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

張儉把話說成了這樣,趙禎一時間也不好拒絕,畢竟他和耶律宗真之間並沒有什麼仇恨,有的只是迫不得已……

但夏竦顯然是不同意的,並且義正言辭的說道:“遼皇奇襲我大宋皇帝御帳,三千人不敵我皇千六百之數,終被我皇手刃與野,如此武功蓋世無雙,遼皇的遺容便是我大宋官家的佐證,理應獻俘與太廟告慰我大宋列祖列宗之靈!”

“荒唐!”

張儉先是怒斥夏竦轉而對趙禎說道:”外臣這麼做完全是爲了貴國着想,試想一下煌煌史書中皇帝的遺容誰敢褻瀆?即便是戰死與沙場也要在使者討要時奉還,並隨禮儀仗。如今陛下雖贏得勝利,但卻不歸還我皇屍首,還欲祭祀太廟,豈不是欺人太甚?!這要是傳出去,大宋的禮制何在?大宋的威儀何在?世人如何看待大宋?豈不是變成了殘暴之國?!“

張儉的話句句戳在要點上,並且把這件事和大宋的威儀禮制聯繫在一起,不得不讓趙禎臉色難看,想想也是,既然自己都贏得戰爭的勝利了,沒必要做這種鞭屍的行爲,自己和耶律宗真之間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反而有一點互相欣賞。

原本殺他都是迫不得已的事情,現在還留着他的屍首祭祀太廟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了些,即便是爲了向世人宣揚自己的武功也不必用這種手段。

夏竦急急的望向趙禎,他非常不情願把耶律宗真的屍首還回去,畢竟是一國之君的遺容,對大宋的鼓舞和對遼朝的打擊有很大幫助,但現在看來張儉已經說動了官家。

趙禎並不是被張儉說動,而是他本來就不打算把耶律宗真的遺容待會大宋放在太廟祭祀,人死爲大,既然都死了一切的紛爭都該結束,畢竟他也是一國之君,能爲自己的國家而戰,並且身先士卒的戰死沙場,這樣的人理應得到自己的尊重,怎能如牛羊一般放太廟祭祀先人?

”朕與皇帝之情亦然,惺惺相惜之下又是扼腕而嘆,此非朕與皇帝之個人恩怨,乃是大國對弈之舉,不得已而爲之,皇弟遺容尚好,朕以派人日夜守護,本欲在大宋爲其建陵寢,既然使者開口,那朕便應允便是,這就派人護送至大同府,遼朝地處北方,天氣稍寒,待抵達上京城之時自不會有殃。”

張儉激動的跪下大禮參拜:“官家之仁德天下無雙,外臣叩謝陛下!”當然要叩謝,能把皇帝的遺容帶回去這是一件大功勞,而且還能激發遼朝將士的鬥志。

趙禎擺了擺手道:“皇帝之資世所罕見,只可惜生母亂權讓大好的江山生靈塗炭,望繼任之君上保社稷,下安黎民,勿要重蹈覆轍!”

趙禎的話讓張儉嘴角抽搐,這話說的好似和你一點關係沒有似得,難道大遼出現如今的局面和你脫得了干係?即便是當初妖后亂權的時候你沒攙和,但之後呢?是誰擅啓刀兵?是誰背盟棄約揮師北伐的?

但即便是如此張儉也不能說出來,只能憋在肚子裡暗自生氣,表面上還要點頭應道:“多謝官家提醒,繼任之君定會如此。“

趙禎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便畫風突變的說道:“如此甚好,朕的大軍已經兵臨白登山,不日便下奉義,大同府十萬遼兵可是準備死戰到底?朕可不會讓你帶着皇弟的遺容去鼓舞士氣……”

張儉臉色一變,如若真的如大宋皇帝所說,那大軍就沒辦法順利離開大同府,這對皇長子的繼位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陛下三司!我大遼皇帝雖然戰死,但十萬雄兵尚在,若大宋強攻大同,大遼將士必會死守待援,宋遼兩國也會生靈塗炭不是?”

趙禎奇怪的問道:“那還能捨棄刀兵不成?兩軍對壘瞬息萬變,牽一髮而動全身,豈能兒戲不成?!”

張儉咬牙道:“我大遼願捨棄大同府,歸還華夏故地,只願官家在奉聖州借道讓我十萬大軍過境!”

大殿之中鴉雀無聲,趙禎和夏竦兩人全部石化,張口結舌的望着在地磚上伏地而拜的張儉,這個消息實在是太過震撼了一些,連趙禎這樣見過無數奇葩事情的人都愣住了。

張儉的意思是要把大同府拱手奉上,所提出的要求也只是在奉聖州借道,讓遼朝的十萬大軍返回中京道而已,這不會是有什麼計謀吧?就算是保存實力也不應該用這種得不償失的法子啊!

夏竦已經被張儉的提議嚇蒙,嘴巴不斷的一張一合,彷彿是想替趙禎答應下來,猛的轉頭望向上首御座上的趙禎,見官家的表情沉重才幡然醒悟,其中定然是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的隱秘。

張儉趴在冰冷的地磚上,四周鴉雀無聲的狀態讓他忐忑,微微擡頭便瞧見大宋皇帝亮的發光的眼神,隨後開始擔心起來。

“張儉啊!張儉!你突然這麼一說讓朕有些摸不着頭腦,但稍稍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關竅,你這麼着急的來析津府面見朕,並且還要放棄大同府,只爲借道,其中必有隱情,怕是上京城有變吧?或是朕再說的具體點,怕是皇帝的子嗣難繼大統吧?皇弟有胞弟耶律重元,還有庶出耶律宗願,怕是這兩人的其中一位不安分了。”

看着大殿上氣質變得狡黠的趙禎,張儉無奈的嘆息一聲,果然如此,大宋的皇帝還是猜到了大概,借道這事太過突兀,但時間緊迫又沒有好的辦法只能出此下策了。

狠心的咬了咬牙齒,張儉決定把所有賭注壓在趙禎的品德上,雖然這個想法很可笑,但卻是無奈之舉:“陛下真知灼見張儉佩服,皇太弟耶律重元意圖謀反,而大同府十萬大軍便是皇長子最後的退路,望陛下憐憫孤兒寡母,相助大遼正統血脈!”

夏竦在一旁早已是驚得目瞪口呆,居然還有這種事情,官家才智果然是洞若觀火,張儉的小伎倆完全騙不了官家,現在最簡單的事情便是否決張儉的請求便可。

但趙禎卻突然開口道:“此事朕準了!不日便會傳旨狄青罷兵,靜候大同府歸順,但你遼朝的十萬大軍必須在我大宋監視下離開!”

趙禎的突然答應反而讓張儉一時間回不過神來,難道大宋皇帝真的就這樣被感動了?或是還有別的什麼陰謀?

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