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

大宋的效率在商人的帶動下變得十分迅速,原本臃腫懶散的制度隨着商人的加入完全改變,商人提倡的就是效率,尤其是和戰爭有關的事情就更加不敢懈怠。

大宋國內所有被分攤到差遣的商賈飛快的運轉起來。

嘿!

他們這些商賈居然也能爲北伐貢獻力量,這要是傳出去了,可就不光是錢的事情,也能拍着胸口的對街坊四鄰說一句:“老子也是參與過北伐的,也幫助朝廷對付過遼狗!”

在趙禎率領大軍攻破飛狐城的時候,兩府便開始向天下行文,宣讀趙禎的檄文,以及皇帝御駕親征的事情,一時間無論是大宋的州府還是鄉間,都能聽到百姓們激動的話語。

這次大宋對遼朝的北伐多數人充滿了希望,因爲此時的大宋已經完全不同,不再是那個任由遼人欺凌到頭上而不敢反抗的大宋了,大宋的商賈行走天下,大宋的百姓健康富足,朝中更是有許多棟樑之臣輔佐,大宋能有不勝的可能嗎?

東京城已經開始戒嚴,遼朝的都亭驛卻安靜異常,彷彿他們還沒收到消息一般,往日無人敢靠近的大門緊緊關上,沒有一絲動靜從中傳出,整個都亭驛都龜縮在了起來。

但和都亭驛相反的卻是宮中的兩府以及各部官員,整個大宋朝廷已經瘋了,許多官員在得知皇帝御駕親征後在大慶殿上好久沒有動作,如木雕一般站了半個時辰才如炸了鍋似得開始激動的交頭接耳,此時沒有皇帝在御座上,自然也沒了約束。

殿中的御史中丞也懶得去招人嫌,反正兩府相公自己都在交頭接耳,又有什麼理由怪罪下面的人呢?身爲御史中丞的他們原本就比較無聊,還不如乘機聽聽八卦消息。

噠噠的腳步聲響起,隨着腳步聲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射到大殿之上,年幼的太子在皇后娘娘的攙扶下向皇帝的御座慢慢前進,一舉一動是那麼的符合帝王禮數,雍容大氣。

小小年紀能如此懂規矩不得不讓朝臣們暗自歎服。

龐籍丁謂等人交換了一下眼神,皇后娘娘這是在履行官家的聖旨,打算讓太子監國了啊!

待年幼的趙旭坐上御座的時候,滿朝文武齊齊拜下:“臣等參見太子殿下!恭請殿下監國!”

這都是趙禎聖旨上留下的旨意,一旦大宋北伐暴露,就必須讓趙旭監國,這是在向外人宣告,即便大宋皇帝有什麼意外,也會有皇太子登基稱帝,太子趙旭如今就是大宋的國本!

讓朝臣們奇怪的是,作爲皇后的王語嫣並未在太子身後的椅子上坐下,也沒有所謂的垂簾聽政,就在朝臣們奇怪的時候,龐籍開口道:“衆臣公接旨!”

直到龐籍唸完趙禎留下的聖旨衆人才回過神來,不可思議的望着御座上的趙旭,官家的意思是不打算讓皇后垂簾聽政了,可一個年僅五歲的孩子如何能擔當得起監國的重任?

面對衆人的交頭接耳,王語嫣不滿的望了一眼殿中的御史中丞道:“大殿之中如此吵鬧成何體統?!予尊崇官家旨意,絕不做垂簾聽政之事!

但諸位臣公記住,此時乃我大宋最爲萬急之時,官家對外征伐,全華夏故地,完大宋金甌,諸位理當按部就班,兩府相公主持朝政,而各部官員各司其職,往日裡的過錯予不再追究,但誰要是在官家御駕親征的時候懈怠,休怪予不念舊情!”

年輕的皇后第一次在士人面前露出這強硬的一面,此時衆人覺得站在他們前面的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不是那個被官家養在宮中的花瓶,而是一個真真正正母儀天下的巾幗!

沒人敢在這個時候露出一絲無禮,皇后此時展露出的天家氣場之強大,讓他們比自覺的上前,恭恭敬敬的躬身行禮道:“臣等謹尊陛下旨意,尊皇后娘娘鈞旨!鞠躬盡瘁……”

王語嫣笑了笑,瞬間又變回原本雍容的模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話就不要說了,官家常說朝臣們保重身體纔是最重要,這樣才能爲我大宋長久操勞嘞!旭兒還小,坐在這裡監國不過是看着諸位相公和朝臣們如何處理政事而已,爾等可要好好教他!官家北伐之時爾等操持好國務便也是我大宋的有功之臣!”

朝臣們恭恭謹謹的回答道:“臣等遵皇后娘娘鈞旨,不敢懈怠!”

王語嫣點了點頭對趙旭道:“如此甚好,本宮就不再這裡耽誤諸位上朝了,旭兒以師徒之禮向諸位相公請教,不得怠慢。”

趙旭微微頷首道:“旭兒謹遵母后鈞旨!”

自從趙禎離開東京城後,朝臣們就基本上沒見到天家的出現,一直都是按照原先的態勢,以龐籍丁謂呂夷簡等人爲首的兩府三司爲主,朝政倒是按部就班沒有差錯,現在猛然得知官家御駕親征去了,衆人便更加小心精神,這段時間誰要是有所差錯,必然會受到兩府的嚴厲懲處。

年幼的太子趙旭正襟危坐的在御座上坐好,朝堂中的文臣武將以君臣之禮參拜,也只有在太子監國其間他才能享受這種禮儀,否則便是逾越。

在三才的引導下,兩府相公不斷的上奏,趙旭仔細的聆聽,他只有監國之權,聽便是他的主要任務,其實這就相當是他在學習朝政是如何進行的,儲君都要做的最基本的事情就是聽,當年趙禎也是這麼走過來的。

其實如今大宋即便沒有皇帝在也能照樣運行,這主要歸功於從漢唐流傳下來的合理制度,即便大宋的相權被瓜分了,但主要是爲了防止相權一家獨大而已,君權在這個時代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年幼的趙旭不斷的聽取兩府相公和朝臣的上奏,並且同意他們的方案,因爲他不能做出任何決定,只是代表天家監督朝廷的運行,冗長的政事並沒有讓趙旭昏昏欲睡,反而愈發的有精神,慢慢的他開始時不時的發問,態度仁和向朝臣們請教,這讓朝中的文武百官讚歎不以。

有禮有節的孩子誰不喜歡?更何況他們現在有能力把太子儲君培養成將來的明主……

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