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

回到相國府的沒藏訛龐立刻命人把消息傳遞給了宮中的沒藏氏,顯然如若要讓寧令哥按照計劃成功刺殺李元昊必須要自己的這位妹妹配合才行,這是個一石二鳥的好計策。

其實,沒藏訛龐的如意算盤打得很好:若寧令哥殺掉元昊,寧令哥得死,可立自己妹妹的兒子爲帝;寧令哥事敗,必被元昊所殺,新太子自然也是自己的外甥無疑。

當然如果是寧令哥刺殺成功纔是最好的,這樣一來自己便可導演一場好戲……

望着李元昊的皇宮,沒藏訛龐發出一陣冷笑:“你對西夏做的一切都將是自己種下的禍根,怨不得我挑撥離間,現在是時候自己品嚐自己種下的惡果了!自大自私的獨夫!我這是替數萬將士向你索命!被自己的兒子刺殺也不知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要想刺殺皇帝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有的準備都應當有條不紊,精心謀劃,而寧令哥卻因爲自己身份的特殊而獲得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可隨意進出皇宮甚至宮闈,西夏人的後宮可比大宋與遼朝的隨便的多,畢竟西夏雖然立國,但距離正統王朝還差上許多。

於是寧令哥想到了一個非常簡單粗暴的辦法,直接進宮之後再一刀砍死那個禽獸昏君便可,他唯一要做的便是策劃好進宮以及撤走的路線便可,既然沒藏訛龐已經答應安排後事,那自己便在事成之後躲進相國府中。

對於刺殺這種事情當然是越少的人知道越好,但寧令哥還需要一個能幫他分擔壓力的人,而這個人非常好找,自己身邊就有一個,野利氏的子孫,野利浪烈。

野利浪烈對李元昊的恨意可謂滔天,即便是李元昊親口承認錯殺了野利遇乞野利氏是無辜的也無濟於事,人都死了你還說這些又有何用?並且維護自己尊貴的皇權,李元昊甚至會不願在公開的奏疏,公文中爲野利氏平凡,這更是讓野利浪烈心中堵了一塊大石頭,非除掉李元昊而不得解脫。

野利浪烈的身上揹負着整個家族的仇與恨,在寧令哥找到他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作爲寧令哥的策應,只要能看到李元昊那老賊的死,讓他犧牲性命也是值得的。

“寧令哥!只你能帶我進入皇宮,我便可分擔你的重擔,接近寢宮之後,你全力誅殺昏君,我替你抵擋所有的守衛,只不過刀劍兵器……”

“刀劍兵器不用擔心,自會有人暗藏在侍衛之中交於你,你要做的便是幫我抵擋侍衛,待我拿下父皇之後,便塵埃落定!”

寧令哥的話讓野利浪烈大爲安心,在他看來是沒錯的,只要寧令哥弒君成功,那整個西夏都是他的,李元昊除了寧令哥外便沒有了任何子嗣,誰還能撼動寧令哥的地位?到時間那些侍衛便會倒戈向他。

寧令哥也不傻,此事他也打好了如意算盤,還有誰能比他更瞭解皇宮,只要殺了父親自己便從一處僻靜的小路前往相國府,到時有相國沒藏訛龐的幫助,自己登基爲帝便在轉瞬之間。

但有一件誰也想不到的事情卻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皇宮日沒藏氏的宮殿突然傳來一陣娃娃的啼哭聲,徹底打破了興慶府的寧靜夜晚,顯然沒藏氏誕下李元昊的血脈,一時間李元昊大爲興奮,同時興慶府也變得喜氣洋洋。

對於這位剛出生的孩子,沒藏訛龐是極爲興奮的,自己妹妹誕下的皇子意味着自己的計劃如虎添翼,完全不需要自己冒險便能把整個西夏牢牢的抓在手中!

寧令哥的計劃也因爲這位突如其來的弟弟而不得已被擱置起來,因爲有幼子降生,現在皇宮中的守衛力量最是強大,即便是連宗室外戚都不能輕易穿越宮禁。

寧令哥只能安撫野利浪烈:“此時前往禁中只能無功而返甚至有身死的可能,咱們先安心等待,過一段時時間之後便寬鬆起來,父皇是什麼個性孤豈能不知道?貓兒豈有不偷腥的道理。”

沒錯,李元昊確實按耐不住,沒移氏的肚子也開始有動靜了,而沒藏氏的身體需要調養,很快李元昊便從宮外挑選了一批女子入宮,宮中的侍女他早已厭倦,年紀越大的他越是好色成性。

出入皇宮的秀車就從來沒斷過,大宋對西夏減緩攻勢讓西夏人錯誤的認爲大宋已經不打算再西進了,其實這只不過是大宋在鞏固自己的勝利成果而已,以趙禎的性格怎麼會看着肥美的河套之地依然落在西夏人的手中?

已經享受過榮華富貴的西夏人好了傷疤忘了疼,興慶府的百姓再次開始安逸的生活,只不過他們的羊毛賣不出去,夏天要開始種植糧食了,顯然前幾年的糧食危機讓他們明白河套土地上種植糧食纔是上上之策,有了糧食他們才能養活自己,最少不會被宋人卡住喉嚨。

只不過勞力明顯不足,打量的壯丁被抽調去了軍中,西夏人被大宋突然吐露出的猙獰嚇到了,他們需要保持一個數量龐大的軍隊才能與大宋進行對抗。

待秋天到來的時候,大宋軍隊的遊騎也開始活躍起來,他們的目標不是搶奪糧食,而是毀滅那些在田地裡金黃欲墜的飽滿作物……大火會讓這些寶貴的糧食變成焦土,在秋天的烈日下,火勢瘋狂的蔓延,直到盡頭形成一大片火海……

沒有足夠的人手去保護良田,西夏的兵力主要駐守在重要的城池之中,反而變成了大宋遊騎開始打穀草似得騷擾西夏,大宋不缺糧食,自然不需要也不心疼,他們要做的便是把裝有火油的竹筒點燃扔到西夏人的田裡便可,來去如風,行動迅速,西夏人即便是想阻攔也沒有時間。

西夏百姓的糧食大量歉收,天災過後的人禍讓他們絕望,然而李元昊根本不在乎這些,他只要保證軍隊有糧食便可,而他的邏輯也很簡單:“西夏餓死一個難民便是少了一個人,若是餓死了一個戰士,便是少了一個希望,孰輕孰重?”

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