上還是經濟上,僅此一項車牀的重要性便重要的很了。況且它還有更多的用途,甚至是可以像加工木頭一樣來加工鋼鐵!”

王靜輝知道這是重要時刻,他最近和司馬光地嘴仗官司越來越大,很多官員也都摻和進來在報紙上發表言論,不過是礙於駙馬的顏面沒有司馬光、文彥博這麼辛辣罷了。這段時間由於有西北戰事勝利的消息,所以在技術官員地位問題上,雙方都不約而同的先閉上嘴巴,但王靜輝一想到馬上就要公佈掄才大典的名單。暗暗想到這個名單來的真不是時候——有什麼榮耀能夠和金榜題名相比?恐怕收復燕雲也未必能夠比得上狀元風光。

當火山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必然會更加猛烈的爆發——王靜輝不會忘記這句話,他要趁這個時候先在皇帝心中奠定技術同樣能夠有助於大宋擺脫財政困難,可以大大加強宋軍的戰鬥力。甚至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使宋軍毫不費力地拿回所有的榮譽。

一個狀元可能在平民或者官員士林眼中是無限的榮耀,但在帝王眼中十個狀元綁在一起也未必能夠頂得上奪取一州之地,這纔是實惠的利益——大宋不缺官員,不缺狀元,在這個時代有遠的有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蘇洵等大家,近的有蘇軾兄弟、曾鞏等人,但重要的是他們到現在爲止還不能夠爲皇帝拿回一寸敵國的國土,若是伎術官員能夠做到這一點。那皇帝趙頊將會毫無疑問地站在他這一邊。

“想木頭一樣來加工鋼鐵?!”皇帝趙頊驚訝的問道,隨後又恍然大悟的說道:“愛卿應該是用鐵樺木來加工的吧?”

“聖上所料不錯,這鐵樺木堅硬非常,若非臣專門請來珠寶匠人苦心磨製,還真奈何不了它,有鐵樺木做成地刀具爲主要部件,再加上沈蘇兩位大人來完善整體機關結構,用不了多久,我大宋兵器作坊中又添一項利器,到時候兵器成本將會得到很好地控制,中書省的各位相公和樞密院的各位樞使也會爲此鬆口氣!”

皇帝趙頊聽到王靜輝在調侃中書省的幾位相公,知道前段日子駙馬與中書省的司馬光和樞密院文彥博在報紙上的嘴仗搞得雙方都有些火大,估計駙馬也是憋了一肚子氣,想要用這所謂的“車牀”來堵上司馬光與文彥博的嘴巴,心中也不僅好笑駙馬看似不染紅塵,但實際上還是有些小心眼兒地。不過調侃歸調侃,趙頊心中倒是真的對這能夠提高兵器製作速度大幅降低成本的車牀寄予了很高的期待,這個時代宋軍疲弱兼之缺乏馬匹,所以長於守城,可大宋武庫中的守城武器花樣雖然繁多,但一件比一件貴,這牀弩製造的起但用不起,要是真的能夠把箭支問題給解決了,有牀弩在城頭肆無忌憚的發射,那簡直就是所有攻城者的噩夢!

“聖上,只要給臣以足夠的時間和所需要的人才,臣定可以給我大宋帶來更多不可思議的東西,這些東西或是可以作爲武器,或是可以成爲爲國庫增收的物品,相信聖上應該還記得玻璃吧,臣雖然不可能造出比玻璃這樣更厚利潤的東西了,但若是造出能夠賺上十幾番的物品還是比較容易的!”

王靜輝說這些話的時候,感覺自己更像後世童話中的狼外婆,一手拿着糖,嘴裡面說着極爲動聽的話來引誘小紅帽上鉤,現在處於小紅帽角色的無疑是皇帝趙頊了,他又好戰又沒錢,正好適合王靜輝來下手誘惑,這遠比司馬光之流通篇聖人言要有效多了,況且現在他已經厭倦和司馬光在報紙上比看誰更能背聖人語錄了。

戒念需要休息了,今天提前放出一章,下一章將會在15日下午發佈。另外戒念毫不掩飾自己對二月河一系列書的極度厭惡,儘管戒念這輩子也許也達不到他的高度,但不希望自己的書裡面充滿了奴才,我寫宋朝的一大原因便是那個時候的大臣自身尊嚴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他們不用自稱“奴才”。

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350章 釋疑第43章 轉機第381章 硫球第390章 摩擦第404章 來州第320章 強弱第74章 心事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222章 火器之王第304章 交換第53章 爭取第374章 創意第278章 顧忌第306章 斷仇第357章 迷霧第389章 貿易第426章 圈套第195章 放火第108章 糧食第309章 烏龍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432章 劫船第259章 殺雞敬猴第64章 懇求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8章 起步第351章 佈局第85章 外放第15章 印刷第227章 狀元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9章 揚名第274章 進步第143章 言弊第365章 叛亂第19章 蜂窩煤第413章 清單第123章 走馬觀花第291章 蛻變第400章 女直第65章 反覆第419章 志向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31章 安排第356章 圖謀第410章 鐵與血第141章 因勢利導第285章 退卻第145章 急招第231章 誘惑第417章 格局第408章 逆襲第232章 武策第186章 漂白第42章 得失之間第429章 轉移第341章 殺伐西夏(五)第338章 殺伐西夏(二)第14章 策論第336章 鐵與血第210章 獵人第252章 攤牌第17章 身份第280章 毒藥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139章 關節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268章 預警第119章 體檢第12章 算賬第279章 矛盾第106章 賞賜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275章 誘惑第159章 命苦第187章 烽火第7章 讓利第20章 言論之防第328章 歸宋第152章 歸來第429章 轉移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236章 人情第84章 思想準備第91章 廂兵第251章 乘風第54章 上邪第79章 新生第142章 不速之客第50章 進策第187章 烽火第239章 沉醉第10章 孤寂第122章 曹太后第392章 謎底第67章 扭轉第287章 九味居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