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

劉娥微微的皺起眉頭道:“既然太子殿下來了,那寇相公就快些接下制誥吧!”

寇準反應過來轉向趙禎道:“請太子殿下入御座,老臣再拜而謝!”

所謂的御座就是大殿御階之上的龍椅,龍椅隱含了“第一把交椅”的意思,它的設計考究,上雕刻有威武龍騰,飾以金漆,以顯示皇帝的尊貴和高尚的地位。

趙禎看了看大殿上首的劉娥,隨着他的目光衆人也都望向母儀天下的皇后娘娘,原因無他,劉娥正坐在象徵皇權的御座之上。

見衆人的目光望向自己,劉娥的內心是崩潰的,歷朝歷代的皇后除了呂雉和武則天就沒有人坐在御座之上,即使行使監國之權也是在一旁加座而已。

她顯然逾越了,這是極大的錯誤,趙禎上前道:“娘娘一時心急做錯了位置也是可以理解的!”說完轉頭對一旁的內侍道:“還不把皇后娘娘的鳳坐請出?!”

內侍顯然是被身穿袞服的趙禎鎮住了,匆忙的跑向後殿與另一位內侍合力擡出一架略顯矮小的椅子放在御階之上。

趙禎扶着劉娥坐下笑着說道:“娘娘安坐!”

此時的劉娥呆呆的坐下,她被趙禎剛剛的話驚呆了,什麼叫做錯了位置,這是在譴責自己的行爲嗎?怎麼會這樣?太子向來軟弱,自己又是他名義上的親生母親,他怎麼敢忤逆自己!

與劉娥一樣,底下的羣臣也是目瞪口呆,太子居然變的如此強勢,他所說的話簡直就是在明目張膽的譴責皇后行爲。

殿中的各位都是人精,從趙禎的簡單一句話中很快分析出了他的用意,這難道就是太子的真面目,之前的他一直在裝瘋賣傻?

只有陳琳微微的點頭,他知道太子絕非軟弱無能之輩,能在東京城獲得那麼大的聲望,面對遼使的從容,面對丁謂刁難的坦然,都說明太子的手段,其實當得知劉從德被當街暴打的時候,陳琳就知道太子的不簡單。

趙禎從容的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袞服安然的坐在御座上微笑道:“寇相公這樣可以了吧!”

寇準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再次拜下:“老臣謝陛下之青睞,授以重器!”

趙禎看着寇準望向自己,另一邊的丁謂則是望向皇后於是開口道:“寇相公平身!”

這話算是捅了馬蜂窩,一旁的劉娥猛的轉頭目光中充滿的憤怒,趙禎坐在御座上已經給了她很大的打擊,現在他再次越過自己發話,讓寇準平身,這意味着自己只不過是這場宣麻拜相的見證人,一個陪襯。

“娘娘還有什麼疑議嗎?”趙禎好奇的對看着自己的劉娥問道。

被太子突然這麼一問,劉娥有些不知所措,趙禎是代替官家進行宣麻拜相的,所以他的話並無錯處,只能從牙縫中擠出一句:“太子很好!”

趙禎露出陽光般的微笑,潔白的牙齒反射出白瓷的質地:“多謝娘娘誇獎,兒臣扶您回宮!”

劉娥顫抖的站了起來便在太子的攙扶下向後殿走去,不是因爲害怕而是憤怒,她要好好的質問一下太子的所作所爲,要把今天丟掉的臉面找回來!

周湛很有眼色的把手中的制誥遞給了寇準便快步離開,今天他才發現太子的氣魄,看來這潭水很深,還是少插足爲妙。

曹利用在趙禎坐上御座時就開始呆滯,直到皇后娘娘在趙禎的攙扶下離開,他纔回過神來對一旁的丁謂結結巴巴的問道:“這……這是太子殿下?!”

丁謂長嘆一聲:“看來我等小看了太子,老夫的所爲在他面前也許就像是瓦里的雜耍班子!”

但他並不知道趙禎曾經上當,只是在今天才確定他是一直支持皇后的,誰讓他過於心急的要扶劉娥上位……

人生就是這樣的無常又大起大落,剛剛差點就能確定皇后監國的事實美夢,可下一秒又被趙禎打得粉碎。

魯宗道看着一直盯着太子離開的寇準道:“寇相公覺得太子如何?”

“大魄力,遇事果斷又應對有方,實乃明君之主!”回過神來的寇準感嘆的說道。

“王公在殿下的身上花了許多功夫。”

面對魯宗道的話寇準曬然一笑道:“王公能有這麼大的能耐?老夫是不信的,他謹慎小心一輩子,教不出膽大心細的學生。”

“王公已去何必如此……”

“你錯了,老夫並非是對王公有所猜度,而是就事論事!不說了,你可願意幫老夫一個忙任參知政事?”寇準還是一如當年的剛直,有話直說。

魯宗道苦笑着道:“寇相公還真是看得起我,不過貫之還是當個諫議大夫爲好。”

“一如唐時之魏徵?哈哈……”

看着得意的寇準,丁謂上前恭喜道:“寇相公依然如此爽朗。”

“丁相公亦然!”面對丁謂的示好,寇準隨意的迴應道。

他的出外就是丁謂一手策劃的,這次回京拜相也是出自他的手筆,雖然他的學生提醒過這很可能是丁謂的陷阱,但是爲了皇權的穩固和大宋社稷,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回來了。

丁謂看着敷衍的寇準微微一笑便離開大殿,曹利用趕緊追上問道:“寇準爲相我們當如何?”

“拉攏之,亦或再次出外之!”

曹利用不明所以的問道:“既然如此丁公爲何還要請他回京拜相……”但他的話還沒說完就看到丁謂意味深長的眼神隨即恍然大悟道:“明白了!”

這一切都是丁謂的安排,他的人望不足以擔任平章事的宰相之職,請寇準拜相以便假借寇準的資望爲他的權勢服務。

要說後黨中真正有能力有手段的人非丁謂莫屬,這種借力的手段之高明讓曹利用自嘆不如。

丁謂走在通往政事堂的路上,腳下的起伏的磚石讓他的步伐有些扭曲,但他毫無察覺,此時的他正在分析太子今天的用意,既然已經撕破了臉皮丁謂也坦然了起來。

他並不擔心趙禎的報復,因爲他還有機會,畢竟太子的年齡是致命傷,等他親政的那天自己早就功成身退了。狡猾的丁謂早就爲自己準備了後路,幫助劉娥奪取監國之權不成,便早早上疏請辭就是,反正大宋有不殺士人的祖宗之法!

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