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

滅國西夏與留下党項族,兩者之間看似有些矛盾卻也是可行的,滅國與滅種完全不同,但如若趙禎滅國西夏,那党項人遭受的苦難將如黃河之水一樣連綿不斷。

“陛下!”

拓跋卓然猛然拜下,聲音如杜鵑啼血般讓人不忍,可王語嫣即便心中再不舒服,依然坐在原地動也不動,她此時完全不能幫忙,她是漢人的女兒,同時也是漢人的妻子……

國破家亡是什麼滋味?党項人將要成熟什麼樣的苦難?拓跋卓然再清楚不過,膝新至趙禎的面前苦苦哀求道:“陛下可否放西夏一條生路,哪怕成爲附屬小國也可以,若是連西夏都沒了,党項……”

“愚蠢!你西夏人難道原本就是西夏人?那党項是什麼?那定難軍是什麼?那西平王是什麼?若想讓你党項保留血脈,譭棄國鼎是必然!朕絕不會留下西夏這個東西,更不會讓你們自稱大白高國!”

拓跋卓然含淚微微搖頭,眼中滿是祈求之色,但趙禎完全不予理會:“朕必滅西夏國鼎!你西夏人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方圓萬餘里!朕留下你党項一族,已經是格外開恩,絕不能留下西夏!”

拓跋卓然擡頭說道:“我黨項可以歸附大宋,陛下別忘了我黨項人驍勇善戰,英雄輩出,若是能成爲陛下的能戰善戰之兵,必可……”

“荒唐!你……可笑!”趙禎猛然起身:“我漢家王朝吃過這樣的虧還少嗎?你党項人雖然能一時歸附,可時間久了必會異動,我華夏先祖便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朕絕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那陛下是要我黨項遠離故土顛沛流離?”

趙禎轉身道:“朕給你……不是給你党項倆個選擇,其一,若是我大宋勝了,所有党項人不許再呆在草原或是河西走廊上,無論男女老幼,無論地位高低,盡數內附!改發異服,風土人情也必須和隨我漢家!

如此一來朕自然也會視其如漢民,別於番邦,朕可以保證,讓這所有歸附的人都將被刻上華夏的印記,無論是在是血脈上,還是在精神上!

朕會安排他們與漢人通婚,朕會派人教他們經史子集,朕會讓他們和漢人一樣活得入仕的權利,甚至會讓他們進入軍武院並在他們畢業的時候讓他們領兵,這便是朕的魄力,朕的自信!”

這樣的安排確實不錯,最少能保證党項人過上不錯的生活,但拓跋卓然知曉,這樣的政策也意味着党項民族將會永遠的消失在歷史上,並且再也沒有崛起的機會。

相比被滅國,這纔是更加殘忍可怕的,一旦進入大宋,這些党項人將會得到看似優厚的待遇,但被同化了的他們短短几代人便會忘記自己的党項血統,成爲和漢人一樣的漢人,再也沒有馳騁草原的機會,再也沒有立國稱帝的機會……

拓跋卓然深吸一口氣道:“那煩請陛下告知其二!”

趙禎嘴角上揚冷笑着說道:“你還真是不到黃河不死心,其二也是簡單,你們党項人頂着西夏的名號,帶着百姓和軍隊向更遠的西邊進攻,越過西州回鶻,越過黑汗恆邏斯,甚至可能要越過花刺子模,自己尋找或是征服一塊與大宋相隔甚遠的土地!”

趙禎的話讓拓跋卓然一驚:“官家的意思是讓我黨項效仿突厥人?”

趙禎點頭道:“只有這樣你們党項才能保存下來甚至是發展,朕說的話你可能不信,但在遙遠的將來,任何存居於漢家王朝的民族都將被融入華夏,歸我中華!”

一時間整個後苑之中都充滿了一股強大的自信,趙禎的話語讓王語嫣下意識的直起腰,也讓三才充滿自信,官家的話把漢家王朝的力量暴露無遺。

拓跋卓然抿了抿嘴脣:“難道我黨項人只有這兩條路可選?”

趙禎輕輕搖頭:“當然不止這兩條路……”在拓跋卓然希翼的目光中再次冰冷的開口道:“或是被我大宋徹底的滅族,殺個乾淨!”

仿若冰冷的寒風吹過,王語嫣悚然一驚身上起了一層細細的疙瘩,而一旁的三才更是不敢言語。這是一國之君的力量,這是官家對整個党項發出的威脅,拓跋卓然恐懼的張大眼睛望着趙禎,她從沒有發現自己的男人居然有着如此冷酷無情的一面。

自己只不過是想保留党項在宗族上的獨立,爲他們爭取更多的權利而已,哪怕官家鬆鬆口,党項也不是不能歸附,只要保留下自己的文化,信仰和風俗,難道這種小小的要求都是奢望嗎?

“陛下,若我黨項歸附可否還一切照舊,就按照草原上的生活?”

趙禎搖頭道:“不行,一旦你們歸附必須內遷,從遊牧改爲農耕,必然會發現自己身上的許多東西都不適合了,這是我漢家往常農耕百代得到的結果,不單單是遊牧改爲農耕,你們的文化也需要趨向我漢家儒學,否則如何入仕爲官?”

拓跋卓然張了張嘴卻沒有聲音,她發現自己已經無力反駁官家的話了,見她心思動搖,趙禎接着說道:“党項內附之民可不少,宋夏邊境之蕃部多有歸附,人數達十數萬之多,朕的手中有大片的荒地可供他們種植,你党項人在西夏也不都是種田的吧?”

“陛下爲何這麼做?難道天下人都要變成漢民不成?!”拓跋卓然的聲音到最後徒然提高,驚得三才在一旁一個抽搐……

趙禎則是面無表情的說道:“不是讓天下人都變成漢民,而是讓他們在心中認爲自己是華夏的一部分,是地地道道的宋人,這是兩個概念。

我大宋幅員遼闊,萬民皆有,除了漢室之外,其他番族亦大爲有之,可在他們的心中卻認爲自己是宋人,而不是像你党項人一樣認爲自己是西夏人,其中的原因你定然是明白的!”

趙禎的話讓拓跋卓然無言以對,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堅持的到底是什麼?

王語嫣輕輕起身,拉着她的手道:“你党項一族若是入我大宋,三代之後便沒有西夏和大宋的區別,他們安康的生活在大宋,久而久之,數代之後便會認爲自己也是大宋的一部分,甚至是漢室人家,這有什麼不好?”

“可這樣一來我黨項豈不是沒了?”

“樹挪死人挪活,這有什麼不好?”

拓跋卓然迷茫的離開,這時候的她迷茫了,是入歸華夏,還是堅持本族?這是一個連趙禎都不願輕易涉及的問題,更別說她一個深宮之中的女子了。

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