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

大宋看似對西夏已經放緩了進攻,但這只不過是在西夏的南面而已,青塘聯軍與大宋的西路軍從未放鬆過對西夏的進攻,西夏的西面已經完全淪陷。

從玉門關開始沙洲,瓜洲,肅州相繼被大宋收入囊中。而顯然青塘聯軍對這些土地並不是很在意,他們有自己需要的東西……被擄走的百姓和財物。

在與大宋聯手之前,青塘聯軍便把要求說的很清楚,他們不要西夏的土地,只要那些被西夏人擄走的百姓和錢財,這是爲了自己的國家發展所需要的,趙禎悻悻然的同意。

大宋的人口完全足夠,不需要去掠奪外邦子民收歸王化,而至於那些財富,本就是西域人的,大宋沒必要吃相難看的收入囊中。

大宋如此爽快的答應青塘聯軍的條件,這讓他們非常欣喜與敬佩,大宋皇帝果然是個仁義之君……其實趙禎看不上這些東西,他在意的是爲何大軍還沒拿下最重要的山丹軍馬場!

西路軍已經推進到了涼州的西涼府,而青塘聯軍也是拿下了肅州,兩軍對宣化府甘肅軍司已經形成合圍之勢,孤立無援的宣化府已經成爲囊中之物,爲何還要拖延?從趙禎得到的請報上來看,大軍居然是因爲軍需不足所造成的。

也是如此,大宋出兵再次西征,一切都進行的太順利了,西夏的幾個戍邊軍司被大宋一擊即潰,很少有一戰之力或是血戰到底的,西壽保泰軍司,靜塞軍司,嘉寧軍司盡數被南路軍擊潰,根本就沒有馳援甘肅軍司的能力。

而同樣的,大宋的南路軍也負擔了重要的駐守任務,鞏固大宋的所獲得的勝利果實,於是也不能援助西路軍,於是便出現這個尷尬的局面,但久困之下的甘肅軍司已經沒有突圍的能力了,這是西夏僅存與外的戰力。

但此時的西夏已經開始了最重要的權利交接,不滿一歲的李諒祚坐在母親沒藏氏的懷中登基稱帝,沒藏氏自然也成爲西夏最高貴的太后,而沒藏訛龐也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西夏的大權盡數落入這對兄妹的手中。

此時的沒藏訛龐正忙着如何處置寧令哥以及那位懷着李元昊血脈的沒移氏,顯然把這對“姦夫**”拴在一起是最好的,而且這兩人的事情整個興慶府都知曉,於是沒藏訛龐污衊沒移氏肚子中的骨肉其實是她和寧令哥的,並且找到了所謂的“證人”證明兩人私會苟且,做出一系列的鐵證出來讓整個興慶府的人都相信他們之間有事情。

在這個時候,所謂的證據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流言蜚語幫沒藏訛龐省下了大麻煩,沒移氏在宮中不堪受辱,自盡而亡,寧令哥大怒,逃出監獄欲殺沒藏訛龐,但結果自然是被沒藏訛龐誅殺,巧合的是放走寧令哥的獄卒剛剛慘死獄中……

如此一來所有的障礙都被掃除,李元昊臨死前的最後一指成爲事實所在,於是權利過度的很平穩,沒藏訛龐本就大權在握,是李元昊拉攏的對象,手中掌握着西夏最精銳的力量,誰人可以抗衡?

李諒祚登基那天,沒藏訛龐便以皇帝的名義昭告天下,宣佈新皇登基的同時,也向世人昭告,爲了體恤萬民之疾苦,爲了宋夏兩國的和睦,西夏將會與大宋議和。

但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來,顯然此時的西夏已經是窮途末路,在大宋面前它已經撐不了多久,這根本就不是什麼議和,而是求和,服軟了!

消息一出,西夏便派出使節向狄青所在的西平府出使,請求他暫罷刀柄,並欲圖前往北京城面見趙禎,這個時候就該夏竦出手了,他是監軍,也是文臣,更是大宋的參知政事,自然有權與來使交談。

夏竦的目的很簡單,想盡一切辦法拖住使者,不讓他成功上路,夏竦要先一步傳書北京城,向趙禎彙報這一情況,往日裡戰爭都是西夏人拉開的序幕,但今日不同往昔,打不打下去是大宋說的算了。

飛鴿傳書的速度要比金牌急腳遞快上許多,如今大宋的形勢一片大好,大軍駐紮在西平府,已經開始屯田種地,並且有大量的百姓來到那些被大宋拿下的州府開荒種地,只要熬過今年,待明年開始的時候,大軍的補給便完全不用擔心,並且朝廷的軍費也已經按時送到,爲何不再打下去?

眼前的一切對大宋一片大好啊!若是戰爭還要繼續,議和也就成了鏡花水月,根本就沒有必要和可能,在放這使者前往北京城又有何意義?

夏竦是不希望戰爭就這樣停止的,而軍中的將士們也是如此,畢竟他們出來征戰如此之久,若是能滅國西夏,待大軍還朝的時候,封妻廕子也不是不可能,豈能中道折返……

西夏的使臣在大宋軍中顯然也感受到這一氣氛,他雖然知道這是夏竦故意在拖延時間,但卻毫無辦法,現在的情形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着急也沒有用。

“夏監軍,此時來我大宋得勢,以萬乘攜雷霆而至,大軍戰意高漲,萬萬不可止步不前啊!”

夏竦瞧見狄青皺眉的樣子笑道:“漢臣莫要擔心,老夫已經飛鴿傳書至京師,陛下自有聖斷,況如今陛下銳氣尚在,自不會命我等班師回朝。我等只需在此安心王事便可!”

夏竦的話讓狄青稍稍鬆了一口氣,顯然夏竦也不願意班師回朝,那他定然在奏疏中說明了,相比自己夏竦對朝局的掌握和對陛下的諫言要高明許多。

果不其然,夏竦看了看使臣的所在開口道:“漢臣,這是咱們大宋滅夏的最好時機,稍縱即逝,平日裡你可要抓緊練兵,不可懈怠,說不準什麼時候咱們就要揮師北進攻取興慶府,到時間可不能有萬一啊!”

狄青笑道:“夏監軍放心,我大軍戰意高漲,軍備齊具,有砲石之利,又有將士萬衆一心,破城攻寨勢在必得……”

“報!!”

斥候的突然彙報聲把狄青的話打斷,夏竦擡眼望去卻見一身着白甲披着白色披風的斥候走進白虎節堂,一看便是踏白軍中的精銳,這身打扮據說趴在雪地裡,即使敵人從邊上走過也很難看出端疑。

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