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

地震對東京城這樣人口密集的城市破壞力非常大,但還好,如今的東京城雖有不少建築換成水泥建造的了,但相比舒適的木質建築還是很少,木頭擁有柔韌彈性,能承受地震的破壞,比磚石建築要強得多。

對於官家的旨意,親衛,背嵬,踏白軍的將士們卻跪在趙禎面前組成人牆,而彭七第一次單膝跪地的拒絕,他知道,地動的時候在曠野上要遠比在東京城中安全的多:“地龍翻身,東京城無一處安全,官家當保住龍體!末將不敢奉詔!”

“臣等不敢奉詔!”

“草民不敢奉詔!”

參與迎冬之禮的所有人把趙禎的車駕圍住,文臣在武將之後組成人牆,而百姓則是在文臣之後伏地不起,所有人都不願讓趙禎前往危機重重的東京城,所有人都能死,唯獨皇帝和皇嗣不能有萬一。

趙禎看着眼前的文武百官,東京城的百姓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麼,自己作爲一個帝王沒錯,而這些人更是沒錯!但東京城是一定要回去的,不光要回去,還要光明正大的打出天子旗號回去!

“京師大震,朕與北郊豈能避禍?城中百姓尚有百萬之數,朕坐不安席!都說朕是真龍天子,紫薇轉世,那這小小的地龍能奈朕何?朕不光要回去,爾等也要回去!此刻重中之重乃是救助災民,穩定市井,別忘了爾等與朕一樣,家中尚有妻兒老小!如何能至他們於不顧?!”

趙禎鏗鏘有力的話語使得所有人無言以對,百姓們開始猶豫,朝臣們開始妥協,竊竊私語緩緩而起,趙禎趁機大喝:“所有文武朝臣,帶甲軍士,即可啓程隨朕開赴東京城!現在開始以戰時對待,趁災亂法者殺!妖言惑衆者殺!偷盜民財者殺!懈怠政事者殺!阻礙救災者殺!”

隨着皇帝的話,所有人都感覺到了殺氣騰騰,這是至高無上的君主所下的旨意,面對天災,也只有在皇帝的帶領下才能順利度過。

龐籍等一衆相公互相對視一眼齊齊的開口道:“願與陛下共赴國難!”

文臣的態度使得武將不敢多言,誰要是在反對便是逆大勢所趨,彭七狠狠的錘了一下地面起身吼道:“親衛司!”

“在!” Www_тт kán_c○

“護送陛下回京!”

“喏!”

皇帝的車駕再次開動,越是面對災難,中華民族的血氣便越容易被激發出來,車駕以最快的速度再次從南薰門進入東京城,受災的百姓已經開始自救,而開封府則派出了所有的衙役和民壯,傳旨的士兵高舉皇帝的儀仗在城中奔走呼喊,把皇帝的旨意傳達到城中的每個角落。

駐紮在封丘軍營中的士兵在接到中宮的鈞旨後便第一時間參與救助,地動的時候皇帝不在禁中,王語嫣便以鈞旨傳入中樞爭奪寶貴的時間。中樞的留守官員立刻便執行了。

趙禎大爲欣慰,看來自己沒有娶錯人,王語嫣的果斷和機智讓百姓們知道天家第一時間和他們站在一起共同對抗天災,當趙禎的車駕在餘震之中返回東京城時,百姓們大爲震撼!

皇帝居然回來了,居然冒着地龍翻身的危險回來了!看到趙禎的車駕儀仗,所有人心中的火焰都被點燃,他們加大手上的力氣,從廢墟中救出一個有一個生命,而禁軍的加入也使得救災的速度更快了些。

官家的到來讓所有人充滿力量,現在他們所面對的敵人不是党項人,不是契丹人,而是天地之災,任何敢於在這個時候犯法的人都將被斬殺在街頭,無一例外,小偷小摸的人和強人劫匪同罪,尋釁滋事的人和妖言惑衆的人同罪,任何散佈流言的人都將被就地正法,只有這樣才能使得人們可以全力自救,不用顧及其他的瑣事。

陳彤一路從宣德樓衝下來,禁中的所有人都在自救,即便是遇到地龍翻身,沒有官家的旨意誰也不能進入皇宮,這個時候的宮牆守衛尤其森嚴。

三才伸手拉住陳彤:“中宮如何?!”

陳彤帶着哭腔說道:“都好着嘞!都好着嘞!皇后娘娘,兩位皇妃,公主殿下都好着嘞!”

車駕上的趙禎長舒一口氣隨即喝到:“那你哭個甚?!”

“奴婢……奴婢……被嚇得……”

趙禎苦笑不得的揮手道:“快快回宮,告訴中宮,朕好的很,旭兒和昀兒也一切安好,不用她們擔心,且去後苑避禍!”

陳彤急急的說道:“皇后娘娘已經帶着兩位皇妃和公主前往宣德門了,說是要帶人前往朝臣門家中看看有沒有能幫忙的地方,說是朝臣們隨着官家北郊迎冬,家中沒有個主心骨……”

陳彤的一句話把跟隨的朝臣們眼淚給說了下來,大呼皇后賢德,無不感慨萬千,這樣賢明的君主,如此賢德的皇后,真是他們的幸事。

趙禎乾脆不回宮了,捨棄儀仗車駕帶軍士前往受災最爲眼中的城西,城東,這裡又東十字大街,南門大街,人口最爲稠密,人流量也大,水泥的建築也最多,損失自然也是最大的。

而跟隨的朝臣也被趙禎打發回了各自的衙門,現在的官府衙門絕不能沒人駐守,越是這種危難時刻越要堅守崗位,不能鬆懈。

官員們幾乎把這句話當作是座右銘,冒着衙門隨時倒塌的危險在其中照常辦理公務,城中一切能調動的力量都被調動起來,趙禎在歷次天災中制定的章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越是這種恐慌的時刻越是有條不紊的進行,很快東京城便恢復了秩序,只不過街面上多了一些潑皮的屍首,繁華的街市變成殘垣斷壁,不是聽見孩童的啼哭聲和喪偶之人的哀嚎。

京師地震,損失最爲慘重的並不是百姓,而是夷山上的軍械司,爲了保護珍貴的圖紙與器械,軍械司的匠人和士兵死傷數百,山體滑坡也造成數百士兵被活埋在了營房之中。

開封府的衙役顫抖的把手中的名冊遞給趙禎,者是臨時統計的死者數量,一場地動讓開封府境內死傷千餘人,許多人不是被倒塌的房屋砸死,而是被擁擠的人羣踩踏致死的,南門大街上橫七豎八是屍首觸目驚心……

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