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

獨夫的心中之裝着他自己,自己的安危,自己的皇位,自己的一切,但卻與他人毫不沾邊,即便是數萬將士的性命亦是如此,在李元昊的眼中,這些將士只不過是他的工具,工具自然可以損耗與丟棄,對此李元昊毫無愧疚感,只希望自己逃出生天。

雖然有些心疼那數萬可戰之兵,但他也不過是心疼而已,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彷彿是丟掉了庫房中的一個珍貴物件,又或是打碎了一個精美的花瓶一樣,與自己的安危比起來什麼都不值一提。

顯然他毫不猶豫丟棄麾下將士的行爲讓遼人意想不到,這根本就不是帝王所爲。

蕭惠也是被李元昊的果斷與狠厲驚呆了,許久才緩過神來望着突圍成功隆隆而去的西夏鐵騎對太后蕭撻裡喃喃道:“李元昊之果決怕是無人能及,如若再拖延片刻,我軍必能合圍西夏大軍,屆時……”

“合圍又能如何?真要是合圍了,党項人必然拼死反抗,魚死網破之下,怕是還能走脫更多人,如今李元昊中軍脫逃,西夏前後二軍算是完了。命令大軍分割圍剿,我大遼不留降俘!”

蕭惠一驚,看着蕭撻裡冷厲的眼神心頓時明白了蕭撻裡的用意,這是在給大遼立威,也是在爲榆林城的百姓報仇,天下人都看重這場戰事,大遼要向天下人展示它依然是強大的王朝。

別人不知曉,但蕭惠卻明白,大遼這次抵禦李元昊的進攻消耗了多少國力,眼前這位太后在朝堂上力排衆議,把大遼僅剩的家底都拿了出來,爲此不惜配上了當年的嫁妝……

蕭惠相信在這位太后的統御之下,大遼定會再度崛起,亦如當年的蕭太后爲遼朝帶來的中興一般。

一旦大軍被分割包圍,那戰局基本上就沒有逆轉的可能,李元昊率軍逃脫的一幕多少人都瞧見了,中軍主帥的逃脫讓剩餘的西夏人瞬間絕望,他們從未想到皇帝居然會丟棄自己,前軍還有半數在水中,後軍拼死抵抗遼人爲大軍爭取時間,現在看來他們也被拋棄了,心中怎能不絕望?戰意瞬間消沉,甚至出現了潰卒……

兵敗如山倒,一旦出現潰卒,戰場上的局面便一發不可收拾,一個帶動兩個,兩個變成四個,然後便是潰堤般的破陣……

自榆林城被屠城三日之後,遼人心中對党項人充滿了滔天的恨意,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寢其皮,得到不留降俘的命令後,攻勢越發猛烈凌厲,絕不會留下活口。

西夏後軍已經被包圍起來,奮力抵抗的士卒全數被斬殺,而潰卒則死的更慘,因爲他們已經無路可逃,只會被各個擊破死相更慘。

而前軍則是死的憋屈,不少人在河水中被對岸的弩箭射殺,更多的人則是溺死與河中,羅輕衣在上游蓄水,決堤沖水而下,党項人自然倒黴。

前軍後軍加起來約有五萬人,但在遼人的猛烈攻勢下很快潰敗,不留降俘的遼人可不會手下留情,他們把西夏人施加在榆林百姓身上的都還給了西夏人。

雖然也有些許西夏人逃走,但也逃不了多遠,畢竟遼朝的騎兵一路追殺,人生地不熟的西夏潰卒能逃得了多遠?

遼軍大勝西夏軍,西夏皇帝李元昊棄麾下將士,獨率中軍而逃,這樣的告示張貼在遼朝各地,爲的便是打擊西夏,但告示唯獨隱去遼朝不留降俘的事情,但要是消息靈通,還是能知曉一二的。

畢竟如此殘暴的事情不宜在告示中大書特書,遼朝不是党項臉面還是要的。

但消息肯定瞞不住,很快天下人便知曉了事情的始末,或者說在遼太后蕭撻裡的安排下知曉了事情的始末。

先是西夏人侵入前套之地,攻取榆林城,之後西夏皇帝縱兵屠城三日,慘絕人寰,天下當哭!遼兵在太后的帶領下擊退了李元昊的進攻,並以不留降俘爲報復,以四萬五千党項人的性命爲榆林城慘死的百姓償命。

如此一來天下人都覺得西夏人是活該,而同情遼人的遭遇,只有趙禎知曉,這是蕭撻裡精明的公關手段,把自己和遼朝放在了道德的制高點,連他都不得不佩服這個女人。

不過也是,天下人眼中的遼朝本就是孤兒寡母,大宋奪了燕雲,趙禎自己殺了遼皇,可以說是趙禎和大宋使得遼朝變成這樣。

雖說是國與國之戰,但終究是大宋佔了便宜,失敗者雖然失敗,但卻會獲得別人的同情。即便是趙禎也不能左右人心,現在李元昊率軍欺負這對孤兒寡母,自然讓人不齒。

但更讓人不齒的卻是李元昊的行徑,居然能把出生入死跟隨他的將士丟下,獨自一人帶着中軍逃跑,這那是一國之君所爲簡直是個十足的小人,遼人把這消息傳播天下,這對李元昊甚至是西夏來說都是一種比戰敗還要可恥的事情。

趙禎自然樂見其成,順帶着也般遼朝傳播一下,對於大宋來說,西夏奪取了前套之地纔是不利的,現在看來隔岸觀虎鬥大宋這位觀衆還得了福利。

在趙禎看來,對於大宋來說下一個目標並不是遼朝,畢竟是正統王朝,還是大宋的兄弟之國,趙禎沒有把握一口吃下它,遼朝的疆域實在太大了些,趙禎不能保證能徹底解決遼朝。

但西夏就不同了,趙禎相信現在的大宋有實力拿下西夏,只不過付出的代價卻也不小,現在要做的是儘可能的讓大宋的代價降到最低。

羊毛作爲撬動西夏經濟的槓桿正在緩緩發揮作用,趙禎放下皇城司和黑手送來的情報嘴角上揚,他一早便知曉李元昊的無情,在被包圍之下做出捨棄前軍後軍這種事情並沒有讓趙禎覺得意外,這貨纔是寧願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

三才在一旁小心的伺候着,官家這個樣子定然是在考慮大事,萬萬不可驚擾,但隨即聽到:“可惜了,可惜了,讓李元昊逃出生天,蕭撻裡最終還是棋差一招,沒有把李元昊留下……”

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