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

大宋軍隊可謂是進軍迅速春風得意,有了狄青的重甲騎兵支持,南路軍根本就什麼都不怕了,攻城拔寨極爲快速,西夏的城池有多少能在大宋的火炮之下苟延殘喘的?在宋軍眼中,沒有什麼是一輪齊射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來兩輪……

西夏的許多小城寨在看到大宋軍隊後便匆匆投降,因爲他們根本就無力對抗,但宋軍發現,這些城寨中除了老弱病殘就沒有一個能征善戰的西夏人了,甚至連婦孺都沒有,顯然這是西夏用來拖延時間的辦法,畢竟這些老弱病殘大宋不可能全部殺掉了事。

狄青在越過烏蘭木倫河的時候可是殺了不少西夏人,往往是一個部落一個部落的清楚,以至於草原處處無牧歌,西夏人對他恨之入骨,也恐懼入骨,現在一聽說他的中軍騎兵抵達,自然是能跑的跑,不能跑的投降。

但事實上狄青的重裝騎兵並沒有和種世衡的南路軍在一起,而是轉道去了後方補給糧草去了,畢竟他們都是騎兵,不方便攜帶輜重,只能前往後方休息整頓,再補充糧草準備作戰。

而狄青對種世衡等人的交代是不可貪功冒進,否則騎兵支援不及,但此時的南路軍早已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一個勁的向前推進,不斷的收編西夏人的城池。

在他們看來攻取的城池越多,戰功也就越大,以後回朝封妻廕子全靠他,南路軍中只有種世衡這位老帥看得清楚,但即便是他也約束不住這支瘋狂的軍隊,在所有人的眼中,西夏就是一塊大餅,南路軍吃的越多,佔得便宜便越多,否則會被其他兩路搶走一些份額。

南路軍中甚至連副帥連折惟忠都被眼前的順勢給矇蔽了,在他看來這個時候就應該擴大戰果,而一些將門晚輩們也是這個意思,開始的事實種世衡還能約束維繫,但越靠近西夏的興,靈二州的時候軍隊便如脫繮的野馬。

行軍速度變快不用說,連作戰方式都變的有些不成陣形,這讓種世衡非常氣憤,以軍法懲治不少的將門子弟,纔有所收斂,但卻引起了將門中人不少的怨言,這是一場滅國之戰啊!

滅國之戰什麼最重要?當然是攻進西夏人的國都興慶府了!這功勞堪比天大!誰不想爲自己的南路軍爭上一爭?

大軍開進的同時災難也降臨了,南路軍最大的缺陷是什麼?就是他對後勤的依賴,這是一支由步卒組成的軍隊,軍中的馬匹相比十萬人少得可憐,這也導致了他的機動不足。

雖有斥候四散而出的偵查軍情,可當這些斥候的屁股後面跟來大量遼朝騎兵的時候,南路軍根本就沒有時間準備,而且西夏人這次學聰明瞭,不打算與宋軍糾纏作戰,如閃電擊雲,快若奔雷。

西夏人只是進攻一番,斬殺千百人之後便迅速撤退,最爲關鍵的是斷絕大宋的糧道與補給,一時間南路軍疲於應付,但卻也沒有太大的損失,也還算能將就,只要大軍安穩下來,安營紮寨之下,西夏人並沒有什麼便宜可佔。

四面楚歌的南路軍終於顯得慌亂起來,此時的他們才發現大軍已經孤軍深入西夏數百里,而一路上基本上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並且奪取了許多城寨,這是讓他們掉以輕心的主要原因。

此時西夏人已經開始對這孤軍深入的十萬人開始進行圍剿,這是一場蓄謀已久且積蓄了西夏人怒火的一戰,沒藏訛龐調集了所有能抽調的兵力,李元昊對他給予了相當大的支持,連一般不輕易出動的質子軍都給了他,別看這五千人的質子軍,其中有不少人的家族都被狄青所覆滅,他們對於宋軍的仇恨可謂滔天。

所謂的質子軍只有五千人,但他們每個人手中的奴隸和親兵的數量卻遠遠不止這些,五千人的質子軍擁有者三萬多的僕從軍,他們或是強大的奴隸,或是戰力驚人的親兵,這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在沒藏訛龐的眼中,種世衡南路軍的南路軍纔是對西夏最大的威脅,任何城池在它面前都似紙糊的一般不堪一擊,必須打掉才能實行下一步計劃。

足有二十八萬大軍包圍了南路軍,在人數上西夏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宋軍面對如此多的西夏人心中自然大駭,這說明他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踏入了敵人的包圍。

南路軍行轅的白虎節堂之中,種世衡臉色難看的望着這幫被勝利衝昏頭腦的人,雖然自己極力約束,但大軍的行進速度還是要比以往快上許多,這是領兵將軍,校尉,乃至虞侯催促的結果。

顯然這時候責怪這些人,或是軍法從事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只會讓軍中更加動盪不安,種世衡長嘆一聲道:“本帥不想責怪任何人,因爲這個局面也有老夫的責任,當初不該心慈手軟,若是早早立下嚴令便不會有這事情了,一切罪責在本帥身上,但接下來的事情該由我等一起面對!”

衆人心中感動,這是種帥自己一人承擔罪責,以後回稟官家的時候也是由他一人承受。

“衆人之錯豈能由大帥一人承擔,我等願與大帥共同請罪!”

種世衡笑了笑:“爾等與老夫共同請罪?怕是沒有這個福氣了!衆將聽令,本帥率領本部兩萬兵馬殿後,其餘人等皆聽折帥調遣,率軍突圍!”

“什麼?!”

一時間白虎節堂中鴉雀無聲,種世衡顯然是瘋了,貴爲一軍之帥如何能殿後讓大軍撤走,這顯然是不要命了啊!

種世衡擡眼望去,連親兵都呆立不動,一時間怒意頓生抽出佩劍斬斷几案一角道:“何人不從如若此案!本帥親自掩護爾等撤走,若損失一門火炮,本帥便是到了陰曹地府也不會饒恕你們,我十萬大軍中最寶貴的不是本帥,也不是爾等,而是那百餘門火炮,若是有失,本帥愧對天子,爾等也愧對官家的信任!”

種世衡的話直指要害,的確,南路軍一路高歌猛進,禁軍的精銳當然是一個方面,更爲重要的是火炮的威力,這種攻城拔寨的怪物,沒有城池能抵擋得住,火炮之威恐怖若天神一擊。

官家把這麼重要的火器營給了南路軍,若是還被西夏人奪取,怕是所有人都將遺臭萬年,這還是因爲大軍貪功冒進所致,若西夏人真奪了火炮……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

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